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黑鱼膨化饲料配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
背景技术:
2.传统的黑鱼膨化饲料配料设备一般采用多个配料仓,并且分别安装于车间内,随后通过管道与集料斗进行连接,需要接管道,成本提高,占地空间大,对场地要求较高,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主壳体内部开设有若干配料仓放置腔,配料仓放置腔内设置有配料仓,结构更加紧凑,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包括主体及配料仓;
5.所述主体包括主壳体及集料斗,所述主壳体沿纵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配料仓放置腔,所述配料仓放置腔贯穿于主壳体内部,主壳体外侧设置有若干支撑耳,所述主壳体底端设置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的出料端设置有总阀门;所述配料仓放置腔包括上腔及下腔,所述上腔底端与下腔相互连通,所述上腔的内径大于下腔的内径,所述上腔的底端且位于下腔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称重传感器;
6.所述配料仓包括仓体及出料仓头,所述仓体底端设置有出料仓头,所述出料仓头安装有料仓阀门,所述仓体设置于配料仓放置腔的上腔内,所述出料仓头设置于配料仓放置腔的下腔内,所述仓体底端支撑于称重传感器,所述仓体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仓体上表面且位于进料口两侧设置有吊耳。
7.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其中,所述上腔的内径与仓体的外径一致,保证仓体的稳定性。
8.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其中,所述集料斗采用锥形结构,便于出料并且避免堆积的情况。
9.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其中,所述仓体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仓盖,所述进料口及吊耳均设置于仓盖上表面,便于打开进行检修或清洗。
10.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其中,所述出料仓头的外径小于下腔的内径,以实现出料仓头放置于下腔内。
11.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其中,所述主壳体还开设有若干线孔以穿设称重传感器的信号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主壳体内部开设有若干配料仓放置腔,配料仓放置腔内设置有配料仓,结构更加紧凑,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
14.(2)配料仓通过吊装的方式放置于配料仓放置腔内,便于配料仓的放置和取出,以便于后期对配料仓的维修和保养,灵活性大大提高。
15.(3)配料仓支撑于称重传感器,可对各个配料仓进行实时称重,从而实现精准配料。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主壳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配料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主壳体1、集料斗2、支撑耳3、总阀门4、上腔5、下腔6、称重传感器7、仓体8、出料仓头9、料仓阀门10、进料口11、吊耳12、仓盖13。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两侧”、“一端”、“另一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包括主体及配料仓;主体包括主壳体1及集料斗2,主壳体1沿纵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配料仓放置腔,配料仓放置腔贯穿于主壳体1内部,主壳体1外侧设置有若干支撑耳3,主壳体1底端设置有集料斗2,集料斗2的出料端设置有总阀门4,集料斗2采用锥形结构;配料仓放置腔包括上腔5及下腔6,上腔5底端与下腔6相互连通,上腔5的内径大于下腔6的内径,上腔5的底端且位于下腔6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称重传感器7,主壳体1还开设有若干线孔以穿设称重传感器7的信号线;配料仓包括仓体8及出料仓头9,仓体8底端设置有出料仓头9,出料仓头9安装有料仓阀门10,仓体8设置于配料仓放置腔的上腔5内,上腔5的内径与仓体8的外径一致,出料仓头9设置于配料仓放置腔的下腔6内,出料仓头9的外径小于下腔6的内径,仓体8底端支撑于称重传感器7,仓体8顶端设置有进料口11,仓体8上表面且位于进料口11两侧设置有吊耳12,仓体8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仓盖13,进料口11及吊耳12均设置于仓盖13上表面。
24.安装方法及使用原理:首先将主壳体1通过支撑耳3支撑于支架或高层地面,随后根据需要并通过吊装机械将配料仓放置到主壳体1所开的配料仓放置腔内,此时,仓体8位
于上腔5内,出料仓头9位于下腔6内,且仓体8下表面的外围支撑于称重传感器7上,完成安装。使用时,将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的配料分别添加到各个配料仓内,也可同一种主要配料添加到不同的配料仓内,当配料时,将各个对应的配料所在的配料仓底端的料仓阀门10打开,使配料落入到底端的集料斗2内,配料的重量通过称重传感器7进行测量,减少量即为配料量,通过打开总阀门4,使配料进入到混合仓内进行混合,完成配料。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主壳体1内部开设有若干配料仓放置腔,配料仓放置腔内设置有配料仓,结构更加紧凑,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配料仓通过吊装的方式放置于配料仓放置腔内,便于配料仓的放置和取出,以便于后期对配料仓的维修和保养,灵活性大大提高;配料仓支撑于称重传感器7,可对各个配料仓进行实时称重,从而实现精准配料。
25.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26.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及配料仓;所述主体包括主壳体(1)及集料斗(2),所述主壳体(1)沿纵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配料仓放置腔,所述配料仓放置腔贯穿于主壳体(1)内部,主壳体(1)外侧设置有若干支撑耳(3),所述主壳体(1)底端设置有集料斗(2),所述集料斗(2)的出料端设置有总阀门(4);所述配料仓放置腔包括上腔(5)及下腔(6),所述上腔(5)底端与下腔(6)相互连通,所述上腔(5)的内径大于下腔(6)的内径,所述上腔(5)的底端且位于下腔(6)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称重传感器(7);所述配料仓包括仓体(8)及出料仓头(9),所述仓体(8)底端设置有出料仓头(9),所述出料仓头(9)安装有料仓阀门(10),所述仓体(8)设置于配料仓放置腔的上腔(5)内,所述出料仓头(9)设置于配料仓放置腔的下腔(6)内,所述仓体(8)底端支撑于称重传感器(7),所述仓体(8)顶端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仓体(8)上表面且位于进料口(11)两侧设置有吊耳(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5)的内径与仓体(8)的外径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斗(2)采用锥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8)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仓盖(13),所述进料口(11)及吊耳(12)均设置于仓盖(13)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仓头(9)的外径小于下腔(6)的内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还开设有若干线孔以穿设称重传感器(7)的信号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鱼水产膨化饲料用配料设备,主壳体沿纵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配料仓放置腔,配料仓放置腔贯穿于主壳体内部,主壳体外侧设置有若干支撑耳,主壳体底端设置有集料斗,集料斗的出料端设置有总阀门,配料仓放置腔包括上腔及下腔,上腔的底端且位于下腔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称重传感器,仓体底端设置有出料仓头,出料仓头安装有料仓阀门,仓体设置于配料仓放置腔的上腔内,出料仓头设置于配料仓放置腔的下腔内,仓体底端支撑于称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结构更加紧凑,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并且无需下料的管道,配料仓通过吊装的方式放置于配料仓放置腔内,便于配料仓的放置和取出,灵活性大大提高。灵活性大大提高。灵活性大大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梅 周建宏 周正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一品饲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