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18  128



1.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神经外科手术中常常会采集术中标本送检病理,一般术中应用取瘤钳夹取,但有一些标本采集使用取瘤钳夹取并不方便,例如,胶质瘤、胆脂瘤、垂体瘤的标本收集,血肿的收集,脑脓肿标本收集等,手术中使用吸引器直接吸引,收纳于标本存储装置中,会十分方便;待标本收集完毕,可以用金属连接管接通吸引器的两根软导管,继续手术即可。将收集好的标本封闭好送病理。
3.现在的神经外科手术标本收集都是采用取瘤钳夹取,部分手术标本夹取不容易,没有此类术中吸引存储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将解决这类术中瘤体较软或较稀薄标本不易夹取而带来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神经外科手术中部分标本夹取收集困难的问题,现在的神经外科都是采用取瘤钳夹取,部分手术标本夹取不容易,现在的手术中没有此类术中吸引存储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将解决这类术中瘤体较软或较稀薄标本不易夹取而带来的困难。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包括存储瓶,所述存储瓶顶壁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位置配套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且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与密封塞紧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上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固定管上表面套接有第二连接管,其设置有存储瓶,并在存储瓶顶部设置有密封效果好的密封塞,通过在密封塞贯穿有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固定管进行套接和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固定管进行套接,工作时将第一连接管插入引流位置,而第二连接管连接负压吸引机,并在存储瓶中盛装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淹没第一固定管,且生理盐水上表面距离第二固定管6-10cm,其确保引流的稳定性,防止堵塞,提升装置工作的安全性。
6.优选的,所述存储瓶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所述存储瓶呈锥形设置。
7.优选的,所述存储瓶外颈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8.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管长度大于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分别配套设置有第一管塞和第二管塞。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配套设置有金属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端面的内表面与金属连接管套接,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套接在金属连接管,防止细菌进入装置造成装置内样本被污染;在使用前,通过第一管塞和第二管塞分别将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进行密封,防止未工作前存储瓶被污染,确保取样工作的
准确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管塞、第二管塞、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采用橡胶材料。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其设置有存储瓶,并在存储瓶顶部设置有密封效果好的密封塞,通过在密封塞贯穿有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固定管进行套接和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固定管进行套接,工作时将第一连接管插入引流位置,而第二连接管连接负压吸引机,并在存储瓶中盛装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淹没第一固定管,且生理盐水上表面距离第二固定管6-10cm,其确保引流的稳定性,防止堵塞,提升装置工作的安全性。
13.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其完成工作后,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套接在金属连接管,防止细菌进入装置造成装置内样本被污染;在使用前,通过第一管塞和第二管塞分别将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进行密封,防止未工作前存储瓶被污染,确保取样工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密封塞的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存储瓶的剖视立体图。
17.图例说明:1、存储瓶;11、连接架;12、密封塞;13、第一固定管;14、第二固定管;2、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第一管塞;23、第二管塞;24、金属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包括存储瓶1,存储瓶1顶壁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位置配套设置有密封塞12,密封塞12上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一固定管13和第二固定管14,且第一固定管13和第二固定管14与密封塞12紧密滑动连接,第一固定管13上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接管2,第二固定管14上表面套接有第二连接管21,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21规格一致,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21为手术中使用的吸引器连接管的内径要分别与第一固定管13和第二固定管14外径严密吻合对接,第一固定管13和第二固定管14材质要求坚硬、不能被折断或折碎。
21.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其设置有存储瓶1,并在存储瓶1顶部设置有密封效果好的密封塞12,通过在密封塞12贯穿有第一固定管13和第二固定管14,通过第一连接管2与第一固定管13进行套接和第二连接管21与第二固定管14进行套接,工作时将第一连接管2插入引流位置,而第二连接管21连接负压吸引机,并在存储瓶中盛装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淹没第一固定管,且生理盐水上表面距离第二固定管6-10cm,其确保引流的稳定性,防止堵塞,提升装置工作的安全性,同时存储瓶1外表面可设有容量刻度单位为毫升。
22.实施例2,如图1-3所示,存储瓶1采用透明硬质塑料,存储瓶1呈锥形设置,方便观察内部工作情况,存储瓶1外颈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1,连接架11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第一固定管13长度大于第二固定管14,第一固定管13和第二固定管14分别配套设置有第一管塞22和第二管塞23,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21配套设置有金属连接管24,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21端面的内表面与金属连接管24套接,第一管塞22、第二管塞23、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21均采用橡胶材料,第一固定管13和第二固定管14的管塞及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21的金属连接管24作为附件,无菌密封装袋,其中金属连接管24为铜制,长8cm,需经打磨、两端略细、两端各两条环沟,环沟距离铜管两端3mm,两条环沟间距2mm,不能有棱角。
23.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连接架11的设置方便与手术台支撑架的夹子进行固定,为装置的使用带来便捷性,完成工作后,将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21分别套接在金属连接管24,防止细菌进入装置造成装置内样本被污染;在使用前,通过第一管塞22和第二管塞23分别将第一固定管13和第二固定管14进行密封,防止未工作前存储瓶1被污染,确保取样工作的准确性。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包括存储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瓶(1)顶壁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位置配套设置有密封塞(12),所述密封塞(12)上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一固定管(13)和第二固定管(14),且第一固定管(13)和第二固定管(14)与密封塞(12)紧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13)上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第二固定管(14)上表面套接有第二连接管(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瓶(1)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所述存储瓶(1)呈锥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瓶(1)外颈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1),所述连接架(11)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管(13)长度大于第二固定管(14),所述第一固定管(13)和第二固定管(14)分别配套设置有第一管塞(22)和第二管塞(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21)配套设置有金属连接管(24),所述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21)端面的内表面与金属连接管(24)套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塞(22)、第二管塞(23)、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21)均采用橡胶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术中标本存储装置,涉及神经外科技术领域,包括存储瓶,所述存储瓶顶壁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位置配套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存储瓶,并在存储瓶顶部设置有密封效果好的密封塞,通过在密封塞贯穿有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固定管进行套接和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固定管进行套接,工作时将第一连接管插入引流位置,而第二连接管连接负压吸引机,并在存储瓶中盛装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淹没第一固定管,且生理盐水上表面距离第二固定管6-10cm,其确保引流的稳定性,防止堵塞,提升装置工作的安全性。升装置工作的安全性。升装置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佰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董佰卓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