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装修又称装潢或装饰。是指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进行的,包括水电施工、墙体、地板、天花板、景观等所实现的,依据一定设计理念和美观规则形成的一整套施工方案和设计。现代的窗户(window)的窗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活动构件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手触及的地方也可能包裹以塑料等绝热材料。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窗的构造也日趋复杂以满足更高的热工要求。高级的建筑会采用双层甚至三层真空low-e玻璃,双道橡胶密封条,以保证其最佳的保温隔热性能。水平天窗可以做成无框的单元,也被称为采光罩。玻璃幕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窗,即整个建筑外墙都变成了可透光的窗。
3.窗户框架在安装时会遇到墙体预留大小与设计大小差异较多的情况,在遇到预留尺寸比设计尺寸大的情况时,就需要打固定锚杆后再焊接的方法将框架进行固定,然后对框架周围进行密封处理,这种处理方法比较费时费力。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转动槽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螺杆,两个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两个所述螺杆上均螺纹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支撑板;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蜗杆,所述蜗杆设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槽内设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动槽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杆上均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蜗杆与两个所述蜗轮均相啮合;四个螺丝,四个所述螺丝螺纹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四个所述螺丝均贯穿所述底座。
7.优选的,所述螺丝上安装有螺帽。
8.优选的,所述螺丝的底端设有凸起。
9.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六角形。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垫片。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气泡仪。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13.(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调节机构和四个螺丝,使得框架可以被快速固定在墙体上的预留位置上,同时本装置在使用后还可以进行重复再利用,能够有效节省资源。
14.(2)、通过设置六角形的凹槽,使得可以使用电动工具对准凹槽的位置,通过启动电动工具能够快速转动蜗杆,使得调节更快速。
15.(3)、通过设置水平气泡仪,可以通过调节螺丝进行对框架的水平校准,使校准更方便,更快捷。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19.图中标号:1、底座,2、安装槽,3、转动槽,4、螺杆,5、连接块,6、蜗杆,7、密封轴承,8、蜗轮,9、凹槽,10、支撑板,11螺丝,12、螺帽,13、垫片,14、水平气泡仪,15、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请结合参阅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开设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转动槽3,所述转动槽3开设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转动槽3与所述安装槽2相连通;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槽2内,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螺杆4,两个所述螺杆4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内,两个所述螺杆4上均螺纹安装有连接块5,两个所述连接块5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支撑板10;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所述转动槽3内,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蜗杆6,所述蜗杆6设于所述转动槽3内,所述蜗杆6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2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槽3内设有密封轴承7,所述密封轴承7的内圈与所述蜗杆6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轴承7的外圈与所述转动槽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杆4上均固定安装有蜗轮8,所述蜗杆6与两个所述蜗轮8均相啮合;四个螺丝11,四个所述螺丝11螺纹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两侧,四个所述螺丝11均贯穿所述底座1。
22.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调节机构和四个螺丝11,使得框架可以被快速固定在墙体上的预留位置上,同时本装置在使用后还可以进行重复再利用,能够有效节省资源。
23.所述螺丝11上安装有螺帽12。
24.通过设置螺帽12,可以在螺丝11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转动螺帽12,使螺帽12与底座1接触并再转动1/3圈,可以有效防止本装置在托起框架时,由于受力导致螺丝11松脱转动,导致框架固定不稳定。
25.所述螺丝11的底端设有凸起15。
26.通过设置凸起15,使得螺丝11在转动时与墙体的接触始终是点接触而不是面接触,不会因为旋转使螺丝11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底座1的位置变化,导致框架发生位置变化。
27.所述蜗杆6的一端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为六角形。
28.通过设置六角形的凹槽9,使得可以使用电动工具对准凹槽9的位置,通过启动电
动工具能够快速转动蜗杆6,使得调节更快速。
29.所述支撑板10上固定安装有垫片13。
30.通过设置垫片13,框架安装在支撑板10上时由于垫片的表面更加粗糙防滑,从而使得框架的状态更稳定。
31.所述支撑板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气泡仪14。
32.通过设置水平气泡仪14,可以通过调节螺丝11进行对框架的水平校准,使校准更方便,更快捷。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4.当需要对框架进行固定时,将本装置放置在框架预留位置的墙体上,将框架放在支撑板10上,依次转动四个螺丝11,使四个螺丝11的底部均与墙体接触,锁紧螺帽12,使用电动工具顶住凹槽9的位置,启动电动工具使蜗杆6转动,蜗杆6转动带动蜗轮8转动,蜗轮8转动带动螺杆4转动,螺杆4转动带动连接块5上升,连接块5上升带动支撑板10上升,支撑板10上升带动框架上升,直至框架被固定;当需要进行水平调节时,转动螺丝11,螺丝11转动带动底座1上升,底座1上升带动螺杆4上升,螺杆4上升带动连接块5上升,连接块5上升带动支撑板10上升,支撑板10上升带动框架上升,依次调节四个螺丝11,观看水平气泡仪14,使框架底部的支撑板10水平即可,本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套一起使用,在本装置将框架固定以后,将框架周围的空隙使用固定材料进行密封固定以后,再将本装置拆下,拆下后的位置使用材料填满即可,即可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节省了资源。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转动槽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螺杆,两个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两个所述螺杆上均螺纹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支撑板;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蜗杆,所述蜗杆设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槽内设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动槽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杆上均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蜗杆与两个所述蜗轮均相啮合;四个螺丝,四个所述螺丝螺纹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四个所述螺丝均贯穿所述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上安装有螺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的底端设有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六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垫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气泡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转动槽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螺杆,两个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两个所述螺杆上均螺纹安装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户框架安装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调节机构和四个螺丝,使得框架可以被快速固定在墙体上的预留位置上,同时本装置在使用后还可以进行重复再利用,能够有效节省资源,通过设置水平气泡仪,可以通过调节螺丝进行对框架的水平校准,使校准更方便,更快捷。更快捷。更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景艳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景艳文
技术研发日:2021.01.21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