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
背景技术:
2.牵开器在外科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牵开组织、显露术野、便于探查和操作,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牵开器的种类以及操作方式也发生着改变,已经由最初的不锈钢制品这类的“重量级”产品,朝着塑料制品这种“轻量级”的形式转变,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手术难度,缩减了手术成本,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另外,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手术情况调节牵开器的角度。
3.cn210631251u 公开了一种防转牵开器,该牵开器包括若干个首尾依次相连的牵开器盘,相邻牵开器盘分别通过设置于牵开器盘两端的连接板活动连接,相邻牵开器盘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并在螺钉处设置防转机构。该牵开器可以有效保证螺钉旋紧后牵开器盘之间不会发生转动,但是相邻牵开器盘之间仍通过螺钉固定,调节牵开器角度时需要先松开螺钉再进行调节,使用仍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使得牵开器在使用时调节角度时更为方便。
5.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包括若干个首尾依次相连的牵开器盘,相邻牵开器盘分别通过设置于牵开器盘两端的连接板活动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板置于另一个连接板的上方,在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处还设有弹性调节机构,所述弹性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弹力装置,所述连接杆穿过该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其下端与处于下方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处于上方的连接板之间具有一按压行程,所述弹力装置一端作用于连接杆上端,另一端作用于处于上方的连接板;在连接杆上端未受外力按压时弹力装置使上下两连接板贴合在一起,当连接杆上端受到外力按压时上下两连接板在外力作用下相互分离。因此可在两连接板相互分离后拨动牵开器盘,使其旋转到合适的角度,牵开器盘绕连接杆轴向转动。当取消外力后,分离的牵开器盘会在弹力装置的作用下重新贴合在一起。
6.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部和按压部,所述固定部下端与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处中处于下方的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上端位于处于上方的连接板的上方,所述弹力装置为弹簧,弹簧作用于按压部上端和处于上方的连接板之间。由于弹簧具有弹力,故在按压部上端未受外力按压时通过其弹力对处于上方的连接板施压,从而使上下两连接板贴合在一起。按压部上端与处于上方的连接板之间的空间即为按压行程,其行程大小由按压部上端距离处于上方的连接板之间的空间大小决定。
7.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部和按压部之间通过螺纹或胶粘连接,或者固定部与按压部一体成型。
8.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部下端与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处中处于下方的连接板之间通过螺纹或胶粘固定。
9.进一步而言,所述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分别设置凹凸结构相互配合。相邻牵开器盘之间的凹凸结构在相互贴合时,可以防止相邻牵开器盘发生偏转,使牵开器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10.进一步而言,所述凹凸结构可以为凸点和凹坑的配合。
11.进一步而言,牵开器盘为直线形结构或v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或上述几种结构形式的自由组合,以适应人体不同部位的手术。
12.进一步而言,所述牵开器盘的外侧开设有沟槽,可与弹性拉钩配合使用,实现牵开组织暴露术野的目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相邻牵开器盘的活动连接处设置了弹性调节机构,弹性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弹力装置,在连接杆上端未受外力按压时弹力装置使两连接板贴合在一起,当连接杆上端受外力按压时上下两连接板在外力作用下相互分离,此时可拨动牵开器盘,使其旋转到合适的角度。当取消外力后,分离的牵开器盘会在弹力装置的作用下重新贴合在一起。相对与现有牵开器盘的角度调节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可以给医护人员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牵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牵开器盘的侧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牵开器盘的正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牵开器盘的连接板的凹凸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弹性调节机构的按压行程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弹性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弹性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22.1-连接杆;101-按压部;102-固定部;2-牵开器盘;201-第一连接板;202-第二连接板;203-沟槽;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实施例1:
2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一种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其主要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4个首尾依次相连的牵开器盘2,可以根据具体手术情况调节牵开器的角度。本实施例中,牵开器盘2为弧形,牵开器盘2的外侧开设有沟槽203,可与弹性拉钩配合使用,实现牵开组织暴露术野的目的,从而为手术创造较好的术野。为适应人体不同部位的手术,牵开器盘还可以为直线形结构或v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或上述几种结构形式的自由组合,如cn210631251u中图8-11的各种牵开器盘形状,其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的牵开器盘2的数量及外形仅作为一个示例。
