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的加快,高速公路发展也越来越快,高速公路占地宽度较大,所以需要很多的材料进行修建,其中就包括碎石和泥沙等,而路基则是组成公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结构,现有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往往不具备防护结构对来往的车辆进行防护,从而使得安全性较低,同时不能够很好的防止路基软化,从而使得路基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包括路面,所述路面顶部设有沙粒层,所述沙粒层与路面之间铺设有碎石填充层,所述碎石填充层内腔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沙粒层顶部设有碎石颗粒层,所述碎石颗粒层与沙粒层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碎石颗粒层顶部铺设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顶面铺设有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顶面铺设有顶部路基,所述顶部路基顶部铺设有沥青层,所述路面左右两侧均铺设有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靠近路面的一侧与相邻的碎石填充层、沙粒层、第一连接层、第二连接层、碎石颗粒层、水泥层、第二混凝土层、顶部路基和沥青层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层顶部远离路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杆,若干个所述竖杆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第一混凝土层顶部靠近前侧处固定连接有l形板,两个所述l形板之间靠近顶部处共同设有框体,所述框体内腔安装有警示牌,所述框体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
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块,若干个所述支撑块顶部均与沙粒层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底端均固定连接在路面顶部。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沙粒层顶部铺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层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二连接层与碎石颗粒层底部铺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均由若干个三角形状卡块组成,且所述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之间相互卡接。
7.进一步的,位于同侧的若干个所述竖杆从前至后依次呈线性阵列装排列,且若干个所述竖杆靠近沥青层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垫。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横块,两个所述横块为前后设置,两个所述横块均与l形板远离第一混凝土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块远离l形板的一侧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相邻的横块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框体前后两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
有插槽,所述活动块靠近框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插接在相邻的插槽内腔,相邻的两个所述活动块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l形板以沥青层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顶部路基底面和第二混凝土层顶部均为弧形设置,且所述顶部路基底面和第二混凝土层顶部相互贴合。
1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竖杆、横杆、和警示牌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沥青层上的车辆在行驶时,能够受到护栏的防护作用,同时警示牌可时刻提醒行驶人员注意行驶,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13.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混凝土层、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路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防止其出现软化现象,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施例的侧视图的局部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施例的正视图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施例的部件竖杆的侧视图;
18.图4为本实施例的部件框体的俯视图;
19.图5为本实施例的图4中a处放大图。
20.图中:1、第一混凝土层;2、路面;3、碎石填充层;4、支撑杆;5、支撑块;6、沙粒层;7、第一连接层;8、第二连接层;9、碎石颗粒层;10、水泥层;11、第二混凝土层;12、顶部路基;13、沥青层;14、l形板;15、防护垫; 16、框体;17、警示牌;18、横块;19、活动块;20、插块;21、竖杆;22、横杆;2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包括路面2,路面2顶部设有沙粒层6,沙粒层6与路面2之间铺设有碎石填充层3,碎石填充层3内腔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块5,若干个支撑块5顶部均与沙粒层6底面固定连接,支撑块5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杆4,若干个支撑杆4底端均固定连接在路面2顶部,通过此设置使得沙粒层6能够受到碎石填充层3和支撑机构之间的双重支撑效果,沙粒层6顶部设有碎石颗粒层9,碎石颗粒层9与沙粒层6之间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层7,第一连接层7与沙粒层6顶部铺设连接,第一连接层7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层8,第二连接层8与碎石颗粒层9底部铺设连接,第一连接层7和第二连接层8均由若干个三角形状卡块组成,且第一连接层7和第二连接层8之间相互卡接,通过此设置使得碎石颗粒层9与沙粒层6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碎石颗粒层9顶部铺设有水泥层10,水泥层10顶面铺设有第二混凝土层11,第二混凝土层11顶面铺设有顶部路基12,顶部路基12底面和第二混凝土层11顶部均为弧形设置,且顶部路基12底面和第二混凝土层11顶部相互贴合,顶部路基12顶部铺设有沥青层13,路面2左右两侧均铺设有第一混凝土层1,第一混凝土层1靠近路面2的一侧与相邻的碎石填充层3、沙粒层6、第一连接层7、第二连接层8、碎石颗粒层9、水泥层10、第二混凝土层11、顶部路基12和沥青层13之间均固定连接,第一混凝土层1顶部远离路面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杆21,若干个竖杆21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杆22,位于同侧的若干个竖杆21从前至后依次呈线性阵列装排列,且若干个竖杆21靠近沥青层13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5,通过此设置使得竖杆21和横杆22的防护效果更好,第一混凝土层1顶部靠近前侧处固定连接有l形板14,两个l形板14以沥青层13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l形板14之间靠近顶部处共同设有框体 16,框体16内腔安装有警示牌17,框体16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横块18,两个横块18为前后设置,两个横块18均与l形板14远离第一混凝土层1的一侧固定连接,横块18远离l形板14的一侧设有活动块19,活动块19与相邻的横块18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框体16前后两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插槽,活动块19靠近框体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20,插块 20插接在相邻的插槽内腔,相邻的两个活动块19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23,通过此设置使得框体16和警示牌17便于拆卸与安装。
