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5  12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


背景技术:

2.蚕丝加工成品后,需要将成品蚕丝卷绕在撑丝机构上再通过转运机构将其转运到下一工位,现有技术中多是谭工人工搬运撑丝机构,将其搬运至下一工位继续进行加工,人工搬运时需要多人协作同时完成,人力成本投入较大,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转运车架、转运车轮、转运扶手、转运底座、转运顶盖、转运限位槽、转运限位环和锁紧螺杆,所述转运车轮安装在转运车架的底部,所述转运扶手和转运底座均安装在转运车架的顶部,所述转运顶盖安装在转运底座上、且通过锁紧螺杆锁紧,所述转运底座和转运顶盖上均设置有转运限位槽,所述转运限位槽内安装有转运限位环。
5.进一步地,所述转运限位环安装在撑丝机构的主轴上。
6.进一步地,还包括转运定位孔和转运定位杆,所述转运定位孔设置在转运限位环上,所述转运定位杆安装在转运顶盖上。
7.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定位杆插装在转运定位孔内。
8.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铰接座和底座锁紧块,所述转运顶盖包括顶盖本体、顶盖铰接杆和顶盖锁紧块,所述底座铰接座和底座锁紧块分别设置在底座本体的两侧,所述顶盖铰接杆和顶盖锁紧块分别设置在顶盖本体的两侧,所述顶盖铰接杆安装在底座铰接座上,所述顶盖锁紧块与底座锁紧块通过锁紧螺杆锁紧。
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和顶盖本体上均设置有转运限位槽。
10.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转运定位孔呈圆周阵列排布。
11.进一步地,所述转运限位槽呈半圆状结构设置。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转运机构在使用时可将撑丝机构架设在转运底座上,在将转运顶盖与转运底座锁紧,以防止缠绕有蚕丝的撑丝机构掉落,也就是说可将设置在撑丝机构上的转运限位环的下部放置在底座本体的转运限位槽内,由于底座本体与顶盖本体通过底座铰接座和顶盖铰接杆铰接,转动顶盖本体将设置在顶盖本体上的转运限位槽扣合在转运限位环的上部,再通过锁紧螺杆将顶盖锁紧块与底座锁紧块锁紧,为防止在转运过程中撑丝机构避免缠绕早撑丝机构上的蚕丝松散可将转运定位杆插入到转运定位孔内,以提高转运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中:转运车架1、转运车轮2、转运扶手3、转运底座4、转运顶盖5、转运限位槽6、转运限位环7、转运定位孔8、转运定位杆9、锁紧螺杆10、撑丝机构11、
16.底座本体41、底座铰接座42、底座锁紧块43、
17.顶盖本体51、顶盖铰接杆52、顶盖锁紧块53。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9.实施例。
20.参见图1至图2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1.本实施例中的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包括转运车架1、转运车轮2、转运扶手3、转运底座4、转运顶盖5、转运限位槽6、转运限位环7、转运定位孔8、转运定位杆9和锁紧螺杆10。
22.本实施例中的转运车轮2安装在转运车架1的底部,转运扶手3和转运底座4均安装在转运车架1的顶部,转运顶盖5安装在转运底座4上、且通过锁紧螺杆10锁紧,转运底座4和转运顶盖5上均设置有转运限位槽6,转运限位槽6内安装有转运限位环7,转运限位环7安装在撑丝机构11的主轴上,转运定位孔8设置在转运限位环7上,转运定位杆9安装在转运顶盖5上,转运定位杆9插装在转运定位孔8内。
23.本实施例中的转运底座4包括底座本体41、底座铰接座42和底座锁紧块43,转运顶盖5包括顶盖本体51、顶盖铰接杆52和顶盖锁紧块53,底座铰接座42和底座锁紧块43分别设置在底座本体41的两侧,顶盖铰接杆52和顶盖锁紧块53分别设置在顶盖本体51的两侧,顶盖铰接杆52安装在底座铰接座42上,顶盖锁紧块53与底座锁紧块43通过锁紧螺杆10锁紧。
24.本实施例中的底座本体41和顶盖本体51上均设置有转运限位槽6,转运定位孔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转运定位孔8呈圆周阵列排布,转运限位槽6呈半圆状结构设置。
25.具体的说,该转运机构在使用时可将撑丝机构11架设在转运底座4上,在将转运顶盖5与转运底座4锁紧,以防止缠绕有蚕丝的撑丝机构11掉落,也就是说可将设置在撑丝机构11上的转运限位环7的下部放置在底座本体41的转运限位槽6内,由于底座本体41与顶盖本体51通过底座铰接座42和顶盖铰接杆52铰接,转动顶盖本体51将设置在顶盖本体51上的
转运限位槽6扣合在转运限位环7的上部,再通过锁紧螺杆10将顶盖锁紧块53与底座锁紧块43锁紧,为防止在转运过程中撑丝机构11避免缠绕在撑丝机构11上的蚕丝松散可将转运定位杆9插入到转运定位孔8内,以提高转运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2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车架(1)、转运车轮(2)、转运扶手(3)、转运底座(4)、转运顶盖(5)、转运限位槽(6)、转运限位环(7)和锁紧螺杆(10),所述转运车轮(2)安装在转运车架(1)的底部,所述转运扶手(3)和转运底座(4)均安装在转运车架(1)的顶部,所述转运顶盖(5)安装在转运底座(4)上、且通过锁紧螺杆(10)锁紧,所述转运底座(4)和转运顶盖(5)上均设置有转运限位槽(6),所述转运限位槽(6)内安装有转运限位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限位环(7)安装在撑丝机构(11)的主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运定位孔(8)和转运定位杆(9),所述转运定位孔(8)设置在转运限位环(7)上,所述转运定位杆(9)安装在转运顶盖(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定位杆(9)插装在转运定位孔(8)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底座(4)包括底座本体(41)、底座铰接座(42)和底座锁紧块(43),所述转运顶盖(5)包括顶盖本体(51)、顶盖铰接杆(52)和顶盖锁紧块(53),所述底座铰接座(42)和底座锁紧块(43)分别设置在底座本体(41)的两侧,所述顶盖铰接杆(52)和顶盖锁紧块(53)分别设置在顶盖本体(51)的两侧,所述顶盖铰接杆(52)安装在底座铰接座(42)上,所述顶盖锁紧块(53)与底座锁紧块(43)通过锁紧螺杆(10)锁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41)和顶盖本体(51)上均设置有转运限位槽(6)。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定位孔(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转运定位孔(8)呈圆周阵列排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限位槽(6)呈半圆状结构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白度高柔软性鲜茧生丝缫丝的转运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转运车架、转运车轮、转运扶手、转运底座、转运顶盖、转运限位槽、转运限位环和锁紧螺杆,所述转运车轮安装在转运车架的底部,所述转运扶手和转运底座均安装在转运车架的顶部,所述转运顶盖安装在转运底座上、且通过锁紧螺杆锁紧,所述转运底座和转运顶盖上均设置有转运限位槽,所述转运限位槽内安装有转运限位环,所述转运限位环安装在撑丝机构的主轴上,还包括转运定位孔和转运定位杆,所述转运定位孔设置在转运限位环上,所述转运定位杆安装在转运顶盖上,所述转运定位杆插装在转运定位孔内。转运定位杆插装在转运定位孔内。转运定位杆插装在转运定位孔内。


技术研发人员:顾坤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锋丝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