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引流液消毒桶

专利查询2022-7-11  121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引流液消毒桶。


背景技术:

2.外科手术患者体内常常会产生大量废液,因为废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细菌,所以卫生系统对引流液的消毒处置有相关规定,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再进行排放。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消毒方式为,将废液引流汇集到消毒桶中集中消毒后排放,但是这种消毒方式容易引起崩溅,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而且不好掌控,而且护理过程中容易将医护用品一同倒入消毒桶,引起排放装置阻塞,增大护理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引流液消毒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容易引起崩溅、发生阻塞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引流液消毒桶,包括箱体1、内桶2、箱盖3漏斗保护装置5、封盖4、旋转盘6、万向轮7和显示器150,所述旋转盘6与所述内桶2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内桶2设置在所述旋转盘6上方,所述旋转盘6下端连接电机130,所述旋转盘6下端与排水装置连接;所述箱盖3与所述箱体1上方连接,所述箱盖3内部设有控制模块;所述箱盖3上设有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所述封盖4与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上方连接;所述万向轮7设置在所述箱体1底部;所述显示器150与所述内桶2连接。
5.所述箱体1两侧设有提手槽12,提手11与所述提手槽12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提手 11可隐藏与所述提手槽12内;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固位片171,放置盒17上设有固位滑槽172,所述放置盒17通过所述固位滑槽172与所述固位片171相咬合固定,所述放置盒 17可用于放置物品;所述箱体1侧方设有药盒槽15,消毒药盒14通过轴承与所述药盒槽 15连接,所述消毒药盒14可用于储放消毒药品,所述消毒药盒14上设有药盒把手141;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外取样孔16,所述取样孔16外侧与取样盖161连接,所述外取样孔16设置在所述箱体1下侧;所述箱体1前面设有消毒片投掷口140,所述消毒片投掷口140 外侧设有投掷盖1410;所述箱体1上面设有把手槽13,所述箱体1后侧设有电源插头10。
6.所述内桶2上方设有折叠把手21,所述折叠把手21折叠后可隐藏于所述把手槽13内,所述折叠把手21下方通过把手底座211与所述内桶2连接,所述折叠把手21上设有防滑纹212;所述内桶2壁上设有内取样孔22,所述内取样孔22与所述外取样孔16位置大小相匹配,所述内取样孔22与所述外取样孔16内设有取样管8,所述取样管8贴附于所述外取样孔16内壁;所述内桶2上方设有卡扣24,所述内桶2内壁设有刻度23,所述内桶 2下方设有漏孔,所述内桶2内设有水位感应器。
7.所述消毒片投掷口140连通所述内桶2,所述消毒片投掷口140呈向所述内桶14倾斜的管状孔。
8.所述取样管8内设有橡皮塞81,所述橡皮塞81靠近所述外取样孔16的一端设有橡
皮塞封口82。
9.所述旋转盘6放置在所述底盘61上,所述底盘61呈中间凹陷的盘状,所述底盘61 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底盘61下方设有排水孔62,所述排水孔62与排水装置连接,所述底盘61中间设有小孔,电机130的转轴131通过小孔与所述旋转盘6连接,所述电机130下端通过电机底座132固定于所述箱体1底部;所述旋转盘6上表面设有漏孔。
10.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引流管9、内排水管91、外排水管92、和外套帽94,所述引流管9 上一端与所述排水孔62连接,下端与水泵95一端连接,所述水泵95另一端与所述内排水管91连接,所述内排水管91远离所述引流管9的一端设有阀门93,所述内排水管91 远离所述引流管9的一端与所述外排水管92或所述外套帽94连接,所述外排水管92与所述内排水管91连接的一端设有固位帽921。
11.所述箱盖3上设有内凹把手31、消毒操控模块110与排水操控模块120,所述消毒操控模块110与排水操控模块120与控制模块连接。
12.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呈倒圆锥状,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下端为进液口51,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边缘设有胶圈52,内部设有过滤装置53,所述封盖4关闭状态下通过所述胶圈52与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密封,所述封盖4上设有按钮41。
13.所述显示器150与所述内桶2内的水位感应器连接,显示所述内桶2内的液体容量。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功能具有多样性,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显示器可直接显示内桶内容量,明了清楚、便于观察;支持手动自动两种方式进行旋转消毒,消毒更全面;胶圈与排水管的双重封闭的增强了密封性,有效防止异味散发,污染周围环境,引流效果好,有效减少外溅引起周围污染,取样孔方便医护人员对引流液进行取样,万向轮的设置方便移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之一;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之二;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桶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桶俯视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漏斗保护装置俯视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桶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样管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盒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桶剖面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桶分解示意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盘示意图;
