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28  117



1.本技术涉及金属粉末制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


背景技术:

2.焊接材料是指焊接时所消耗材料的通称,例如焊条、焊丝、金属粉末、焊剂、气体等。而金属粉末的制备过程是将金属远离进行破碎,使得金属粉末的颗粒粒度达到使用要求。
3.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一些破碎设备对金属原料进行破碎,破碎后的金属粉末需要过筛设备对其进行筛选,使得颗粒粒度达到要求的金属粉末与达不到要求的金属粉末相互分离,达不到要求的金属粉末需要在运输到对辊机内继续破碎,该过程中需要人工将金属粉末在破碎设备和过筛设备之间来回运输,使得金属粉末制备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低,严重影响金属粉末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实现提高金属粉末制备效率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包括对辊机、过筛机、第一输送机以及第二输送机,所述对辊机上设置有上料口和下料口,所述过筛机上设置有进料口、上层出料口以及下层出料口,所述对辊机的上料口与过筛机的上层出料口通过第一输送机连接,所述对辊机的下料口与过筛机的进料口通过第二输送机连接,所述过筛机下层出料口位置设置有收集箱。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金属原料从第一输送机背离对辊机一端加入,在第一输送机的带动下金属原料进入到对辊机的进料口内,在对辊机中金属原料被破碎,破碎后的金属原料从对辊机的下料口进行出料,出料后的金属原料通过第二输送机进入到过筛机的进料口,经过过筛机的过筛后,颗粒度达到要求的金属原料从过筛机的下出料口落入收集箱,颗粒度达不到要求的金属原料从上层出料口重新落入第一输送机上进行再一次破碎,该过程实现对金属原料的循环式破碎,提高了该装置对金属原料的破碎效果,并提高了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金属粉末的制备效率。
8.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远离对辊机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二输送机朝向对辊机一端向下倾斜。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输送机倾斜设置,一方面是方便操作者进行上料,另一方面是减少金属远离直接滑入对辊机内,使得上料速度过快,导致对辊机对金属原料破碎不充分的情况;第二输送机倾斜设置,一方面是方便对辊机将破碎后的金属原料排出到第二输送机上,另一方面使得金属原料缓慢进入过筛机内,使得过筛机对原理进行充分过筛,提高过筛效果。
10.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较低的一端均设置有挡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第一输送机或第二输送机上的金属原料随输送机的
坡度下滑的情况,起到阻挡金属原料的作用。
12.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较高的一端均设置有导流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导流板的作用是减少金属从而输送机上落下时,在其自身的移动惯性作用下出现飞溅的情况。
14.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上方设置有除静电组件,所述除静电组件包括安装架、连接杆以及磁铁,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所述磁铁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磁铁位于第一输送机的上方。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磁铁对经过的金属原料进行除静电,由于金属粉末制备过程中粉尘多,通过除静电可以减少该过程中产生火花,从而预防安装隐患。
16.可选的,所述对辊机上设置有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风管和滤网,所述对辊机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鼓风机连接在出风口上,且滤网设置在出风口内,所述风管与鼓风机连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鼓风机对对辊机进行吸尘,该过程中通过滤网阻挡金属粉末,来减少金属粉末进入鼓风机的情况,有利于减少车间内的灰尘,改善加工环境。
18.可选的,所述过筛机在下层出料口位置设置有挡尘组件,所述挡尘组件包括挡尘布和套筒,所述挡尘布呈锥形并固定连接在套筒上,挡尘布罩设在收集箱的上方,所述套筒套设在下层出料口上并与下层出料口固定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尘布通过套筒固定在过筛机的下层出料口上,并罩设住收集箱,一方面减少金属粉末生产过程中收集箱内掺入杂质,另一方面起到挡尘的效果,减少车间内的灰尘。
20.可选的,所述套筒上远离收集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且第一弧形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耳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板,且第二弧形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耳板一一对应的第二耳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位于下层出料口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耳板均与对应的第二耳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套筒套设在下层出料口上,然后通过拧紧螺栓,使得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相互靠近并夹紧下层出料口,从而实现套筒与下层出料口之间的固定,进而实现挡尘布的安装。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金属原料在对辊机内进行粉碎,金属原料粉碎后通过第二输送机进入到对辊机内进行过筛,过筛后达不到要求的金属粉末再通过第一输送机进入对辊机继续粉碎,该过程实现对金属原料的循环式破碎,提高了该装置对金属原料的破碎效果,并提高了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从而金属粉末制备效率;
