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理疗腰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0  139



1.一种电流理疗腰带,用于对腰部进行电流理疗,属于保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纳米银线路相关技术:导电银墨水(conductive silver ink)一般属于水基或醇基墨水,其组分是纳米银微粒、溶剂(水或醇类)、表面活性剂、分散稳定剂和其他助剂。制备喷墨导电墨水,首先需要得到纳米银乳液。一般是在低浓度下制备出小粒径的银微粒,干燥后重新分散,得到高浓度的银微粒悬浮液。纳米银是导电墨水的主要成分,其浓度的高低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能否实现良好的导电能力以及能否顺利打印。如果含银墨水的浓度较大,使用这种材料进行精细喷墨时,其在高浓度低黏度条件下具有快速沉淀的趋势。在高浓度、微粒极小的情况下,微粒到微粒间的距离变得非常小,这就很难阻止结块现象的出现。相同重量的微粒形成直径为10nm悬浮物的数目比形成直径为1μm悬浮物的数目要多100万倍。所以在较高浓度下,纳米银微粒的分散稳定技术是使喷墨导电墨水成为成熟产品的关键技术。
3.电脉冲相关技术:脉冲(pulses per second)通常是指电子技术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像脉搏似的短暂起伏的电冲击(电压或电流)。主要特性有波形、幅度、宽度和重复频率。脉冲是相对于连续信号在整个信号周期内短时间发生的信号,大部分信号周期内没有信号。就像人的脉搏一样。现在一般指数字信号,它已经是一个周期内有一半时间有信号。计算机内的信号就是脉冲信号,又叫数字信号。
4.电极片相关技术:电极片在康复理疗或针灸推拿是较为常用的理疗器具。目前,中、低频电子理疗机具有治疗人体疼痛及恢复人体组织的功能。以往,电极片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理疗机的输出端口连接,另一端直接贴于人体皮肤表面。电极片通常成对使用,分别贴于人体的不同部位,通过人体构成电流回路,传递理疗机给出的各种电波,形成按摩、锤击、针刺等感觉效果,达到特定的治疗目的。
5.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伏案办公已成为工作常态,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呈现年轻化的发病趋势,其中大学生、白领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劳、颈肩不适、颈肩背疼痛僵硬等症状,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健康理疗产品应运而生,主要功能是通过外界因素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舒缓疲劳、缓解局部肌肉酸痛的功效。电疗法作为物理疗法中的一种,以其疗效好、副作用小、无痛无创等特点,已在现代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多数医学研究者将低频电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腰肌劳损、背痛等慢性疲劳综合征和颈肩综合征引的局部疼痛,以及改善运动引起的肩腿肌肉疼痛,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经医学观察表明低频电疗法对于各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佳的疼痛缓解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但是,目前针对于腰部的理疗设备,大多由自粘结性的电极片,理疗电极线和脉冲控制仪组成,传统电极片直接贴接在腰部皮肤,由于腰部皮肤比较柔软,皮肤常出现不平整,进而导致传统的理疗电极片粘接效果较差,并且传统的理疗设备
的电极片和脉冲控制仪之间采用的是理疗电极线连接方式,所述连接方式无法固定脉冲控制仪,会导致使用者在使用传统理疗设备过程中需要活动的情况下,经常需要手持脉冲控制仪,或者将脉冲控制仪装入口袋,并且需要考虑理疗电极线的收纳和放置问题,这样会造成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活动十分不便,并且在活动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设备因电线拉扯或者脉冲控制仪在手持过程中摔碰而损坏或者减少使用寿命,使得用户的体验感不佳。
6.总的来说,目前传统腰部电流理疗设备存在的问题:
7.1、目前,传统腰部电流理疗设备的电极片由于腰部皮肤柔软,表面褶皱不平整,导致使用时,非常容易脱落;
8.2、目前,传统腰部电流理疗设备采用传统的理疗电极线的方式连接脉冲控制仪,在用户使用过程中需要活动时,需要手持脉冲控制仪或者放入口袋且需要考虑理疗电极线的收纳整理问题,进而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活动十分不方便,体验效果不佳。
9.3、目前,传统腰部电流理疗设备由于在活动中需要手持脉冲控制仪或者将其放入口袋,会很容易造成脉冲控制仪的损坏,并且在活动过程中也会经常对电极理疗线进行拉扯,也会对整个电流理疗设备损坏,减少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电极装置和控制装置安装在印刷有纳米银电路的腰带上的设计方式,设计了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可以牢固的固定在腰部进行理疗,无需传统电线连接,活动时,无需考虑控制装置放置,解决了使用者在使用传统腰部电流理疗设备的过程中,活动不便,电极片容易脱落的问题。
