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封箱机的侧贴标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快递行业,一件产品在完成包装之后,还需要贴上快递标签单。对于封箱机,其用于输送纸箱对上下的开口处贴上胶带完成封口,之后对接贴标机在纸箱上贴上快递单,这样就需要购置并布置两台机器,成本和维护难度较高。通过改进可以把贴标机构整合到封箱机上,随着纸箱的输送在封箱后进一步贴上标签,但是常规的在上机芯之后布置的贴标机构,其贴上的标签要贴在胶带之上,胶带或者纸箱盖盖合处如果不平整可能会带来贴上的标签不平整,影响贴标质量。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设计一款在封箱机上整合能够在侧边完成标签贴设的侧贴标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封箱机的侧贴标机构,采用能够在封箱机上整合完成侧边标签贴设,保证标签贴设在纸箱侧边,满足标签平整贴设的需求。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封箱机的侧贴标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形成用于输送纸箱的通道,通道的下部设置用于提供动力输送纸箱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打印机构和限位机构,打印机构包括打印机、吹风组件以及吸附组件,打印机的标签出口侧方设置吹风组件,吸附组件在吹风组件的前方竖直设置,吹风组件用于将打印机出口输出的标签吹起至吸附组件处,并由吸附组件将标签吸附,吸附组件通过设置平移驱动机构进行相对限位机构的靠近和远离;限位机构处设置有第一传感器,纸箱由输送机构输送并且两侧由打印机和限位机构进行限位,当第一传感器感应到纸箱时反馈令平移驱动机构开启,吸附组件平移至与纸箱接触时将标签贴于纸箱上。
5.作为一种改进,打印机构和限位机构可平移的设置于机架上,令打印机构和限位机构的间距可调节。
6.作为一种改进,机架上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左右两侧设置旋向相反的螺纹,且两侧的螺纹分别与打印机构和限位机构进行螺纹配合,当驱动螺纹杆旋转时,带动打印机构和限位机构平移进行靠近或远离。
7.作为一种改进,输送机构包括下输送带和用于绕设布置下输送带的下辊轴,下输送带形成用于支撑纸箱进行输送的上输送面,下辊轴连接驱动机构提供动力进而带动下输送带运行。
8.作为一种改进,限位机构包括侧输送带和用于绕设布置侧输送带的侧辊轴,侧输送带形成用于支撑纸箱进行输送的侧输送面,侧辊轴连接驱动机构提供动力进而带动侧输送带运行。
9.作为一种改进,平移驱动机构包括气缸以及设置于气缸的气缸轴远端的弹性压紧
件,弹性压紧件包括连接于气缸轴上的布置轴和套设于布置轴上的弹簧;吸附组件安装于一滑移架上,滑移架可平移的设置于一滑轨上,且滑移架可滑移的套设于布置轴上,布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挡件和后挡件,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后挡件和滑移架,并将滑移架抵向前挡件。
10.作为一种改进,吹风组件包括吹风管,吹风管与标签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并在其朝向吸附组件的倾斜位置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吹气的出气孔,吹风管对外连接进行吹气的吹气机构。
11.作为一种改进,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板,吸附板正对限位机构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吸附的吸气孔,吸气孔后端对外连接进行吸气的吸气机构。
12.作为一种改进,打印机包括一块与限位机构相对设置的挡板,挡板和限位机构在通道的两侧对纸箱进行限位。
13.作为一种改进,打印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压轮组,打印机构和压轮组依次排列在纸箱的输送方向上,压轮组与限位机构配合在通道两侧限位输送向封箱机输出端的纸箱。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纸箱在被封箱机的前序上下机芯完成上下胶带封箱之后,可以沿着通道到达本实用新型的贴标机构处,由下部输送机构提供持续输送的动力,由两侧的打印机和限位机构进行侧边限位,打印机打印好的标签从出口输出时由吹风组件吹向吸附组件不会掉落,吸附组件将标签吸住,标签粘性的一面朝外,待纸箱输送到位时被传感器感应,平移驱动机构启动输送标签贴至纸箱上,然后吸附组件停止工作并复位,纸箱从封箱机的输出端送出时就完成了封箱和侧边贴标,其保证了快递标签有序平整的贴设,不必采购和布置两台机器,大大降低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封箱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m处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19.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封箱机的侧贴标机构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机架0,机架0上形成用于输送纸箱的通道,通道的下部设置用于提供动力输送纸箱的输送机构3,输送机构3的两侧分别设置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打印机构1包括打印机11、吹风组件12以及吸附组件13,打印机11的标签出口侧方设置吹风组件12,吸附组件13在吹风组件12的前方竖直设置,吹风组件12用于将打印机11出口输出的标签吹起至吸附组件13处,并由吸附组件13将标签吸附,吸附组件13通过设置平移驱动机构14进行相对限位机构2的靠近和远离;限位机构2处设置有第一传感器4,纸箱由输送机构3输送并且两侧由打印机11和限位机构2进行限位,当第一传感器4感应到纸箱时反馈令平移驱动机构14开启,吸附组件13平移至与纸箱接触时将标签贴于纸箱上。
