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
背景技术:
2.在齿轮制作完成后,需要对齿轮的m值进行测量检查,以确定齿轮的m值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具体的,对于内齿圈,使用块规配合圆棒对内齿圈棒间距进行测量检查;对于外齿轮,使用千分尺对外齿轮的跨棒距进行测量检查。但是目前没有既能对内齿圈的棒间距进行检查,又能对外齿轮的跨棒距进行检查的测量检具。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横杆、固定块、百分表、测量杠杆、移动杆和固定件,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横杆的左端,所述测量杠杆的中部可转动式连接于固定块上,所述测量杠杆上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第一螺栓,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圆孔螺合在第一螺孔内时,所述测量杠杆处于竖直状态,所述测量杠杆的下端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连通测量杠杆的左右侧面,所述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固设有第一测头,所述百分表固设于固定块的上方,所述百分表的测杆抵触在测量杠杆的上端,所述百分表的测杆与测量杠杆的抵触位置至测量杠杆中部的距离与第二螺孔至测量杠杆中部的距离相同,所述移动杆竖直设置,所述移动杆可左右滑动式设置在横杆上,所述固定件用于将移动杆固定在横杆上,所述移动杆的下端设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连通移动杆的左右侧面,所述第三螺孔内螺合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固设有第二测头。
5.进一步,所述移动杆上设有滑套,所述横杆与滑套的内腔配合,所述移动杆固定在滑套上。
6.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为第二螺栓,所述滑套上设有第四螺孔,所述第二螺栓螺合在第四螺孔内,所述第二螺栓的旋入端用于与横杆相抵触。
7.进一步,所述固定块的上方固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位于百分表的下方,所述安装杆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测量杠杆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安装杆内沿其轴向设有两个孔道,两个所述孔道分设于第一通孔的左右两侧,所述孔道的一端设有封闭头,所述孔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一通孔,所述孔道内设有压头、压杆、第三螺杆和压缩弹簧,所述压头固定在压杆的朝向第一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三螺杆固定在压杆的背离第一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三螺杆穿出封闭头后螺合有螺母,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触在压头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封闭头上。
8.进一步,所述封闭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孔道内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9.进一步,所述测量杠杆上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移动杆上设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下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既能够测量内齿圈的棒间距,又能测量外齿轮的跨棒距,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的使用状态图。
14.图中,1、横杆;2、固定块;3、百分表;4、测量杠杆;5、第一螺栓;6、移动杆;7、轴杆;8、第二螺孔;9、第一测头;10、第一螺杆;11、滑套;12、第二螺栓;13、第三螺孔;14、第二测头;15、第二螺杆;16、安装杆;17、第一通孔;18、孔道;19、封闭头;20、压头;21、压杆;22、第三螺杆;23、压缩弹簧;24、螺母;25、第一支撑座;26、第二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杆1、固定块2、百分表3、测量杠杆4、第一螺栓5、移动杆6和固定件,固定块2固定在横杆1的左端,测量杆的中部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轴杆7,轴杆7固定在固定块2上,使测量杠杆4可以在固定块2上转动,测量杠杆4上设有供第一螺栓5穿过的圆孔,固定块2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栓5穿过圆孔螺合在第一螺孔内时,测量杠杆4垂直于横杆1,即此时杠杆为竖直状态。测量杠杆4的下端设有第二螺孔8,第二螺孔8连通测量杠杆4的左右侧面,测量杠杆4上设有第一测头9,第一测头9的一侧面设有第一螺杆10,第一测头9和第一螺杆10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螺杆10螺合在第二螺孔8内。