11.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2.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包括腰带本体、纳米银线路,腰带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控制装置,腰带本体的内表面上通过纳米银线路设有若干并联的电极装置,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电极装置电性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中,腰带本体的内表面上设有纳米银线路,纳米银线路是通过网版印刷技术直接形成于腰带本体的内表面上,在腰带本体上还设有若干电极装置,电极装置通过所述纳米银线路并联,在腰带本体的外表面上安装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电极装置电性连接,控制装置产生脉冲电流并将脉冲电流传入电极装置,电极装置将脉冲电流传入人体腰部肌肉,产生类似于针扎的效果,刺激肌肉,进而放松和按摩肌肉,达到保健的作用,使用者可在在穿戴本实用新型的时候,自由活动,没有需要收纳电线,防止设备脱落的烦恼。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使用者在使用传统腰部电流理疗设备的过程中,活动不便,电极片容易脱落的问题。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腰带本体的腰带最外层采用弹性织物,腰带本体内设有填充物。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填充物包括海绵层,海绵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硅胶层。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纳米银线路包括银电路、保护层,银电路经由网版印刷将银浆直接印刷在腰带本体的内表面上形成,银电路包覆腰带本体内的纤维,保护层覆盖在银电路上。
1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腰带本体上设有导电柱,导电柱用于连接纳米银线路与控
制装置,控制装置设有与导电柱配合的导电输出孔。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控制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导电输出孔,控制装置内设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升压模块、稳压器、电脉冲输出模块、通信模块。
19.输入接口与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升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脉冲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脉冲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导电输出孔电性连接。
20.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稳压器分别和与主控模块、通信模块电性连接,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升压模块的输入端和电脉冲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与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2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主控模块采用esp32处理器。
2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电脉冲输出模块采用ne555型号脉冲发生器。
2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电极装置包括电极金属柱,电极金属柱与纳米银线路电性连接。
2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电极金属柱垂直于腰带本体的内表面,电极金属柱上套设凝胶圈,凝胶圈完全包裹电极金属柱的外圆周面。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6.(1)本实用新型将电极装置和控制装置安装在印刷有纳米银线路的腰带本体上,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自由移动,无需担心电极装置脱落的问题,解决了使用者在使用传统腰部电流理疗设备的过程中,活动不便,电极片容易脱落的问题。
2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腰带本体的内表面上设置纳米银线路,避免了传统理疗电线收纳、携带及使用时的诸多不方便的问题。
28.(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腰带本体内设置海绵层和硅胶层,提高使用者在穿戴腰带时的舒适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腰带本体的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腰带本体的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切剖面图;
33.图5为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35.图7为纳米银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36.其中,1、腰带本体,2、控制装置,3、电极装置,4、连接卡扣,5、公扣,6、母扣,7、纳米银线路,8、海绵层,9、硅胶层,10、腰带最外层,11、填充物,12、导电柱,13、导电输出孔,14、外壳,15、电路板,16、输入接口,17、电源模块,18、升压模块,19、电脉冲输出模块,20、稳压器,21、主控模块,22、通信模块,23、电极金属柱,24、凝胶圈,25、保护层,26、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37.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以腰带为载体,将控制装置2和电极装置3安装在印刷
有纳米银线路7的腰带本体1上,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能够牢固的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腰部,同时可以自由的活动,不受传统电极理疗线的约束和手持电脉冲仪的麻烦,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38.在本实施例中,我们将采用聚酯纤维布料作为腰带本体1的腰带最外层10,在腰带本体1的内表面上印刷有纳米银线路7,纳米银线路7用于连接安装在腰带本体1内表面的若干电极装置3,若干电极装置3通过纳米银线路7并联,然后在腰带本体1的外表面上安装有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与电极装置3电性连接。
