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28  119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理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


背景技术:

2.料理机是集打豆浆、磨干粉、榨果汁、打肉馅、刨冰等功能于一身,用于制作果汁、豆浆、果酱、干粉、刨冰、肉馅等多种食品的家用电器,是榨汁机变得比较多元化后的产物。市场上料理机产品的性能标准划分为六大类:出汁率、噪音指标、稳定性、易用性、飞渣情况、杯体材质。发热盘作为料理机工作时所需的部件,通常是在料理杯、杯底座之间连接时被压紧固定在二者之间。
3.现有的发热盘一般内部是采用两个滚珠轴承来固定刀片,因滚珠轴承之间相互接触,工作时因滚动效果会让两个滚珠轴承有平面摩擦,如此便会让滚珠轴承有所磨损,以致滚珠轴承不可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滚珠轴承来固定刀片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避免滚珠轴承产生平面摩擦的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包括刀片组件和发热盘,所述刀片组件包括刀片和滚动轴,所述发热盘上设有铝轴套,所述铝轴套内设有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所述刀片置于滚动轴的上端,所述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发热盘通过铝轴套内的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套装于滚动轴上。
7.滚动轴转动时可带动滚动轴上端的刀片对外界物品有切割效果,发热盘通过铝轴套内的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套装于滚动轴上,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之间留有间隙,滚珠轴承内圈转动时与含油轴承便不会产生平面摩擦,如此便达到了可避免滚珠轴承产生平面摩擦的目的,含油轴承不仅有固定刀片的效果,而且成本低、能吸振且噪声小,转动时因与滚动轴有所摩擦会发热,因发热而置的热膨胀使孔隙减小,润滑油溢出进入轴承间隙,当停止转动后,孔隙便恢复如常,润滑油则又被吸回孔隙。
8.作为优选,所述滚动轴两端均穿过铝轴套置于铝轴套的外部,所述滚动轴的下端设有连接头,所述滚动轴与连接头连接,所述发热盘套装于铝轴套的外侧面上。这样设计通过滚动轴上套有的铝轴套可让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都置于内部,让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受到铝轴套的保护,避免外界对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有所影响,滚动轴两端均穿过铝轴套置于铝轴套的外部,滚动轴的下端与连接头连接,如此便与滚动轴于铝轴套和连接头的支撑效果下顺利地滚动着。
9.作为优选,所述铝轴套的上端内侧设有油封,所述含油轴承置于油封的正下方,所述滚珠轴承置于含油轴承的正下方,所述滚动轴的下端依次穿过铝轴套内的油封、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后与连接头螺纹连接。这样设计通过铝轴套的上端内侧的油封对铝轴套内有
一个水密效果,避免铝轴套内与铝轴套外液体的自由出入。
10.作为优选,所述滚动轴上设有圆环状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垫片,所述铝轴套底端置于凹槽内的垫片上。这样设计通过滚动轴上的圆环状凹槽可让铝轴套底端置位与此凹槽内的垫片上,避免了铝轴套内与铝轴套外液体的自由出入。
11.作为优选,所述滚动轴上设有垫圈,所述发热盘套装在铝轴套的上端与外侧面上,所述垫圈置于发热盘的上方,所述滚动轴的上端依次穿过铝轴套上端的发热盘和垫圈后与刀片固定连接。这样设计通过滚动轴上的垫圈增加了发热盘与刀片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发热盘受刀片影响摩擦受损。
12.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盘的下方安装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套装在铝轴套的外侧面上,所述发热管与发热盘相接触。这样设计通过发热盘下方的发热管可避免发热管与发热盘顶面的刀片有触碰,而且发热管套装在铝轴套的外侧面上,便于发热盘发出的热量经发热管散发于铝轴套外。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达到可避免滚珠轴承产生平面摩擦的目的;能起到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的保护效果;便于滚动轴的顺利转动;起到避免铝轴套内与铝轴套外液体自由出入的作用。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铝轴套内的连接示意图。
17.图中:1、刀片,2、铝轴套,3、发热盘,4、发热管,5、油封,6、含油轴承,7、滚珠轴承,8、连接头,9、滚动轴,10、间隙,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9.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包括刀片组件和发热盘3,刀片组件包括刀片1和滚动轴9,发热盘3上设有铝轴套2,铝轴套2内设有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刀片1置于滚动轴9的上端,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之间留有间隙10,发热盘3通过铝轴套2内的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套装于滚动轴9上。
