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7  122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热成像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


背景技术:

2.红外热像系统用于将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逐点聚集到对红外辐射敏感的探测器,进行电脑计算处理将人体的温度分布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从而诊断和分析疾病。但是,目前在医用红外领域,红外热成像仪需要涉及图像分析、报告分析、复杂的接口需求,需要用到电脑系统,因此一直按照模块组合的方式,组成一个结构开放的子系统的集成,这样使得整套设备体积庞大,使用不便。
3.例如,中国专利cn111562018a就揭示了一种智能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人体测温及触控一体化设备,其设置有移动底座及显示装置,通过移动底座上的滑轮实现整体移动。
4.中国专利cn209927300u提供了一种消防手持红外热成像仪,其应用于消防领域,通过将机体与显示屏固定,从而起到便携的作用。
5.但是,以上红外热成像设备都不能翻转显示屏,在针对局部部位的检测过程中,例如手臂的检测,医生与被测人几乎是面对面进行检测,对于采集到的红外热成像图片,医生需要实时与被测人进行对照交流,这就需要显示屏能够实现180
°
翻转。
6.此外,红外热成像仪在采集人体全身热量分布时,需要无遮掩检测,涉及到隐私,被测人需要独自在一个密闭环境进行检测,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医生与被测人进行语音通讯,指示被测人调整位姿,对准红外摄像头。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能方便的翻转显示屏。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其包括红外热成像主机,红外热成像主机上集成设置有红外摄像头,还包括触控显示器,所述触控显示器设置于红外热成像主机上方并与之可转动连接,红外热成像主机与触控显示器信号连接。
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触控显示器采用触控平板电脑或者触控智能手机。
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两端分别与红外热成像主机顶面和触控显示器背面铰连接。
11.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架与红外热成像主机顶面和触控显示器铰连接轴上嵌套有阻尼套。
12.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架与红外热成像主机顶面和触控显示器铰连接轴与红外摄像头的中心轴相互垂直。
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红外热成像主机与触控显示器之间通过蓝牙或者wi-fi信号连接。
14.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远程客户端,所述远程客户端与触控显示器通过互联网信号连接。
15.再进一步优选的,红外热成像主机上集成设置有喇叭和麦克风。
16.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将触控显示器与红外热成像主机采用一体机结构设置,被测人无需借助鼠标和键盘即可实现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此外,将触控显示器与红外热成像主机可转动连接,便于翻转显示屏,医生和被测人可以对照显示屏面对面交流;
18.(2)所述支架铰连接轴上嵌套有阻尼套,便于固定显示屏调节后的角度;
19.(3)通过设置远程客户端,并在所述红外热成像主机上集成设置有喇叭和麦克风,便于医生在检测过程中实时与被测人进行远程通话。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热成像仪的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热成像仪的触控显示器和支架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所示,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其包括红外热成像主机1、触控显示器2、支架3和远程客户端(图中未画出)。
25.其中,红外热成像主机1上集成设置有红外摄像头11、喇叭12和麦克风 13,当然,其内部还集成设置有主板,主板与红外摄像头11、喇叭12和麦克风 13信号连接,并与触控显示器2进行通信。红外摄像头11用于采集红外辐射逐点,可采用现有技术。设置喇叭12和麦克风13,便于在检测过程中医生实时与被测人进行远程通话。现有的触控平板电脑或者触控智能手机一般也集成有喇叭和麦克风,但是音量较小,在进行人体全身热量分布采集时,被测人距离红外摄像头11距离较远,过小的音量容易听不清,所以本实施例另外在红外热成像主机1上集成设置了喇叭12和麦克风13。
26.触控显示器2,用于观看检测图像,之所以采用触控功能的显示器,是为了快速局部放大分析人体成像异常部位,从而迅速定位异常点,同时进行标记。相比于传统的电脑,采用单一的功能显示器,需要使用鼠标与键盘进行操控,会方便很多。具体的,所述触控显
示器2采用触控平板电脑或者触控智能手机。具体的,所述红外热成像主机1与触控显示器2之间通过蓝牙或者wi-fi信号连接。红外热成像主机1与触控显示器2只有电源线采用有线连接方式,通信数据都通过蓝牙或者wi-fi进行传输。
27.所述触控显示器2设置于红外热成像主机1上方并与之可转动连接。具体的,触控显示器2可以水平旋转360
°
,红外热成像主机1可以水平旋转0~60
°
,触控显示器2可相对红外热成像主机1绕水平轴旋转0~180
°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3,所述支架3两端分别与红外热成像主机1顶面和触控显示器2背面铰连接。具体的,所述支架3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红外热成像主机1顶面和触控显示器2背面分别设置有两个铰接座,支架3两端分别与红外热成像主机1顶面和触控显示器2背面的铰接座相互铰连接。具体的,所述支架3中间开设有可供人手插入的腰圆形的通孔,便于减轻重量,以及人手伸入操作。具体的,所述支架3与红外热成像主机1顶面和触控显示器2铰连接轴上嵌套有阻尼套,便于固定调节好角度的触控显示器2。具体的,所述支架3 与红外热成像主机1顶面和触控显示器2铰连接轴与红外摄像头11的中心轴相互垂直。
28.远程客户端,主要供医生使用,可采用现有的电脑或者手机,具体的,其集成设置有喇叭和麦克风。所述远程客户端与触控显示器2通过互联网信号连接,医生可通过互联网与红外摄像头11所在空间的被测人进行语音交互。
2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热成像仪进行局部部位的检测过程如下:
30.医生和被测人面对面,然后将红外摄像头11对准被测人身体局部部位;
31.医生通过触控显示器2获取采集到的图像,并放大或者缩小查看;
32.当需要与被测人对着图像进行交流时,只需通过支架3,将触控显示器2翻转至面向被测人即可。
3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热成像仪进行全身热量分布检测的过程如下:
34.被测人单独位于密闭的房间内,脱去衣服,对准红外摄像头11;医生位于另一房间内,并对着远程客户端,通过喇叭12和麦克风13与被测人进行语音交互,指示被测人调整位值和姿势,从而完成检测。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其包括红外热成像主机(1),红外热成像主机(1)上集成设置有红外摄像头(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显示器(2),所述触控显示器(2)设置于红外热成像主机(1)上方,还包括支架(3),所述支架(3)两端分别与红外热成像主机(1)顶面和触控显示器(2)背面铰连接;红外热成像主机(1)与触控显示器(2)信号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器(2)采用触控平板电脑或者触控智能手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与红外热成像主机(1)顶面和触控显示器(2)铰连接轴上嵌套有阻尼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与红外热成像主机(1)顶面和触控显示器(2)铰连接轴与红外摄像头(11)的中心轴相互垂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成像主机(1)与触控显示器(2)之间通过蓝牙或者wi-fi信号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客户端,所述远程客户端与触控显示器(2)通过互联网信号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其特征在于:红外热成像主机(1)上集成设置有喇叭(12)和麦克风(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一体机结构的多功能医用红外热成像仪,通过将触控显示器与红外热成像主机采用一体机结构设置,被测人无需借助鼠标和键盘即可实现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此外,将触控显示器与红外热成像主机可转动连接,便于翻转显示屏,医生和被测人可以对照显示屏面对面交流;所述支架铰连接轴上嵌套有阻尼套,便于固定显示屏调节后的角度;通过设置远程客户端,并在所述红外热成像主机上集成设置有喇叭和麦克风,便于医生在检测过程中实时与被测人进行远程通话。实时与被测人进行远程通话。实时与被测人进行远程通话。


技术研发人员:姚胜华 邓俊杰 孙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光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