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键位排列结构及便携式键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7  126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键位排列结构及便携式键盘。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键盘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87键配列,虽然键盘整体占用面积小,但是缺少数字区域的按键,日常使用数字区不方便;另一种是常用的104键配列,设置有74个键位的主键位区(包括字母键位和功能键位)、9个键位的编辑区、4个键位的方向控制区及17个键位的数字区,74个键位的主键位区又分为顶部设置f1-f12及esc的功能区及下方的设有字母及功能键的字母区,编辑区包括设在顶部的3个实体键,键盘上还设置有带指示灯的状态指示区,全面的设置各个按键及区域来对应键盘的全部功能,但是导致104个键位的所占用区域较大,使得键盘整体面积较大,对日常携带键盘外出和桌面整理而言,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位排列结构,与104键位相比,在保证各功能正常使用的基础上,降低键位所占用的总区域,具备使键盘可以缩小尺寸的结构性质,提升键盘的日常使用便利性及便携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键位排列结构的便携式键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键位排列结构,包括有设在键盘上的多个键位,所述键位的个数少于104个;各所述键位分为主键位区、数字区及方向控制区,各所述键位中包括有至少一个的功能切换键及n个带有两个键位功能的双功能键位,所述双功能键位的第二功能包括编辑功能;其中,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
5.优选地,所述主键位区、所述方向控制区及所述数字区三者按一种排列顺序排列且相邻二者之间的间距小于10毫米。
6.优选地,还包括有状态指示区,所述状态指示区的指示灯沿所述键盘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状态指示区的沿所述键盘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10毫米。
7.优选地,沿宽度方向所述主键位区及所述数字区均排列有均匀分布的6行键位。
8.优选地,所述主键位区及所述数字区沿所述键盘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方向控制区设置在所述键盘宽度方向的中下部区域,并位于所述主键位区及所述数字区之间,所述状态指示区位于所述主键位区及所述数字区之间并处于所述方向控制区上方。
9.优选地,所述键位中包括fn键位,所述fn键位形成所述功能切换键,所述双功能键位的第二功能包括屏幕截图、滚动锁定及中断暂停功能。
10.优选地,所述数字区包含17个键的数字功能键位及home键、end键、pageup键及pagedown键。
11.优选地,所述主键位区的第一行键位包括15个键位,并包含有esc键、f1键-f12键、
ins键及del键。
12.优选地,所述fn键位设置在所述主键位区,所述屏幕截图功能形成为字母i键位的第二功能,所述滚动锁定功能形成字母o键位的第二功能,所述中断暂停功能形成为字母p键位的第二功能。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键盘,设置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键位排列结构。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键位按新的结构排列,设置功能切换键,将现有技术中具备单独键位启动的一些功能,如原编辑区的某些编辑功能,作为第二功能合并至某些键位上,并缩减了键位总数,未设置单独的编辑区。如此设置,与现有技术中104键位的结构相比,增多具有双功能的键位个数并缩减了键位总数,且未设置单独的编辑区,基本保留了104键位结构的全部键位功能,在保证各功能正常使用的基础上,所有键位的占用区域总面积减少,具备可缩小键盘尺寸的结构性质,使得配备该键位结构的键盘可以缩小尺寸,提高日常使用便利性和携带便利性。
15.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键位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便携式键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1-图2中:
20.1、主键位区;2、数字区;3、方向控制区;4、状态指示区;5、键盘壳;6、定位板;7、轴体;8、电路板;9、卡合槽;1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位排列结构,与104键位相比,在保证各功能正常使用的基础上,降低键位所占用的总区域,具备使键盘可以缩小尺寸的结构性质,提升键盘的日常使用便利性及便携性。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键位排列结构的便携式键盘。
23.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24.请参考附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键位排列结构,包括有设在键盘上的多个键
位,各键位分为主键位区1、数字区2及方向控制区3,各键位中包括有至少一个的功能切换键及n个带有两个键位功能的双功能键位,其中,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各双功能键位中的第二功能包括原编辑区的编辑功能;键位的总个数少于104个。如此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键位结构,具有新的键位排列方式,设置功能切换键,并将现有技术中具备单独键位启动的一些功能-至少原编辑区的某些编辑功能-作为第二功能合并至某些键位上,与现有技术中87键位结构相比,功能全,具备数字区2,与现有技术中104键位的结构相比,增多具有双功能的键位个数并缩减了键位总数,基本保留了104键位结构的全部键位功能,又缩减了键位个数,使键位总数少于104个,且未设置单独的编辑区,则,在保证各功能正常使用的基础上,降低键位所占用的总区域面积,具备可缩小键盘尺寸的结构性质,使得配备该键位结构的键盘可以缩小尺寸,提高日常使用便利性和携带便利性。
25.所有的键位在键盘上沿多排多列的结构排列分布,键盘上不设置多余的空白区域,键盘的长宽尺寸可与所有键位排列后的长宽尺寸相匹配。
26.主键位区1、方向控制区3及数字区2三者按一种排列顺序排列且相邻二者之间的间距小于10毫米。主键位区1、方向控制区3及数字区2可以沿键盘的长度方向紧密排列。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104键位,未设置单独的编辑区,键盘上也没有多余的空白区域,各键位的排列整体紧凑,有效缩减了键盘的整体面积及长度尺寸。
27.具体而言,沿宽度方向主键位区1及数字区2均排列有均匀分布的6行键位。该6行键位在宽度方向上的行间距均一致。
28.主键位区1及数字区2沿键盘的长度方向排列,方向控制区3设置在键盘宽度方向的中下部区域,在键盘的长度方向上,方向控制区3位于主键位区1及数字区2之间。即,键盘宽度方向的中上部区域,长度方向上,主键位区1及数字区2紧密排列;键盘宽度方向的中下部区域,长度方向上,主键位区1、方向控制区3及数字区2紧密排列。
29.一些实施例中,键位排列结构还包括有状态指示区4,状态指示区4的指示灯沿键盘的宽度方向排列、呈细条装,状态指示区4的沿键盘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10毫米。状态指示区4位于主键位区1及数字区2之间并处于方向控制区3上方,即,本实施例中,键盘宽度方向的中上部区域,长度方向上,主键位区1、状态指示区4及数字区2紧密排列。
30.与104键位结构相比,本键位结构的键位中,除原有的shift等功能切换键之外,新设置fn键位,fn键位形成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功能切换键,新增设的双功能键位的第二功能包括现有技术中编辑区的键位功能,具体包括屏幕截图(print screen)、滚动锁定(scroll lock)及中断暂停(pause break)功能。
