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车体生产装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2  127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车体制造组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有轨电车车体生产装备,主要用于有轨电车头车及中间车车体总成组装及焊接。


背景技术:

2.因有轨电车环保无污染、安全系数高、噪声小、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具有观光功能等特性,近年来有轨电车被逐渐推广及应用。但有轨电车受制于有轨电车车体结构形式不一,为生产制造过程带来成本增加,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3.目前也有在焊接时利用设计的焊接工装来进行固定及焊接的,保证产品质量,但其结构和功能一般都较为单一,对于不同有轨电车而言,因车体结构不一,需要不同的焊接工装才能满足生产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及场地占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焊接工装来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又能合理对资源的利用,并且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增加资源的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率高、结构紧凑、低成本的组焊工装,即一种有轨电车车体生产装备,能够使用一套工装来满足不同有轨电车车体的组装及焊接;具体的,常规有轨电车车体长度为10米左右,宽度2.5米左右,低站平台在长度及宽度方面可以满足产品生产装夹要求,且低站平台为c型滑槽设计,通过安装不同夹具用于固定不同样式车体结构。车体两侧侧墙可通过可调节工艺撑进行固定,通用性强,所以该装置设计在主体结构不变情况下,仅需针对不同车体结构更换必要夹具即可进行后续生产。
5.本实用新型在满足产品焊接要求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生产质量及空间资源的利用率。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有轨电车车体生产装备,所述车体生产装备包括高站平台、枕梁安装压紧机构、压块、转向架支撑结构、低站平台和上部压紧装置,低站平台放置于地面,高站平台平行于低站平台的上方设置,高站平台上设置上部压紧装置,上部压紧装置包括支撑部、延伸部和顶紧螺杆,支撑部垂直设置在高站平台上,延伸部垂直设置在支撑部的顶端,延伸部的外端设有两个顶紧螺杆,分别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对车顶顶紧;低站平台上设有枕梁安装压紧机构、压块、转向架支撑结构,枕梁安装压紧机构包括拉紧器和中心定位销,拉紧器位于中心定位销的两侧,拉紧器的顶端设置向下方向的压头,用于车体的枕梁的定位与装夹;压块和转向架支撑结构分别用于固定车体的底架和转向架。
8.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生产装备还包括可调节工艺撑,可调节工艺撑设为杆状结构,包括两端延长部和中心固定部,两端延长部通过两端螺纹旋转调整整个工艺撑的长度。
9.更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工艺撑设置在高站平台和低站平台之间,可调节车体侧墙两侧平行度、侧墙与底架垂直度。
10.进一步地,所述低站平台通过多根平行设置的横梁与地面上的导轨构建基准平面,各横梁上方设有t型槽口,方便装夹枕梁安装压紧机构、压块、转向架支撑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枕梁安装压紧机构垂直于车体长度方向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压块包括压板、螺杆和上部螺母,压板设置在螺母和螺杆之间,通过上部螺母旋转达到螺母拧紧效果,使得下方车体的底架被压板压住。
13.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架支撑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多根立柱,立柱上方设置定位销,通过定位销与转向架定位。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5.本实用新型从工艺角度出发为满足车体焊接后尺寸要求,使用简单的夹具装夹将车体关键位置进行调节与控制,夹具便于拆卸组装与固定,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16.通过低站平台的使用,大幅度提升有轨电车车体制造装备的使用频率,后续新型车体可根据产品特性更换夹具,满足产品装夹要求亦可满足产品使用要求,也大幅度降低产品的生产制造费用以及场地的利用率更大化的利用。此外,可调节工艺撑的使用也同样起到生产装备通用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备示意图;
18.图2是高站平台示意图;
19.图3是枕梁安装压紧机构示意图;
20.图4是可调节工艺撑示意图;