20.如图1和图3所示,滚动轴9两端均穿过铝轴套2置于铝轴套2的外部,滚动轴9的下端设有连接头8,滚动轴9与连接头8连接,发热盘3套装于铝轴套2的外侧面上。铝轴套2的上端内侧设有油封5,含油轴承6置于油封5的正下方,滚珠轴承7置于含油轴承6的正下方,滚动轴9的下端依次穿过铝轴套2内的油封5、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后与连接头8螺纹连接。滚动轴9上设有圆环状的凹槽11,凹槽11内设有垫片,铝轴套2底端置于凹槽11内的垫片上。滚动轴9上设有垫圈,发热盘3套装在铝轴套2的上端与外侧面上,垫圈置于发热盘3的上方,滚动轴9的上端依次穿过铝轴套2上端的发热盘3和垫圈后与刀片1固定连接。发热盘3的下方安装有发热管4,发热管4套装在铝轴套2的外侧面上,发热管4与发热盘3相接触。
21.使用时,首先将需要处理的物品放置于刀片1的附近位置,可置于刀片1的上方,接着将料理机做好与外界的电连接,料理机上的发热盘3便做到了好了外界提供工作使用时
的电资源的工作。接着开启料理机的工作,如此下端依次穿过铝轴套2内的油封5、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后与连接头8螺纹连接,上端依次穿过铝轴套2上端的发热盘3和垫圈后与刀片1固定连接的滚动轴9便顺利的转动起来,与连接头8滚动连接的滚动轴9上可设置凸起纹,而连接头8上则可设置与凸起纹相对应的凹槽,滚动轴9便在连接头8凹槽的限位效果下顺利转动。
22.当滚动轴9转动时,置于滚动轴9的顶端的刀片1受力便也有转动效果,而刀片1上方的物品便会被刀片1切割,铝轴套2内的滚动轴9上套装着的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也在支撑滚动轴9的同时让滚动轴9顺利的转动着,含油轴承6上设置的若干个开孔,在转动时因与滚动轴9有所摩擦会发热,因发热而置的热膨胀使孔隙减小,润滑油溢出进入轴承间隙,当停止转动后,孔隙便恢复如常,润滑油则又被吸回孔隙,不仅如此,含油轴承成本低、能吸振且噪声小。滚动轴9转动时,因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之间留有间隙10,确保了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之间不会产生平面摩擦,达到了可避免滚珠轴承7产生平面摩擦的目的。而铝轴套2的上端内侧有油封5,油封5可避免铝轴套2内和铝轴套2外的液体从铝轴套2上端自由出入,滚动轴9下端则有圆环状凹槽11,铝轴套2的底端置于凹槽11内垫片上,避免了铝轴套2内和铝轴套2外的液体从铝轴套2底端自由出入,铝轴套2的润滑油便不会散出铝轴套2外。
23.滚动轴9转动带动刀片1切割的同时,套装于铝轴套2的端上发热盘3会有加热效果,此处发热盘3的下方上接触有发热管4,发热管4套装在铝轴套2的外侧面上,发热盘3的热量便可经发热管4向外散发。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刀片组件和发热盘(3),所述刀片组件包括刀片(1)和滚动轴(9),所述发热盘(3)上设有铝轴套(2),所述铝轴套(2)内设有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所述刀片(1)置于滚动轴(9)的上端,所述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之间留有间隙(10),所述发热盘(3)通过铝轴套(2)内的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套装于滚动轴(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滚动轴(9)两端均穿过铝轴套(2)置于铝轴套(2)的外部,所述滚动轴(9)的下端设有连接头(8),所述滚动轴(9)与连接头(8)连接,所述发热盘(3)套装于铝轴套(2)的外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铝轴套(2)的上端内侧设有油封(5),所述含油轴承(6)置于油封(5)的正下方,所述滚珠轴承(7)置于含油轴承(6)的正下方,所述滚动轴(9)的下端依次穿过铝轴套(2)内的油封(5)、含油轴承(6)和滚珠轴承(7)后与连接头(8)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滚动轴(9)上设有圆环状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有垫片,所述铝轴套(2)底端置于凹槽(11)内的垫片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滚动轴(9)上设有垫圈,所述发热盘(3)套装在铝轴套(2)的上端与外侧面上,所述垫圈置于发热盘(3)的上方,所述滚动轴(9)的上端依次穿过铝轴套(2)上端的发热盘(3)和垫圈后与刀片(1)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发热盘(3)的下方安装有发热管(4),所述发热管(4)套装在铝轴套(2)的外侧面上,所述发热管(4)与发热盘(3)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旨在提供了一种可避免滚珠轴承产生平面摩擦的加热高速料理机发热盘结构。它包括刀片组件和发热盘,所述刀片组件包括刀片和滚动轴,所述发热盘上设有铝轴套,所述铝轴套内设有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所述刀片置于滚动轴的上端,所述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发热盘通过铝轴套内的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套装于滚动轴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达到可避免滚珠轴承产生平面摩擦的目的;能起到含油轴承和滚珠轴承的保护效果;便于滚动轴的顺利转动;起到避免铝轴套内与铝轴套外液体自由出入的作用。套外液体自由出入的作用。套外液体自由出入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江 卢荣苗 魏云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杰士达工程塑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2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