百分表3固定在固定块2的上方,百分表3的测杆用于抵触测量杠杆4的上端,百分表3的测杆与测量杠杆4的抵触位置至测量杠杆4中部的距离与第二螺孔8至测量杠杆4中部的距离相同,移动杆6垂直于横杆1设置,即移动杆6为竖直状态。移动杆6上设有滑套11,横杆1与滑套11的内腔配合,移动杆6固定在滑套11上,以使移动杆6可在横杆1上左右滑动,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横杆1上设置滑槽,在移动杆6上设置滑块,使滑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以此使移动杆6可以在横杆1上左右滑动。固定件为第二螺栓12,滑套11上设有第四螺孔,第二螺栓12螺合在第四螺孔内,第二螺栓12的旋入端用于与横杆1相抵触,使第二螺栓12的旋入端抵紧在横杆1上,便能使滑套11不能在横杆1上滑动,以此便能对移动杆6进行固定。可以理解,还能采用其它方式将滑套11固定在横杆1上。移动杆6的下端设有第三螺孔13,第三螺孔13连通移动杆6的左右侧面,移动杆6上设有第二测头14,第二测头14一侧面设有第二螺杆15,第二测头14和第二螺杆15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螺杆15螺合在第三螺孔13内。
17.固定块2和百分表3之间固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安装杆16,即安装杆16位于固定块2的上方且位于百分表3的下方,安装杆16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17,测量杠杆4的上端向上穿过第一通孔17,安装杆16内设有两个孔道18,孔道18沿左右方向设置,即孔道18沿安装杆16的轴向设置。两个孔道18分别位于第一通孔17的左右两侧,孔道18的一端设有封闭头19,封闭头19上设有外螺纹,孔道18内设有内螺纹,在孔道18内转动封闭头19便能调节封闭头19的左右位置,封闭头19的一部分凸出于安装杆16的端部,以方便使用钳子夹住封闭头19凸出于安装杆16的部分转动封闭头19。孔道18的另一端连通第一通孔17,孔道18内设有压
头20、压杆21、第三螺杆22和压缩弹簧23,压头20固定在压杆21的朝向第一通孔17的一端,第三螺杆22固定在压杆21的背离第一通孔17的一端,第三螺杆22穿出封闭头19后螺合有螺母24,压缩弹簧23套在压杆21上,压缩弹簧23的一端抵触在压头20上,压缩弹簧23的另一端抵触在封闭头19上,在孔道18内转动封闭头19,使封闭头19左右移动,能够调节压缩弹簧23的压缩量,进而调节压缩弹簧23的弹力。
18.测量杠杆4上设有第一支撑座25,移动杆6上设有第二支撑座26,第一支撑座25和第二支撑座26的下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测量齿轮或齿圈的m值时,将第一支撑座25和第二支撑座26支撑在齿轮或齿圈的端面上,虽然在测量过程中,测量杠杆4会发生转动而略微倾斜,使第一支撑座25发生略微倾斜,进而整个m值测量检具会发生略微倾斜,但是其倾斜角度极小,测量结果会出现误差,但是其误差极小。在测量过程中,只需要将第一支撑座25和第二支撑座26支撑在齿轮或齿圈的端面上,即能实现较小的测量误差,使所述齿轮m值测量检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19.使用原理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对内齿圈的棒间距进行测量检查时,将螺栓穿过圆孔后旋入第一螺孔内,此时测量杠杆4呈竖直状态,将第一螺杆10旋入第二螺孔8内,并使第一测头9位于测量杠杆4的左侧,将第二螺杆15旋入第三螺孔13,使第二测头14位于移动杆6的右侧,通过块规拼出与内齿圈棒间距的标准值尺寸相同的厚度,然后使用该块规作为参照,在横杆1上滑动滑套11,移动杆6随滑套11滑动,将第一测头9右侧面(即第一测头9与第一连接块的连接面)和第二测头14的左侧面(即第二测头14与第二连接块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调节至与内齿圈棒间距标准值相同,然后通过第二螺栓12对滑套11进行固定,以此对移动杆6进行固定。使第一通孔17右侧的压头20保持在第一通孔17右侧的孔道18内。然后转动第一通孔17左侧的螺母24,使第一通孔17左侧的螺母24在第一通孔17左侧的第一螺杆10上转动的同时相对于第一螺杆10向左移动,在压缩弹簧23的推力作用下,能够将靠左的压头20向右推动,使靠左的压头20抵紧在测量杠杆4的左侧。然后对百分表3进行调零,从第一螺孔内旋出第一螺栓5,此时测量杠杆4失去第一螺栓5的限制,能够转动,靠左的压头20能够推动测量杠杆4转动,将测量杠杆4的上部转动至支撑在第一通孔17的右侧壁的上端(请参考图2所示)。然后使移动杆6和测量杠杆4的下端位于内齿圈内,使第一测头9和第二测头14分别位于相应的齿槽内,使第一支撑座25和第二支撑座26支撑在内齿圈的端面上,在压头20的推力作用下,使第一测头9和第二测头14分别抵紧在两个齿槽内,不用检测人员用手将第一测头9和第二测头14分别压紧在两个齿槽内,此时百分表3所显示的值即为内齿圈的m值误差。
20.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对外齿轮的跨棒距进行测量检查时,将螺栓穿过圆孔后旋入第一螺孔内,此时测量杠杆4呈竖直状态,将第一螺杆10旋入第二螺孔8内,并使第一测头9位于测量杠杆4的右侧,将第二螺杆15旋入第三螺孔13,使第二测头14位于移动杆6的左侧,然后使用外径千分尺作为参照,在横杆1上滑动滑套11,移动杆6随滑套11滑动,将第一测头9左侧面(即第一测头9与第一连接块的连接面)和第二测头14的右侧面(即第二测头14与第二连接块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调节至与外齿轮跨棒距标准值相同,然后通过第二螺栓12对滑套11进行固定,以此对移动杆6进行固定。使第一通孔17左侧的压头20保持在第一通孔17左侧的孔道18内。然后转动第一通孔17右侧的螺母24,使第一通孔17右侧的螺母24在第一通孔17右侧的第一螺杆10上转动的同时相对于第一螺杆
