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28  10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


背景技术:

2.冷冻库是指用各种设备制冷、可人为控制和保持稳定低温的设施,主要由制冷系统、控制装置、隔热库房等组成。具体地,在工作时,首先利用控制装置控制制冷系统启动,然后利用制冷系统的冷风机将冷风送入隔热库房内,降低隔热库房内的温度,达到对放置于隔热库房内的食品或药品等冷冻加工及冷藏的目的。
3.冷空气的密度比热空气要高,因此,在冷气机将冷气输送至冷冻库内时,冷空气随着输入时间逐渐上升,从而使得冷冻库的温度下降,现有的冷冻库不具备冷气对流功能,导致冷空上升较慢,且冷库中的气味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
6.(二)技术方案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8.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包括冷库本体,所述冷库本体连接冷气机,所述冷库本体内壁顶部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所述冷库本体的一侧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连接所述冷库本体底部一侧,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连接所述空气过滤机构,所述空气过滤机构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均布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下方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筒体,所述过滤筒体内设置有透气网板,所述透气网板上方填充有活性炭过滤层。
9.优选的,过滤板底部位于每个气孔的对应处均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过滤筒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10.优选的,所述导风罩底部盖合有不锈钢网板,所述不锈钢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导风罩底部。
11.优选的,所述导风罩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出风管相同通的通风仓,所述通风仓与所述出风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限制风源只能从出风管进入通风仓的单向通风机构。
12.优选的,所述单向通风机构包括封堵在所述出风管出风口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通过铰接间连接所述通风仓内壁。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气机将冷气输送至冷库本体内,鼓风机将位于冷库本体底部流动的冷气通过出风管输送至空气过滤机构内,可使冷气实现对流,提高了制冷效率,空气过滤机构不仅能够将冷气输送至冷库本体内壁顶,而且能够通过活性炭过滤层将冷库本体内的异味和空气中的杂质吸附,避免冷库本体内气味不
佳。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空气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过滤板安装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过滤组件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冷库本体;2-空气过滤机构;3-出风管;4-鼓风机;5-进风管;6-冷气机;21-导风罩;22-通风仓;23-单向通风机构;24-气孔;25-过滤组件;26-不锈钢网板;27-过滤板;251-内螺纹;252-过滤筒体;253-活性炭过滤层;254-透气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2.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包括冷库本体1,冷库本体1连接冷气机6,冷库本体1内壁顶部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2,冷库本体1的一侧设有鼓风机4,鼓风机4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5连接冷库本体1底部一侧,鼓风机4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3连接空气过滤机构2,空气过滤机构2包括导风罩21,导风罩21内设置有过滤板27,过滤板27上均布有多个气孔24,气孔24下方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组件25,过滤组件25包括过滤筒体252,过滤筒体252内设置有透气网板254,透气网板254上方填充有活性炭过滤层253;使用时,冷气机6将冷气输送至冷库本体1内,鼓风机4将位于冷库本体1底部流动的冷气通过出风管3输送至空气过滤机构2内,可使冷气实现对流,提高了制冷效率,空气过滤机构2不仅能够将冷气输送至冷库本体1内壁顶,而且能够通过活性炭过滤层253将冷库本体1内的异味和空气中的杂质吸附,避免冷库本体1内气味不佳。
23.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过滤板27底部位于每个气孔24的对应处均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过滤筒体252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251;过滤筒体252螺纹连接连接环,使得过滤筒体252能够可拆卸安装,便于更换过滤筒体252内的活性炭过滤层253。
24.本实施例中,导风罩21底部盖合有不锈钢网板26,不锈钢网板26通过螺栓固定在导风罩21底部。
25.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导风罩21顶部设置有与出风管3相同通的通风仓22,通风仓22与出风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限制风源只能从出风管3进入通风仓22的单向通风机构23,单向通风机构23包括封堵在出风管3出风口的挡板,挡板的顶部通过铰接间连接通风仓22内壁;单向通风机构23有利于冷气的循环对流。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冷气机6将冷气输送至冷库本体1内,鼓风机4将位于冷库本体1底部流动的冷气通过出风管3输送至空气过滤机构2内,可使冷气实现对流,提高了制冷效率,空气过滤机构2不仅能够将冷气输送至冷库本体1内壁顶,而且能够通过活性炭过滤层253将冷库本体1内的异味和空气中的杂质吸附,避免冷库本体1内气味不佳。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包括冷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本体连接冷气机,所述冷库本体内壁顶部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所述冷库本体的一侧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连接所述冷库本体底部一侧,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连接所述空气过滤机构,所述空气过滤机构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均布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下方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筒体,所述过滤筒体内设置有透气网板,所述透气网板上方填充有活性炭过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其特征在于,过滤板底部位于每个气孔的对应处均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过滤筒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底部盖合有不锈钢网板,所述不锈钢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导风罩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出风管相同通的通风仓,所述通风仓与所述出风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限制风源只能从出风管进入通风仓的单向通风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通风机构包括封堵在所述出风管出风口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通过铰接间连接所述通风仓内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气循环对流冷冻库,冷库本体连接冷气机,冷库本体内壁顶部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冷库本体的一侧设有鼓风机,鼓风机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连接冷库本体底部一侧,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连接空气过滤机构,空气过滤机构包括导风罩,导风罩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上均布有多个气孔,气孔下方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气机将冷气输送至冷库本体内,鼓风机将位于冷库本体底部流动的冷气通过出风管输送至空气过滤机构内,可使冷气实现对流,提高了制冷效率,空气过滤机构不仅能够将冷气输送至冷库本体内壁顶,而且能够通过活性炭过滤层将冷库本体内的异味和空气中的杂质吸附,避免冷库本体内气味不佳。体内气味不佳。体内气味不佳。


技术研发人员:郑兴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六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