39.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腰带本体1的尺寸根据用户的腰围确定,本实施例中,腰带的尺寸为100cm
×
10cm
×
3cm,如图4所示腰带本体1的腰带最外层10为弹性织物层,采用聚酯纤维布料,腰带本体1内设置海绵层8和硅胶层9,海绵层8的上下两侧为硅胶层9,海绵层8和硅胶层9用于增加腰带本体1的舒适性和腰带本体1的可塑性,使腰带本体1更加贴合人体的腰部,提高理疗的效果。
4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腰带本体1的背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卡扣4,连接卡扣4分为公扣5和母扣6,公扣5安装在腰带本体1的左侧,母扣6安装在腰带本体1的右侧,公扣5和母扣6相配合,公扣5的左侧与腰带本体1固定连接,公扣5的右侧与母扣6连接,母扣6的右侧与腰带本体1连接,母扣6的左侧与公扣5连接,连接卡扣4采用abs塑料制成,连接卡扣4方便使用者能够更加轻松地穿戴和脱下本实用新型。
41.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纳米银线路7包括银电路26、保护层25,其中银电路26通过网版印刷技术将银浆直接印刷在腰带本体1上,然后经烘烤后在腰带本体1上形成图案化的导电线路,所述银电路26包覆棉质材料制成的腰带本体1上的纤维,同样的,保护层25采用所述网版印刷方式印刷在银电路26上,保护层25覆盖在银电路26上,保护层25采用硅胶材质,纳米银线路7印刷在电极装置3的上下两侧,主干部分为直线型,并且在每个电极装置3的正上方处纳米银线路7的主干部分分出垂直的纳米银线路7连接电极装置3,电极装置3的上侧与纳米银线路7的接口为正极,下侧与纳米银线路7的接口为负极。
42.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控制装置2安装在腰带本体1外表面,具体位置为腰带本体1外表面的前表面的中间位置,控制装置2的外壳14采用abs塑料,控制装置2的尺寸为10cm
×
8cmx3cm,控制装置2的内安装有电路板15,电路板15采用pcb电路板15,pcb电路板15上安装有主控模块21、电源模块17、升压模块18、稳压器20、电脉冲输出模块19、通信模块22。
43.如图5所示,所述输入接口16与所述电源模块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输入接口16用于给设备充电,电源模块17用于储蓄电量,并为其他需要供电的电子元件进行供电,输入接口16采用usb接口,电源模块17采用锂电池;电源模块17的输出端与升压模块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升压模块18采用lm2577型号,升压模块18用于提高电路的电压;所述升压模块18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脉冲输出模块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脉冲输出模块19主要用于调整输出电流的频率、幅度、宽度,电脉冲输出模块19采用ne555型号脉冲发生器;电脉冲输出模块19的输出端与导电输出孔13电性连接,如图4所示,导电输出孔13位于控制装置2与腰带本体1相连接的侧壁的中间部位置,与导电柱12连接。上述连接方式用于产生脉冲电流,首先,电源模块17蓄电;其次,电流由电源模块17流向升压模块18,电流在升压模块18中提高电压;再次,经过升压的电流流入电脉冲输出模块19,电脉冲输出模块19对电流进行调整,调节电
流输出的频率、宽度、幅度。
44.同时,在形成脉冲电流的过程中,还需要主控模块21的控制,主控模块21的输入端通过稳压器20与电源模块1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21的输出端分别与升压模块18的输入端和电脉冲输出模块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中,主控模块21采用esp32处理器,稳压器20采用lm7805型号。上述连接方式为主控模块21对形成脉冲电流的电路的控制;
45.主控模块21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通信模块22,通过通信模块22,主控模块21可以与手机进行无线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设置相关数据,主控模块21通过通信模块22接收后,下达相应的指令,其中,通信模块22采用ec600u型号。
46.另外,主控模块21和通信模块22还需要供电才能工作,因此电源模块17的输出端通过稳压器20分别和与主控模块21、通信模块22电性连接,稳压器20用于调节进入主控模块21、通信模块22的电压,保护主控模块21和通信模块22。
47.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电柱12通过连接纳米银线路7和控制装置2,进而使得控制装置2与电极装置3相连,具体连接方式为导电柱12的上方连接纳米银线路7,导电柱12的下方插入控制装置2上的导电输出孔13,如图5所示,纳米银线路7印刷形成于腰带本体1的内表面,电极装置3通过纳米银线路7进行串联。
48.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电极装置3包括电极金属柱23和凝胶圈24,电极金属柱23的下端与印刷在腰带本体1的上方的纳米银线路7连接,电极金属柱23垂直于腰带本体1,且均匀的布满在腰带本体1的上方,在电极金属柱23外套有凝胶圈24,凝胶圈24完全包裹住电极金属柱23的侧壁,电极金属柱23的上表面用于与人体的皮肤接触,输送脉冲电流到人体皮肤,而凝胶圈24则是为了绝缘和保证用户穿戴腰带时的舒适性。
49.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流程及原理:
50.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首先,用户需要通过控制装置2上的输入接口1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充电;其次,用户需要将本实用新型上的连接卡扣4打开,控制装置2放于腰部的正前方,将连接卡扣4放于腰部的后方,将连接卡扣4的公扣5和母扣6连接;再次,通过手机打开控制装置2,并设定电脉冲输出的频率、幅度、宽度等数据,控制装置2接收到手机的信号后开始工作,开始产生相应的脉冲电流;最后,脉冲电流通过腰带本体1上的导电柱12进入纳米银线路7,由纳米银线路7进入电极装置3内的电极金属柱23,电极金属柱23与人体皮肤紧密接触,将脉冲电流输送到人体皮肤内,在电流进入人体后,会产生类似于针扎的效果,进而刺激肌肉,使腰部的肌肉放松,以达到保健的效果。
