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2.门禁装置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装置,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应运而生,而传统的门禁装置在安装时,大多是裸露在外,而这种方式由于缺少防护功能,从而意使不法分子对其进行损坏,从而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所以存在防护性较差的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包括防护盒,所述防护盒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通过轴承与防护盒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防护盒内腔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门禁器本体,所述防护盒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防护盒内腔的背面并位于门禁器本体的上方自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和继电器,所述防护盒的正面并与门禁器本体对应的位置滑动连接有l型板,所述驱动板的右侧与l型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板的正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防护盒内腔的左侧开设有与导向板配合使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板的外表面与导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板右侧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板,所述防护盒内腔的右侧开设有与限位板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与限位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盒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并位于门禁器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开设有与驱动板配合使用的驱动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盒左右两侧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均匀开设有安装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压力传感器、plc控制器、继电器和伺服电机,进行外接电源,当需要开启l型板时,手指一直按压压力传感器,使压力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然后plc控制器将数据处理,使继电器开启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杆在套筒的内表面螺纹转动,同时套筒带动驱动板移动,驱动板带动l型板移动,从而解除对门禁器本体的防护,使得使用者能够正常使用门禁器本体,当需要关闭l型板时,手指松开对压力传感器的按压,使压力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然后plc控制器将数据处理,使继电器再次开启伺服电机,使得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杆在套筒的内表面螺纹反向转动,同时套筒带动驱动板反向移动,驱动板带动l型板反向移动,从而使得l型板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对门禁器本体进行防护,该装置操作简单,便于使用,从而能够避免不法分子对其进行损坏,影响门禁器本体的正常使用。
13.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该装置受到轻微磕碰时,防护板移动挤压压簧,同时压簧在反作用力下对防护板进行支撑,从而对该装置受到的轻微磕碰进行缓冲,从而能够进一步对门禁器本体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盒结构的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簧和防护板结构的连接立体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盒结构的主视图。
18.图中:1、防护盒;2、伺服电机;3、螺杆;4、套筒;5、驱动板;6、门禁器本体;7、压力传感器;8、plc控制器;9、继电器;10、l型板;11、压簧;12、防护板;13、导向板;14、导向槽;15、限位板;16、限位槽;17、挡板;18、驱动槽;19、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一: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包括防护盒1,防护盒1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螺杆3的底部通过轴承与防护盒1的连接处转动连接,螺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4,套筒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板5,防护盒1内腔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门禁器本体6,防护盒1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防护盒1内腔的背面并位于门禁器本体6的上方自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8和继电器9,压力传感器7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8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plc控制器8的输出端与继电器9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继电器9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2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防护盒1的正面并与门禁器本体6对应的位置滑动连接有l型板10,驱动板5的右侧与l型板10的连接处固定连接,套筒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3,防护盒1内腔的左侧开设有与导向板13配合使用的导向槽14,导向板13的外表面与导向槽14
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导向板13和导向槽14,能够对套筒4进行导向,同时对其进行限位,l型板10右侧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板15,防护盒1内腔的右侧开设有与限位板15配合使用的限位槽16,限位板15的外表面与限位槽1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板15和限位槽16,能够对l型板10进行支撑,同时对其进行限位,通过设置防护盒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并位于门禁器本体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7,挡板17的左侧开设有与驱动板5配合使用的驱动槽18,防护盒1左右两侧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9,安装板19的正面均匀开设有安装孔,通过设置安装板19和安装孔,能够方便对该装置进行安装。
22.本实施例的原理为:
23.使用时,先将压力传感器7、plc控制器8、继电器9和伺服电机2,进行外接电源,当需要开启l型板10时,手指一直按压压力传感器7,使压力传感器7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8,然后plc控制器8将数据处理,使继电器9开启伺服电机2,使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带动螺杆3在套筒4的内表面螺纹转动,同时套筒4带动驱动板5移动,驱动板5带动l型板10移动,从而解除对门禁器本体6的防护,使得使用者能够正常使用门禁器本体6,当需要关闭l型板10时,手指松开对压力传感器7的按压,使压力传感器7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8,然后plc控制器8将数据处理,使继电器9再次开启伺服电机2,使得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带动螺杆3在套筒4的内表面螺纹反向转动,同时套筒4带动驱动板5反向移动,驱动板5带动l型板10反向移动,从而使得l型板10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对门禁器本体6进行防护,该装置操作简单,便于使用,从而能够避免不法分子对其进行损坏,影响门禁器本体6的正常使用。
24.实施例二:
25.请参阅图1、3、4,结合实施例1的基础,l型板10的正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压簧11,压簧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2。
26.本实施例原理为:
27.使用时,当该装置受到轻微磕碰时,防护板12移动挤压压簧11,同时压簧11在反作用力下对防护板12进行支撑,从而对该装置受到的轻微磕碰进行缓冲,从而能够进一步对门禁器本体6进行防护。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包括防护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1)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所述螺杆(3)的底部通过轴承与防护盒(1)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螺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板(5),所述防护盒(1)内腔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门禁器本体(6),所述防护盒(1)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防护盒(1)内腔的背面并位于门禁器本体(6)的上方自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8)和继电器(9),所述防护盒(1)的正面并与门禁器本体(6)对应的位置滑动连接有l型板(10),所述驱动板(5)的右侧与l型板(10)的连接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10)的正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压簧(11),所述压簧(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3),所述防护盒(1)内腔的左侧开设有与导向板(13)配合使用的导向槽(14),所述导向板(13)的外表面与导向槽(1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10)右侧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板(15),所述防护盒(1)内腔的右侧开设有与限位板(15)配合使用的限位槽(16),所述限位板(15)的外表面与限位槽(1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并位于门禁器本体(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的左侧开设有与驱动板(5)配合使用的驱动槽(1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1)左右两侧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的正面均匀开设有安装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门禁装置,属于门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防护盒,防护盒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底部通过轴承与防护盒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压力传感器、PLC控制器、继电器和伺服电机,进行外接电源,当需要开启L型板时,手指一直按压压力传感器,使压力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然后PLC控制器将数据处理,使继电器开启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杆在套筒的内表面螺纹转动,同时套筒带动驱动板移动,驱动板带动L型板移动,从而解除对门禁器本体的防护,从而能够避免不法分子对其进行损坏,影响门禁器本体的正常使用。影响门禁器本体的正常使用。影响门禁器本体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丁威志 丁春荣 李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