2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在原来的封箱机机型上进行改进使用,在封箱机常规机构的基础上,将侧贴标机构布置于后序的输送线路上,进而一次性完成封箱和侧贴标。常规
封箱机在机架0上形成用于输送纸箱的通道,在通道左右布置侧输送机构用于在两侧夹持纸箱并进行输送,在通道上下分别布置上下机芯,在纸箱经过时上下机芯对纸箱上下盖进行胶带封贴。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机构3布置于下机芯之后,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分别布置于两侧侧输送机构之后,纸箱在到达输送机构3后,由输送机构3进行支撑并提供动力带动纸箱继续输送,两侧的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对纸箱的两侧进行限位。
21.打印机构1中的打印机11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其标签输出口布置为竖直出料,对于结构上改进,在打印机11的标签出口相对通道的一侧设置吹风组件12,从打印机11输出的标签其粘性一面朝向通道,与粘性一面贴合的纸带通过打印机11的滚轴绕回打印机11中,标签输出后由吹风组件12持续向外吹动不会下落并贴在外侧吸附组件13的内表面,随着标签整体被完整输出后,启动吸附组件13将标签吸住不会下落,完整的标签位于吸附组件13的内表面,而吹风组件12可以停止工作。待包装贴标签的产品信息可以在进行封箱前反馈到打印机11令打印机打印标签并输出至吸附组件13待贴标,优选的可以在封箱机输入端设置扫码机构,去扫到贴于纸箱表面的产品信息并反馈给打印机11进行打印。当纸箱被输送至被第一传感器4感应到,即纸箱的侧面到达了吸附组件13处待贴标签,第一传感器4反馈信号令平移驱动机构14开启,平移驱动机构14运行令吸附组件13压向纸箱,将标签贴于纸箱侧面,之后吸附组件13停止工作并复位,贴好标签的纸箱从封箱机的输出端送出,从而可以以一台机器完成封箱和侧边贴标,其保证了快递标签有序平整的贴设,不必采购和布置两台机器,大大降低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
22.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可平移的设置于机架0上,令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的间距可调节。机架0上设置有螺纹杆01,螺纹杆01的左右两侧设置旋向相反的螺纹,且两侧的螺纹分别与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进行螺纹配合,当驱动螺纹杆01旋转时,带动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平移进行靠近或远离。
23.如图1、2所示,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设置为可平移的机构,便于对间距进行调试,从而满足不同规格纸箱的贴标签的需求。具体实施时,将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设置于一螺纹杆01上,依靠螺纹杆01左右两侧设置旋向相反的螺纹,在对螺纹杆01进行旋转时,令两侧的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进行同步的靠近或远离,那样可以保证两者相对通道的中心线对称平移,可更好的保证调试的准确性和简易性,可适应常规封箱机的上下机芯位于通道中心位置进行封箱的结构,可做到良好适配。螺纹杆01可在纸箱的输送方向上布置多根,实现对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的底部支撑功能,而螺纹杆01可优选布置例如电机等驱动机构进行自动化的调整;作为优选打印机构1和限位机构2可以与左右侧输送机构设置为同步调整,那样就可以快速的进行同步的间距调整,实现对纸箱规格的匹配。
24.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输送机构3包括下输送带31和用于绕设布置下输送带31的下辊轴32,下输送带31形成用于支撑纸箱进行输送的上输送面,下辊轴32连接驱动机构提供动力进而带动下输送带31运行。
25.如图1、2所示,可优选为布置前后两根下辊轴32,在两根下辊轴32上绕设下输送带31,下输送带31绕设的上表面形成支撑纸箱进行输送的上输送面,可以良好的对纸箱进行支撑以及输送,下辊轴32可以连接电机等驱动机构进行动力的输入,驱动下输送带31的运行。
26.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限位机构2包括侧输送带21和用于绕设布置侧输
