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13  156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2.钢筋工程是建筑主体的一大环节,钢筋在建筑中主要起抗拉作用,例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梁、板、柱等构件中,会有拉应力出现,这些拉应力会超出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在其中设置钢筋,利用钢筋抗拉强度高的特点,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的钢筋产能伴随建筑业的发展而形成爆发式的增长。
3.双头弯箍钢筋是梁纵向受力钢筋的一种,它沿梁纵向从梁底主筋向上弯入梁顶作为负筋或锚固,主要作用是增强梁的抗剪能力。
4.现有的双头弯箍钢筋制造技术,存在诸多缺陷,如:成品的两头弯钩不在同一平面,需要后期进行人工矫正;体积过大,设定在固定位置,移动不便;对电的依赖度高,缺电停电等情况下则无法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7.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面设置有矩形卡块,所述矩形卡块内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竖直贯通矩形卡块的上下两面,所述卡槽与矩形卡块的一个侧面相通,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位置靠外的一个卡槽露出固定底座的上方外侧,另一个卡槽位于固定底座的上方,所述矩形卡块接近位置靠外的一个卡槽的外侧面上棱设置有铰接装置,所述铰接装置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方连接有压把的首端,所述压把的中端和尾端之间的下方连接有脚蹬装置。
8.进一步地,所述压把的长度≥0.8m,所述脚蹬装置的数量≥1个,所述脚蹬装置包括相连的钢丝绳和脚扣,所述钢丝绳的上端和压把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卡块上设有安装孔,螺丝螺栓穿过安装孔将矩形卡块与固定底座连接,所述矩形卡块的侧面设置有拉环。
10.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外侧与矩形卡块相交的棱角均做倒圆角处理。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带锁紧装置的滚轮。
12.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卡块的材质为铁或不锈钢中的一种。
13.进一步地,所述拉环用角钢制成。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造价低廉、操作方便,能够同时加工多根双头弯箍钢筋,效率高。使成型的双头弯箍在同一平面,省去了后期进行人工矫正工序;通过纯手工方式,而无需电力,节约能源,也避免了缺电停电等情况下则无法使用;因为省去了复杂笨
重的电力装置,所以本工装体积小巧,便于移动,可以在工地灵活设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19.图中:1、固定底座;2、矩形卡块;3、卡槽;4、铰接装置;5、压板;6、压把;7、脚蹬装置;7a、钢丝绳;7b、脚扣;8、拉环;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如图1~图3所示,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工装即工艺装备: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工位器具等,工装为其通用简称,工装分为专用工装/通用工装/标准工装。本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带锁紧装置的滚轮9,其可便捷移动到所需位置并固定;固定底座1的上面设置有矩形卡块2,矩形卡块2内设置有卡槽3,卡槽3用于卡住固定若干根钢筋,卡槽3竖直贯通矩形卡块2的上下两面,卡槽3与矩形卡块2的一个侧面相通,便于钢筋从卡块2侧面插入卡槽3中,也便于钢筋成型后快速取出,卡槽3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位置靠外的一个卡槽3露出固定底座1的上方外侧,另一个卡槽3位于固定底座1的上方,当钢筋的第一段弯折成型后,在进行第二段的弯折时,第一段钢筋将会进入此卡槽3内,矩形卡块2接近位置靠外的一个卡槽3的外侧面上棱设置有铰接装置4,铰接装置4连接有压板5,铰接装置4支撑压板5以矩形卡块2的上棱为支点转动,压板5的上方连接有压把6的首端,压把6控制压板5转动,来压弯钢筋,压把6的中端和尾端之间的下方连接有脚蹬装置7,当压把6所提供的下压力不足时,能通过脚踩脚蹬装置7辅助提供下压的力。
22.压把6的长度≥0.8m,根据杠杆原理,压把6的长度越长,下压操作越省力;脚蹬装置7的数量≥1个,能实现多人协作,脚蹬装置7包括相连的钢丝绳7a和脚扣7b,脚扣7b供人脚伸入下踩,所述压把6的长度的上端和压把6连接,钢丝绳7a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扯断,工作可靠。
