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2.排水管道长度按所有排水总管、干管、支管及检查井,连接井进出口等长度和计算,不包括雨水口至排水管道间的连接管、进户管及明渠;
3.但是现有的管道在输水的过程中,因为水锤的效应,使管道内壁承受大量的压力,长期以往容易使管道内壁出现裂痕,影响对水的输送效果,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因为水锤的效应,使管道内壁承受大量的压力,长期以往容易使管道内壁出现裂痕,影响对水的输送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筒,所述管道顶端设置有水锤效应缓冲机构,所述水锤效应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筒、缓冲板、竖杆、挡块、转筒、旋钮、活动块、转环和缓冲弹簧;
6.所述管道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筒,所述缓冲筒内部活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顶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顶端对应缓冲筒顶部位置处熔铸有挡块,所述缓冲筒内壁顶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筒,且转筒顶端熔铸有旋钮,所述转筒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底端和缓冲板顶端对应竖杆外侧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转环,两个所述转环之间对应竖杆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
7.所述过滤筒内壁设置有过滤与防堵机构,所述过滤与防堵机构包括过滤网、固定环、转杆、水轮、嵌入槽、支撑弹簧、滑板、铲板和搅拌叶;
8.所述过滤筒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水轮,所述转杆另一端对应过滤网一侧位置处等距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一端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壁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另一端对应嵌入槽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铲板。
9.优选的,所述竖杆顶端贯穿缓冲筒和转筒顶端,所述缓冲板外侧与缓冲筒内壁之间相贴合,两个所述转环内壁均与竖杆外侧活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管道与过滤筒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橡胶,所述水轮外侧与管道内壁相贴合。
11.优选的,所述滑板外侧与嵌入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铲板一端与过滤筒内壁相贴合。
12.优选的,所述管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陶瓷保温管、泡沫板和隔热岩棉,所述管道外侧套接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包括环氧树脂和聚氨酯。
13.优选的,所述隔热岩棉对应填充在陶瓷保温管和泡沫板之间,所述防腐层外侧涂抹有防腐涂料。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5.1、设置有水锤效应缓冲机构,通过缓冲弹簧伸缩的特性,在管道内部产生水锤效应时,推动缓冲板和竖杆在缓冲筒内部活动,从而对水锤效应所产生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管道内壁所承受的压力,避免管道涨裂,另外通过转动旋钮,使旋钮带动转筒旋转,进而推动活动块,并通过转环的配合,改变活动块和缓冲板之间的距离,调整缓冲弹簧的弹力,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提高了装置适应性,保证缓冲的效果。
16.2、设置有过滤与防堵机构,通过过滤筒内部的过滤网对水进行过滤,减少中的大块杂质,同时通过水轮的配合,使水轮带动转杆和搅拌叶旋转,对水中的大块杂质进行破碎,避免大块杂质对过滤网造成堵塞,保证流通的效果,另外在搅拌叶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支撑弹簧伸缩的特性,推动滑板和铲板移动,使铲板沿着与过滤筒内壁转动,便于将过滤筒内壁上的杂质铲下,避免杂质堆积,进一步避免过滤筒堵塞。
17.3、设置有空腔、保温层、陶瓷保温管、泡沫板、隔热岩棉、防腐层、环氧树脂和聚氨酯,通过陶瓷保温管、泡沫板和隔热岩棉相互配合组成保温层,提高管道的保温效果,同时减少外界温度对管道的影响,从而在寒冷的地区,可以避免管道内部的水结冰,保证对水的输送效果,此外通过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的配合,提高管道的防腐性能和耐磨性能,增加管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附图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锤效应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过滤与防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1、管道;2、过滤筒;
26.3、水锤效应缓冲机构;301、缓冲筒;302、缓冲板;303、竖杆;304、挡块;305、转筒;306、旋钮;307、活动块;308、转环;309、缓冲弹簧;
27.4、过滤与防堵机构;401、过滤网;402、固定环;403、转杆;404、水轮;405、嵌入槽;406、支撑弹簧;407、滑板;408、铲板;409、搅拌叶;
28.5、空腔;6、保温层;7、陶瓷保温管;8、泡沫板;9、隔热岩棉;10、防腐层;11、环氧树脂;12、聚氨酯。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包括管道1,管道1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筒2,管道1顶端设置有水锤效应缓冲机构3,水锤效应缓冲机构3包括缓冲筒301、缓冲板302、竖杆303、挡块304、转筒305、旋钮306、活动块307、转环308和缓冲弹簧309;
31.管道1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筒301,缓冲筒301内部活动连接有缓冲板302,缓冲板302顶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竖杆303,竖杆303顶端对应缓冲筒301顶部位置处熔铸有挡块304,缓冲筒301内壁顶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筒305,且转筒305顶端熔铸有旋钮306,转筒305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307,活动块307底端和缓冲板302顶端对应竖杆303外侧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转环308,为了对水锤效应进行缓冲,竖杆303顶端贯穿缓冲筒301和转筒305顶端,缓冲板302外侧与缓冲筒301内壁之间相贴合,两个转环308内壁均与竖杆303外侧活动连接,两个转环308之间对应竖杆303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09;
32.过滤筒2内壁设置有过滤与防堵机构4,过滤与防堵机构4包括过滤网401、固定环402、转杆403、水轮404、嵌入槽405、支撑弹簧406、滑板407、铲板408和搅拌叶409;
