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12  143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


背景技术:

2.电线电缆作为信号、数据或能量的传输组件,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中人类活动涉及的各个领域。不同应用领域对于所应用的电线电缆具有不同的要求,电线电缆随着应用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是电线电缆的一个应用大类,与普通的电力电缆不同,为了保障应用端的计算机、仪器仪表等安全运行,实际应用场景对于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具有更高的性能要求。其中,如何提高短时过载性能、抗屏蔽干扰性能、耐高温性能以及在极端环境中保持线路完整性的性能,是领域内研究的重要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包括多个圆周分布的对绞线芯组件和依次包覆在多个对绞线芯组件外侧的第一隔离层、第一屏蔽层、第二隔离层以及外护层,多个第一填充绳分别填充在多个对绞线芯组件形成的中心间隙以及对绞线芯组件与第一隔离层之间的间隙内;对绞线芯组件由对绞线芯单元、多个第二填充绳、第三隔离层、第二屏蔽层以及第四隔离层组成,第三隔离层、第二屏蔽层以及第四隔离层由内向外依次包覆在对绞线芯单元的外侧,多个第二填充绳填充在第三隔离层与对绞线芯单元之间的间隙内;其中,对绞线芯单元包括两个对称绞合的防火绝缘线芯、多个第三填充绳以及第五隔离层,第五隔离层包覆在两个对称绞合的防火绝缘线芯的外侧,第三填充绳填充在第五隔离层与防火绝缘线芯之间的间隙内,防火绝缘线芯由导体以及依次包覆在导体外侧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组成。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填充绳、第二填充绳、第三填充绳为无碱玻璃纤维绳、阻燃聚丙烯绳中的一种。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第三隔离层、第五隔离层采用阻燃聚丙烯带、无碱玻璃纤维带中的一种横向重叠绕包制得。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屏蔽层由多根退火态铜丝同心式编织制得。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外护层由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陶瓷化硅橡胶、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中的一种制得。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二屏蔽层由退火铜带横向重叠绕包制得。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第四隔离层采用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的一种制得。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导体采用退火导体绞合制得。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绝缘层采用阻燃聚丙烯带、云母带中的一
种横向重叠绕包制得。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二绝缘层采用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的一种制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通过综合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提高电缆的短时过载性能、抗屏蔽干扰性能、耐高温性能,从而提高电缆的传输质量和传输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16.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的对绞线芯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17.图中,1-对绞线芯组件,2-第一填充绳,3-第一隔离层,4-第一屏蔽层,5-第二隔离层,6-外护层,11-对绞线芯单元,12-第二填充绳,13-第三隔离层,14-第二屏蔽层,15-第四隔离层,111-导体,112-第一绝缘层,113-第二绝缘层,114-第三填充绳,115-第五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9.如图1所示,一种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包括多个圆周分布的对绞线芯组件1和依次包覆在多个对绞线芯组件1外侧的第一隔离层3、第一屏蔽层4、第二隔离层5以及外护层6,多个第一填充绳2分别填充在多个对绞线芯组件1形成的中心间隙以及对绞线芯组件1与第一隔离层之间的间隙内。
20.具体的,如图1所示,对绞线芯组件1由对绞线芯单元11、多个第二填充绳12、第三隔离层13、第二屏蔽层14以及第四隔离层15组成,第三隔离层13、第二屏蔽层14以及第四隔离层15由内向外依次包覆在对绞线芯单元11的外侧,多个第二填充绳12填充在第三隔离层13与对绞线芯单元11之间的间隙内;其中,对绞线芯单元11包括两个对称绞合的防火绝缘线芯、多个第三填充绳114以及第五隔离层115,第五隔离层115包覆在两个对称绞合的防火绝缘线芯的外侧,第三填充绳114填充在第五隔离层115与防火绝缘线芯之间的间隙内,防火绝缘线芯由导体111以及依次包覆在导体111外侧的第一绝缘层112和第二绝缘层113组成。
21.第一填充绳2、第二填充绳12、第三填充绳114为无碱玻璃纤维绳、阻燃聚丙烯绳中的一种。
22.第一隔离层3、第二隔离层5、第三隔离层13、第五隔离层115采用阻燃聚丙烯带、无碱玻璃纤维带中的一种横向重叠绕包制得。
23.第一屏蔽层4由多根退火态铜丝同心式编织制得。
24.外护层6由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陶瓷化硅橡胶、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中的一种制得。
25.第二屏蔽层14由退火铜带横向重叠绕包制得。
26.第四隔离层15采用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的一种制得。
27.导体111采用退火导体绞合制得。
28.第一绝缘层112采用阻燃聚丙烯带、云母带中的一种横向重叠绕包制得。
29.第二绝缘层113采用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的一种制得。
3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包括多个圆周分布的对绞线芯组件(1)和依次包覆在多个对绞线芯组件(1)外侧的第一隔离层(3)、第一屏蔽层(4)、第二隔离层(5)以及外护层(6),多个第一填充绳(2)分别填充在多个对绞线芯组件(1)形成的中心间隙以及对绞线芯组件(1)与第一隔离层之间的间隙内;对绞线芯组件(1)由对绞线芯单元(11)、多个第二填充绳(12)、第三隔离层(13)、第二屏蔽层(14)以及第四隔离层(15)组成,第三隔离层(13)、第二屏蔽层(14)以及第四隔离层(15)由内向外依次包覆在对绞线芯单元(11)的外侧,多个第二填充绳(12)填充在第三隔离层(13)与对绞线芯单元(11)之间的间隙内;其中,对绞线芯单元(11)包括两个对称绞合的防火绝缘线芯、多个第三填充绳(114)以及第五隔离层(115),第五隔离层(115)包覆在两个对称绞合的防火绝缘线芯的外侧,第三填充绳(114)填充在第五隔离层(115)与防火绝缘线芯之间的间隙内,防火绝缘线芯由导体(111)以及依次包覆在导体(111)外侧的第一绝缘层(112)和第二绝缘层(113)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绳(2)、第二填充绳(12)、第三填充绳(114)为无碱玻璃纤维绳、阻燃聚丙烯绳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3)、第二隔离层(5)、第三隔离层(13)、第五隔离层(115)采用阻燃聚丙烯带、无碱玻璃纤维带中的一种横向重叠绕包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层(4)由多根退火态铜丝同心式编织制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6)由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陶瓷化硅橡胶、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中的一种制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层(14)由退火铜带横向重叠绕包制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隔离层(15)采用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的一种制得。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11)采用退火导体绞合制得。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2)采用阻燃聚丙烯带、云母带中的一种横向重叠绕包制得。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113)采用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的一种制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领域,涉及一种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包括多个对绞线芯组件和依次包覆在多个对绞线芯组件外侧的第一隔离层、第一屏蔽层、第二隔离层以及外护层,多个第一填充绳分别填充在多个对绞线芯组件形成的中心间隙以及对绞线芯组件与第一隔离层之间的间隙内;对绞线芯组件由对绞线芯单元、多个第二填充绳、第三隔离层、第二屏蔽层以及第四隔离层组成,第三隔离层、第二屏蔽层以及第四隔离层由内向外依次包覆在对绞线芯单元的外侧,多个第二填充绳填充在第三隔离层与对绞线芯单元之间的间隙内。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用电缆,可以提高电缆的短时过载性能、抗屏蔽干扰性能、耐高温性能,从而提高电缆的传输质量和安全性。的传输质量和安全性。的传输质量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筱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筱卿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