23.矩形卡块2上设有安装孔,螺丝螺栓穿过安装孔将矩形卡块2与固定底座1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矩形卡块2的侧面设置有拉环8,便于矩形卡块2从固定底座1上拆卸下后的搬运移动。
24.卡槽3的外侧与矩形卡块2相交的棱角均做倒圆角处理,便于钢筋进出且不易磕碰人体造成伤害,安全性高。
25.矩形卡块2的材质为铁或不锈钢中的一种,若使用铁材质制造,则在表面做防锈处理,保证足够的使用寿命。
26.拉环8用角钢制成,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矩形卡块2相连,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27.使用方法: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工装制作双头弯箍钢筋时,先将若干根钢筋的一端从矩形卡块2的侧面插入靠外的卡槽3内,调整好钢筋露出矩形卡块2上表面的长度
即第一段的弯折长度,接着向下压动压把6,压板5压着钢筋的第一段在矩形卡块2上面弯折成型,接着压把6反旋复位,继而将钢筋上提,调整好长度后,再向下压动压把6,此时钢筋的第二段弯折成型,同时靠内的卡槽3给先前弯折好的第一段提供了容纳空间,使其不会与形卡块2的上表面碰撞,也使第二段弯折程度到位,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借助脚踩脚蹬装置7辅助提供下压的力,省力也提高生产效率;接着从矩形卡块2的侧面取出钢筋,调转此钢筋的另一端,再次放入靠外的卡槽3内,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即可得到所需的双头弯箍钢筋,此过程中,由于固定底座1下方有足够大的空间,钢筋已弯折完成的一端不会与其碰撞,确保钢筋成品的两头弯钩在同一平面。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变化、改型或添加,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面设置有矩形卡块(2),所述矩形卡块(2)内设置有卡槽(3),所述卡槽(3)竖直贯通矩形卡块(2)的上下两面,所述卡槽(3)与矩形卡块(2)的一个侧面相通,所述卡槽(3)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位置靠外的一个卡槽(3)露出固定底座(1)的上方外侧,另一个卡槽(3)位于固定底座(1)的上方,所述矩形卡块(2)接近位置靠外的一个卡槽(3)的外侧面上棱设置有铰接装置(4),所述铰接装置(4)连接有压板(5),所述压板(5)的上方连接有压把(6)的首端,所述压把(6)的中端和尾端之间的下方连接有脚蹬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把(6)的长度≥0.8m,所述脚蹬装置(7)的数量≥1个,所述脚蹬装置(7)包括相连的钢丝绳(7a)和脚扣(7b),所述钢丝绳(7a)的上端和压把(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卡块(2)上设有安装孔,螺丝螺栓穿过安装孔将矩形卡块(2)与固定底座(1)连接,所述矩形卡块(2)的侧面设置有拉环(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的外侧与矩形卡块(2)相交的棱角均做倒圆角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带锁紧装置的滚轮(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卡块(2)的材质为铁或不锈钢中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8)用角钢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头弯箍钢筋加工工装,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面设置有矩形卡块,所述矩形卡块内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贯通矩形卡块的上下面,所述卡槽与矩形卡块的一个侧面相通,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位置靠外的一个卡槽露出固定底座的上方外侧,另一个卡槽位于固定底座的上方,矩形卡块上设置有铰接装置,所述铰接装置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方连接有压把,下方连接有脚蹬装置;本实用新型造价低廉、操作方便,能同时加工多根双头弯箍钢筋;使成型的双头弯箍在同一平面,不需后期进行人工矫正;无需电力,节约能源,也避免了缺电停电等情况下则无法使用;本工装体积小巧,可以在工地灵活设置。工地灵活设置。工地灵活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苟昕 詹月 徐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盈远大(常州)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