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4  124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2.光固化内衬软管是在工厂由ecr类的玻璃纤维布及光固化树脂制成的用于地下管道内衬加固的修复材料,该材料制作时,需要在施工现场操作,具体是在管道内进行充气使浸有树脂的内衬软管紧贴原有管道,再将紫外光灯置入管道内,使内衬软管紫外光固化成型。《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t/cecs 717-2020中规定紫外光固化内衬管的样条必须现场截取样品后切割成样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因此,内衬管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前,需先将其切割成试验样条,再对试验样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对此,目前,多由人工采用切割刀具对内衬管样品切割成试验样条,这不仅切割效率低下,还无法保证试验样条两侧的平整度,造成试验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切割效率高,并能够保证切出的试验样条两侧的平整度。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切割机构和用于定位内衬管样品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和/或切割机构可沿切割机构的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上;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轴、至少两切割刀片和电动机,所述至少两切割刀片平行设置在转动轴上,且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具有切割间距,转动轴由电动机驱动,以带动各切割刀片对定位机构所定位的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动作。
5.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电动机设置在该支架上,该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部设有若干滑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若干滑轨,该若干滑轨并列设置,且各滑轨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移动方向上,滑轮与滑轨滑动配合。
7.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撑滑块,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电动机的一端与该支撑滑块转动连接,该支撑滑块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还包括驱动机构,由该驱动机构驱使所述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往复移动。
8.进一步的,所定位机构包括若干定位柱和若干定位螺母,该若干定位柱间隔分布,且各定位柱分别立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定位螺母与定位柱一一对应,并螺纹连接。
9.进一步的,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的切割间距可调。
10.进一步的,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由调距螺母隔开,该调距螺母与所述转动轴螺纹连接;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切割刀片分别由与所述转动轴螺纹连接的压紧螺母压紧。
11.进一步的,所述调距螺母具有若干种,该若干种调距螺母的厚度不相同,且各种包括至少一个调距螺母,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由一个调距螺母隔开。
12.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位于所述切割刀片下方的落屑孔,该落屑孔之下具有碎屑仓。
13.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罩,该防护罩套在所述转动轴及切割刀片外,且各切割刀片下端分别位于防护罩外。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的切割装置包括所述定位机构、切割机构,能够代替人工对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作业,不仅大大提高了试验样条的切割效率,还能确保切出来的试验样条两侧的平整度,从而减小试验误差。
16.2、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电动机设置在该支架上,该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使得切割机构只需通过其支架相对工作台滑动即可实现移动切割,且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特别的,支架通过滑轮及滑轨与工作台配合,使支架的移动摩擦力小,滑动顺畅,从而使切割刀片切割连贯、顺畅。
17.3、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包括所述驱动机构,由该驱动机构驱动支架移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动化切割,从中解放人力,并进一步提高切割效率。
18.4、所定位机构包括所述若干定位柱和若干定位螺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19.5、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的切割间距可调,使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好,可以切割出多种不同宽度的试验样条。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由调距螺母隔开,只需调节或更换该调距螺母即可调节切割间距,操作便捷。特别的,还可以利用调距螺母与转动轴螺纹连接而压紧切割刀片,使切割刀片的工作稳定性较好,不会出现晃动。
20.6、所述工作台上进一步设置所述落屑孔和碎屑仓,使切割产生的碎屑能通过落屑孔收集到碎屑仓,减小了碎屑污染及对人的不良影响。
21.7、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防护罩,该防护罩套在所述转动轴及切割刀片外,仅各切割刀片下端分别位于防护罩外,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防护罩提高本实用新型作业的安全性,避免人员意外触及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动轴和/或切割刀片而产生伤害。
2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23.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剖视);
24.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切割出来的试验样条的主视图;
25.图3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切割出来的试验样条的俯视图;
