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墙体,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化墙体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绿化墙体的一侧面或者两侧面都设置有绿植,从而净化室内空气。现有技术中,有的绿墙是在绿化墙体的侧面设有横杆,利用挂钩将盆栽悬挂在横杆上。还有的绿墙是在绿化墙体的侧面设置沟槽,在沟槽中直接栽培绿植。这两种结构的绿墙,都仅仅通过绿植对空气进行净化。而空气的流动具有随机性,因此,这两种结构的绿墙净化空气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可以提高净化空气的效果,同时便于调整绿植位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包括中空的墙体,所述墙体的两侧设有置物板,置物板通过导轨和墙体连接,置物板可沿导轨移动;导轨和墙体固定连接,且导轨一端位于墙体内,另一端位于墙体内腔;所述墙体内设有风机、分别含有通气孔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与墙体内壁固定连接,风机位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风机用于使墙体内腔产生负压;墙体的顶端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墙体的侧部设有进风口。
6.优选的,所述导轨的中部和墙体固定连接,导轨的一端部和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通气孔呈阵列布设,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四周分别和墙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表面设有绒毛层。
8.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板的通气孔呈阵列布设,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四周分别和墙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的表面设有绒毛层。
9.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墙体内腔顶部,且位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的空间外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由吸水材料制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可以提高净化空气的效果,同时便于调整绿植位置。本实施例的绿化墙体包括中空的墙体,所述墙体的两侧设有置物板,置物板通过导轨和墙体连接,置物板可沿导轨移动;导轨和墙体固定连接,且导轨一端位于墙体内,另一端位于墙体内腔;所述墙体内设有风机、分别含有通气孔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与墙体内壁固定连接,风机位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风机用于使墙体内腔产生负压;墙体的顶端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墙体的侧部设有进风口。当启动风机时,外侧的空气向墙
体内腔中流动。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经过绿植时,通过绿植吸附空气中的粉尘,从而净化空气。置物板和导轨通过滑块连接。置物板可以沿着导轨完全置于墙体内腔中,也可以完全置于墙体外侧。这实现对绿植位置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14.图中有:墙体1、置物板2、第一定位板3、第二定位板4、导轨5。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包括中空的墙体1。墙体1的两侧设有置物板2,置物板2通过导轨5和墙体1连接,置物板2可沿导轨5移动。导轨5和墙体1固定连接。导轨一端位于墙体1内,另一端位于墙体1内腔。墙体1内设有风机、分别含有通气孔的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分别与墙体1内壁固定连接,风机位于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之间,风机用于使墙体1内腔产生负压。墙体1的顶端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之间,墙体1的侧部设有进风口。
17.该实施例的绿化墙体,在置物板2上放置绿植。绿植可以铺设在置物板2上,也可以以盆栽形式放置在置物板2上。置物板2和导轨5通过滑块连接。置物板2可以沿着导轨5完全置于墙体1内腔中,也可以完全置于墙体1外侧。通过抽拉式结构,实现对绿植位置进行调整。当启动风机时,外侧的空气向墙体内腔中流动。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经过绿植时,通过绿植吸附空气中的粉尘,从而净化空气。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墙体1内腔中,然后穿过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上的通气孔,进入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之间的空间,最后从出风口流出。
18.为牢固导轨5,防止置物板2在移动过程中,导轨5发生晃动,优选的,所述导轨5的中部和墙体1固定连接,导轨5的一端部和第一定位板3或第二定位板4固定连接。在导轨5的中部和一端部分别与外部固定,使得导轨5的安装更加牢靠。导轨5的另一端部可以和置物板2固定连接,随置物板2移动。
19.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3的通气孔呈阵列布设,所述第一定位板3的四周分别和墙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3的表面设有绒毛层。第一定位板3的四周分别和墙体1内壁固定连接,使得流入墙体1内腔的空气必须经过通气孔才能流出墙体1。通过设置绒毛层,进一步吸附气流中的粉尘,从而净化空气。
20.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板4的通气孔呈阵列布设,所述第二定位板4的四周分别和墙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4的表面设有绒毛层。第二定位板4的四周分别和墙体1内壁固定连接,使得流入墙体1内腔的空气必须经过通气孔才能流出墙体1。通过设置绒毛层,进一步吸附气流中的粉尘,从而净化空气。第一定位板3与墙体1一侧壁相对,第二定位板4与墙体1另一侧壁相对。
21.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墙体1内
腔顶部,且位于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之间的空间外侧。喷头可以向下喷洒水。当需要对绿植浇水时,将绿植通过置物板2推入墙体1内腔中,然后开启喷头,对绿植进行喷淋。在该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降低气流中的粉尘,利用水分子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净化空气。
22.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均由吸水材料制成。吸水材料如棉布。例如,第一定位板3包括第一支撑架,以及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的棉布。第二定位板4包括第二支撑架,以及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的棉布。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可以吸附喷头喷洒的水流,保持湿润状态。这样气流流过时,可以对空气加湿,同时利用其湿润状态,更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粉尘。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墙体(1),所述墙体(1)的两侧设有置物板(2),置物板(2)通过导轨(5)和墙体(1)连接,置物板(2)可沿导轨(5)移动;导轨(5)和墙体(1)固定连接,且导轨(5)一端位于墙体(1)内,另一端位于墙体(1)内腔;所述墙体(1)内设有风机、分别含有通气孔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分别与墙体(1)内壁固定连接,风机位于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之间,风机用于使墙体(1)内腔产生负压;墙体(1)的顶端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之间,墙体(1)的侧部设有进风口。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的中部和墙体(1)固定连接,导轨(5)的一端部和第一定位板(3)或第二定位板(4)固定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3)的通气孔呈阵列布设,所述第一定位板(3)的四周分别和墙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3)的表面设有绒毛层。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4)的通气孔呈阵列布设,所述第二定位板(4)的四周分别和墙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4)的表面设有绒毛层。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墙体(1)内腔顶部,且位于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之间的空间外侧。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均由吸水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可以提高净化空气的效果,同时便于调整绿植位置。该用于空气净化的绿化墙体,包括中空的墙体,所述墙体的两侧设有置物板,置物板通过导轨和墙体连接,置物板可沿导轨移动;导轨和墙体固定连接,且导轨一端位于墙体内,另一端位于墙体内腔;所述墙体内设有风机、分别含有通气孔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与墙体内壁固定连接,风机位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风机用于使墙体内腔产生负压;墙体的顶端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墙体的侧部设有进风口。侧部设有进风口。侧部设有进风口。
技术研发人员:严苏军 郑宏元 成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国豪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