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
背景技术:
2.熔喷布产能的急剧增加,对其技术要求起到了反推动作用,未来几年内熔喷非织造材料可以得到长足发展。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还可以用于室内空气净化、车用空气过滤材料等多种过滤吸附工况,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3.目前,市场上的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它包括熔喷布基础层。传统的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只是通过聚丙烯树脂超细纤维热粘合而成,会因为卷绕机和中间输送辊间的拉扯,造成熔喷布的拉扯,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强,抗拉强度高以及实用性强的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包括基础层,该基础层由聚丙烯树脂超细纤维热粘合而成,还包括与基础层连接的成型层,所述成型层是由直径在0.3mm-0.5mm之间的纤维组十字交叉而成的网状结构,该纤维组由碳纤维结构以及包裹于碳纤维结构外的树脂层组成。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与基础层连接的成型层,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基础层以及成型层结构,通过成型层结构对基础层结构形成良好受力结构,进而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稳定性提高,确保了熔喷布松紧程度的均衡,进一步的将成型层设置为由直径在0.3mm-0.5mm之间的纤维组十字交叉而成的网状结构,该纤维组由碳纤维结构以及包裹于碳纤维结构外的树脂层组成,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增加了碳纤维结构的结构强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层由聚丙烯树脂在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作用下被迅速拉细并冷却固化成为熔喷超细纤维后成型于成型层的两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层由聚丙烯树脂在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作用下被迅速拉细并冷却固化成为熔喷超细纤维后成型于成型层的两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成型在成型层的两侧,将成型层作为良好的受力主体,从而提高了在结合后良好的结构强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并且通过双层的基础层,增加了吸附过滤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碳纤维结构的外径和树脂层的环宽之间的比值为1.5-2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结构的外径和树脂层的环宽之间的比值为1.5-2之间,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提高了碳纤维结构和树脂层两者之间整体的结构强度,形成了良
好的结构稳定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型层的网孔数目在10-20目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型层的网孔数目在10-20目之间,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控制成型层的网孔数目,在确保成型层和基础层进行配合时,形成良好的结合效果,同时保障了整体上的结构强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层内添加有用于提高电荷捕捉效率的驻极体。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础层内添加驻极体,可以提高熔喷布静电驻极的电荷捕捉效率,获得高带电量的驻极熔喷布。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驻极体为金属镁盐或金属铝盐或含氟化合物或三者的共混物。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驻极体为金属镁盐或金属铝盐或含氟化合物或三者的共混物,通过将金属镁盐、金属铝盐以及含氟物质共混物添加到熔喷布中,可以提高熔喷布静电驻极的电荷捕捉效率,获得高带电量的驻极熔喷布。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实施例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实施例纤维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附图标记,1、基础层;2、成型层;20、碳纤维结构;21、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21.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22.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23.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包括基础层1,该基础层1由聚丙烯树脂超细纤维热粘合而成,还包括与基础层1连接的成型层2,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基础层1以及成型层2结构,通过成型层2结构对基础层1结构形成良好受力结构,进而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稳定性提高,确保了熔喷布松紧程度的均衡,进一步的将成型层2设置为由直径在0.3mm-0.5mm之间的纤维组十字交叉而成的网状结构,该纤维组由碳纤维结构20以及包裹于碳纤维结构20外的树脂层21组成,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增加了碳纤维结构20的结构强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2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基础层1由聚丙烯树脂在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作用下
被迅速拉细并冷却固化成为熔喷超细纤维后成型于成型层2的两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成型在成型层的两侧,将成型层2作为良好的受力主体,从而提高了在结合后良好的结构强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并且通过双层的基础层1,增加了吸附过滤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2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碳纤维结构20的外径和树脂层21的环宽之间的比值为1.5-2之间,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提高了碳纤维结构20和树脂层21两者之间整体的结构强度,形成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2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成型层2的网孔数目在10-20目之间,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控制成型层2的网孔数目,在确保成型层2和基础层1进行配合时,形成良好的结合效果,同时保障了整体上的结构强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2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基础层1内添加驻极体,可以提高熔喷布静电驻极的电荷捕捉效率,获得高带电量的驻极熔喷布。
2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驻极体为金属镁盐或金属铝盐或含氟化合物或三者的共混物,通过将金属镁盐、金属铝盐以及含氟物质共混物添加到熔喷布中,可以提高熔喷布静电驻极的电荷捕捉效率,获得高带电量的驻极熔喷布。
29.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动态调节熔喷过程中卷绕机和中间输送辊间的相对速度,降低熔喷布卷材的内层应力,降低熔喷布存储过程中卷材内外层间的应力差,实现熔喷布松紧程度的均衡,得到过滤效果稳定的熔喷布卷材;
30.以及通过在熔喷过程中增加冷却补风装置,提高熔喷布的冷却程度,降低熔喷布卷材内层温度,消除熔喷布的后结晶,提高熔喷布性能的稳定性和高的力学性能
31.经检测,本实用新型聚丙烯熔喷布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单位面积质量:30g/m2±
7%;
32.2、横向断裂强力:≥7.0n;
33.3、纵向断裂强力:≥10.0n;
34.4、纵向断裂伸长率:≥10.0%;
35.5、盐性过滤效率:≥95%,过滤阻力≤90pa。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包括基础层(1),该基础层(1)由聚丙烯树脂超细纤维热粘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基础层(1)连接的成型层(2),所述成型层(2)是由直径在0.3mm-0.5mm之间的纤维组十字交叉而成的网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组由碳纤维结构(20)以及包裹于碳纤维结构(20)外的树脂层(21)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层(1)由聚丙烯树脂在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作用下被迅速拉细并冷却固化成为熔喷超细纤维后成型于成型层(2)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结构(20)的外径和树脂层(21)的环宽之间的比值为1.5-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层(2)的网孔数目在10-20目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旨在提供一种稳定性强,抗拉强度高以及实用性强的医用级聚丙烯熔喷布,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还包括与基础层连接的成型层,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基础层以及成型层结构,通过成型层结构对基础层结构形成良好受力结构,进而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稳定性提高,确保了熔喷布松紧程度的均衡,进一步的将成型层设置为由直径在0.3mm-0.5mm之间的纤维组十字交叉而成的网状结构,该纤维组由碳纤维结构以及包裹于碳纤维结构外的树脂层组成,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增加了碳纤维结构的结构强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术领域。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 王贵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