2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沥青层13为车辆重量的直接承载面,沥青层13承载的重量经由顶部路基12传至第二混凝土层11上,通过第二混凝土层11底部设置的水泥层10增强第二混凝土层11的承载强度,通过碎石颗粒层 9二次增强第二混凝土层11的承载强度,通过第一连接层7和第二连接层8的三角形结构之间的卡接使得碎石颗粒层9和沙粒层6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通过支撑块5和支撑杆4对沙粒层6支撑,同时通过碎石填充层3增强支撑效果,通过左右两侧的第一混凝土层1使得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更好的防止路基出现软化现象,通过竖杆21和横杆22组成护栏,通过护栏和防护垫15对沥青层13 顶面行驶的车辆进行防护,再通过警示牌17时刻提醒行驶车辆的驾驶员应该注意路况,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对警示牌17进行更换时,通过工作人员拉动活动块19,活动块19带动插块20移动的同时拉伸弹簧23,当插块20移动至抽离插槽时,可直接将框体16和警示牌17取下对其进行更换。
26.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包括路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2)顶部设有沙粒层(6),所述沙粒层(6)与路面(2)之间铺设有碎石填充层(3),所述碎石填充层(3)内腔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沙粒层(6)顶部设有碎石颗粒层(9),所述碎石颗粒层(9)与沙粒层(6)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碎石颗粒层(9)顶部铺设有水泥层(10),所述水泥层(10)顶面铺设有第二混凝土层(11),所述第二混凝土层(11)顶面铺设有顶部路基(12),所述顶部路基(12)顶部铺设有沥青层(13),所述路面(2)左右两侧均铺设有第一混凝土层(1),所述第一混凝土层(1)靠近路面(2)的一侧与相邻的碎石填充层(3)、沙粒层(6)、第一连接层(7)、第二连接层(8)、碎石颗粒层(9)、水泥层(10)、第二混凝土层(11)、顶部路基(12)和沥青层(13)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层(1)顶部远离路面(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杆(21),若干个所述竖杆(21)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杆(22),所述第一混凝土层(1)顶部靠近前侧处固定连接有l形板(14),两个所述l形板(14)之间靠近顶部处共同设有框体(16),所述框体(16)内腔安装有警示牌(17),所述框体(16)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块(5),若干个所述支撑块(5)顶部均与沙粒层(6)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5)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杆(4),若干个所述支撑杆(4)底端均固定连接在路面(2)顶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层(7),所述第一连接层(7)与沙粒层(6)顶部铺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层(7)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层(8),所述第二连接层(8)与碎石颗粒层(9)底部铺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层(7)和第二连接层(8)均由若干个三角形状卡块组成,且所述第一连接层(7)和第二连接层(8)之间相互卡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侧的若干个所述竖杆(21)从前至后依次呈线性阵列装排列,且若干个所述竖杆(21)靠近沥青层(13)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横块(18),两个所述横块(18)为前后设置,两个所述横块(18)均与l形板(14)远离第一混凝土层(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块(18)远离l形板(14)的一侧设有活动块(19),所述活动块(19)与相邻的横块(18)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框体(16)前后两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活动块(19)靠近框体(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20),所述插块(20)插接在相邻的插槽内腔,相邻的两个所述活动块(19)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2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形板(14)以沥青层(13)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路基(12)底面和第二混凝土层(11)顶部均为弧形设置,且所述顶部路基(12)底面和第二混凝土层(11)顶部相互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包括路面,所述路面顶部设有沙粒层,所述沙粒层与路面之间铺设有碎石填充层,所述碎石填充层内腔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沙粒层顶部设有碎石颗粒层,所述碎石颗粒层与沙粒层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碎石颗粒层顶部铺设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顶面铺设有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顶面铺设有顶部路基,所述顶部路基顶部铺设有沥青层,所述路面左右两侧均铺设有第一混凝土层,通过第一混凝土层、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路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防止其出现软化现象,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研发人员:杨映霞 武传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映霞
技术研发日:2020.12.21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