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架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27  120



1.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搁架及冰箱。


背景技术:

2.随着家用电器设备技术的发展,冰箱不断更新换代,冰箱的种类越来越多,用户对冰箱的使用功能及便利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冰箱内——比如冷藏室内——空间的使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3.由于受到冰箱的储物间室内搁架层间距的影响,用户在冰箱内放置如高瓶饮料或西瓜类大件果蔬等高度超出搁架层间距的物品时,必须拆除一层搁架才能将上述物品放入冰箱的储物间室内。但是搁架的安装和拆除较为繁琐,拆除后的搁架的保存也略显麻烦,从而导致搁架的使用灵活度不高。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搁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搁架及冰箱,以提高冰箱的储物间室内搁架的使用灵活度。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7.第一导轨;
8.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设置;
9.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架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
10.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并排架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隔板可沿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隔板沿其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上。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子导轨以及第三子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二子导轨以及第四子导轨;
12.所述第一隔板架设于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上,所述第二隔板架设于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上;
13.所述第一隔板远离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或所述第二子导轨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隔板可相对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翻转。
14.可选的,所述第二隔板可沿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以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重叠;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为所述第一隔板上与用于搁置物品的一面相背设置的一面。
15.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包括顶部和邻接于所述顶部两侧的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相对所述顶
部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弯折,以在所述顶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二隔板。
16.可选的,所述第三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所述第四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上。
17.可选的,
18.所述第三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卡接,以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子导轨卡接;和/或
19.所述第四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卡接,以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四子导轨卡接。
20.可选的,所述第二隔板靠近所述第三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一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第三子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抵接;和/或
21.所述第二隔板靠近所述第四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一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第四子导轨靠近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抵接。
22.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导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子导轨的宽度且/或所述第二子导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四子导轨的宽度,以在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重叠时避让所述支脚。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搁架,所述搁架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搁架。
24.可选的,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箱胆上,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与所述箱胆一体成型。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搁架,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架设并排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通过使第二隔板可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至第一隔板的一侧而与第一隔板至少部分重叠,实现了搁架的折叠使用,从而提高了搁架的使用灵活度,解决了用户放置高度不同的物品时较为麻烦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其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所示的冰箱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图1所示的冰箱中门体的俯视图。
30.图4为图1所示的冰箱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2.图6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搁架及冰箱,以提高冰箱的储物间室内搁架的使用灵活度。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35.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冰箱00可以包括箱体10、门体20以及转动机构30。其中,箱体10与门体20之间通过转动机构30连接,使得门体20可相对箱体10转动以开启或关闭箱体10。
36.箱体10具有储藏空间100,储藏空间100用于容置需冷藏或冷冻的物品,比如雪糕、冰淇淋、鱼肉蔬果或开封的化妆品等。当门体20相对箱体10转动至门体20开启箱体10时,储藏空间100暴露,用户可向储藏空间100内存放物品或从储藏空间100内取出物品;当门体20相对箱体10转动至关闭箱体10时,储藏空间100隐藏,冰箱00可对储藏空间100内的物品进行冷藏保存或冷冻保存。
37.冰箱00可以是具有单门、双门或者多门的冰箱。不同数量的门体20可以对应冰箱00的不同区域,冰箱00的不同区域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冰箱00的箱体10可以被分为冷藏室和冷冻室,则冷藏室和冷冻室各自设置有一个门体20。冰箱00的不同区域单独设置门体20可以使冰箱00在开关时各区域之间不互相影响,比如开启冷藏室的门体20而不影响冷冻室。本技术实施例以冰箱00为具有单门的冰箱为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实施例对冰箱00的门体20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制。
3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搁架,其中,搁架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设置;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架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并排架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隔板可沿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隔板沿其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上。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子导轨以及第三子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二子导轨以及第四子导轨;所述第一隔板架设于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上,所述第二隔板架设于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上;所述第一隔板远离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或所述第二子导轨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隔板可相对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翻转。
40.所述第二隔板可沿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以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重叠;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为所述第一隔板上与用于搁置物品的一面相背设置的一面。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包括顶部和邻接于所述顶部两侧的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相对所述顶部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弯折,以在所述顶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
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二隔板。
42.所述第三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所述第四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上。
43.所述第三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卡接,以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子导轨卡接;和/或
44.所述第四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卡接,以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四子导轨卡接。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靠近所述第三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一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第三子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抵接;和/或所述第二隔板靠近所述第四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一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第四子导轨靠近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抵接。
46.所述第一子导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子导轨的宽度且/或所述第二子导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四子导轨的宽度,以在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重叠时避让所述支脚。
4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其中,冰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搁架,所述搁架为如上所述的搁架。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箱胆上,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与所述箱胆一体成型。
4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搁架,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架设并排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通过使第二隔板可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至第一隔板的一侧而与第一隔板至少部分重叠,实现了搁架的折叠使用,从而提高了搁架的使用灵活度,解决了用户放置高度不同的物品时较为麻烦的技术问题。
49.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0.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搁架及冰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设置;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架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并排架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隔板可沿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隔板沿其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子导轨以及第三子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二子导轨以及第四子导轨;所述第一隔板架设于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上,所述第二隔板架设于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上;所述第一隔板远离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或所述第二子导轨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隔板可相对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可沿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以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重叠;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为所述第一隔板上与用于搁置物品的一面相背设置的一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包括顶部和邻接于所述顶部两侧的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相对所述顶部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弯折,以在所述顶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二隔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所述第四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第三子导轨和所述第四子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一子导轨和所述第二子导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卡接,以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子导轨卡接;和/或所述第四子导轨远离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卡接,以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四子导轨卡接。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靠近所述第三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一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第三子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子导轨的一端抵接;和/或所述第二隔板靠近所述第四子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一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第四子导轨
靠近所述第二子导轨的一端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导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子导轨的宽度且/或所述第二子导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四子导轨的宽度,以在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重叠时避让所述支脚。9.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搁架,所述搁架为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搁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箱胆上,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与所述箱胆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搁架及冰箱,其中搁架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相对设置;第一隔板,第一隔板架设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并排架设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第二隔板可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至第一隔板的一侧,以使第一隔板沿其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隔板上。本申请提供的搁架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架设并排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通过使第二隔板可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至第一隔板的一侧而与第一隔板至少部分重叠,实现了搁架的折叠使用,从而提高了搁架的使用灵活度,解决了用户放置高度不同的物品时较为麻烦的技术问题。烦的技术问题。烦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洪鹄 唐义亭 魏建 黄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