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球研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球研磨机用研磨板结构。
背景技术:
2.研磨钢球是指用于研磨磨机物料的钢球,实际上就是一种研磨体。应该说耐磨钢球只是研磨钢球的一种球种,就是不耐磨的钢球也可以称为研磨钢球,如铸造钢球、锻打钢球、轧制钢球、轴承钢球都可以叫做研磨钢球,凡从事研磨作业的钢球都可以称作研磨钢球,研磨钢球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水泥建材、火力发电、烟气脱硫、加气混凝土、磁性材料、化工、水煤浆、球团矿、矿渣、超细粉、粉煤灰、碳酸钙、石英砂等行业,传统钢球研磨过程,为通过研磨效率和研磨质量,一个是提高设备转速,增加研磨效率,另一个是增加研磨钢球数量,上述两种方法都会导致研磨机的研磨板磨损加大,设备磨损,导致检修频率加大,停工维护总时间加长,间接影响了研磨效率和研磨质量,所以如何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使用便捷,能够辅助进行钢球研磨,提高研磨质量,缩短研磨周期,同时能够方便磨损组装机更换,减少维修停工周期,降低钢球研磨生产成本的钢球研磨机用研磨板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球研磨机用研磨板结构包括钢球研磨板本体、研磨板联动机构、研磨板联动内衬板、研磨板联动外衬板、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钢球研磨板本体两端设置有研磨板联动机构,研磨板联动机构内侧设置有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外侧设置有研磨板联动外衬板,研磨板联动外衬板内侧设置有研磨板联动内衬板。
5.作为优选,研磨板联动机构中部设置有联动机构间隔支撑板,联动机构间隔支撑板两侧设置有联动机构传递导杆,联动机构传递导杆中部设置有研磨板转接端口,联动机构传递导杆另一端设置有传递导杆驱动机构。
6.作为优选,研磨板联动内衬板侧面设置有外衬板安置槽,研磨板联动内衬板内侧设置有外衬板螺栓固定孔洞,研磨板联动内衬板两端设置有转接端头衔接撑杆,研磨板联动内衬板侧板设置有圆弧倒角。
7.作为优选,研磨板联动外衬板内侧设置有衬板固定螺栓,研磨板联动外衬板外侧设置有辅助研磨撑杆,研磨板联动外衬板一侧设置有间隙调整橡胶垫。
8.作为优选,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一端设置有联动导杆固定套管,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中部设置有偏转调节机构,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另一端设置有联动撑杆固定套管。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研磨板联动机构能够辅助进行研磨板运动,提高研磨效率,同时各个组件能够方便拆解替换,在设备组件出现严重磨损时能够进行快速更换,相较于
传统设备大面积更换,检修周期将会大大缩短,同时每次维护只对部分磨损严重的组件进行更换,能够间接降低设备使用和维护成本,联动机构间隔支撑板能辅助联动机构传递导杆进行联带衬板活动,联动机构传递导杆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长度调整,研磨板转接端口能够方便与衬板连接,避免使用过程出现设备组件松脱的情况,传递导杆驱动机构能够针对衬板进行振动传递,实现设备组件的研磨效率提高。
11.(2)研磨板联动内衬板能够辅助固定研磨板联动外衬板,外衬板安置槽能够降低使用过程间隙晃动,防止设备组件松脱,外衬板螺栓固定孔洞能够通过螺栓固定研磨板联动外衬板,圆弧倒角能够降低研磨过程物料的冲击,使得设备整体结构运行更加流畅,转接端头衔接撑杆能够方便与联动机构进行对接。
12.(3)研磨板联动外衬板能够实现便捷性快速更换,在发现磨损后能够进行快速更换,相较于传统检修方式停工时间更短,能够实现研磨效率的间接提高,辅助研磨撑杆能够增大物料波动量,提高研磨效率,缩短研磨周期,间隙调整橡胶垫能够减少接触缝隙,减少螺栓松动产生的设备晃动,能够有效避免设备组件松脱掉落的概率。
13.(4)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能够用来衔接研磨板联动机构与研磨板,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角度偏转调节,使得研磨板与设备研磨物料处于最佳角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研磨板联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研磨板联动内衬板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研磨板联动外衬板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钢球研磨板本体;2、研磨板联动机构;3、研磨板联动内衬板;4、研磨板联动外衬板;5、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6、联动机构间隔支撑板;7、联动机构传递导杆;8、研磨板转接端口;9、传递导杆驱动机构;10、外衬板安置槽;11、外衬板螺栓固定孔洞;12、转接端头衔接撑杆;13、圆弧倒角;14、衬板固定螺栓;15、辅助研磨撑杆;16、间隙调整橡胶垫;17、联动导杆固定套管;18、偏转调节机构;19、联动撑杆固定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所示,一种钢球研磨机用研磨板结构包括钢球研磨板本体1、研磨板联动机构2、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钢球研磨板本体1两端设置有研磨板联动机构2,研磨板联动机构2内侧设置有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外侧设置有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内侧设置有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
22.如图2所示,研磨板联动机构2中部设置有联动机构间隔支撑板6,联动机构间隔支
撑板6两侧设置有联动机构传递导杆7,联动机构传递导杆7中部设置有研磨板转接端口8,联动机构传递导杆7另一端设置有传递导杆驱动机构9。