27.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28.图中:1、箱体;11、提手;12、提手槽;13、把手槽;14、消毒药盒;141、药盒把手;15、药盒槽;16、外取样孔;161、取样盖;17、放置盒;171、固位片;172、固位滑槽;2、内桶;21、折叠把手;211、把手底座;212、防滑纹;22、内取样孔;23、刻度;24、卡扣;3、箱盖;31、内凹把手;4、封盖;41、按钮;5、漏斗保护装置;51、进液口;52、胶圈;53、过滤装置;6、旋转盘;61、底
盘;62、排水孔;7、万向轮;8、取样管;81、橡皮塞;82、橡皮塞封口;9、引流管;91、内排水管;92、外排水管;921、固位帽;93、阀门;94、外套帽;95、水泵;10、电源插头;110、消毒操控模块;120、排水操控模块;130、电机;131、转轴;132、电机底座;140、消毒片投掷口;1410、投掷盖;150、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0.如图1-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引流液消毒桶,包括箱体1、内桶2、箱盖3、漏斗保护装置5、封盖4、旋转盘6、万向轮7和显示器150,所述旋转盘6与所述内桶2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内桶2设置在所述旋转盘6上方,所述旋转盘6下端连接电机130,所述旋转盘6下端与排水装置连接;所述箱盖3与所述箱体1上方连接,所述箱盖3内部设有控制模块;所述箱盖3上设有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所述封盖4与所述漏斗保护装置 5上方连接;所述万向轮7设置在所述箱体1底部;所述显示器150与所述内桶2连接。
31.所述箱体1两侧设有提手槽12,提手11与所述提手槽12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提手 11可隐藏与所述提手槽12内,所述提手11可向外90度打开;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固位片171,放置盒17上设有固位滑槽172,所述放置盒17通过所述固位滑槽172与所述固位片171相咬合固定;所述箱体1侧方设有药盒槽15,消毒药盒14通过轴承与所述药盒槽15连接,所述消毒药盒14上设有药盒把手141;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外取样孔16,所述取样孔16外侧与取样盖161连接,所述外取样孔16设置在所述箱体1下侧;所述箱体 1前面设有消毒片投掷口140,所述消毒片投掷口140外侧设有投掷盖1410;所述箱体1 上面设有把手槽13,所述箱体1后侧设有电源插头10。
32.所述内桶2上方设有折叠把手21,所述折叠把手21下方通过把手底座211与所述内桶2连接,所述折叠把手21上设有防滑纹212;所述内桶2壁上设有内取样孔22,所述内取样孔22与所述外取样孔16位置大小相匹配,所述内取样孔22与所述外取样孔16内设有取样管8;所述内桶2上方设有卡扣24,所述卡扣24与所述内取样孔22在一条垂直线上,所述内桶2在旋转后,根据所述卡扣24回到原来位置,使所述内取样孔22与所述外取样孔16位置仍吻合;所述内桶2内壁设有刻度23,所述内桶2底部设有漏孔,所述内桶2内设有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型号选用迈沃mw-cg-y1。
33.所述消毒片投掷口140连通所述内桶2,所述消毒片投掷口140呈向所述内桶14倾斜的管状孔,通过所述消毒片投掷口140可向所述内桶2投放消毒片,消毒片直接滑落入所述内桶2内,所述投掷盖1410起到保护防尘作用。
34.所述取样管8内设有橡皮塞81,所述橡皮塞81靠近所述外取样孔16的一端设有橡皮塞封口82,使用针筒穿刺进行取样。
35.所述旋转盘6放置在所述底盘61上,所述底盘61呈中间凹陷的盘状,所述底盘61 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底盘61下方设有排水孔62,所述排水孔62与排水装置连接,所述底盘61中间设有小孔,电机130的转轴131通过小孔与所述旋转盘6连接,所述电机130带
动所述旋转盘6转动,所述旋转盘6带动所述内桶2转动,所述电机130下端通过电机底座132固定于所述箱体1底部;所述旋转盘6上表面设有漏孔,所述内桶2内的引流液通过所述内桶2的漏孔中排向所述旋转盘6的漏孔内,引流液进入所述底盘61再通过所述排水孔62排向排水装置。
36.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引流管9、内排水管91、外排水管92、和外套帽94,所述引流管9 上一端与所述排水孔62连接,下端与水泵95一端连接,所述水泵95另一端与所述内排水管91连接,所述内排水管91远离所述引流管9的一端设有阀门93,所述内排水管91 远离所述引流管9的一端与所述外排水管92或所述外套帽94连接,所述外排水管92与所述内排水管91连接的一端设有固位帽921。
37.所述箱盖3上设有内凹把手31、消毒操控模块110与排水操控模块120,所述消毒操控模块110与排水操控模块120与控制模块连接。
38.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呈倒圆锥状,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下端为进液口51,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边缘设有胶圈52,内部设有过滤装置53,所述封盖4关闭状态下通过所述胶圈 52与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密封,防止异味散出环境污染,所述封盖4上设有按钮41,通过所述按钮41打开所述封盖4。
39.所述显示器150与所述内桶2内的水位感应器连接,所述显示器150用于显示所述内桶2内的液体容量,所述显示器150型号为cusn触讯工控触摸一体机全封闭双核j1800。
40.使用时,将所述电源插头10通电,通过所述按钮41打开所述封盖4,向所述漏斗保护装置5中缓缓倒入引流液,引流液通过所述过滤装置53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引流液通过所述进液口51进入所述内桶2;可采用两种消毒方式:一种为:向所述内桶2中添加消毒液,添加完毕,可通过手动或自动两种方式进行旋转,使消毒液与引流液完全混合进行消毒。第二种为关闭所述箱盖3后,打开所述投掷盖1410,向所述消毒片投掷口140投掷消毒片。之后进行转动消毒。转动消毒也可分为两种方式:手动与自动。
41.手动方法为:手握所述折叠把手21进行旋转,消毒后,保持所述内排水管91与所述外排水管92连接,手动打开所述阀门93,排出废液;自动方法为:按动所述消毒操控模块110,进行自动旋转消毒。消毒完成后,保持所述阀门93打开,按动所述排水操控模块 120,自动排出废液,手动方法与自动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合使用。所述放置盒17可放置剪刀等用品,所述消毒药盒14可放置消毒药品。需要移动时,可向外打开所述提手11,拉动所述提手11,通过带动所述万向轮7进行移动,需要定向时,将所述万向轮7的后刹闭合进行定向。不使用时,可将所述外套帽94固定于所述内排水管91靠近外侧的一端进行封闭。
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