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涵节钢筋定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涵节预制主要包括钢筋骨架、模板及支撑(内模、外模)、混凝土浇筑成型。
3.传统意义上的预制涵节程序是先安装内模,内模固定成型后,利用定型内模作为钢筋骨架的定位工具,成型后的钢筋骨架问题较多,如钢筋间距不均匀、钢筋保护层厚度不一致、钢筋骨架扭曲,验收合格率较低,进度缓慢,施工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涵节钢筋定位的装置,其结构简单,能一次性成型钢筋骨架。
5.所述的预制涵节钢筋定位的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的底部设置有底座,转轴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内,转轴外侧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固定钢筋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沿转轴的外表面呈圆周分布,固定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杆和固定杆,第一安装杆设置在固定杆上方,第一安装杆和固定杆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二安装杆,第一安装杆和固定杆的一端设置在转轴上,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杆的底端连接并沿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用于放置钢筋的钢筋放置区。
6.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顶端外侧上安装有安装块,第一安装杆通过枢轴铰接在安装块上,第一安装杆上开设有通孔,对应通孔在固定杆顶部开设有凹槽;第二安装杆的上端穿过通孔,下端安装在凹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固定杆之间的转轴上套有垫块。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底部安装有盖板,盖板底部安装有密封环,对应密封环在底座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密封环的底部安装在环形滑槽内且与之呈滑动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杆的顶端安装有拉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预制涵节相比可以使钢筋骨架一次成型,主筋竖直焊接后,主筋不会承重,钢筋骨架的主筋间距分布均匀,钢筋骨架牢固、不易变形,工作人员可以旋转第二安装杆使钢筋骨架转动,可以在同一位置完成整个钢筋骨架绕筋的固定。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14.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15.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各部件名称:1、第一安装杆2、第二安装杆3、固定杆4、底座5、轴承6、垫块7、转轴8、枢轴9、安装块10、密封环11、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9.实施例1
20.本实施例所述的预制涵节钢筋定位的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7,转轴7的底部设置有底座4,转轴7下端通过轴承5安装在底座4内,转轴7外侧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固定钢筋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沿转轴7的外表面呈圆周分布,固定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杆1和固定杆3,第一安装杆1设置在固定杆3上方,第一安装杆1和固定杆3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二安装杆2,第一安装杆1和固定杆3的一端设置在转轴7上,固定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杆2的底端连接并沿固定杆3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用于放置钢筋的钢筋放置区。
21.本实施例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可以使钢筋骨架一次成型,主筋的间距均匀,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致,钢筋骨架牢固、不易变形,工作人员可以在同一位置完成整个钢筋骨架绕筋的固定。
23.在实际使用时,根据钢筋骨架的箍筋选择对应长度的第一安装杆1,将第一安装杆1和第二安装杆2固定好后,将钢筋骨架的底部箍筋套在第二安装杆2外侧,安放在固定杆3顶部,将钢筋骨架的主筋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底部箍筋上,固定完成两至三根钢筋骨架的主筋后将钢筋骨架的的箍筋焊接在主筋的顶部,按照要求将主筋焊接好后在主筋上焊接上保护层,保护层焊接好后,在主筋外侧环绕上绕筋,通过绑扎或者点焊将绕筋固定在主筋上,钢筋骨架成型。
24.本实施例中,固定杆3的数量为8根,对应的安装杆的数量也为8根,固定杆3的数量太少,固定杆3承受不了钢筋骨架的重量,本设计没有实用性,安装杆的数量太多,浪费材料,也会增加垫块6的负担,两根安装杆的间距太短会影响工作人员焊接主筋,降低工作效率,8根固定杆3能支撑钢筋骨架的重量,同时安装杆的间距合理,便于工作人员焊接主筋和转动安装杆。
