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外桶、出雾筒、浮球杠杆结构以及盖板,所述底座具有上开口腔,所述外桶设有纵向孔,所述浮球杠杆结构包括套圈、弹簧、阀杆、浮球,所述套圈设置于所述纵向孔顶端处,所述阀杆一端穿设于所述纵向孔后该阀杆套固于所述套圈。其存在的问题是:使用前述结构的加湿器过程中,现有浮球因圆径大,使力臂修长,导致加湿器体积大,无法实现小型化生产制造。
3.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极大地缩小浮球杠杆结构,它具有缩小加湿器体积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包括底座、外桶、出雾筒、浮球杠杆结构以及盖板,所述底座具有上开口腔,所述外桶设有纵向孔,所述浮球杠杆结构包括套圈、弹簧、阀杆、浮球,所述套圈设置于所述纵向孔顶端处,所述阀杆一端穿设于所述纵向孔后该阀杆套固于所述套圈;
7.所述上开口腔设有沉口部和设置于所述沉口部侧壁的装配部,所述浮球设置于所述沉口部内;所述浮球包括呈扇形板状的具有通孔的浮板部和沿所述浮板部下表面延伸的至少一个臂部,所述浮板部上表面的拐角处与穿套于所述弹簧的阀杆另一端抵接配合,所述臂部枢接于所述装配部。
8.所述的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装配部包括沿台部、缺口部、隔板部以及横向杆部,所述缺口部设置于所述沿台部,所述隔板部沿前后方向一体插接于所述缺口部,所述横向杆部一端一体相接于所述缺口部一侧壁,所述横向杆部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隔板部后一体相接于所述缺口部另一侧壁,以使所述缺口部、隔板部以及横向杆部构成两个枢孔部;
9.所述臂部为两个,两个所述臂部扣入所述枢孔部后,以使所述臂部所述枢接于相应的所述横向杆部侧壁。
10.所述的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浮板部上表面延伸有凸体部,所述凸体部呈弧形球状,所述凸体部的球心处于呈扇形板状的所述浮板部的直径线上;
11.所述凸体部与所述阀杆抵接配合。
12.所述的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凸体部侧壁设有倾斜面部。
13.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设置具有呈扇形板状浮板部的浮球,改进了浮球杠杆结构,解决了现有浮球因圆径大、力臂修长所导致加湿器体积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缩小了浮球的圆径,能极大地缩小浮球杠杆结构,有助于缩小加湿器的体积,实现小型化生产制造。
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的立体图;
17.图2为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一视角的剖视图;
18.图3为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0.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
21.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请参考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包括底座1、外桶2、出雾筒3、浮球杠杆结构4以及盖板5,所述底座1具有上开口腔1a,所述外桶2设有纵向孔20,所述浮球杠杆结构4包括套圈40、弹簧41、阀杆42、浮球43,所述套圈40设置于所述纵向孔20顶端处,所述阀杆42一端穿设于所述纵向孔20后该阀杆42套固于所述套圈40;
23.所述上开口腔1a设有沉口部10和设置于所述沉口部10侧壁的装配部11,所述浮球43设置于所述沉口部10内;所述浮球43包括呈扇形板状的具有通孔43b的浮板部430和沿所述浮板部430下表面延伸的至少一个臂部431,所述浮板部430上表面的拐角处与穿套于所述弹簧41的阀杆42另一端抵接配合,所述臂部431枢接于所述装配部11。
24.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浮球因圆径大、力臂修长,现有的力臂一般在140mm以上,使用本发明的改进浮球杠杆结构4的加湿器,能有效地缩小了浮球43的圆径,能极大地缩小浮球杠杆结构4,有助于缩小加湿器的体积,实现小型化生产制造。
25.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11包括沿台部110、缺口部111、隔板部112以及横向杆部113,所述缺口部111设置于所述沿台部110,所述隔板部112沿前后方向一体插接于所述缺口部111,所述横向杆部113一端一体相接于所述缺口部111一侧壁,所述横向杆部113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隔板部112后一体相接于所述缺口部111另一侧壁,以使所述缺口部111、隔板部112以及横向杆部113构成两个枢孔部11c;
26.所述臂部431为两个,两个所述臂部431扣入所述枢孔部11c后,以使所述臂部431所述枢接于相应的所述横向杆部113侧壁。
27.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板部430上表面延伸有凸体部44,所述凸体部44呈弧形球状,所述凸体部44的球心处于呈扇形板状的所述浮板部430的直径线上;
28.所述凸体部44与所述阀杆42抵接配合。前述凸体部44的设置,所述阀杆42无论处于哪个位置,都能确保所述阀杆42和所述凸体部44之间的抵接是相切的关系,如此能使所述浮球43的重力产生对阀杆42的支持力达到最大化。
29.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体部44侧壁设有倾斜面部440。
3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设置具有呈扇形板状浮板部的浮球,改进了浮球杠杆结构,解决了现有浮球因圆径大、力臂修长所导致加湿器体积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缩小了浮球的圆径,能极大地缩小浮球杠杆结构,有助于缩小加湿器的体积,实现小型化生产制造。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3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包括底座、外桶、出雾筒、浮球杠杆结构以及盖板,所述底座具有上开口腔,所述外桶设有纵向孔,所述浮球杠杆结构包括套圈、弹簧、阀杆、浮球,所述套圈设置于所述纵向孔顶端处,所述阀杆一端穿设于所述纵向孔后该阀杆套固于所述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腔设有沉口部和设置于所述沉口部侧壁的装配部,所述浮球设置于所述沉口部内;所述浮球包括呈扇形板状的具有通孔的浮板部和沿所述浮板部下表面延伸的至少一个臂部,所述浮板部上表面的拐角处与穿套于所述弹簧的阀杆另一端抵接配合,所述臂部枢接于所述装配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包括沿台部、缺口部、隔板部以及横向杆部,所述缺口部设置于所述沿台部,所述隔板部沿前后方向一体插接于所述缺口部,所述横向杆部一端一体相接于所述缺口部一侧壁,所述横向杆部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隔板部后一体相接于所述缺口部另一侧壁,以使所述缺口部、隔板部以及横向杆部构成两个枢孔部;所述臂部为两个,两个所述臂部扣入所述枢孔部后,以使所述臂部所述枢接于相应的所述横向杆部侧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部上表面延伸有凸体部,所述凸体部呈弧形球状,所述凸体部的球心处于呈扇形板状的所述浮板部的直径线上;所述凸体部与所述阀杆抵接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部侧壁设有倾斜面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浮球杠杆结构的加湿器,包括底座、外桶、出雾筒、浮球杠杆结构以及盖板,底座具有上开口腔,上开口腔设有沉口部和设置于沉口部侧壁的装配部,浮球设置于沉口部内;浮球包括呈扇形板状的具有通孔的浮板部和沿浮板部下表面延伸的至少一个臂部,浮板部上表面的拐角处与穿套于弹簧的阀杆另一端抵接配合,臂部枢接于装配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具有呈扇形板状浮板部的浮球,改进了浮球杠杆结构,解决了现有浮球因圆径大、力臂修长所导致加湿器体积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缩小了浮球的圆径,能极大地缩小浮球杠杆结构,有助于缩小加湿器的体积,实现小型化生产制造。型化生产制造。型化生产制造。
技术研发人员:卢少权 王木棉 侯勇 廖秋勃 钟亿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泰坦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