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妇科坐浴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26  115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坐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妇科坐浴椅。


背景技术:

2.中药坐浴是中医使用的中药外治的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时,将煎煮好的中药坐浴剂放置在容器内,患者先利用中药坐浴剂的蒸汽进行熏蒸,待药液的温度适宜后,再坐于容器内的药液中,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促进患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同时通过皮肤给药,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及软化局部组织的作。
3.目前,常用的坐浴器虽然增加了浴液的加热、喷射、或助波等功能,以充分发挥浴液的药效,但普遍都存在着不能调整其坐盆的高度,不能方便的适应于不同体态、不同身材人群使用。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中医妇科坐浴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坐盆高度可调节的中医妇科坐浴椅。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妇科坐浴椅,包括底板和调节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的顶部开设有坐槽,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正螺纹块、反螺纹块和支撑杆,所述支座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分别与正螺纹块和反螺纹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正螺纹块和反螺纹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浴盆。
7.优选的,所述浴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浴盆的顶部设置有盆盖,所述盆盖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
9.优选的,所述盆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盘,所述坐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内壁与浴盆的外侧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踏板。
11.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车轮,所述螺纹杆远离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摇轮。
12.优选的,所述坐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妇科坐浴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妇科坐浴椅,通过设置坐板和坐槽,方便使用者处于一个舒适的坐姿进行水疗,通过设置正螺纹块和反螺纹块,使螺纹杆在转动时,正螺纹块和反
螺纹块会相向移动,进而使浴盆具有调节的功能,解决了不能调整其坐盆的高度,不能方便的适应于不同体态、不同身材人群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妇科坐浴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所示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所示盆盖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底板;2、竖杆;3、坐板;4、坐槽;5、支座;6、调节机构;61、螺纹杆;62、正螺纹块;63、反螺纹块;64、支撑杆;7、浴盆;8、导向杆;9、套筒;10、盆盖;11、通气孔;12、卡接盘;13、连接块;14、踏板;15、车轮;16、手摇轮;17、支架;18、扶手;19、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妇科坐浴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盆盖的结构示意图。中医妇科坐浴椅,包括底板1和调节机构6,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2,竖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坐板3,坐板3的顶部开设有坐槽4,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座5;调节机构6包括螺纹杆61、正螺纹块62、反螺纹块63和支撑杆64,支座5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1,螺纹杆61的外侧分别与正螺纹块62和反螺纹块63的内壁螺纹连接,正螺纹块62和反螺纹块63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64,支撑杆6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浴盆7。
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浴盆7的顶部设置有盆盖10,盆盖10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11。
23.参考图3所示,盆盖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盘12,坐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9,导向管19的内壁与浴盆7的外侧滑动连接。
2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盆盖10和通气孔11,使浴盆7内的药气可以通过通气孔11均匀的拍出来,起到熏蒸的效果,通过设置导向管19,使药气通过导向管19对坐板3上的患者进行熏蒸,防止药气向四周散去,不会降低熏蒸效果。
25.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浴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8,导向杆8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筒9,套筒9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
2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导向杆8和套筒9,使浴盆7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同时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浴盆7发生侧翻。
27.参考图1和图3所示,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车轮15,螺纹杆61远离支座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摇轮16。
2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车轮15,使坐浴椅具有较高的机动性,方便使用者随意移动坐浴椅的位置,通过设置手摇轮16,方便使用者转动螺纹杆61,对浴盆7的高度进行调节。
29.参考图1和图3所示,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远离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踏板14。
30.参考图1和图3,坐板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17,支架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18。
3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连接块13和踏板14,使使用者的脚具有着力点,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使用者腿脚酸疼,通过设置支架17和扶手18,增加坐浴椅的舒适性,使使用者体验效果更加。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妇科坐浴椅的工作原理如下:
33.女性在预防妇科疾病时,经常会用到坐浴椅,将调制好的中医药物倒入浴盆7中,将盆盖10,盖在浴盆7上,根据使用者体态的不同,通过转动手摇轮16调动螺纹杆61转动,螺纹杆61分别带动正螺纹块62和反螺纹块63移动,正螺纹块62和反螺纹块63带动支撑杆64移动,支撑杆64带动浴盆7向上移动,使浴盆7的外侧与导向管19的内壁滑动连接,使用者坐在坐板3上,药气会通过通气孔11对使用者臀部进行治疗,待水温恒定时,取下盆盖10,通过手摇轮16转动螺纹杆61转动,使浴盆7继续向上移动,使使用者臀部与药水接触,实现坐浴的目的。
3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妇科坐浴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妇科坐浴椅,通过设置坐板3和坐槽4,方便使用者处于一个舒适的坐姿进行水疗,通过设置正螺纹块62和反螺纹块63,使螺纹杆61在转动时,正螺纹块62和反螺纹块63会相向移动,进而使浴盆7具有调节的功能,解决了不能调整其坐盆的高度,不能方便的适应于不同体态、不同身材人群使用的问题。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妇科坐浴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2),所述竖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坐板(3),所述坐板(3)的顶部开设有坐槽(4),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座(5);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螺纹杆(61)、正螺纹块(62)、反螺纹块(63)和支撑杆(64),所述支座(5)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1),所述螺纹杆(61)的外侧分别与正螺纹块(62)和反螺纹块(63)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正螺纹块(62)和反螺纹块(63)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64),所述支撑杆(6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浴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妇科坐浴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浴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8),所述导向杆(8)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妇科坐浴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浴盆(7)的顶部设置有盆盖(10),所述盆盖(10)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妇科坐浴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盆盖(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盘(12),所述坐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9),所述导向管(19)的内壁与浴盆(7)的外侧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妇科坐浴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远离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踏板(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妇科坐浴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车轮(15),所述螺纹杆(61)远离支座(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摇轮(1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妇科坐浴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17),所述支架(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妇科坐浴椅。该中医妇科坐浴椅,包括底板和调节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的顶部开设有坐槽,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正螺纹块、反螺纹块和支撑杆,所述支座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分别与正螺纹块和反螺纹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正螺纹块和反螺纹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浴盆,所述浴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妇科坐浴椅具有浴盆高度可调和使用范围广的优点。椅具有浴盆高度可调和使用范围广的优点。椅具有浴盆高度可调和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芳 张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艳芳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