24.2.金属粉末制备过程中粉尘量大,通过磁铁对金属远离进行除静电,减少车间内产生火花,从而提高金属粉末制备过程的安全性;
25.3.通过鼓风机对对辊机内进行吸尘以及挡尘布对收集箱进行挡尘,有利于减少车间内灰尘量,从而改善加工环境。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除静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吸尘组件的爆炸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挡尘组件的爆炸图。
31.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输送机;11、第二输送机;12、对辊机;121、上料口;122、下料口;13、过筛机;131、进料口;132、上层出料口;133、下层出料口;14、收集箱;15、第一连杆;151、挡板;16、第二连杆;161、导流板;17、支撑架;2、除静电组件;21、安装架;22、连接杆;23、磁铁;24、连接钩;25、套环;26、支杆;27、吊环;3、吸尘组件;31、风管;32、滤网;33、鼓风机;34、出风口;4、挡尘组件;41、挡尘布;42、套筒;43、第一弧形板;44、第一耳板;45、第二弧形板;46、第二耳板;47、螺栓;4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如图1和图2,循环式对辊设备12包括对辊机12,对辊机12通过支撑架17设置在地面上,对辊机12上设置有吸尘组件3,对辊机12上设置有上料口121和下料口122,对辊机12的上料口121处设置有第一输送机1,对辊机12的下料口122处设置有第二输送机11,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11均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一输送机1靠近对辊机12一侧向上倾斜,第二输送机11靠近对辊机12一侧向下倾斜。第一输送机1上设置有除静电组件2,第二输送机11在远离对辊机12的一侧设置有过筛机13。过筛机13设置在地面上,过筛机13上设置有进料口131、上层出料口132和下层出料口133,上层出料口132位于第一输送机1的上方,上层出料口132下方设置有圆筒形的收集箱14,下层出料口133位置设置有挡尘组件4。
35.如图1,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11较高的一端均通过第一连杆15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61,将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11上的导流板161分别记为a导流板161和b导流板161。a导流板161竖直设置在第一输送机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与第一输送机1之间存在间隙;b导流板161竖直设置在第二输送机1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与第二输送机11之间存在间隙。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11上的物料在惯性作用下飞溅,通过导流板161可以减少飞溅,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扬尘。
36.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11较低的一端均通过第二连杆16固定连接有挡板151,两个挡板151均呈匚形并竖直设置,将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11上的挡板151分别记为a挡板151和b挡板151。a挡板151设置在第一输送机1的上方,且a挡板151的凹面朝向第一输送机1较高的一端;b挡板151设置在第二输送机11的上方,且b挡板151的凹面朝向第二输送机11较高的一端。由于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11均倾斜设置,物料容易出现滑落的情况,通过挡板151进行阻挡可以有效减少物料滑出的可能性。
37.如图2和图3,除静电组件2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安装架21,且安装架21上固定连接有4个连接杆22,各个连接杆22的上端均焊接有套环25,且各个连接杆22的下端均焊接有连接钩24,安装架21上焊接有若干与套环25一一对应的支杆26,4个支杆26两两对称设置在安装架21的两侧,且各个支杆26背离安装架21一端均向上倾斜,各个套环25均套设在对应的
支杆26上。安装架21内设置有磁铁23,且磁铁23位于第一输送机1的正上方。磁铁2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连接钩24一一对应的吊环27,且各个连接钩24均钩在对应的吊环27上,实现对磁铁23的固定。在金属粉末的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防尘,通过磁铁23对金属原料进行除静电,可以有效减少静电产生火花的情况,从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38.如图4,吸尘组件3包括设置在对辊机12上的鼓风机33,对辊机12上对应鼓风机33位置设置有与对辊机12内部连通出风口34,且鼓风机33固定连接在出风口34上并与出风口34连通,出风口34内固定连接有滤网32,用于过滤灰尘并阻挡金属粉末。鼓风机33上连接有风管31,风管31连接至车间外的收集装置上进行统一收集。有利于减少车间内灰尘,改善加工环境。