26.图4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一
28.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1、切割机构和用于定位内衬管样品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和/或切割机构可沿切割机构的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1上;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轴2、至少两切割刀片3和电动机4,所述至少两切割刀片3平行设置在转动轴2上,且相邻的切割刀片3之间具有切割间距,转动轴
2由电动机4驱动,以带动各切割刀片3沿内衬管样品的弧度方向对定位机构所定位的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动作。所述切割刀片3的数量具体为两个,使切割机构一次能切出一个试验样条。所述转动轴2与电动机4的输出轴同轴相接,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与转动轴传动连接,该传动组件可以是齿轮传动组件或皮带轮传动组件或链条传动组件等。所述切割刀片3为圆形刀片,其中部设有供转动轴2穿过的通孔。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及其所定位的内衬管样品不可移动,仅切割机构可沿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具体,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架5,所述电动机4设置在该支架5上,该支架5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具体,所述支架5底部设有若干滑轮6,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若干滑轨7,该若干滑轨7并列设置,且各滑轨7分别位于所述支架5的移动方向上;滑轮6与滑轨7滑动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以驱使所述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例如可以是电动推杆,或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和丝杆传动机构等,电动机通过丝杆传动机构与支架传动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切割机构只需通过其支架5相对工作台1滑动即可实现移动切割,且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特别的,支架5通过滑轮6及滑轨7与工作台1配合,使支架5的移动摩擦力小,滑动顺畅,从而使切割刀片3切割连贯、顺畅。
30.本实施例中,所定位机构(图中未体现)包括若干定位柱和若干定位螺母,该若干定位柱间隔分布,且各定位柱分别立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定位螺母与定位柱一一对应,并螺纹连接。因此,定位时,先将内衬管样品放在工作台1上相应位置上,此时,定位柱分布在样品四周,再旋上定位螺母,使各定位螺母抵住样品的顶面边缘即可。当将定位机构设为可移动式时,该定位结构可以包括定位板、若干定位柱和若干定位螺母,定位板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若干定位柱间隔分布,且各定位柱分别立置在定位板上,定位螺母与定位柱一一对应。如此,通过移动定位板,即实现整个定位机构的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柱可调节位置,以适配于不同长度和/或宽度的内衬管样品。
31.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切割刀片3之间的切割间距可调,使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好,可以切割出多种不同宽度的试验样条。具体,相邻的切割刀片3之间由调距螺母8隔开,该调距螺母8与所述转动轴2螺纹连接,使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利用调距螺母8压紧切割刀片3,使切割刀片3的工作稳定性较好,不会出现晃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切割刀片3分别由与所述转动轴2螺纹连接的压紧螺母9压紧。
32.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距螺母8具有若干种,该若干种调距螺母的厚度不相同,且各种包括至少一个调距螺母,相邻的切割刀片3之间由一个调距螺母8隔开。具体,本实用新型包括厚度为15mm、20mm、25mm的这三种调距螺母。因此,通过选择不同厚度的调距螺母即可改变相邻的切割刀片3之间的切割间距。在其它实施例中,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由两个调距螺母隔开,因此,通过调节该两个调距螺母的间距即可调节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的切割间距。
33.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位于所述切割刀片3下方的落屑孔11,该落屑孔11之下具有碎屑仓12。所述落屑孔11的数量具体为一个,该落屑孔11位于两切割刀片3的正下方。
34.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防护罩13,该防护罩13套在所述转动轴2及切割刀
片3外,仅各切割刀片3下端分别位于防护罩13外。所述防护罩13可以由所述电动机4进行定位,即防护罩13固定在电动机4上,避免防护罩13干涉到转动轴2及切割刀片3。如此,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防护罩13提高本实用新型作业的安全性,避免人员意外触及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动轴2和/或切割刀片3而产生伤害。
35.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1为一平台,其底端设有若干支腿10。
3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的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1)采用所述定位机构将待切割的内衬管样品14定位在工作台1上,内衬管样品14呈管片状;
38.2)调距螺母8选取:根据待切割的内衬管样品14的厚度选择厚度适合的调距螺母8(内衬管样品14的厚度越大,切割刀片3之间的切割间距越大,因此,所选择的调距螺母8的厚度也越大),以控制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的切割间距;
39.3)切割刀片3安装:先将各切割刀片3套在转动轴2上,并采用所选取的调距螺母8将相邻的切割刀片3隔开,再采用两个压紧螺母9将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切割刀片3压紧,最后,盖上防护罩13;
40.4)启动电动机4,驱使转动轴2及其上的各切割刀片3转动,使各切割刀片3沿内衬管样品14的弧度方向对内衬管样品14进行切割;
41.5)推动支架5(若支架5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则启动该驱动机构的电动机即可),使整个切割机构沿切割方向移动(若定位机构设为可移动式,则驱使定位机构及其上的内衬管样品沿与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转动轴2上的切割刀片3从内衬管样品14上切割出试验样条15。
