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11  12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由于工业废水的成分更复杂,有些还有毒性,工业废水处理比城市污水处理更困难也更重要。
3.我国污水处理研究和相关设备技术的启用时间已久,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因为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的使用是有针对性的,这也是污水处理的特点之一。
4.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应对城市污水越来越复杂的水质,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应对城市污水越来越复杂的水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壳体外一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二腔体的底侧壁连接有排污管,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一腔体的部分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第一不锈钢刷,所述第一腔体内固定连接有粗滤网底座,所述粗滤网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呈圆筒状设置的粗滤网;
8.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二腔体的部分通过多个第二支撑杆连接有第二不锈钢刷,所述第二腔体的底侧壁安装有细滤网底座和滤芯底座,所述细滤网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呈圆筒状设置的细滤网,所述滤芯底座上安装有滤芯,所述第二腔体通过连通管和抽水泵与第三腔体连通;
9.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过滤箱,所述壳体靠近过滤箱的侧壁上设有开合装置,所述壳体上固定连通有出水口。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在壳体的下部,所述第一腔体在第二腔体的左上部,所述第三腔体在第二腔体的右上部。
11.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包括夹层,所述夹层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第四过滤层以及第五过滤层。
12.优选的,所述第三腔体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隔绝,所述出水口与第三腔体相互连通。
13.优选的,所述开合装置包括安装在壳体侧壁上的多个密封口,所述密封口上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穿插有把手。
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材质为纤维球滤料,所述第二过滤层材质为无烟煤滤料,所述第三过滤层材质为锰矿滤料,所述第四过滤层材质为石英砂滤料,所述第五过滤层材质为活性炭滤料。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废水先通过粗细滤网的过滤将体积大的杂质通过排污管过滤排出,而后废水经过滤芯进一步过滤较小的杂质,再通过抽水泵抽至第三腔体经过过滤箱过滤更加细小的杂质以达到处理复杂废水的能力;
17.2、开合装置的使用,方便更换、清洗过滤层,粗滤网与细滤网就有不锈钢刷,让废水过滤不会因为杂质沉积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箱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进水口、2转动杆、3伺服电机、4第一不锈钢刷、5粗滤网、6粗滤网底座、7第二不锈钢刷、8细滤网、9细滤网底座、10 排污管、11滤芯底座、12滤芯、13连通管、14出水口、15把手、 16密封圈、17密封口、18抽水泵、19过滤箱、20壳体、21第一过滤层、22第二过滤层、23第三过滤层、24第四过滤层、25第五过滤层、26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3.参照图1-2,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20,壳体20内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二腔体在壳体的下部,第一腔体在第二腔体的左上部,第三腔体在第二腔体的右上部,壳体20外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水口1,壳体20上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第二腔体的底侧壁连接有排污管 10,转动杆2位于第一腔体的部分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第一不锈钢刷4,第一腔体内固定连接有粗滤网底座6,粗滤网底座6 上固定连接有呈圆筒状设置的粗滤网5;
24.转动杆2位于第二腔体的部分通过多个第二支撑杆连接有第二不锈钢刷7,第二腔体的底侧壁安装有细滤网底座9和滤芯底座11,细滤网底座9上固定连接有呈圆筒状设置的细滤网8,水从进水口进入之后先经过粗滤网5再自然流至细滤网8处,两种滤网下方均设有滤网底座起固定作用,滤网内侧设有由伺服电机驱动的不锈钢刷呈圆周运动及时清洁滤网上沾染的水中杂质并将其经过排污口排出,滤芯底座11上安装有滤芯12,第二腔体通过连通管13和抽水泵18与第三腔体连通,在抽水泵18的作用下将经过细滤网8冲刷后的水抽进连通管13,此时水会再经过滤芯12过滤然后通过连通管至第三腔体。
25.第三腔体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隔绝,出水口14与第三腔体相互连通,第三腔体内
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9,过滤箱19包括夹层26,夹层26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层21、第二过滤层22、第三过滤层23、第四过滤层24以及第五过滤层25,第一过滤层21材质为纤维球滤料,第二过滤层22材质为无烟煤滤料,第三过滤层23材质为锰矿滤料,第四过滤层24材质为石英砂滤料,第五过滤层25材质为活性炭滤料,壳体20靠近过滤箱19的侧壁上设有开合装置,壳体 20上固定连通有出水口14,开合装置包括安装在壳体侧壁上的多个密封口17,密封口17上安装有密封圈16,密封圈16内穿插有把手 15,密封圈16是用来防止漏水,通过把手15可以打开密封口17来替换其所对应的各个过滤层,使得过滤层可以定期替换防止净水效果下降。
26.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从进水口1加进废水,废水自然流下经过粗滤网5和细滤网8来过滤体积较大的杂质,同时伺服电机3驱动转动杆2使得第一不锈钢刷4和第二不锈钢刷5呈圆周运动来清洁滤网,而后废水再经过抽水泵18的作用下经过滤芯12,废水在经过滤芯12过滤较小的杂质后抽至第三腔体经过过滤箱19也就是五种滤料的过滤层来过滤体积最小的杂质,在经过三重过滤后经出水口14排出。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