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8-30  152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


背景技术:

2.预热器系统是当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流程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主要用于熟料烧成前生料的预热、分解等重要任务,其中撒料箱在预热器系统中c1-c5旋风筒入口以及分解炉中又起到决定性作用,主要用于物料分散以及热力交换,对烧成熟料的质量、煤耗、电耗起到直接作用,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3.物料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冲击在撒料板上,然后分散至旋风筒或分解炉本体内,随后与高温气体、煤粉进行混合预热、分解,进而达到热交换的目的。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撒料箱外观、类型以及效果不尽相同,但设计的目的都是为有效分散物料,分散效果差的撒料箱装置很容易造成下料管堵料、撒料平台积料以及返料等不良状况,当撒料装置分散效果差时易造成物料冲料,直接影响物料与煤粉的混合效果,热交换效率偏低,严重情况下在旋风筒内或者分解炉内出现塌料现象,影响生产稳定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物料在撒料板的堆积,充分将物料分散。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包括撒料板和分隔板,所述的撒料板一侧设有进风口,其另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位于进风口上侧;所述的撒料板远离进风口的一侧设有长槽,所述的长槽内设有相互交错的波形板,所述的波形板与长槽之间、波形板与其相邻的波形板之间均形成出风缝隙。
7.进一步的,所述的撒料板包括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一壳体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部相通,所述的第一壳体一侧开设进风口。
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壳体一侧设有与进气管道连接的第一螺栓,所述的第一螺栓在进风口处均匀分布;所述的第一壳体底面设有与撒料箱连接的第二螺栓。
9.进一步的,所述的出风口与第一壳体之间的夹角为15
°
,所述的第二壳体远离进风口的一端夹角为15
°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隔板截面为锥形结构,所述的分隔板在撒料板上呈发散状分布。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隔板设置五个,所述的分隔板之间形成物料通道。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撒料板、分隔板和波形板均采用耐热钢gr25ni20制成。
13.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出风口与出风缝隙配合,有效解决物料在撒料板上的堆积问题;且撒料板的结构有利于气体增压,借助高温高压的气体将撒料平台的物料均
匀的分散至旋风筒或分解炉内,促进物料与煤粉或热气流的混合以及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发挥撒料箱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在撒料板的表面通过设置分隔板将撒料板分割为6个区域,确保物料在撒料装置上更加分散均匀,扩散范围更加全面。
16.3、本装置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原有撒料箱底部,该结构使得撒料板更换方便,撒料角度调整灵活,根据生产线实际情况可以调整安装角度,确保撒料更加均匀。
17.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将物料有效分散,其采用的高温高压气体来自窑尾烟囱的废气,有一定的氧气和温度,在混合物料的同时可有效促进分解炉内的煤粉燃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助燃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
20.图3是图1的俯视图;
21.图4是图1的右视图;
22.图5是分隔板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撒料板、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2-分隔板、3-进风口、4-出风口、5-长槽、6-波形板、7-出风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实施例:
27.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如图1-图5所示,包括撒料板1和分隔板2,所述的撒料板1包括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一壳体11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二壳体12,所述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内部相通,所述的第一壳体11一侧开设进风口3。所述的第一壳体11另一侧设有出风口4,所述的出风口4位于进风口3上侧,所述的出风口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夹角为15
°
。该结构使得撒料板2内部为腔体,有利于将气流集中起来,进而有利于分散物料。
28.所述的撒料板1远离进风口3的一侧设有长槽5,所述的长槽5内设有相互交错的波形板6,所述的波形板6与长槽5之间、波形板6与其相邻的波形板6之间均形成出风缝隙7。所述的第二壳体远离进风口的一端夹角为15
°
。出风口4与出风缝隙7的使用角度相互配合,有效解决物料在撒料板1上的堆积问题。
29.所述的第一壳体11一侧设有与进气管道连接的第一螺栓,所述的第一螺栓在进风口3处均匀分布,第一螺栓是用来固定法兰的,法兰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高压气体的管道。
30.所述的第一壳体11底面设有与撒料箱连接的第二螺栓。本装置通过第二螺栓固定
在原有撒料箱底部,该结构使得撒料板更换方便,通过调整第二螺栓高度可实现撒料板的角度调整,根据生产线实际情况可以调整安装角度,确保撒料更加均匀。
31.所述的分隔板2截面为锥形结构,所述的分隔板2在撒料板1上呈发散状分布。所述的分隔板2设置五个,所述的分隔板2之间形成物料通道,确保物料在撒料板1上更加分散均匀,扩散范围更加全面。所述的撒料板1、分隔板2和波形板6均采用耐热钢gr25ni20制成,铸件箱体内不允许有漏风或者砂眼,以防影响分散效果。
32.装置安装完毕后,生产现场可通过循环风机引入窑尾烟囱排放的高温废气(温度约100℃),通过管道输送至进风口3处。高温气体进入撒料板1腔体内,通过出风口4和水平斜面上的出风缝隙7排出,高温气体排出的过程中对下料管冲击的物料进行均匀分散。同时来自窑尾烟囱的废气,有一定的氧气和温度,在混合物料的同时可有效促进分解炉内的煤粉燃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助燃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包括撒料板和分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撒料板一侧设有进风口,其另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位于进风口上侧;所述的撒料板远离进风口的一侧设有长槽,所述的长槽内设有相互交错的波形板,所述的波形板与长槽之间、波形板与其相邻的波形板之间均形成出风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撒料板包括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一壳体和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部相通,所述的第一壳体一侧开设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一侧设有与进气管道连接的第一螺栓,所述的第一螺栓在进风口处均匀分布;所述的第一壳体底面设有与撒料箱连接的第二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与第一壳体之间的夹角为15
°
,所述的第二壳体远离进风口的一端夹角为1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板截面为锥形结构,所述的分隔板在撒料板上呈发散状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板设置五个,所述的分隔板之间形成物料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撒料板、分隔板和波形板均采用耐热钢gr25ni20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充气助燃撒料箱,包括撒料板和分隔板,所述的撒料板一侧设有进风口,其另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位于进风口上侧;所述的撒料板远离进风口的一侧设有长槽,所述的长槽内设有相互交错的波形板,所述的波形板与长槽之间、波形板与其相邻的波形板之间均形成出风缝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出风口与出风缝隙配合,有效解决物料在撒料板上的堆积问题;且撒料板的结构有利于气体增压,借助高温高压的气体将撒料平台的物料均匀的分散至旋风筒或分解炉内,促进物料与煤粉或热气流的混合以及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发挥撒料箱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发挥撒料箱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发挥撒料箱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宋申镇 王亚军 颜棣 刘东旭 张全雷 赵昂 马运斌 满斌 班昂 胡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滕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