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口腔仿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腔仿生模拟牙颌架。
背景技术:
2.仿生咀嚼是用于模拟人类咀嚼时上下颚运动的一种装置,它能够模拟再现人类咀嚼过程。在食品科学和口腔医学等领域当中的相关实验中,通过仿生咀嚼装置模拟人类的咀嚼过程,从而完成对食物的咀嚼分析、义齿磨损情况及寿命分析等试验,用于模拟牙颌架的装置对口腔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3.相关技术中,对上颌架和下颌架的运动模拟器具为了能够多角度的、多方向的模拟口腔上颌和下颌的运动通常设置多组运动结构和多组驱动结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造价高且对牙齿的安装拆卸操作较为复杂。而在部分实验中,仅需要对口腔牙齿的闭合情况和简单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复杂的安装拆卸步骤使操作的时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简化操作流程并降低设备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口腔仿生模拟牙颌架。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腔仿生模拟牙颌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口腔仿生模拟牙颌架,包括基座、下基板以及上基板,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基板,基座的上侧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转动配合有上基板且转动轴线平行于下基板,上基板和下基板向基座的同侧延伸且延伸方向垂直于上基板与连接座的转动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基板通过连接座与基座转动连接,下基板固定连接在基座上,从而使上基板与下基板沿一个转动轴做开合运动,模拟了人体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开合运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直接将上牙模具和下牙模具分别粘接到上基板和下基板相对的一侧,即可进行牙齿咬合运动的仿生模拟。
8.可选的,连接座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基座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连接座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俯仰轴,俯仰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贯穿上基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柱贯穿上基板,从而使上基板可以连接柱的轴线为转轴进行一定的偏转,进而使上颌骨进行偏转,提升了对上颌运动模拟的真实性。
10.可选的,上基板远离基座的一端设有垂直于上基板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设置为锥型。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柱,支撑柱与下基板抵触,从而对上基板进行支撑,并限制上基板和下基板远离基座一端的距离,提高试验质量。
12.可选的,下基板远离基座的一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位于俯仰轴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固设有一个立板,立板平行于支撑柱且垂直于下基板设置,两个立板上共同滑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均平行于上基板与连接座的转动轴设置,支撑柱的底端伸入两个限位挡板之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立板和限位挡板对支撑柱底端位置进行限制,从而
对上基板的偏转幅度进行限制,模拟人类上颌和下颌偏转的幅度,提升模拟试验可靠性。
14.可选的,支撑柱包括与上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柱和与第一支柱同轴插接的第二支柱。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插接,便于工作人员对支撑柱整体长度进行调节。
16.可选的,上基板上开设有沿垂直于俯仰轴方向延伸的腰型槽,连接柱穿过腰型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腰型槽,便于上基板与下基板在垂直于俯仰轴方向上发生窜动。
18.可选的,基座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基座凸起,基座凸起顶部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动槽,连接座底端固设有与滑动槽相适配的滑动柱,滑动柱伸入滑动槽内并与滑动槽过渡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动槽和滑动柱的配合,可调节上基板和下基板靠近基座一端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上牙模具的高度,使其适应不同的牙齿模型。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设置上基板、下基板和上基板与连接座的转动配合,实现了对人类口腔上颌和下颌的基本模拟,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装置成本较低;
21.2.通过设置腰型槽,使连接柱与上基板转动配合的同时可以发生相对窜动,提升了对上颌下颌咬合模拟的真实程度,提高了试验质量。
22.3.通过设置滑动槽和滑动柱的配合,可调节上基板和下基板靠近基座一端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上牙模具的高度,使其适应不同的牙齿模型。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装置后侧各结构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支撑柱位置结构的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装置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连接座;111、基座凸起;112、滑动柱;2、下基板;21、支撑座;211、立板;212、限位挡板;3、上基板;31、支撑柱;311、第一支柱;312、第二支柱;32、腰型槽;4、俯仰轴;4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口腔仿生模拟牙颌架。参照图1,口腔仿生模拟牙颌架包括基座1、下基板2和上基板3,基座1长度方向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2。基座1长度方向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基座凸起111,基座凸起111,顶部表面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配合有一个滑动柱112,且滑动柱112与滑动槽过渡配合。
30.滑动柱112的顶端均设有连接座11。两个连接座11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一根俯仰轴4,俯仰轴4中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柱41,连接柱41垂直于俯仰轴4设置。上基板3上开设有与俯仰轴4垂直的腰型槽32,连接柱41穿过腰型槽32,且腰型槽32长度方向两侧的槽壁分别抵紧连接柱41。
31.上基板3与下基板2向基座1同侧延伸,上基板3远离基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上基板3设置的支撑柱31,支撑柱31包括相互同轴插接的第一支柱311和第二支柱312,第一支柱311与上基板3固定连接,第二支柱312远离第一支柱311的一端设置为锥型,下基板2与支撑柱31相对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1,支撑座2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立板211。立板211垂直于俯仰轴4设置。
32.两个立板211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平行于下基板2的限位槽,两个限位槽之间共同滑动配合有两个平行与俯仰轴4的限位挡板212,支撑柱31的底端伸入两个限位挡板212之间。
3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口腔仿生模拟牙颌架的实施原理为:
34.上基板3通过俯仰轴4与下基板2实现了相对开合运动;上基板3通过与连接柱41的转动配合实现了上基板3和下基板2的偏转运动;上基板3通过设置腰型槽32与连接柱41的配合实现了上基板3和下基板2的前后窜动。
35.由于实际试验过程中,模拟用上牙模具和下牙模具分别粘接在上基板3和下基板2上,因此通过上基板3和下基板2的相对运动对人类口腔内上颌和下颌的运动进行模拟,实现了对牙齿闭合、咬合和咀嚼运动的模拟。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装置整体成本较低,经济实用。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