23.如图3所示,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侧面设置有外衬板安置槽10,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内侧设置有外衬板螺栓固定孔洞11,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两端设置有转接端头衔接撑杆12,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侧板设置有圆弧倒角13。
24.如图4所示,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内侧设置有衬板固定螺栓14,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外侧设置有辅助研磨撑杆15,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一侧设置有间隙调整橡胶垫16。
25.如图5所示,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一端设置有联动导杆固定套管17,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中部设置有偏转调节机构18,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另一端设置有联动撑杆固定套管19。
26.使用方法
27.使用者安装使用时,先将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与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进行锁紧固定,再通过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与研磨板联动机构2进行角度偏转调节,试操作检测设备组件是否牢固可靠,检查确认后则钢球研磨板本体1单次安装使用完成,日常检测发现设备组件出现磨损或是晃动的情况,使用先对问题部件进行确认,然后进行替换修复,试操作确认问题修复,则钢球研磨板本体1单次检修维护操作完成。
28.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球研磨机用研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球研磨板本体(1)、研磨板联动机构(2)、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所述钢球研磨板本体(1)两端设置有研磨板联动机构(2),所述研磨板联动机构(2)内侧设置有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所述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外侧设置有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所述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内侧设置有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球研磨机用研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板联动机构(2)中部设置有联动机构间隔支撑板(6),所述联动机构间隔支撑板(6)两侧设置有联动机构传递导杆(7),所述联动机构传递导杆(7)中部设置有研磨板转接端口(8),所述联动机构传递导杆(7)另一端设置有传递导杆驱动机构(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球研磨机用研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侧面设置有外衬板安置槽(10),所述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内侧设置有外衬板螺栓固定孔洞(11),所述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两端设置有转接端头衔接撑杆(12),所述研磨板联动内衬板(3)侧板设置有圆弧倒角(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球研磨机用研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内侧设置有衬板固定螺栓(14),所述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外侧设置有辅助研磨撑杆(15),研磨板联动外衬板(4)一侧设置有间隙调整橡胶垫(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球研磨机用研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一端设置有联动导杆固定套管(17),所述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中部设置有偏转调节机构(18),所述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5)另一端设置有联动撑杆固定套管(1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球研磨机用研磨板结构,包括钢球研磨板本体、研磨板联动机构、研磨板联动内衬板、研磨板联动外衬板、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钢球研磨板本体两端设置有研磨板联动机构,研磨板联动机构内侧设置有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联动外衬板转接端头外侧设置有研磨板联动外衬板,研磨板联动外衬板内侧设置有研磨板联动内衬板,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使用便捷,能够辅助进行钢球研磨,提高研磨质量,缩短研磨周期,同时能够方便磨损组装机更换,减少维修停工周期,降低钢球研磨生产成本。本。本。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如皋市神龙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