送带21的侧辊轴22,侧输送带21形成用于支撑纸箱进行输送的侧输送面,侧辊轴22连接驱动机构提供动力进而带动侧输送带21运行。
27.在具体实施时,限位机构2可以是提供滚动摩擦辅助限位和输送的一排滚轮,或者是相对光滑的平板;而如图1、2所示,为一种优化方案,即具体设置为侧输送带21和侧辊轴22的结构,一方面进行限位,一方面在侧面提供动力,令纸箱的输送更顺畅。优选为布置至少前后两根侧辊轴22,在两根侧辊轴22上绕设侧输送带21,侧输送带21绕设朝向通道的表面形成支撑纸箱进行输送的侧输送面,可以良好的对纸箱进行限位以及提供动力输送,侧辊轴22可以连接电机等驱动机构进行动力的输入,驱动侧输送带21的运行。
28.而作为优化,该限位机构2可以直接作为该侧侧输送机构的延伸,即位于前序上下机芯侧边的侧输送机构一直延伸到打印机构1处,在整个纸箱输送的通道侧边形成连续的侧边支持(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其稳定性更高,零部件的布置难度也降低,纸箱可以更顺畅的完成前后序的承接输送。
29.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平移驱动机构14包括气缸141以及设置于气缸141的气缸轴远端的弹性压紧件142,弹性压紧件142包括连接于气缸轴上的布置轴1421和套设于布置轴1421上的弹簧1422;吸附组件13安装于一滑移架131上,滑移架131可平移的设置于一滑轨132上,且滑移架131可滑移的套设于布置轴1421上,布置轴14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挡件1423和后挡件1424,弹簧1422的两端分别抵触后挡件1424和滑移架131,并将滑移架131抵向前挡件1423。
30.如图3所示,基础的功能为通过气缸141的气缸轴伸出或收回,带动吸附组件13的往复平移,从而可以将标签贴至纸箱侧面;作为对贴设时标签与纸箱挤压效果的优化,进一步设置了弹性压紧件142,具体在使用时,吸附组件13安装于滑移架131上,该滑移架131布置于滑轨132上实现结构的稳定水平滑移,然后滑移架131被套在布置轴1421上;以图3为参照,在气缸轴进行收回时,滑移架131被带动进行同步的移动,进而使吸附组件13平移向内侧的纸箱;在接触到纸箱后,气缸轴的行程若还没有走完,会继续收回,吸附组件13因被纸箱阻挡,无法再移动,此时布置轴1421会与气缸轴继续行进,后挡件1424和滑移架131之间的空间变小,弹簧1422被压缩,该弹性力会作用在滑移架131上,进而作用在吸附组件13和纸箱之间,将标签一定程度的继续压紧,保证贴设效果,该弹性的压紧相比于气缸行程的直接压紧,更有利于保护纸箱不会被硬性的压紧力破坏,也提高了气缸行程调试的灵活性。气缸轴在伸出复位时,弹簧1422也相应复位,令滑移架131回到如图的初始位置状态。
31.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吹风组件12包括吹风管121,吹风管121与标签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并在其朝向吸附组件13的倾斜位置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吹气的出气孔122,吹风管121对外连接进行吹气的吹气机构。
32.如图3所示,吹风管121在打印机11出口内侧,出气孔122倾斜朝向吸附组件13的出气孔122在吹风管121的轴向上均匀设置,可在高度方向上稳定的吹起标签,对外连接吹气机构后在吹气机构启动时,从出气孔122吹出的气流会吹向吸附组件13(吸附板133)并沿着吸附板133的内表面流动,从而在标签被吹着抵在吸附板133上后,流动的气流可保持整张标签不下落,在标签完整脱离打印机11并到达吸附板133上后由吸气机构启动将标签吸住,整个过程标签不会下落,能够保证标签具有粘性的内表面不与周边结构发生接触,达到良好的标签输送和定位效果。
33.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吸附组件13包括吸附板133,吸附板133正对限位机构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吸附的吸气孔134,吸气孔134后端对外连接进行吸气的吸气机构。
34.如图2、3所示,整块吸附板133设置为用于吸附标签,具体可设置阵列的吸气孔134,对外连接吸气机构后在吸气机构启动时,与标签对应的吸气孔134可吸住标签,实现对标签的平整吸附定位;吸附板133的规格可设置的大些,用于配合不同大小标签进行吸附,提高适用性。
35.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打印机11包括一块与限位机构2相对设置的挡板111,挡板111和限位机构2在通道的两侧对纸箱进行限位。
36.如图1、2、3所示,可具体设置一块挡板111与限位机构2配合进行纸箱的限位,形成平整的侧面限位结构,可有效的控制成本,拆装调试方便。
37.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打印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压轮组5,打印机构1和压轮组5依次排列在纸箱的输送方向上,压轮组5与限位机构2配合在通道两侧限位输送向封箱机输出端的纸箱。
38.如图1、2所示,压轮组5布置于输出端,在纸箱经过打印机构1后,可以由压轮组5配合限位机构2对纸箱进行两侧的限位,保持纸箱输出的稳定,并且压轮组5与纸箱在配合滚动过程中,标签会滚过压轮组5,进而对标签进行进一步的压牢,保证标签贴设的牢固。
3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