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及预留钢筋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2.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横隔板是为保持截面形状、增强横向刚度而在梁之间设置的构件,它对桥梁上分布的活荷载起作用。在施工中,横隔板的腹板钢筋上预先设置预留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预留钢筋会被混凝土掩盖。
3.相关技术中,预留钢筋绑扎在腹板钢筋上,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工作人员需凭借记忆或工程图纸上的距离大致确定预留钢筋的位置,并对预留钢筋周围的混凝土进行凿除,使预留钢筋从混凝土中露出,便于进行下一步施工操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混凝土成型后将预留钢筋包裹,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难以准确定位预留钢筋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定位横隔板钢筋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及预留钢筋定位结构。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用于穿设预留钢筋。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预留钢筋绑扎好之后,将定位板上的预留孔对准预留钢筋,将预留钢筋穿设于定位板上,再将预留钢筋与定位板绑扎在一起,当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混凝土受到定位板的阻挡,部分预留钢筋裸露在外面,敲掉定位板上的混凝土,并将定位板从混凝土中撬出提高定位横隔板钢筋的准确性,方便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定位预留钢筋的位置,操作方便,而且定位板可以重复使用。
9.可选的,所述预留孔的数量为2~10个。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梁钢筋笼的层数发生变化,预留钢筋的数量也随之改变,预留孔的数量与预留钢筋的数量有关。
11.可选的,所述预留孔的形状为矩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留钢筋能够穿设于预留孔中。
13.可选的,所述预留孔的形状为腰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留钢筋能够穿设于预留孔中。
15.可选的,所述定位板沿其周向设置有侧板,所述定位板与侧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
°
且小于180
°
。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侧板凸出于已成型混凝土外表面,
方便确定预留钢筋与定位板的位置,当定位板与侧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时,便于工人将定位板从混凝土中撬出,提高工人工作效率。
1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预留钢筋定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8.一种预留钢筋定位结构,包括上述的箱梁横隔板钢筋定位装置和箱梁钢筋笼,所述箱梁钢筋笼包括腹板钢筋笼和预留钢筋,所述预留钢筋贯穿腹板钢筋笼,所述预留钢筋的两端位于腹板钢筋笼的外侧,所述预留钢筋位于腹板钢筋笼内侧的一端贯穿预留孔,所述预留钢筋与定位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腹板钢筋笼与定位板可拆卸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留钢筋绑扎在定位板上,将定位板绑扎在腹板钢筋笼上,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先将定位板上的混凝土凿除,再将定位板从混凝土中撬出,预留钢筋与定位板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人确定预留钢筋的位置,腹板钢筋笼与定位板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人将定位板从混凝土中撬出,提高效率;使定位板能够周转使用,降低成本。
20.可选的,所述预留钢筋上连接有第一扎丝,所述第一扎丝穿过预留孔并与定位板绑扎固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扎丝将预留钢筋与定位板连接,方便工人确定预留钢筋位置,并降低定位板偏移的概率。
22.可选的,所述腹板钢筋笼上连接有第二扎丝,所述第二扎丝穿过预留孔,所述第二扎丝穿过预留孔并与定位板绑扎固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扎丝将定位板连接在腹板钢筋笼上,方便工人将定位板从混凝土中撬出,提高工作效率。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通过将预留钢筋可拆卸连接在定位板上,将定位板可拆卸连接在腹板钢筋笼上,当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混凝土受到定位板的阻挡,部分预留钢筋裸露在外面,敲掉定位板上的混凝土,并将定位板从混凝土中撬出提高定位横隔板钢筋的准确性,方便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定位预留钢筋的位置。
26.通过设置侧板并控制侧板与定位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直角,方便工人将定位板从混凝土中撬出,使定位板能够周转使用,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预留钢筋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板;2、预留孔;3、侧板;4、箱梁钢筋笼;41、腹板钢筋笼;42、预留钢筋;5、第一扎丝;6、第二扎丝。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
32.参照图1,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1选用钢板,定位板1的形状为长方形,定位板1上开设有预留孔2,预留孔2用于穿设预留钢筋42,预留孔2的数量可以是五个,也可以是六个,也可以是八个,但凡所设置数量能够与箱梁
钢筋笼4的层数对应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预留孔2的数量为五个,五个预留孔2沿定位板1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预留孔2的形状为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预留孔2的形状还可以是腰形;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1上周侧焊接有四块侧板3,侧板3选用钢板,侧板3与定位板1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钝角,也可以是直角,在本实施例中,侧板3与定位板1之间的夹角为120
°
。
3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前,将预留钢筋42贯穿定位板1上的预留孔2,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侧板3凸出于混凝土表面,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侧板3确定定位板1在混凝土中的位置,从而准确定位穿设于定位板1上的预留钢筋42的位置,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34.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预留钢筋定位结构。参照图2,预留钢筋定位结构包括上述的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和箱梁钢筋笼4,箱梁钢筋笼4包括腹板钢筋笼41和预留钢筋42,预留钢筋42贯穿腹板钢筋笼41,预留钢筋42的两端位于腹板钢筋笼41的外侧,预留钢筋42位于腹板钢筋笼41内侧的一端贯穿预留孔2,预留钢筋42上绑接有第一扎丝5,第一扎丝5穿过预留孔2并与定位板1绑扎固定,第一扎丝5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四个,也可以是十个,但凡所设置数量能够达到固定预留钢筋42与定位板1的效果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扎丝5的数量为五个;腹板钢筋笼41上绑接有第二扎丝6,第二扎丝6穿过预留孔2并与定位板1绑扎固定,第二扎丝6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四个,也可以是十个,但凡所设置数量能够达到固定定位板1与腹板钢筋笼41的效果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扎丝6的数量为五个。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预留钢筋定位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混凝土浇筑成型前,将预留钢筋42通过第一扎丝5绑扎在定位板1上,将定位板1通过第二扎丝6绑扎在腹板钢筋上,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通过侧板3的位置确定预留钢筋42的位置,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将定位板1上的混凝土敲除,并将定位板1上从混凝土中撬出,使定位板1能够周转使用,降低成本。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1),所述定位板(1)上开设有预留孔(2),所述预留孔(2)用于穿设预留钢筋(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2)的数量为2~10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2)的形状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2)的形状为腰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沿其周向设置有侧板(3),所述定位板(1)与侧板(3)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
°
且小于180
°
。6.一种预留钢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箱梁横隔板钢筋定位装置和箱梁钢筋笼(4),所述箱梁钢筋笼(4)包括腹板钢筋笼(41)和预留钢筋(42),所述预留钢筋(42)贯穿腹板钢筋笼(41),所述预留钢筋(42)的两端位于腹板钢筋笼(41)的外侧,所述预留钢筋(42)位于腹板钢筋笼(41)内侧的一端贯穿预留孔(2),所述预留钢筋(42)与定位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腹板钢筋笼(41)与定位板(1)可拆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留钢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钢筋(42)上连接有第一扎丝(5),所述第一扎丝(5)穿过预留孔(2)并与定位板(1)绑扎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留钢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钢筋笼(41)上连接有第二扎丝(6),所述第二扎丝(6)穿过预留孔(2),所述第二扎丝(6)穿过预留孔(2)并与定位板(1)绑扎固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箱梁横隔板预留钢筋定位装置及预留钢筋定位结构,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箱梁横隔板钢筋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用于穿设预留钢筋。本申请的箱梁横隔板钢筋定位装置及预留钢筋定位结构具有准确定位横隔板预留钢筋的效果。钢筋的效果。钢筋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 韩春山 朱小金 杨超 李小刚 王伟 巨润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