39.如图5和图6,挡尘组件4包括套设在过筛机13下层出料口133上的套筒42,套筒42上方固定连接有圆弧形的第一弧形板43,且第一弧形板43沿自身圆周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耳板44,第一弧形板43朝向下层出料口133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弧形板43形状相同的第二弧形板45,且第二弧形板45与第一弧形板43对称设置下层出料口133两侧,第二弧形板45沿自身圆周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耳板46,第一耳板44与对应的第二耳板46之间通过螺栓47和螺母45连接,套筒42上固定连接有挡尘布41,且挡尘布41围成圆锥形并罩设在收集箱14的上端开口处。
40.操作者将套筒42套设在下层出料口133上,此时下层出料口133位于第一弧形板43和第二弧形板45之间,然后操作者通过拧紧螺栓47使得第一弧形板43和第二弧形板45夹紧下层出料口133,实现套筒42与下层出料口133之间的位置固定,从而实现挡尘布41与下层出料口133之间的固定,然后操作者将收集箱14放置在下层出料口133的正下方,使得挡尘布41罩设在收集箱14的开口处,一方面减少杂质进入收集箱14内,另一方面减少过筛机13出料时产生扬尘的情况。
41.本技术实施例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金属原料放置在第一输送机1远离对辊机12的一端,在第一输送机1的带动下金属原料缓慢进入到对辊机12内,并在对辊机12内进行破碎形成金属粉末,金属粉末从对辊机12排出到第二输送机11上,并在第二输送机11的带动下缓慢进入到过筛机13内,金属粉末经过过筛后,颗粒度达到要求的金属粉末会从过筛机13的下层出料口133排出到收集箱14内,未能达到要求的金属粉末从过筛机13的上层出料口132排出到第一输送机1上,并通过第一输送机1再次进入到对辊机12内进行破碎,该过程通过循环破碎和过筛,提高了金属粉末制作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从而使得金属粉末的制备效率得到提高。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辊机(12)、过筛机(13)、第一输送机(1)以及第二输送机(11),所述对辊机(12)上设置有上料口(121)和下料口(122),所述过筛机(13)上设置有进料口(131)、上层出料口(132)以及下层出料口(133),所述对辊机(12)的上料口(121)与过筛机(13)的上层出料口(132)通过第一输送机(1)连接,所述对辊机(12)的下料口(122)与过筛机(13)的进料口(131)通过第二输送机(11)连接,所述过筛机(13)下层出料口(133)位置设置有收集箱(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11)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1)远离对辊机(12)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二输送机(11)朝向对辊机(12)一端向下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11)较低的一端均设置有挡板(15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11)较高的一端均设置有导流板(16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1)上方设置有除静电组件(2),所述除静电组件(2)包括安装架(21)、连接杆(22)以及磁铁(23),所述安装架(21)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所述磁铁(23)通过连接杆(22)固定连接在安装架(21)上,所述磁铁(23)位于第一输送机(1)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辊机(12)上设置有吸尘组件(3),所述吸尘组件(3)包括风管(31)、滤网(32)以及鼓风机(33),所述对辊机(12)上设置有出风口(34),所述鼓风机(33)连接在出风口(34)上,且滤网(32)设置在出风口(34)内,所述风管(31)与鼓风机(33)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筛机(13)在下层出料口(133)位置设置有挡尘组件(4),所述挡尘组件(4)包括挡尘布(41)和套筒(42),所述挡尘布(41)呈锥形并固定连接在套筒(42)上,挡尘布(41)罩设在收集箱(14)的上方,所述套筒(42)套设在下层出料口(133)上并与下层出料口(133)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2)上远离收集箱(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43),且第一弧形板(4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耳板(44),所述第一弧形板(43)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板(45),且第二弧形板(45)上设置有与第一耳板(44)一一对应的第二耳板(46),所述第一弧形板(43)和第二弧形板(45)位于下层出料口(133)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耳板(44)均与对应的第二耳板(46)之间通过螺栓(47)固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循环式对辊设备,涉及金属粉末制备技术的领域,包括对辊机、过筛机、第一输送机以及第二输送机,对辊机上设置有上料口和下料口,过筛机上设置有进料口、上层出料口以及下层出料口,对辊机的上料口与过筛机的上层出料口通过第一输送机连接,对辊机的下料口与过筛机的进料口通过第二输送机连接,过筛机下层出料口位置设置有收集箱,本申请具有提高金属粉末制备效率的效果。金属粉末制备效率的效果。金属粉末制备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 吴天宝 蔡朝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永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