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6  12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2.印刷是把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包装装潢用的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简单意义上说,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也可以理解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3.现有的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机在使用时,进墨辊在进墨时无法控制墨量,导致印刷出来的效果不均匀,且导墨辊、印刷辊和挤压辊长时间与印刷物体相接触,辊面容易粘黏纸屑、墨汁等其他杂质,不方便清理,容易污染后续的印刷品,为后续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包括机箱本体和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调节机构和进墨机构,所述机箱本体的内壁从左到右依次活动安装有挤压辊、印刷辊以及导墨辊,所述印刷辊与导墨辊相贴合,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一侧底端固定设有烘干机构,所述机箱本体的顶端中部焊接有第二防护壳,所述第二防护壳的内部顶端铆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双轨皮带轮,所述双轨皮带轮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单轨皮带轮,所述单轨皮带轮的中部焊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延伸至机箱本体的内部与第二螺杆螺纹套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有清洁机构;
7.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底端另一侧铆接有进墨机构,所述进墨机构包括墨盒,所述墨盒的上方且位于机箱本体的侧壁上活动安装有相匹配的进墨辊,所述进墨辊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相匹配的匀墨辊,所述机箱本体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内壁铆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箱本体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螺纹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机箱本体的内部与第一刮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烘干机构由电热丝和风机构成。
9.优选的,所述套筒、皮带均设有两组,所述套筒与机箱本体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轴承。
10.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设有三组,且分别与导墨辊、印刷辊以及挤压辊相匹配;所
述机箱本体的顶端铰接有与清洁机构相匹配的检修门,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安装座、清洁绵条和清洁板,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清洁绵条,所述安装座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清洁板。
11.优选的,所述清洁板由固定管、弹簧以及第二刮板构成。
12.优选的,所述匀墨辊的外壁与导墨辊的外壁相贴合。
13.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设有两组且分别与进墨辊、匀墨辊相匹配;所述连接杆、第一刮板均设有两组,且分别与相对应的进墨辊、匀墨辊相匹配。
14.优选的,所述机箱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匹配的通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使用时,启动两组调节机构内的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使得两组移动块带动第一刮板向进墨辊、匀墨辊的侧壁靠近,使得进墨辊、匀墨辊侧壁上多余的墨汁被刮落,避免墨汁堆积造成印刷效果不均匀,进液量可控,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启动带动双轨皮带轮转动,使得两组第二螺杆沿着各自的套筒向下移动,并带动安装板向下运动,各组清洁板与相对应的导墨辊、印刷辊、挤压辊的外壁相贴合,转动中的导墨辊、印刷辊以及挤压辊外壁上的纸屑、墨汁等杂质被清洁板刮落的同时又被清洁绵条清洗,方便后续的使用,通过打开检修门即可松开紧固螺栓,将清洁机构进行替换。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与套筒连接方式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构立体图。
20.图中:1、机箱本体;101、导墨辊;102、印刷辊;103、挤压辊;104、烘干机构;105、检修门;2、调节机构;201、第一防护壳;202、第一伺服电机;203、第一螺杆;204、移动块;205、连接杆;206、第一刮板;3、进墨机构;301、墨盒;302、进墨辊;303、匀墨辊;4、清洁机构;401、安装座;402、清洁绵条;403、清洁板;5、第二防护壳;501、第二伺服电机;502、双轨皮带轮;503、皮带;504、单轨皮带轮;505、套筒;506、第二螺杆;507、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包括机箱本体1和供液机构,供液机构包括调节机构2和进墨机构3,机箱本体1的内壁从左到右依次活动安装有挤压辊103、印刷辊102以及导墨辊101,印刷辊102与导墨辊101相贴合,机箱本体1的内部一侧底端固定设有烘干机构104,机箱本体1的顶端中部焊接有第二防护壳5,第二防护壳5的内部顶端铆接有第二伺服电机501,第二伺服电机50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双轨皮带轮502,双轨皮带轮502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皮带503,皮带503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单轨皮带轮504,单轨皮带轮504的中部焊接有套筒505,套筒505的底端延伸至机箱本体1的内部与第二螺杆506螺纹套接,第二螺杆506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板507,安装板
507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有清洁机构4;
23.机箱本体1的内部底端另一侧铆接有进墨机构3,进墨机构3包括墨盒301,墨盒301的上方且位于机箱本体1的侧壁上活动安装有相匹配的进墨辊302,进墨辊30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相匹配的匀墨辊303,机箱本体1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防护壳201,第一防护壳201的内壁铆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02,第一伺服电机202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203,第一螺杆20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箱本体1的侧壁活动连接,第一螺杆203的外壁螺纹套接有移动块204,移动块204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杆205,连接杆205的另一端延伸至机箱本体1的内部与第一刮板206固定连接。
24.烘干机构104由电热丝和风机构成,便于对印刷完毕的物品进行烘干。