31.如图1所示,fn键位可以位于主键位区1,主键位区1去掉一个菜单键及一个菜单粘贴键,增加一个fn键位,并调整一些键位的尺寸,形成紧凑的基本为长方形的主键位区1。主键位区1的第一行键位包括15个键位,并包含有esc键、f1键-f12键、insinsert key,缩写ins键及del键。新增设的双功能键位可以是字母i键位、字母p键位及字母o键位。屏幕截图功能形成为字母i键位的第二功能,滚动锁定功能形成字母o键位的第二功能,中断暂停功能形成为字母p键位的第二功能。
32.数字区2包含17个键的数字功能键位及home键、end键、pageup键及pagedown键。home键、end键、pageup键及pagedown键可以位于或形成数字区2的第一行。
3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键盘,设置有如上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的键位排
列结构。则本实施例提供的键盘,键位总数少于104个,具有双功能的键位增多,键盘整体尺寸缩减,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携带便利性。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键位排列结构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34.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键盘还包括有键盘壳5、定位板6、轴体7及电路板8,定位板6与键盘壳5卡合连接,沿键盘壳5的高度方向轴体7贯穿定位板6并与定位板6连接,定位板6上设置有供轴体7下端穿过的定位孔10,轴体7穿入定位孔10内并与定位板6连接,轴体7的上端位于定位板6上方,用于连接按键,下端位于定位板6下方,用于连接电路板8;电路板8与位于定位板6下方的轴体7下端连接。
35.键盘壳5包括可拆卸且相扣合连接的上盖与下盖,上盖与下盖二者之一或二者上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内陷的凹陷空间,当上盖与下盖相扣合时,凹陷空间扣合形成卡合槽9。
36.键盘壳5上设置有两个卡合槽9,两个卡合槽9分布在键盘壳5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两端、对应与定位板6的两端。定位板6的两端分别插入卡合槽9内,卡合槽9卡紧定位板6,沿键盘的高度方向卡合槽9的上下两个槽壁分别用于抵紧定位板6的上下板面。
37.上盖与下盖可以通过螺钉进行紧固连接,也使得上盖与下盖扣合连接后,可以夹紧定位板6。上盖与下盖也可以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便于进行连接与拆卸操作。
38.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不是对具体顺序的限制,仅仅只是用于区分各个部件或功能。所阐述的“水平”“竖直”“上”“下”“左”“右”是在该键位排列结构及键盘处于自然摆放状态时之所指。
39.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发明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4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键位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在键盘上的多个键位,所述键位的个数少于104个;各所述键位分为主键位区(1)、数字区(2)及方向控制区(3),各所述键位中包括有至少一个的功能切换键及n个带有两个键位功能的双功能键位,所述双功能键位的第二功能包括编辑功能;其中,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位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键位区(1)、所述方向控制区(3)及所述数字区(2)三者按一种排列顺序排列且相邻二者之间的间距小于10毫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位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状态指示区(4),所述状态指示区(4)的指示灯沿所述键盘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状态指示区(4)的沿所述键盘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10毫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位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所述主键位区(1)及所述数字区(2)均排列有均匀分布的6行键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位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键位区(1)及所述数字区(2)沿所述键盘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方向控制区(3)设置在所述键盘宽度方向的中下部区域,并位于所述主键位区(1)及所述数字区(2)之间,所述状态指示区(4)位于所述主键位区(1)及所述数字区(2)之间并处于所述方向控制区(3)上方。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位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位中包括fn键位,所述fn键位形成所述功能切换键,所述双功能键位的第二功能包括屏幕截图、滚动锁定及中断暂停功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位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区(2)包含17个键的数字功能键位及home键、end键、pageup键及pagedown键。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位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键位区(1)的第一行键位包括15个键位,并包含有esc键、f1键-f12键、ins键及del键。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位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n键位设置在所述主键位区(1),所述屏幕截图功能形成为字母i键位的第二功能,所述滚动锁定功能形成字母o键位的第二功能,所述中断暂停功能形成为字母p键位的第二功能。10.一种便携式键盘,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键位排列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键位排列结构及便携式键盘,包括有设在键盘上的多个键位,键位的个数少于104个;各键位分为主键位区、数字区及方向控制区,各键位中包括有至少一个的功能切换键及N个带有两个键位功能的双功能键位,双功能键位的第二功能包括编辑功能;其中,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键位排列结构及便携式键盘,与104键位相比,增多具有双功能的键位个数并缩减了键位总数,且未设置单独的编辑区,在保证各功能正常使用的基础上,降低键位所占用的总区域,具备使键盘可以缩小尺寸的结构性质,提升键盘的日常使用便利性及便携性。日常使用便利性及便携性。日常使用便利性及便携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林洲 蔡晓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蓝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