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用灌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5  11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药剂科用灌药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医院药剂科有自制的一些药液或将散装药粒需要进行分装,通常采用灌药装置,经过灌药装置的药品由出药口落下,再由底部放置的灌药瓶接收。现有的灌药装置不能实现药品的固液混合搅拌,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适用范围狭窄,且现有的灌药装置还存在操作复杂,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便于清洗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药剂科用灌药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灌药装置不能实现药品的固液混合搅拌,适用范围狭窄,操作复杂,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便于清洗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药剂科用灌药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端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所述支撑架底端内壁右侧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架顶端左右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搅拌桶与第二搅拌桶,所述第二搅拌桶受升降装置控制而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架顶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板,所述支撑架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端套接于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所述移动板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配合的搅拌装置。
5.优选的,第一搅拌桶内壁的底端设置有凹台,所述凹台的顶端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板,所述第一搅拌桶底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水龙头,所述支撑架左端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
6.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底端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外表面的左侧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箱左侧内壁的顶端,所述蜗杆的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蜗轮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二搅拌桶的底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的顶端。
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端左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搅拌桶右端外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龙头,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限位槽配合。
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右端外表面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右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把。
9.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前后两端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移动板底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前后两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孔
配合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后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移动板顶端左侧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外表面啮合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右端的内壁啮合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的底端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两个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片。
10.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强,功能多样,有利于推广,通过设置两个搅拌桶,实现了对不同物理状态药物的搅拌,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有利于推广,通过设置升降装置方便了对第二搅拌桶高度的调节,进一步方便了搅拌桶的拆卸与清洗,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功能性,通过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进一步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实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药剂科用灌药装置的立体图1。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药剂科用灌药装置的立体图2。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药剂科用灌药装置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药剂科用灌药装置的第一搅拌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药剂科用灌药装置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17.1-支撑架、2-万向轮、3-第一支撑板、4-第一水龙头、5-第一搅拌桶、6-支撑柱、7-定位柱、8
‑ꢀ
移动板、9-电机、10-搅拌装置、11-第二搅拌桶、12-控制箱、13-第一出水管、14-第二水龙头、15
‑ꢀ
第二支撑板、16-拉把、17-限位槽、18-卡块、19-摇把、20-蜗杆、21-支撑座、22-螺纹杆、23-蜗轮、 24-过滤板、25-限位孔、26-螺栓、27-螺母、28-第一带轮、29-传动带、30-第二带轮、31-锥齿轮组、 32-搅拌杆、33-第二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9.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药剂科用灌药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底端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2,所述支撑架1底端内壁右侧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架1顶端左右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搅拌桶5与第二搅拌桶11,所述第二搅拌桶11受升降装置控制而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架1顶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柱7,所述定位柱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板8,所述支撑架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移动板8的左右两端套接于所述支撑柱6的外表面,所述移动板8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搅拌桶5和第二搅拌桶11配合的搅拌装置10。
20.第一搅拌桶5内壁的底端设置有凹台,所述凹台的顶端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板24,所述第一搅拌桶5底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3,所述第一出水管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水龙头4,所述支撑架1左端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
21.第一搅拌桶5主要用于搅拌固液混合的药液,同时第一搅拌桶5的底端设置有过滤板24,进一步实现了对药渣的过滤,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功能性,满足了不同状态下的使用需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有利于推广。
22.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底端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1,所述支撑座2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蜗轮23,所述蜗轮23外表面的左侧啮合有蜗杆20,所述蜗杆20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箱12左侧内壁的顶端,所述蜗杆20的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摇把19,所述蜗轮23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2,所述第二搅拌桶11的底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22的顶端。
23.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实现了对第二搅拌桶11的高度调节,方便了第二搅拌桶11的拆卸的与清洗,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节省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提升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推广。
24.所述支撑架1顶端左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第二搅拌桶11右端外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第二出水管33,所述第二出水管3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龙头14,所述第二出水管33与所述限位槽17配合。
25.所述支撑架1右端外表面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5,所述第二支撑板15右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把16。
26.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15,进一步方便了对搅拌后的药液进行收集的目的,进一步提升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有利与推广。
27.所述定位柱7前后两端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限位孔25,所述移动板8底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块18,所述卡块18的前后两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孔25配合的螺栓26,所述螺栓26的后端螺纹连接有螺母27,所述移动板8顶端左侧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31,所述锥齿轮组31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30,所述第二带轮30的外表面啮合有传动带29,所述传动带29右端的内壁啮合有第一带轮28,所述第一带轮28与第二带轮30的底端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32,两个所述搅拌杆32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片。
28.通过设置可上下移动的移动板8,进一步实现了对搅拌装置10的高度调节,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状态下药液的搅拌,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同时通过设置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进一步加快了不同药液间混合的速率,节省了使用者的体力,提升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推广。
2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药剂科用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底端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2),所述支撑架(1)底端内壁右侧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架(1)顶端左右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搅拌桶(5)与第二搅拌桶(11),所述第二搅拌桶(11)受升降装置控制而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架(1)顶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柱(7),所述定位柱(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板(8),所述支撑架(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移动板(8)的左右两端套接于所述支撑柱(6)的外表面,所述移动板(8)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搅拌桶(5)和第二搅拌桶(11)配合的搅拌装置(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科用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搅拌桶(5)内壁的底端设置有凹台,所述凹台的顶端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板(24),所述第一搅拌桶(5)底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3),所述第一出水管(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水龙头(4),所述支撑架(1)左端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科用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底端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1),所述支撑座(2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蜗轮(23),所述蜗轮(23)外表面的左侧啮合有蜗杆(20),所述蜗杆(20)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箱(12)左侧内壁的顶端,所述蜗杆(20)的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摇把(19),所述蜗轮(23)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2),所述第二搅拌桶(11)的底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22)的顶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科用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端左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第二搅拌桶(11)右端外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第二出水管(33),所述第二出水管(3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龙头(14),所述第二出水管(33)与所述限位槽(17)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科用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右端外表面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5),所述第二支撑板(15)右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把(16)。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科用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7)前后两端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限位孔(25),所述移动板(8)底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块(18),所述卡块(18)的前后两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孔(25)配合的螺栓(26),所述螺栓(26)的后端螺纹连接有螺母(27),所述移动板(8)顶端左侧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31),所述锥齿轮组(31)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30),所述第二带轮(30)的外表面啮合有传动带(29),所述传动带(29)右端的内壁啮合有第一带轮(28),所述第一带轮(28)与第二带轮(30)的底端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32),两个所述搅拌杆(32)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片。

技术总结
药剂科用灌药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端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所述支撑架底端内壁右侧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架顶端左右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搅拌桶与第二搅拌桶,所述第二搅拌桶受升降装置控制而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搅拌桶,实现了对不同物理状态药物的搅拌,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升降装置方便了对第二搅拌桶高度的调节,方便了搅拌桶的拆卸与清洗,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功能性,通过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进一步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实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有利于推广。有利于推广。有利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弋佩玉 闻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