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3  11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上尤其是建筑业中涂料的用量越来越多。按照形态涂料可以分为水性涂料、溶剂型涂料、粉末涂料以及高固体分涂料等。粉末涂料相对与液体型涂料具有袋装成本低、仓储运输占用空间小,相对单位用量比重小,不需要溶剂稀释,且其较易保存,保存时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等优点。
3.粉末涂料在生产加工环节中,需要将熔融、冷却后的涂料进行粉碎,粉碎后将碎料装袋,再人工将其从高处投向运输车上,投料效率低,而且极易产生粉尘,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能够对粉末涂料进行输送,且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6.(二)技术方案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8.一种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减震底座;
9.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减震底座上;
10.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壳体、输送链和刮片;
11.所述输送链和刮片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12.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仓,另一端设有出料口;
13.所述输送链上设有若干个所述刮片;
14.所述刮片与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
15.所述减震底座包括支杆、电动升降杆、底板和减震件;
16.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
17.所述电动升降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
18.所述支杆位于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进料仓的一侧,所述电动升降杆位于所述底座本体上远离所述进料仓的一侧;
19.所述减震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减震件包括限位件、弹簧、“t”形连接杆和橡胶垫;
21.所述限位件内部中空,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内部;
22.所述“t”形连接杆的顶端位于所述限位件的内部,所述“t”形连接杆的底端位于所述限位件的外部;
23.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t”形连接杆的顶端相连接;
24.所述“t”形连接杆的底端与所述橡胶垫相连接。
25.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驱动辊和托轮;
26.所述驱动辊和托轮分别与所述输送链可转动连接。
27.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电机;
28.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辊相连接,所述电机的转速可调节。
29.(三)有益效果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减震底座对所述输送机构进行减震,便于提高物料输送的稳定,另外设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壳体、输送链和刮片;所述输送链和刮片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仓,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链上设有若干个所述刮片;所述刮片与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输送链逆时针转动带动刮片,刮片在推动物料前进的同时将物料沿壳体内表面摊铺开,使得物料输送更加均匀,效率更高,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的输送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壳体;2:进料仓;3:支杆;4:电动升降杆;5:底板;6:橡胶垫;7:“t”形连接杆;8:弹簧;9:出料口;10:物料层;11:输送链;12:驱动辊;13:托轮;14:刮片;15: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36.请参照图1至2,一种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减震底座;
37.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减震底座上;
38.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壳体1、输送链11和刮片14;
39.所述输送链11和刮片14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
40.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进料仓2,另一端设有出料口9;
41.所述输送链上设有若干个所述刮片14;
42.所述刮片14与所述壳体1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
43.所述减震底座包括支杆3、电动升降杆4、底板5和减震件;
44.所述支杆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5上,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可转动连接;
45.所述电动升降杆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5上,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 可转动连接;
46.所述支杆3位于所述壳体1上靠近所述进料仓2的一侧,所述电动升降杆4位于所述底座本体上远离所述进料仓2的一侧;
47.所述减震件设置于所述底板5下方,且与所述底板5固定连接。
48.具体地,设置支杆3和电动升降杆4,便于对输送机构的输送角度进行调节,便于使用。
49.所述输送链11由若干个驱动链组成,所述壳体11内表面与所述刮片14之间为物料层10。
50.所述减震件包括限位件15、弹簧8、“t”形连接杆7和橡胶垫6;
51.所述限位件15内部中空,且与所述底板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设置于所述限位件15的内部;
52.所述“t”形连接杆7的顶端位于所述限位件15的内部,所述“t”形连接杆7的底端位于所述限位件15的外部;
53.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所述底板5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t”形连接杆7的顶端相连接;
54.所述“t”形连接杆7的底端与所述橡胶垫6相连接。
55.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驱动辊12和托轮13;
56.所述驱动辊12和托轮13分别与所述输送链11可转动连接。
57.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电机;
58.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辊12相连接,所述电机的转速可调节。
59.具体地,当输送机构工作时产生震动时,弹簧8发生弹性形变,进行一次减震,并通过“t”形连接杆7传递至所述橡胶垫6,进行二次减震,降低了输送机构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和震动,另外通过设置限位件15现在弹簧8形变的范围,有利于提高物料输送的稳定性。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和减震底座;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减震底座上;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壳体、输送链和刮片;所述输送链和刮片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仓,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链上设有若干个所述刮片;所述刮片与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减震底座包括支杆、电动升降杆、底板和减震件;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升降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杆位于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进料仓的一侧,所述电动升降杆位于所述底座本体上远离所述进料仓的一侧;所述减震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限位件、弹簧、“t”形连接杆和橡胶垫;所述限位件内部中空,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内部;所述“t”形连接杆的顶端位于所述限位件的内部,所述“t”形连接杆的底端位于所述限位件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t”形连接杆的顶端相连接;所述“t”形连接杆的底端与所述橡胶垫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驱动辊和托轮;所述驱动辊和托轮分别与所述输送链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辊相连接,所述电机的转速可调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料生产用加料装置,通过设置减震底座对所述输送机构进行减震,便于提高物料输送的稳定,另外设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壳体、输送链和刮片;所述输送链和刮片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仓,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链上设有若干个所述刮片;所述刮片与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输送链逆时针转动带动刮片,刮片在推动物料前进的同时将物料沿壳体内表面摊铺开,使得物料输送更加均匀,效率更高,且结构简单。简单。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陆燕凤 田山山 陈松 林倩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三棵树涂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