51.如图2、图4、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第一,本实用新型上的控制装置2会通过采用usb接口的输入接口16对电源模块17进行充电;第二,电源模块17将存储的电量通过pcb电路板15上的电路传送给升压模块18,升压模块18对电流进行加压,然后通过pcb电路板15上的电路传输给电脉冲输出模块19,电脉冲输出模块19进一步对电路内的电流的频率、幅度、宽度进行调节,然后将电流通过导电输出孔13输出,以上过程全部在主控模块21的控制下进行,主控模块21控制电源模块17供电,控制升压模块18加压,控制电脉冲输出模块19调节输出电流;第三,主控模块21还需要电源,电源模块17通过稳压器20对主控模块21进行供电,稳压器20用于调节电源模块17输出的电流的电压,保护主控模块21;第四,控制装置2还通过通信模块22与外部的手机进行无线连接,无线连接方式,通过手机调整控制装置2的工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通信模块22也通过稳压器20与电源模块17连接,由电源
模块17供电。第五,通过上述步骤,实现手机对控制装置2的控制和控制装置2产生脉冲电流,然后,产生的脉冲电流通过控制装置2上的导电输出孔13进入导电柱12,导电柱12将脉冲电流出送给形成于腰带本体1的内表面的纳米银线路7,经过纳米银线路7的传到进入电极装置3内的电极金属柱23,电极金属柱23与腰部皮肤相接触,将脉冲电流输入腰部肌肉,模拟针灸,达到保健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本体(1)、纳米银线路(7),所述腰带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控制装置(2),所述腰带本体(1)的内表面上通过纳米银线路(7)设有若干并联的电极装置(3),所述控制装置(2)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极装置(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本体(1)的腰带最外层(10)采用弹性织物,所述腰带本体(1)内设有填充物(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11)包括海绵层(8),所述海绵层(8)的两侧分别设有硅胶层(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线路(7)包括银电路(26)、保护层(25),所述银电路(26)经由网版印刷将银浆直接印刷在所述腰带本体(1)的内表面上形成,所述银电路(26)包覆所述腰带本体(1)内的纤维,所述保护层(25)覆盖在所述银电路(26)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本体(1)上设有导电柱(12),所述导电柱(12)用于连接所述纳米银线路(7)与所述控制装置(2),所述控制装置(2)设有与导电柱(12)配合的导电输出孔(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包括外壳(14),所述外壳(14)上设有导电输出孔(13),所述控制装置(2)内设电路板(15),所述电路板(15)上设有输入接口(16)、主控模块(21)、电源模块(17)、升压模块(18)、稳压器20、电脉冲输出模块(19)、通信模块(22);所述输入接口(16)与所述电源模块(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7)的输出端与所述升压模块(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升压模块(18)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脉冲输出模块(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脉冲输出模块(19)的输出端与所述导电输出孔(13)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7)的输出端通过稳压器(20)分别和与主控模块(21)、通信模块(22)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升压模块(18)的输入端和所述电脉冲输出模块(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1)与所述通信模块(22)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21)采用esp32处理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脉冲输出模块(19)采用ne555型号脉冲发生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装置(3)包括电极金属柱(23),所述电极金属柱(23)与所述纳米银线路(7)电性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流理疗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金属柱(23)垂直于所述腰带本体(1)的内表面,所述电极金属柱(23)上套设凝胶圈(24),所述凝胶圈(24)完全包裹所述电极金属柱(23)的外圆周面。

技术总结
一种电流理疗腰带,用于对腰部进行电流理疗,属于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腰带本体、纳米银线路,腰带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控制装置,腰带本体的内表面上通过纳米银线路设有若干并联的电极装置,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电极装置电性连接,解决了使用者在使用传统腰部电流理疗设备的过程中,活动不便,电极片容易脱落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宜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昆盛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