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纵梁连接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3  136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搭接结构,具体涉及车身纵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对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基于续航里程的考虑,铝合金铸件和型材在车身梁系的应用成为主流发展趋势。目前车架连接件和车身纵梁连接通常采用侧面增加高强钢钣金加强,其零件成本高重量大,且工序多、复杂,场地占用更大,工装和设备费用高,与轻量化和环保经济目标相违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纵梁连接结构及车辆,其能够减轻纵梁连接结构重量,降低成本,提升生产工艺性。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纵梁连接结构,包括一体铸造成型车架连接件,所述车架连接件前端设有与纵梁侧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纵梁端部焊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
5.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沿车架连接件前端边沿朝前延伸的上搭接板、下搭接板和侧搭接板,所述上搭接板、下搭接板和侧搭接板的内侧壁分别与纵梁的顶面、底面和侧面搭接固定。
6.进一步,所述上搭接板、下搭接板和侧搭接板通过fds铆钉分别与纵梁的顶面、底面和侧面固定,所述fds工艺为热熔自攻丝铆接工艺。
7.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车架连接件前端的搭接面,第二连接部与纵梁端部通过mig或cmt固定连接,所述mig为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所述cmt为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
8.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纵梁之间设有结构胶。
9.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纵梁连接结构。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车架连接件前端的第一连接部与纵梁侧壁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纵梁端部固定连接,相较于现有连接结构,取消了侧面高强钢钣金,生产工艺简化,减轻了连接结构整体重量,降低了成本。
12.2、本实用新型所述车架连接件一体铸造成型,前端边沿朝前延伸形成上搭接板、下搭接板和侧搭接板,以所述上搭接板、下搭接板和侧搭接板作为第一连接部与纵梁外侧壁固定连接,以车架连接件前端的搭接面作为第二连接部与纵梁端面焊接固定,即通过上搭接板、下搭接板、侧搭接板以及搭接面形成四面搭接,保证了纵梁的连接强度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5.图中,1—车架连接件,2—纵梁,3—第一连接部,31—上搭接板,32—下搭接板,
33—侧搭接板,4—第二连接部,5—fds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17.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车身纵梁连接结构,包括车架连接件1,所述车架连接件1前端设有与纵梁2侧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和与纵梁2端部焊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4。
18.所述第一连接部3包括沿车架连接件1前端边沿朝前延伸的上搭接板31、下搭接板32和侧搭接板33,所述上搭接板31、下搭接板32和侧搭接板33的内侧壁分别与纵梁2的顶面、底面和侧面搭接固定。优选地,所述上搭接板31、下搭接板32和侧搭接板33通过fds铆钉5分别与纵梁2的顶面、底面和侧面固定,所述fds工艺为热熔自攻丝铆接工艺。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部3与纵梁2的连接强度,在第一连接部3与纵梁2之间布置有结构胶。
19.所述第二连接部4为车架连接件2前端的搭接面,第二连接部4与纵梁2端部通过mig或cmt固定连接,所述mig为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所述cmt为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通过上搭接板31、下搭接板32、侧搭接板33以及搭接面形成四面搭接,保证了纵梁2的连接强度满足要求。并且相较于现有连接结构,取消了侧面高强钢钣金,生产工艺简化,减轻了连接结构整体重量,降低了成本。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铸造成型车架连接件(1),所述车架连接件(1)前端设有与纵梁(2)侧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和与纵梁(2)端部焊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包括沿车架连接件(1)前端边沿朝前延伸的上搭接板(31)、下搭接板(32)和侧搭接板(33),所述上搭接板(31)、下搭接板(32)和侧搭接板(33)的内侧壁分别与纵梁(2)的顶面、底面和侧面搭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搭接板(31)、下搭接板(32)和侧搭接板(33)通过fds铆钉(5)分别与纵梁(2)的顶面、底面和侧面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为车架连接件(1)前端的搭接面,第二连接部(4)与纵梁(2)端部通过mig或cmt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纵梁之间设有结构胶。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纵梁连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纵梁连接结构及车辆,包括车架连接件,所述车架连接件前端设有与纵梁侧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纵梁端部焊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其能够减轻纵梁连接结构重量,降低成本,提升生产工艺性。提升生产工艺性。提升生产工艺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山 赵亚明 高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