10向右移动,在压缩弹簧23的推力作用下,能够靠右的压头20向左推动,使压头20抵紧在测量杠杆4的右侧。然后对百分表3进行调零,从第一螺孔内旋出第一螺栓5,此时测量杠杆4失去第一螺栓5的限制,能够转动,靠右的压头20能够推动测量杠杆4转动,将测量杠杆4的上部转动至支撑在第一通孔17的左侧壁的上端(请参考图3所示)。然后使移动杆6和测量杠杆4的下端位于外齿轮的两侧,使第一测头9和第二测头14分别位于相应的齿槽内,使第一支撑座25和第二支撑座26支撑在外齿轮的端面上,在压头20的推力作用下,使第一测头9和第二测头14分别抵紧在两个齿槽内,不用检测人员用手将第一测头9和第二测头14分别压紧在两个齿槽内,此时百分表3所显示的值即为外齿轮的m值误差。
2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固定块、百分表、测量杠杆、移动杆和固定件,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横杆的左端,所述测量杠杆的中部可转动式连接于固定块上,所述测量杠杆上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第一螺栓,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圆孔螺合在第一螺孔内时,所述测量杠杆处于竖直状态,所述测量杠杆的下端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连通测量杠杆的左右侧面,所述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固设有第一测头,所述百分表固设于固定块的上方,所述百分表的测杆抵触在测量杠杆的上端,所述百分表的测杆与测量杠杆的抵触位置至测量杠杆中部的距离与第二螺孔至测量杠杆中部的距离相同,所述移动杆竖直设置,所述移动杆可左右滑动式设置在横杆上,所述固定件用于将移动杆固定在横杆上,所述移动杆的下端设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连通移动杆的左右侧面,所述第三螺孔内螺合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固设有第二测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上设有滑套,所述横杆与滑套的内腔配合,所述移动杆固定在滑套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第二螺栓,所述滑套上设有第四螺孔,所述第二螺栓螺合在第四螺孔内,所述第二螺栓的旋入端用于与横杆相抵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上方固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位于百分表的下方,所述安装杆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测量杠杆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安装杆内沿其轴向设有两个孔道,两个所述孔道分设于第一通孔的左右两侧,所述孔道的一端设有封闭头,所述孔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一通孔,所述孔道内设有压头、压杆、第三螺杆和压缩弹簧,所述压头固定在压杆的朝向第一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三螺杆固定在压杆的背离第一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三螺杆穿出封闭头后螺合有螺母,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触在压头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封闭头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孔道内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杠杆上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移动杆上设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下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M值测量检具,包括横杆、固定块、百分表、测量杠杆、移动杆和固定件,固定块固定在横杆的左端,测量杠杆的中部可转动式连接于固定块上,测量杠杆的下端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固设有第一测头,百分表固设于固定块的上方,百分表的测杆抵触在测量杠杆的上端,百分表的测杆与测量杠杆的抵触位置至测量杠杆中部的距离与第二螺孔至测量杠杆中部的距离相同,移动杆可左右滑动式设置在横杆上,固定件用于将移动杆固定在横杆上,移动杆的下端设有第三螺孔,第三螺孔内螺合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上设有第二测头。本实用新型既能够测量内齿圈的棒间距,又能测量外齿轮的跨棒距,适用范围广。范围广。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阁 邹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綦江重配齿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