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6  116



1.本实用新型属于神经外科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
3.现有的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在将病人推入到设备内部时,可能会由于无法控制力道,导致病床与设备相互碰撞,若是长时间在碰撞下,可能会出现设备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包括支架与底座,所述支架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端表侧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限位机构,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病床,所述支架的上端后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上端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前端表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端设置有激光扫描机构,所述支架前侧右端设置有控制板,所述限位机构的组成包括有挡板、旋转轴与限位架,所述挡板的右端表侧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右端设置有限位架;所述侧板的组成包括有缓冲组件、防护板、底板与板体,所述板体左侧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左端表侧设置有若干个缓冲组件,若干个所述缓冲组件的左端表侧设置有防护板。
6.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分别固定在支架前端左右两侧。
7.优选的,所述病床为长条状结构,所述病床左右两端的底侧各设置有一个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端均设置有万向轮。
8.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是由支管、套管与弹簧组件组成的,所述缓冲组件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缓冲组件分别固定在底板表侧。
9.优选的,所述限位架为l型结构,所述限位架靠近挡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磁石。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侧板靠近病床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组件与防护板,这样在将病床推入到激光扫描机构底端时,可以通过病床与侧板表端的防护板相互接触,在缓冲组件的作用下使得病床不会直接与侧板相互碰撞,从而可以保护病床与侧板不会出现损坏
的现象;
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底架上端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限位机构,而且在限位机构内部的限位架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磁石,这样在旋转挡板时,可以通过两端的磁石将挡板固定紧密,不会出现在工作状态中由于震动导致挡板出现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限位机构;11、挡板;12、旋转轴;13、限位架;2、外壳;3、显示屏;4、激光扫描机构;5、侧板;51、缓冲组件;52、防护板;53、底板;54、板体;6、病床;7、控制板;8、底座;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包括支架9与底座8,支架9下端设置有底座8,支架9与底座8固定连接,支架9上端表侧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限位机构1,限位机构1共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机构1分别固定在支架9前端左右两侧,支架9的上端设置有病床6,病床6为长条状结构,病床6左右两端的底侧各设置有一个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端均设置有万向轮,支架9的上端后侧设置有侧板5,侧板5的组成包括有缓冲组件51、防护板52、底板53与板体54,板体54左侧下端设置有底板 53,底板53左端表侧设置有若干个缓冲组件51,缓冲组件51是由支管、套管与弹簧组件组成的,缓冲组件51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缓冲组件51分别固定在底板53表侧,若干个缓冲组件51的左端表侧设置有防护板52,侧板5的上端设置有外壳2,外壳2前端表侧设置有显示屏3,显示屏3的下端设置有激光扫描机构4,支架9前侧右端设置有控制板7,限位机构1的组成包括有挡板11、旋转轴12与限位架13,限位架13为l型结构,限位架13 靠近挡板11的一端均设置有磁石,通过磁石的设置,从而可以更好的固定紧密,挡板11的右端表侧设置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的右端设置有限位架13。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要进行该装置的使用时,这时首先打开该设备的电源开关,之后通过控制板7进行程序的设定,当程序设定完成之后,然后患者躺在病床6的表端,之后医护人员将病床6推入到支架9 的上端,并且在病床6与侧板5相互接触
时,通过侧板5表端的防护板52与病床6相互接触,而且在缓冲组件51的作用下,可以更好的达到缓冲效果,避免了病床6与侧板5的相互碰撞导致出现损坏的现象,当病床6固定到合适的位置时,这时将支架9表端两侧的限位机构1旋转,使得挡板11将病床 6达到限位作用,这样避免由于震动导致出现病床6晃动的现象,然后通过激光扫描机构4对着病床6表端的患者进行扫描,从而可以更好的达到扫描诊断的效果,当扫描完成之后,将限位机构1关闭,然后将病床6拉出支架9 的一侧,这样就完成了该装置的使用了。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包括支架(9)与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9)下端设置有底座(8),所述支架(9)与底座(8)固定连接,所述支架(9)上端表侧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限位机构(1),所述支架(9)的上端设置有病床(6),所述支架(9)的上端后侧设置有侧板(5),所述侧板(5)的上端设置有外壳(2),所述外壳(2)前端表侧设置有显示屏(3),所述显示屏(3)的下端设置有激光扫描机构(4),所述支架(9)前侧右端设置有控制板(7),所述限位机构(1)的组成包括有挡板(11)、旋转轴(12)与限位架(13),所述挡板(11)的右端表侧设置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的右端设置有限位架(13);所述侧板(5)的组成包括有缓冲组件(51)、防护板(52)、底板(53)与板体(54),所述板体(54)左侧下端设置有底板(53),所述底板(53)左端表侧设置有若干个缓冲组件(51),若干个所述缓冲组件(51)的左端表侧设置有防护板(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机构(1)分别固定在支架(9)前端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床(6)为长条状结构,所述病床(6)左右两端的底侧各设置有一个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端均设置有万向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51)是由支管、套管与弹簧组件组成的,所述缓冲组件(51)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缓冲组件(51)分别固定在底板(53)表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13)为l型结构,所述限位架(13)靠近挡板(11)的一端均设置有磁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包括支架与底座,所述支架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端表侧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侧板靠近病床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组件与防护板,这样在将病床推入到激光扫描机构底端时,可以通过病床与侧板表端的防护板相互接触,在缓冲组件的作用下使得病床不会直接与侧板相互碰撞,从而可以保护病床与侧板不会出现损坏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底架上端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限位机构,而且在限位机构内部的限位架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磁石,这样在旋转挡板时,可以通过两端的磁石将挡板固定紧密,不会出现在工作状态中由于震动导致挡板出现脱落的现象。的现象。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靖婧 陈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靖婧
技术研发日:2021.01.1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