25.在实际使用时,每次需要制作的钢筋骨架直径不同,每次制作钢筋骨架时都需要更换对应的第一安装杆1,第一安装杆1的一端固定在转轴7上,现场施工时,固定方式绝大部分为焊接固定,钢筋骨架制作完成后将第一安装杆1敲掉,多次使用后转轴7焊接处会损坏,影响转轴7使用寿命,在转轴7顶部套有套筒,将第一安装杆1全部焊接在套筒后,在将套筒套在转轴7顶部,钢筋骨架制作完成后将套筒取下,有效的保护转轴7,增加使用寿命。
26.实施例2
27.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转轴7顶端外侧上安装有安装块9,第一安装杆1通过枢轴8铰接在安装块9上,第一安装杆1上开设有通孔,对应通孔在固定杆3顶部开设有凹槽;第二安装杆2的上端穿过通孔,下端安装在凹槽内。
28.本实施例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29.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直径的钢筋骨架的箍筋在第一安装杆1上不同位置开设通孔,在固定杆3顶部不同位置开设凹槽,实现同一根第一安装杆1可以制作不同直径的钢筋骨架,增加适用性,同时也避免了多次在转轴7上焊接第一安装杆1,增加了转轴7的使用寿命。
30.在实际使用时,将第一安装杆1旋转至水平状态,第二安装杆2穿过通孔安装在固定杆3的凹槽内,将第二安装杆2固定,参考实施例1的使用方式,将钢筋骨架制作完成后,将第二安装杆2取出,将第一安装杆1旋转至竖直向上,用细钢绳等工具固定,取出钢筋骨架,制作下一个钢筋骨架。
31.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杆1上开设有通孔具体表现为,在第一安装杆1上25厘米、40厘米、60厘米、75厘米、80厘米、1米、1.2米、1.25米处开设通孔,对应通孔在固定杆3顶部开设凹槽,在实际运用时,常见的箍筋直径为50厘米、80厘米、1.2米、1.5米、1.8米、2米、2.2米、2.5米,在第一安装杆1上预留对应直径的通孔,避免了在制作钢筋骨架时临时开孔,影响钢筋骨架的稳定。
32.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杆1上通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二安装杆2的直径,固定杆3顶部开设的凹槽直径略大于第二安装杆2的直径,第二安装杆2穿过通孔后由第二安装杆2自身的重力竖直放置在固定杆3顶部的凹槽内,也可以是工作人员在对第二安装杆2的底部进行点焊,将第二安装杆2固定,钢筋骨架制作完成后,使用小锤等工具将第二安装杆2底部敲松,从第一安装杆1上方竖直取出第二安装杆2,也可以对应通孔在固定杆3顶部安装有固定块,第二安装杆2穿过通孔后,工作人员通过焊接将第二安装杆2的底部固定在固定块上,这样设计减少焊接时对固定杆3的损伤,增加了固定杆3的使用寿命,同时更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焊接操作。
33.实施例3
34.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底座4和固定杆3之间的转轴7上套有垫块6。
35.本实施例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36.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垫块6隔绝轴承5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也能使工作人员旋转安装杆时更加流畅。
37.在实际运用中,工作人员在焊接钢筋骨架时,焊条的药皮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火花,这些火花降温凝固后会产生黑色的固体物质,当火花掉落到裸露在外的轴承5内圈中后,火花冷却后形成的黑色固体在轴承5旋转时反复摩擦轴承5的内外圈和轴承5中的滚动体,会使轴承5在旋转过程中发生卡顿,也会加快轴承5的磨损,严重影响轴承5的使用寿命,垫块6可以阻挡火花掉落到轴承5中,底座4上直接设置固定杆3,当工作人员在旋转安装杆时,固定杆3底部与底座4顶部产生摩擦,会使旋转发生卡顿现象,加速固定杆3和底座4的磨损,固定杆3底部和底座4顶部多次摩擦发热后,会降低固定杆3和底座4的机械强度,降低固定杆3对钢筋骨架的承托能力,降低底座4的承重能力,降低固定杆3和底座4的使用寿命,在固定杆3和底座4之间安装垫块6可以直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既能隔绝轴承5与外界直接接触,保护轴承5,又能将固定杆3和底座4隔绝开,使固定杆3和底座4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工作人员旋转安装杆时更加流畅。
38.本实施例中垫块6中点处开设有用于转轴7穿过的孔,转轴7穿过垫块6与轴承5连
接
39.本实施例中垫块6为圆柱体,垫块6的直径略小于轴承5的直径,垫块6圆柱面不接触轴承5的外圈,这样设计能保证工作人员在旋转安装杆时更加流畅。
40.实施例4
41.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固定杆3底部安装有盖板11,盖板11底部安装有密封环10,对应密封环10在底座4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密封环10的底部安装在环形滑槽内且与之呈滑动配合。
42.本实施例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4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盖板11能有效的隔绝轴承5与施工现场接触,密封环10能使工作人员旋转安装杆时更加顺滑,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转轴7。