26.如图1-4所示,牵开器盘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2,用于相邻牵开器盘之间的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牵开器盘2的第一连接板201与第二连接板202分别带有凹凸结构,这样相邻牵开器盘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时,将前牵开器盘的第一连接板201置于后牵开器盘的第二连接板202的上方,两者通过凹凸结构相互配合。这种凹凸结构的相互贴合时,可以防止相邻牵开器盘发生偏转,使牵开器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可以理解的是该凹凸结构不限于图4中凸点或凹坑结构,其他各种能够实现凹凸配合的结构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7.如图5-7所示,为了方便调节牵开器的角度,本实施例中各牵开器盘2之间通过弹性调节机构连接,该弹性调节机构在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处。本实施例中,弹性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1和作为弹力装置的弹簧3。其中,连接杆1由固定部102和按压部101装配而成,固定部102和按压部101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胶粘等其他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在连接牵开器盘时,连接杆1穿过活动连接的前牵开器盘的第一连接板201和后牵开器盘的第二连接板202,固定部102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板202固定连接在一起,按压部101上端位于第一连接板201的上方。按压部101上端与第一连接板201之间构成一按压行程,该按压行程的大小由按压部101上端距离第一连接板201之间的空间大小决定。
28.弹簧3安装在按压部101上端和第一连接板201之间,对两者产生作用,从而在按压部101未受外力按压时,令前牵开器盘的第一连接板201和后牵开器盘的第二连接板202贴合在一起。如按压部101上端受外力f按压,连接杆1会向外力f的作用方向运动,此时弹簧3会被压缩,后牵开器盘的第二连接板202会在外力的作用下,与前牵开器盘的第一连接板201分离,从而使得两牵开器盘相分离。牵开器盘分离后,即可用手拨动牵开器盘,使其旋转到合适的角度,牵开器盘2绕连接杆1轴向转动。然后取消外力f,受压缩的弹簧3会在取消外力后恢复伸长的状态。分离的牵开器盘,则会在弹簧3弹力的作用下,重新贴合在一起。最后,将牵开器置于需手术部位周边,牵开器内圈中心对准手术切口位置,用拉钩牵开切口处皮肤并固定于牵开器上沟槽203处。
29.固定部102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板202固定连接方式,可采用螺纹连接或者胶粘等其他固定方式。安装时,先将固定部102的下端固定到第二连接板202,再安装第一连接板201、弹簧3,然后再将按压部101与固定部102装配到一起。
30.实施例2:
3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 除连接杆1的具体结构外,其他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的固定部和按压部一体成型,安装时先安装第一连接板201、弹簧3和连接杆1,然后再将第二连接板202固定到连接杆1的固定部下端,固定方式仍可采用可采用螺纹连接或者胶粘等其他固定方式。
32.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等用语仅用来表示相对关系。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包括若干个首尾依次相连的牵开器盘,相邻牵开器盘分别通过设置于牵开器盘两端的连接板活动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板置于另一个连接板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处还设有弹性调节机构,所述弹性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弹力装置,所述连接杆穿过该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其下端与处于下方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处于上方的连接板之间具有一按压行程,所述弹力装置一端作用于连接杆上端,另一端作用于处于上方的连接板;在连接杆上端未受外力按压时弹力装置使上下两连接板贴合在一起,当连接杆上端受到外力按压时上下两连接板在外力作用下相互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部和按压部,所述固定部下端与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处中处于下方的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上端位于处于上方的连接板的上方,所述弹力装置为弹簧,弹簧作用于按压部上端和处于上方的连接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按压部之间通过螺纹或胶粘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按压部为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下端与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处中处于下方的连接板之间通过螺纹或胶粘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分别设置凹凸结构相互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为凸点和凹坑的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其特征在于,牵开器盘为直线形结构或v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或上述几种结构形式的自由组合。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开器盘的外侧开设有沟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弹性调节机构的牵开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首尾依次相连的牵开器盘,相邻牵开器盘分别通过设置于牵开器盘两端的连接板活动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板置于另一个连接板的上方,在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处还设有弹性调节机构,所述弹性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弹力装置,所述连接杆穿过该活动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其下端与处于下方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处于上方的连接板之间具有一按压行程,所述弹力装置一端作用于连接杆上端,另一端作用于处于上方的连接板。本实用新型调节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可以给医护人员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医护人员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医护人员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华 张瑞 刘丰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畅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