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烧加热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2  14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体加热套,特别是一种防烧加热套。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瓶体加热套包括套体、加热体、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加热体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套体内,控制器设置在套体外侧、并分别与加热体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被加热瓶体(如奶瓶)的温度,为了避免加热体的温度影响温度传感器,所以,一般温度传感器和加热体隔开一定的距离。但是,这种情况下,如果套体内没有瓶体而启动加热(但不局限这种情况),由于空气传热速度慢,温度传感器判断处于低温状态,加热体一直处于加热,容易导致加热体持续升温,甚至烧掉套体,引发起火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具有双重感温、避免误加热的防烧加热套。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防烧加热套,包括加热套本体和控制器,加热套本体具有加热区域,加热区域内设有加热体,控制器设有供电输入端和加热控制输出端,加热控制输出端直接或间接与加热体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本体上还分别设有测温温度传感器和防烧温控装置,防烧温控装置设置在加热区域内,测温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加热区域外,测温温度传感器和防烧温控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由于加热体对外传递的热量较少时(如没有与被加热物体接触时),加热体的温升较快,容易烧坏加热体、加热套本体等,甚至引发起火事故;所以,通过设置防烧温控装置直接监测加热区域的温度,便于做出进一步的应对措施,保护产品及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7.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用于反馈所述测温温度传感器信号的显示装置。
8.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烧温控装置为热敏电阻,所述控制器设有与热敏电阻电性连接的超温断电保护控制电路,当超温断电保护控制电路检测到热敏电阻的信号超出设定范围时,停止加热体工作。
9.作为进一步的另一方案,所述防烧温控装置为温控开关或熔断装置,温控开关或熔断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电输入端或电性连接在控制器的加热控制输出端。
10.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设有供电插口、低功率供电识别电路和高功率供电识别电路,低功率供电识别电路和高功率供电识别电路分别相应的指示灯,供电插口与所述供电输入端电性连接。
1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体为加热膜,所述防烧温控装置设置在加热膜上,以直接感知加热膜的温度。
1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套本体包括套带和所述加热体,套带的一端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内粘贴面和所述控制器,套带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外粘贴面,内粘贴面和外粘贴面贴合使得套带围成两端敞开的套筒状,套筒状的内侧形成瓶体包裹腔;或者,所述加热套本体包括瓶套和所述加热体,瓶套呈杯状。
13.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带的内侧对应所述包裹腔的内壁设有防滑体。
14.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滑体露出所述加热区域外,所述测温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滑体露出加热区域外的部位上。由于防滑体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并与被加热瓶体贴紧,所以,测温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其上可以随同防滑体贴紧被加热瓶体,从而更准确地采集到瓶体的实际温度信息。
15.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套本体上设有提手。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此款防烧加热套通过在加热区域设置防烧温控装置直接监测加热区域的温度,便于做出进一步的应对措施,保护产品及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卷成筒状后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5.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防烧加热套,包括加热套本体和控制器3,加热套本体具有加热区域,加热区域内设有加热体5,控制器3设有供电输入端和加热控制输出端,加热控制输出端直接或间接与加热体5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套本体上还分别设有测温温度传感器6和防烧温控装置4,防烧温控装置4设置在加热区域内,测温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加热区域外,测温温度传感器6和防烧温控装置4分别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
26.所述控制器3上设有用于反馈所述测温温度传感器6信号的显示装置35,显示装置35为数显屏,以直接显示温度数值。
27.所述防烧温控装置4为热敏电阻,所述控制器3设有与热敏电阻电性连接的超温断电保护控制电路,当超温断电保护控制电路检测到热敏电阻的信号超出设定范围时,停止加热体5工作。
28.所述控制器3设有供电插口31、开关34、低功率供电识别电路和高功率供电识别电路,低功率供电识别电路和高功率供电识别电路分别相应的指示灯32、33,供电插口31与所述供电输入端电性连接。
29.所述加热体5为加热膜,所述防烧温控装置4设置在加热膜上。
30.所述加热套本体包括套带1和所述加热体5,套带1的一端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内粘
贴面2和所述控制器3,套带1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外粘贴面9,内粘贴面2和外粘贴面9贴合使得套带1围成两端敞开的套筒状,套筒状的内侧形成瓶体包裹腔10。
31.所述套带1的内侧对应所述包裹腔10的内壁设有防滑体7。所述防滑体7由硅胶制成、并呈横条状。
32.所述防滑体7露出所述加热区域外,所述测温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防滑体7露出加热区域外的部位上。
33.所述加热套本体上设有提手8。
34.其工作原理是:控制器3设定的加热温度为37至55摄氏度,该温度由测温温度传感器6探测判断;当启动加热功能时,测温温度传感器6在5分钟内感应到升温变化,防烧温控装置4以最高75摄氏度限定发热区的温度,让加热载体可以得到大热量迅速把温度拉升到设置的温度;若测温温度传感器在5分钟内无法感应温度变化,控制器判断无加热载体(空心包围)或是展开使用状态(暖宫)等,此时即整个产品控制加热温度不超过设定温度,即防烧温控装置4进行以低于设定温度的方式限温。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烧加热套,包括加热套本体和控制器,加热套本体具有加热区域,加热区域内设有加热体,控制器设有供电输入端和加热控制输出端,加热控制输出端直接或间接与加热体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本体上还分别设有测温温度传感器和防烧温控装置,防烧温控装置设置在加热区域内,测温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加热区域外,测温温度传感器和防烧温控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用于反馈所述测温温度传感器信号的显示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烧温控装置为热敏电阻,所述控制器设有与热敏电阻电性连接的超温断电保护控制电路,当超温断电保护控制电路检测到热敏电阻的信号超出设定范围时,停止加热体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烧温控装置为温控开关或熔断装置,温控开关或熔断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电输入端或电性连接在控制器的加热控制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有供电插口、低功率供电识别电路和高功率供电识别电路,低功率供电识别电路和高功率供电识别电路分别相应的指示灯,供电插口与所述供电输入端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为加热膜,所述防烧温控装置设置在加热膜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本体包括套带和所述加热体,套带的一端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内粘贴面和所述控制器,套带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外粘贴面,内粘贴面和外粘贴面贴合使得套带围成两端敞开的套筒状,套筒状的内侧形成瓶体包裹腔;或者,所述加热套本体包括瓶套和所述加热体,瓶套呈杯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带的内侧对应所述包裹腔的内壁设有防滑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防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体露出所述加热区域外,所述测温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滑体露出加热区域外的部位上。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本体上设有提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烧加热套,其包括加热套本体和控制器,加热套本体具有加热区域,加热区域内设有加热体,控制器设有供电输入端和加热控制输出端,加热控制输出端直接或间接与加热体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套本体上还分别设有测温温度传感器和防烧温控装置,防烧温控装置设置在加热区域内,测温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加热区域外,测温温度传感器和防烧温控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此款防烧加热套通过在加热区域设置防烧温控装置直接监测加热区域的温度,便于做出进一步的应对措施,保护产品及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高产品的安全性能。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宝 陈冠东 梁志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原创上品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