44.在实际使用时,将密封环10安装在环形滑槽中,在密封环10上焊接上盖板11,在盖板11上方安装固定杆3,既能隔绝轴承5与施工现场接触,避免轴承5内进入泥沙等杂质,使固定杆3和底座4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工作人员旋转安装杆时更加流畅,密封环10和盖板11均不与轴承5接触,将钢筋骨架的重力分摊到底座4上,最大程度上保护轴承5。
45.本实施例中密封环10的直径大于轴承5的外圈直径,使轴承5处于密封环10内,保护轴承5。
46.实施例5
47.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第二安装杆2的顶端安装有拉环。
48.本实施例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49.本实施例中未在图中体现,其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和安装第二安装杆2,同时也减少第二安装杆2的长度,节省了成本。
50.在实际运用时,第一安装杆1和固定杆3之间的距离为第二安装杆2的最短长度,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拿取第二安装杆2,特别是在使用完成后,从第一安装杆1的通孔内取出第二安装杆2时,第二安装杆2的长度一般都要长于最短长度,会多出一截手持部分,这段钢筋浪费材料,增加了成本,在第二安装杆2的顶端安装拉环就可以将这段手持钢筋去掉,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节约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涵节钢筋定位的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7),转轴(7)的底部设置有底座(4),转轴(7)下端通过轴承(5)安装在底座(4)内,其特征在于:转轴(7)外侧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固定钢筋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沿转轴(7)的外表面呈圆周分布,固定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杆(1)和固定杆(3),第一安装杆(1)设置在固定杆(3)上方,第一安装杆(1)和固定杆(3)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二安装杆(2),第一安装杆(1)和固定杆(3)的一端设置在转轴(7)上,固定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杆(2)的底端连接并沿固定杆(3)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用于放置钢筋的钢筋放置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涵节钢筋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顶端外侧上安装有安装块(9),第一安装杆(1)通过枢轴(8)铰接在安装块(9)上,第一安装杆(1)上开设有通孔,对应通孔在固定杆(3)顶部开设有凹槽;第二安装杆(2)的上端穿过通孔,下端安装在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涵节钢筋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和固定杆(3)之间的转轴(7)上套有垫块(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涵节钢筋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底部安装有盖板(11),盖板(11)底部安装有密封环(10),对应密封环(10)在底座(4)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密封环(10)的底部安装在环形滑槽内且与之呈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涵节钢筋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杆(2)的顶端安装有拉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涵节钢筋定位的装置。技术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的底部设置有底座,转轴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内,转轴外侧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固定钢筋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沿转轴的外表面呈圆周分布,固定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杆和固定杆,第一安装杆设置在固定杆上方,第一安装杆和固定杆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二安装杆,第一安装杆和固定杆的一端设置在转轴上,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杆的底端连接并沿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用于放置钢筋的钢筋放置区。本设计能一次性成型钢筋骨架。本设计能一次性成型钢筋骨架。本设计能一次性成型钢筋骨架。
技术研发人员:汪大伟 葛建军 李迎辉 宋再亮 曾智军 李有权 李向红 杨瑞 李志强 罗瑞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兵团市政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