42.上述切割过程产生的碎屑通过落屑孔11落入碎屑仓12内进行收集,从而减小了碎屑污染及对人产生不良影响。切割完成后需清理碎屑仓12。从内衬管样品14上切割出的试验样条15如图2、图3所示,其弧度与样品14的弧度一致,其俯视状态呈长方形。此后,再按所需长度对试验样条15沿其宽度方向进一步切割即可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且对试验样条15进一步切割时,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切割装置,也可以采用其它切割工具。
4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能够代替人工对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作业,不仅大大提高了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效率,还能确保切出来的试验样条两侧的平整度,从而减小试验样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的试验误差。
44.实施例二
45.请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切割刀片3的数量多于两个,如此,使本实用新型一次可以从内衬管样品14上切割出多条等宽的试验样条15,以便于后续可以进行多次力学性能测试,从中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准性。
46.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切割刀片3之间同样由所述调距螺母8隔开,且通过选取不同厚度的调距螺母可以调节相邻的切割刀片3之间的切割间距。
47.本实施例中,所述落屑孔11为多个,并沿切割刀片3的分布方向间隔,且各落屑孔11的宽度为5mm,相邻的落屑孔11之间间隔15mm。
48.本实施例中,由于转动轴2的长度较长,因此,为了提高整个切割机构的平稳性,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撑滑块16,所述转动轴2远离所述电动机4的一端与该支撑滑块16转动
连接,具体,所述支撑滑块16与转动轴2之间可以采用轴承连接,以提高转动轴2相对支撑滑块16转动的顺畅性。所述支撑滑块16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具体,所述支撑滑块16底部设有滑轮17,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滑轨18,滑轨18位于所述支撑滑块16的移动方向上;滑轮17与滑轨18滑动配合。
49.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同样包括所述防护套13,该防护套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动机4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滑块16上。
5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切割方法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51.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切割机构和用于定位内衬管样品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和/或切割机构可沿切割机构的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上;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轴、至少两切割刀片和电动机,所述至少两切割刀片平行设置在转动轴上,且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具有切割间距,转动轴由电动机驱动,以带动各切割刀片对定位机构所定位的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电动机设置在该支架上,该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部设有若干滑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若干滑轨,该若干滑轨并列设置,且各滑轨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移动方向上,滑轮与滑轨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撑滑块,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电动机的一端与该支撑滑块转动连接,该支撑滑块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还包括驱动机构,由该驱动机构驱使所述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往复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定位机构包括若干定位柱和若干定位螺母,该若干定位柱间隔分布,且各定位柱分别立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定位螺母与定位柱一一对应,并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的切割间距可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由调距螺母隔开,该调距螺母与所述转动轴螺纹连接;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切割刀片分别由与所述转动轴螺纹连接的压紧螺母压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螺母具有若干种,该若干种调距螺母的厚度不相同,且各种包括至少一个调距螺母,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由一个调距螺母隔开。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位于所述切割刀片下方的落屑孔,该落屑孔之下具有碎屑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该防护罩套在所述转动轴及切割刀片外,且各切割刀片下端分别位于防护罩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切割机构和用于定位内衬管样品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和/或切割机构可沿切割机构的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上;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轴、至少两切割刀片和电动机,所述至少两切割刀片平行设置在转动轴上,且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具有切割间距,转动轴由电动机驱动,以带动各切割刀片对定位机构所定位的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动作。本实用新型能够代替人工对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作业,不仅大大提高了内衬管样品的切割效率,还能确保切出来的试验样条两侧的平整度,从而减小试验误差。从而减小试验误差。从而减小试验误差。


技术研发人员:遆仲森 朱志英 陈毅斌 廖宝勇 王清顺 朱庆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