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耳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6  14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耳枕。


背景技术:

2.患者在耳科手术后,耳部常需加压包扎,该类患者术后由于侧耳部敷料较厚,患者侧卧位休息时,由于敷料的压迫可造成耳部疼痛,而且会影响敷料的包扎效果,进而影响治疗的效果;而采用采取平卧位时,由于敷料具有一定的重量,会造成耳部的负担,加剧疼痛感,影响患者耳部手术的效果和恢复。
3.现有专利“护耳枕”,申请号“201010149784.6”公开了一种护耳枕,通过设置耳廓洞、耳廓套环、鼻洞和套枕,患者可以鼻子从鼻洞露出,双耳处于两侧的耳廓洞中,进而实现对患者耳部的保护。
4.但是,该专利仍存在以下问题:
5.该护耳枕需要放置于患者的面部,会造成压抑的感觉,不利于患者的实际使用。而且患者的耳部有包扎的敷料,平躺位具有重量仍然承受负担,对于侧卧位的患者也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护耳枕,解决了上述存在的患者使用护耳枕压抑以及对于平躺位和侧卧位患者无法使用的问题,实现了患者在平躺位和侧卧位均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可以固定患者的头部,避免患者的头部发生移动,造成包扎敷料的脱落。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护耳枕,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上设置有护耳洞,所述枕头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设置有两个可以固定患者头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护耳洞的一侧壁设置有护耳槽。
9.优选地,所述底板内对称开设有两个相同的空腔,所述底板的侧壁开设有与空腔贯通的滑动槽,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丝杆转动,所述丝杆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还滑动穿设有限位杆,所述连接块的侧壁设置有u型杆,所述u型杆贯穿出滑动槽与限位块连接。
10.优选地,所述限位块的内芯部为硬质的树脂块,外表部为硅胶材质。
11.优选地,所述护耳洞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套。
12.优选地,所述护耳洞内设置有气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在枕头上设置有护耳洞,方便侧卧位患者包扎有敷料的耳部放置其中,起到对患者耳部的保护作用;
15.2.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置有护耳槽,患者平躺位时可以将耳部放置其上,起到放置减压的技术效果;
16.3.设置有可以滑动的限位块,可以起到对患者头部的限位固定的技术效果,防止耳部包扎有敷料的患者头部的移动,造成敷料的脱落;
17.4在护耳洞内设置有可以调节高度的气囊,进而有利于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耳部敷料的多少,调节高度,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设置限位块和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腔的主剖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腔的左剖视图;
25.其中:1.枕头本体,2.底板,3.护耳洞,4.环形套,5.限位块,501.内芯部,502.外表部,6.滑动槽,7.u型杆,8.护耳槽,9.空腔,10.电机,11.连接块,12.丝杆,13.限位杆,14.香薰槽,15.气囊,16.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实施例:
28.参照附图1-5,一种护耳枕,包括枕头本体1,所述枕头本体1为一种与人体头颈部贴合的曲面乳胶枕,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支撑性,且对患者的颈部保护性更好,所述枕头本体1上设置有护耳洞3,所述护耳洞3的外周设置有“7”形的环形套4,所述环形套4的高度为护耳洞3深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环形套4卡在护耳洞3上,并通过胶水粘接,患者侧卧位时耳部可以处于护耳洞3内,起到防止压迫和保护的作用。
29.所述枕头本体1的底部胶粘有金属的底板2,所述底板2上滑动设置有两个可以固定患者头部的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内芯部501为硬质的树脂块,外表部502为硅胶材质,可以更好的与患者的耳部贴合。
30.所述限位块5靠近护耳洞3的一侧壁开设有护耳槽8。所述底板2内对称开设有两个相同的空腔9,所述底板2的侧壁开设有与空腔9贯通的滑动槽6,所述空腔9内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驱动丝杆12转动,所述丝杆12上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内还滑动穿设有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的两端固定设置于空腔9内,对连接块11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连接块11的侧壁焊接有u型杆7,所述u型杆7贯穿出滑动槽6,其末端插进限位块5的内芯部501,并且热熔后固定。
31.患者的平躺位时,调节两个限位块5相向运动至贴合患者的脸颊部,将患者的耳部放置于护耳槽8内,起到对患者耳部敷料固定的作用,同时可以减轻患者耳部的负担,也防止了因为患者头部的移动,造成患者耳部敷料的脱落。
32.所述底板2的侧壁还开设有香薰槽14,可以放置香薰,有利于患者的睡眠。
33.所述护耳洞3内设置有气囊15,所述气囊15的底部粘接于护耳洞3的底部侧壁上,所述气囊15连接有充气管16,所述充气管16的穿过枕头本体1内部,其外端口露于滑动槽6的一侧,充气管16的外端口设置有塞子。使用时,根据患者的耳部的敷料的多少,可以充气调节内部气囊15的高度,进而有利于患者的耳部的放置。
34.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使用流程:
35.患者侧卧位时,耳部处于护耳洞3内,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如果患者睡觉容易动,可以将两个限位块5相向运动至贴合患者的头部,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患者的移动造成耳部敷料的脱落。同时,根据患者的耳部的敷料的多少,可以充气调节内部气囊15的高度,进而有利于患者的耳部的放置。
36.患者平躺位时,调节两个限位块5相向运动至贴合患者的脸颊部,将患者的耳部放置于护耳槽8内,起到对患者耳部敷料的固定。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护耳枕,包括枕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上设置有护耳洞(3),所述枕头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滑动设置有两个可以固定患者头部的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靠近护耳洞(3)的一侧壁设置有护耳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内对称开设有两个相同的空腔(9),所述底板(2)的侧壁开设有与空腔(9)贯通的滑动槽(6),所述空腔(9)内设置有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驱动丝杆(12)转动,所述丝杆(12)上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内还滑动穿设有限位杆(13),所述连接块(11)的侧壁设置有u型杆(7),所述u型杆(7)贯穿出滑动槽(6)与限位块(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的内芯部(501)为硬质的树脂块,外表部(502)为硅胶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耳洞(3)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套(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护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耳洞(3)内设置有气囊(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耳枕。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上设置有护耳洞,所述枕头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设置有两个可以固定患者头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护耳洞的一侧壁设置有护耳槽。所述底板内对称开设有两个相同的空腔,所述底板的侧壁开设有与空腔贯通的滑动槽,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丝杆转动,所述丝杆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还滑动穿设有限位杆,所述连接块的侧壁设置有U型杆,所述U型杆贯穿出滑动槽与限位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得患者在平躺位和侧卧位均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可以固定患者的头部,避免患者的头部发生移动,造成包扎敷料的脱落。造成包扎敷料的脱落。造成包扎敷料的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甘建玲 俞晨杰 汪文晓 赵小康 李娜 陈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