25.套筒505、皮带503均设有两组,套筒505与机箱本体1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轴承。
26.请参阅图2和图4,清洁机构4设有三组,且分别与导墨辊101、印刷辊102以及挤压辊103相匹配;机箱本体1的顶端铰接有与清洁机构4相匹配的检修门105,清洁机构4包括安装座401、清洁绵条402和清洁板403,安装座40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清洁绵条402,安装座401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清洁板403,便于对导墨辊101、印刷辊102以及挤压辊103的外壁进行清洁,避免污染下次印刷品。
27.请参阅图2和图4,清洁板403由固定管、弹簧以及第二刮板构成,便于与相对应的导墨辊101、印刷辊102以及挤压辊103的外壁贴合紧密,将杂质刮落。
28.请参阅图2,匀墨辊303的外壁与导墨辊101的外壁相贴合,便于匀墨辊303上的墨汁依附在导墨辊101上。
29.请参阅图2,调节机构2设有两组且分别与进墨辊302、匀墨辊303相匹配;连接杆205、第一刮板206均设有两组,且分别与相对应的进墨辊302、匀墨辊303相匹配,便于调整墨汁的流量。
30.机箱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杆205相匹配的通道。
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使用时,当需要对供液机构进行调整,启动两组调节机构2内的第一伺服电机202带动第一螺杆203转动,使得移动块204带动连接杆205向机箱本体1的内部运动,进而两组连接杆205分别带动第一刮板206向进墨辊302、匀墨辊303的侧壁靠近,操作人员通过机箱本体1上的玻璃观察窗,将第一刮板206与匀墨辊303之间的距离以及另一组第一刮板206与进墨辊302的距离调整到适宜位置,使得进墨辊302、匀墨辊303侧壁上多余的墨汁被刮落,通过第二伺服电机501启动带动双轨皮带轮502转动,使得皮带503带动套筒505转动,进而两组第二螺杆506沿着各自的套筒505向下移动,并带动安装板507向下运动,使得各组清洁板403与相对应的导墨辊101、印刷辊102、挤压辊103的外壁相贴合,转动中的导墨辊101、印刷辊102以及挤压辊103外壁上的纸屑、墨汁等杂质被清洁板403刮落的同时又被清洁绵条402清洗,方便后续的使用,通过打开检修门105即可松开紧固螺栓,将清洁机构4进行替换。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包括机箱本体(1)和供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机构包括调节机构(2)和进墨机构(3),所述机箱本体(1)的内壁从左到右依次活动安装有挤压辊(103)、印刷辊(102)以及导墨辊(101),所述印刷辊(102)与导墨辊(101)相贴合,所述机箱本体(1)的内部一侧底端固定设有烘干机构(104),所述机箱本体(1)的顶端中部焊接有第二防护壳(5),所述第二防护壳(5)的内部顶端铆接有第二伺服电机(50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0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双轨皮带轮(502),所述双轨皮带轮(502)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皮带(503),所述皮带(503)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单轨皮带轮(504),所述单轨皮带轮(504)的中部焊接有套筒(505),所述套筒(505)的底端延伸至机箱本体(1)的内部与第二螺杆(506)螺纹套接,所述第二螺杆(506)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板(507),所述安装板(507)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有清洁机构(4);所述机箱本体(1)的内部底端另一侧铆接有进墨机构(3),所述进墨机构(3)包括墨盒(301),所述墨盒(301)的上方且位于机箱本体(1)的侧壁上活动安装有相匹配的进墨辊(302),所述进墨辊(30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相匹配的匀墨辊(303),所述机箱本体(1)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防护壳(201),所述第一防护壳(201)的内壁铆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0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2)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203),所述第一螺杆(20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箱本体(1)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03)的外壁螺纹套接有移动块(204),所述移动块(204)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杆(205),所述连接杆(205)的另一端延伸至机箱本体(1)的内部与第一刮板(20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104)由电热丝和风机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05)、皮带(503)均设有两组,所述套筒(505)与机箱本体(1)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4)设有三组,且分别与导墨辊(101)、印刷辊(102)以及挤压辊(103)相匹配;所述机箱本体(1)的顶端铰接有与清洁机构(4)相匹配的检修门(105),所述清洁机构(4)包括安装座(401)、清洁绵条(402)和清洁板(403),所述安装座(40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清洁绵条(402),所述安装座(401)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清洁板(4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板(403)由固定管、弹簧以及第二刮板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墨辊(303)的外壁与导墨辊(101)的外壁相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设有两组且分别与进墨辊(302)、匀墨辊(303)相匹配;所述连接杆(205)、第一刮板(206)均设有两组,且分别与相对应的进墨辊(302)、匀墨辊(303)相匹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杆(205)相匹配的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液机构及包装装潢用辊筒印刷装置,包括机箱本体和供液机构,机箱本体的内部一侧底端固定设有烘干机构,双轨皮带轮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皮带,皮带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单轨皮带轮,单轨皮带轮的中部焊接有套筒,第二螺杆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有清洁机构;机箱本体的内部底端另一侧铆接有进墨机构,进墨辊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相匹配的匀墨辊,机箱本体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外壁螺纹套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进液量可控,印刷效果均匀,便于清洁,避免污染印刷品。避免污染印刷品。避免污染印刷品。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光 杨伟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玉溪锦瀚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