21.图5是压块示意图;
22.图6是转向架支撑机构示意图;
23.图7是低站平台示意图;
24.图8是上部压紧装置示意图;
25.图9是有轨电车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车体安装的步骤之一;
27.图11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车体安装的步骤之二;
28.图12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车体安装的步骤之三;
29.图13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车体安装的步骤之四。
30.其中,1-高站平台;2-枕梁安装压紧机构;3-可调节工艺撑;4-压块;5-转向架支撑结构;6-低站平台;7-上部压紧装置;8-车体,81-车顶,82-左侧墙,83-右侧墙,84-端墙,85-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32.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有轨电车车体生产装备示意图,有轨电车车体生产装备一种有轨电车车体焊接工装,包括高站平台1、枕梁安装压紧机构2、可调节工艺撑3、压块4、转向架支撑结构5、低站平台6和上部压紧装置7。低站平台6放置于地面,高站平台1平行于低站平台6的上方设置,高站平台1上设置上部压紧装置7,低站平台6上设有枕梁安
装压紧机构2、压块4、转向架支撑结构5,可调节工艺撑3设置在高站平台1和低站平台6之间。
33.其中,高站平台1:适用于人员高处作业,提高操作便捷性与可靠性,其作用是方便人员进行车顶部件与侧墙部件连接处焊缝焊接,包括方便人员后期吊运及检测。
34.枕梁安装压紧机构2:用于车体8枕梁部件的定位与装夹,该处为车体8与转向架接口,对于整体尺寸要求较高,压紧防止因焊接引起的变形。枕梁安装压紧机构2包括垂直设置的拉紧器和中心定位销,拉紧器位于中心定位销的两侧,拉紧器的顶端设置向下方向的压头。枕梁安装压紧机构2垂直于车体8长度方向放置。
35.可调节工艺撑3:设为杆状结构,包括两端延长部和中心固定部,两端延长部通过两端螺纹旋转调整整个工艺撑杆的长度。在车体8制造过程中,为控制侧墙两侧平行度、侧墙与底架85垂直度需要使用调节撑杆进行局部微调与固定。
36.压块4:包括压板、螺杆和上部螺母,通过上部螺母旋转达到螺母拧紧效果,使得下方物体被压板压住,其作用为通过压紧底架85,防止松动,使得底架85逐渐安装其他部件。
37.转向架支撑结构5:包括垂直设置的四根立柱,立柱上方设置定位销,用于车体8部件(转向架)的定位与装夹,该处为车体8与转向架接口,对于整体尺寸要求较高,压紧防止因焊接引起的变形,主要通过上方定位销与车体8部件进行定位与约束。
38.低站平台6:通过横梁与导轨构建基准平面,横梁上方设有t型槽口,方便后续装夹各类夹具与装置(如枕梁安装压紧机构2、压块4、转向架支撑结构5等)。
39.上部压紧装置7:包括支撑部和延伸部以及两个方向的顶紧螺杆,支撑部垂直设置在高站平台1上,延伸部垂直设置在支撑部的顶端且与高站平台1的平面平行,在延伸部的外端部设有两个顶紧螺杆,两个顶紧螺杆分别用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对车顶81的顶紧固定。通过两个方向对车顶施加压力(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可以为车体8提供支撑力,防止下塌,同时左右可以微调调整车顶81相对于车中位置,保证焊前尺寸与焊后变形。
40.如图9所示,一般有轨电车车体8产品包括车顶81、左侧墙82,右侧墙83、端墙84和底架85五部分,本实施例的有轨电车车体生产装备的目的就是通过该装备来完成产品的组装焊接,保证产品的焊接质量及装配尺寸。
41.参照图10至图13所示,是利用本实施例的有轨电车车体生产装备进行车体组装的流程,具体包括如下:
42.(1)参见图10所示,将底架85放置于低站平台6上,通过低站平台6也可以检测底架85是否满足平面度等尺寸要求。将底架85的枕梁中心销孔通过枕梁安装压紧机构2上的定位销进行定位基准,完成后使用枕梁安装压紧机构2两侧拉紧器将枕梁两侧进行压紧固定;再通过压块4将底架85其余横梁进行压紧固定,从而使得底架85与低站平台6固定为一体,防止后续组装焊接其他部件造成应力变形。
43.(2)参见图11所示,通过天车将左侧墙82和右侧墙83吊运至指定位置后,通过可调节工艺撑3交叉固定的方式将侧墙与底架85进行固定,若组装过程中发现侧墙与底架85的垂直度或者侧墙与侧墙的平行度无法满足车体制造要求,可通过可调节工艺撑3进行微调固定。
44.将端墙84部件放置于转向架支撑结构5上,使得转向架支撑结构5上定位销穿过端墙孔,固定端墙84部件的相对位置尺寸。
45.(3)参见图12所示,将车顶81通过天车吊运至侧墙上方落下,通过上部压紧装置7上的顶紧螺杆调节车顶相对于车中的偏离量,两端同时拧紧可固定车顶81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置。
46.为保证车顶81相对于车架的高度,以及焊接过程中车顶81自重及焊接收缩等原因都会造成车顶81下塌,使用上部压紧装置7另一个方向(上下方向)的顶紧螺杆可提前对车顶81上下方向进行调节与固定。
47.(4)参见图13所示,当车体8各个部件组装固定好后,通过可调节工艺撑3与上部压紧装置7对侧墙与车顶81进行调节固定,可使得车体8焊接完成后各部件相对位置尺寸满足工艺要求,减少焊接变形返修及调型量。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