33.过滤筒2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01,过滤网401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02,固定环402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403,转杆403一端固定连接有水轮404,转杆403另一端对应过滤网401一侧位置处等距固定连接有搅拌叶409,为了提高密封效果,管道1与过滤筒2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橡胶,水轮404外侧与管道1内壁相贴合,搅拌叶409一端开设有嵌入槽405,嵌入槽405内壁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406,支撑弹簧406另一端对应嵌入槽405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板407,滑板40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铲板408,为了方便将过滤筒2内部的杂质铲下,滑板407外侧与嵌入槽405内壁滑动连接,铲板408一端与过滤筒2内壁相贴合;
34.管道1内部开设有空腔5,空腔5内部填充有保温层6,保温层6包括陶瓷保温管7、泡沫板8和隔热岩棉9,管道1外侧套接有防腐层10,防腐层10包括环氧树脂11和聚氨酯12,为了提高管道1的保温效果,隔热岩棉9对应填充在陶瓷保温管7和泡沫板8之间,防腐层10外侧涂抹有防腐涂料。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缓冲弹簧309伸缩的特性,在管道1内部产生水锤效应时,推动缓冲板302和竖杆303在缓冲筒301内部活动,从而对水锤效应所产生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管道1内壁所承受的压力,避免管道1涨裂,另外通过转动旋钮306,使旋钮306带动转筒305旋转,进而推动活动块307,并通过转环308的配合,改变活动块307和缓冲板302之间的距离,调整缓冲弹簧309的弹力,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提高了装置适应性,保证缓冲的效果;
36.接着,通过过滤筒2内部的过滤网401对水进行过滤,减少中的大块杂质,同时通过水轮404的配合,使水轮404带动转杆403和搅拌叶409旋转,对水中的大块杂质进行破碎,避免大块杂质对过滤网401造成堵塞,保证流通的效果,另外在搅拌叶409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支撑弹簧406伸缩的特性,推动滑板407和铲板408移动,使铲板408沿着与过滤筒2内壁转动,便于将过滤筒2内壁上的杂质铲下,避免杂质堆积,进一步避免过滤筒2堵塞;
37.最后,通过陶瓷保温管7、泡沫板8和隔热岩棉9相互配合组成保温层6,提高管道1
的保温效果,同时减少外界温度对管道1的影响,从而在寒冷的地区,可以避免管道1内部的水结冰,保证对水的输送效果,此外通过环氧树脂11和聚氨酯12的配合,提高管道1的防腐性能和耐磨性能,增加管道1的使用寿命。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筒(2),所述管道(1)顶端设置有水锤效应缓冲机构(3),所述水锤效应缓冲机构(3)包括缓冲筒(301)、缓冲板(302)、竖杆(303)、挡块(304)、转筒(305)、旋钮(306)、活动块(307)、转环(308)和缓冲弹簧(309);所述管道(1)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筒(301),所述缓冲筒(301)内部活动连接有缓冲板(302),所述缓冲板(302)顶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竖杆(303),所述竖杆(303)顶端对应缓冲筒(301)顶部位置处熔铸有挡块(304),所述缓冲筒(301)内壁顶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筒(305),且转筒(305)顶端熔铸有旋钮(306),所述转筒(305)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307),所述活动块(307)底端和缓冲板(302)顶端对应竖杆(303)外侧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转环(308),两个所述转环(308)之间对应竖杆(303)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09);所述过滤筒(2)内壁设置有过滤与防堵机构(4),所述过滤与防堵机构(4)包括过滤网(401)、固定环(402)、转杆(403)、水轮(404)、嵌入槽(405)、支撑弹簧(406)、滑板(407)、铲板(408)和搅拌叶(409);所述过滤筒(2)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01),所述过滤网(401)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02),所述固定环(402)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403),所述转杆(403)一端固定连接有水轮(404),所述转杆(403)另一端对应过滤网(401)一侧位置处等距固定连接有搅拌叶(409),所述搅拌叶(409)一端开设有嵌入槽(405),所述嵌入槽(405)内壁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406),所述支撑弹簧(406)另一端对应嵌入槽(405)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板(407),所述滑板(40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铲板(4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303)顶端贯穿缓冲筒(301)和转筒(305)顶端,所述缓冲板(302)外侧与缓冲筒(301)内壁之间相贴合,两个所述转环(308)内壁均与竖杆(303)外侧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与过滤筒(2)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橡胶,所述水轮(404)外侧与管道(1)内壁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07)外侧与嵌入槽(405)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铲板(408)一端与过滤筒(2)内壁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内部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部填充有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包括陶瓷保温管(7)、泡沫板(8)和隔热岩棉(9),所述管道(1)外侧套接有防腐层(10),所述防腐层(10)包括环氧树脂(11)和聚氨酯(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岩棉(9)对应填充在陶瓷保温管(7)和泡沫板(8)之间,所述防腐层(10)外侧涂抹有防腐涂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的给排水管道,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筒,所述管道顶端设置有水锤效应缓冲机构,所述水锤效应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筒、缓冲板、竖杆、挡块、转筒、旋钮、活动块、转环和缓冲弹簧,所述管道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筒,所述缓冲筒内部活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顶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竖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水锤效应缓冲机构,通过缓冲弹簧伸缩的特性,在管道内部产生水锤效应时,推动缓冲板和竖杆在缓冲筒内部活动,从而对水锤效应所产生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管道内壁所承受的压力,避免管道涨裂,另外通过转动旋钮,使旋钮带动转筒旋转。使旋钮带动转筒旋转。使旋钮带动转筒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 潘锦涛 黄文新 胡广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缘源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8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