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起吊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字型起吊工装。
背景技术:
2.大型构件起吊翻身时往往需要考虑保护大型构件,使其不受损伤,特别是还需考虑行车高度钢丝绳夹角等的问题。对于大型构件,一般采用行车加一字型吊具组合来对大型构件进行吊装,一字型吊具的两侧通过吊钩和钢丝绳连接到构件,利用一字型吊具主要是避免钢丝绳与构件过度紧贴,避免对构件造成磨损,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大型构件,一般会将一字型吊具设置的较长,在不使用的时候,一字型吊具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不利于放置其它的吊装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字型起吊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大型构件,一般会将一字型吊具设置的较长,在不使用的时候,一字型吊具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不利于放置其它的吊装工具的问题。
4.所述的一种一字型起吊工装,包括行车、起吊梁、第一起吊支架以及第二起吊支架,所述行车的底部通过吊钩和第一钢丝绳连接到所述起吊梁,所述起吊梁呈“一”字型结构,所述起吊梁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t型槽,所述t型槽两端开口,所述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的顶部与所述t型槽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起吊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二钢丝绳连接到构件的两侧。
5.优选的,所述起吊梁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一滑孔且所述滑孔与所述t型槽连通。
6.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锁紧杆以及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孔均与所述滑孔连通,所述锁紧杆的中部设在固定孔内且所述锁紧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滑孔,所述锁紧杆的两端通过螺纹啮合有所述锁紧螺母。
7.优选的,所述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有多个起吊孔,第二钢丝绳连接在所述起吊孔处。
8.优选的,所述构件的底部还通过连接绳绑定有支撑架。
9.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以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利用行车带动起吊梁移动,起吊梁两侧设有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的底部通过第二钢丝连接连接到构件,从而行车利用起吊梁通过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带动构件移动,起吊梁呈一字型结构,可以增大两侧的第二钢丝绳之间的夹角,避免构件被钢丝绳磨损,另外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与起吊梁滑动连接,可以根据构件的长度可以拉出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的位置,适用性更高,并且在不使
用的时候,收起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避免占用过多空间。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所示结构起吊梁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2所示结构起吊梁的正视图。
14.附图中的标记为:1、行车;2、起吊梁;3、第一起吊支架;4、第二起吊支架;5、起吊孔;6、第一钢丝绳;7、第二钢丝绳;8、工件;9、支撑架;10、锁紧杆;11、锁紧螺母;12、t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1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字型起吊工装,包括行车1、起吊梁2、第一起吊支架3以及第二起吊支架4,所述行车1的底部通过吊钩和第一钢丝绳6连接到所述起吊梁2,所述起吊梁2呈“一”字型结构,所述起吊梁2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t型槽12,所述t型槽12两端开口,所述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的顶部与所述t型槽12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起吊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二钢丝绳7连接到构件的两侧。
17.所述起吊梁2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一滑孔且所述滑孔与所述t型槽12连通。便于固定组件固定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优选为t型槽,这样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在使用的时候不会从起吊梁2上脱离,加强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与起吊梁2的连接性。
18.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锁紧杆10以及锁紧螺母11,所述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孔均与所述滑孔连通,所述锁紧杆10的中部设在固定孔内且所述锁紧杆10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滑孔,所述锁紧杆10的两端通过螺纹啮合有所述锁紧螺母11。通过锁紧杆10和锁紧螺母11锁紧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避免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在吊装的时候移动,避免影响吊装的稳定性。
19.所述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有多个起吊孔5,第二钢丝绳7连接在所述起吊孔5处。可以根据构件的宽度决定第二钢丝绳7连接的起吊孔5的位置,避免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之间的第二钢丝绳7之间的夹角过小,造成构件磨损。
20.所述构件的底部还通过连接绳绑定有支撑架9。在放下构件的时候,支撑架9可以支撑到构件,避免构件的底部受损。
2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利用第二钢丝绳7连接到构件的两侧,然后将第二钢丝绳7连接在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上的起吊孔5处,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的底部设有多个起吊孔5,可以根据构件的宽度调整第二钢丝绳7连接的起吊孔5的位置,避免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之间的第二钢丝绳7之间的夹角过小,造成构件磨损,如果构件很长,由于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的顶部与起吊梁2的t型槽12滑动连接,
可以将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顺着t型槽12拉出,使整个起吊梁2的长度增长,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构件,并且在不使用的时候,收起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使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两端之间的长度小于起吊梁2的长度,避免占用工地过多空间,最后利用第一钢丝绳6连接到行车1,利用行车1带动起吊梁2移动,从而行车1利用起吊梁2通过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带动构件移动,完成构件的吊装。
2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一字型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1)、起吊梁(2)、第一起吊支架(3)以及第二起吊支架(4),所述行车(1)的底部通过吊钩和第一钢丝绳(6)连接到所述起吊梁(2),所述起吊梁(2)呈“一”字型结构,所述起吊梁(2)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t型槽(12),所述t型槽(12)两端开口,所述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的顶部与所述t型槽(12)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起吊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二钢丝绳(7)连接到构件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字型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梁(2)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一滑孔且所述滑孔与所述t型槽(1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字型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锁紧杆(10)以及锁紧螺母(11),所述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孔均与所述滑孔连通,所述锁紧杆(10)的中部设在固定孔内且所述锁紧杆(10)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滑孔,所述锁紧杆(10)的两端通过螺纹啮合有所述锁紧螺母(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字型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吊支架(3)和第二起吊支架(4)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有多个起吊孔(5),第二钢丝绳(7)连接在所述起吊孔(5)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字型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的底部还通过连接绳绑定有支撑架(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字型起吊工装,包括行车、起吊梁、第一起吊支架以及第二起吊支架,所述行车的底部通过吊钩和第一钢丝绳连接到所述起吊梁,所述起吊梁呈“一”字型结构,所述起吊梁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T型槽,所述T型槽两端开口,所述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的顶部与所述T型槽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起吊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二钢丝绳连接到构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构件被钢丝绳磨损,并且在不使用的时候,收起第一起吊支架和第二起吊支架,避免占用过多空间。避免占用过多空间。避免占用过多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龙 刘涛 樊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