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气动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2.气动锤为冲击式结构,其利用空气动力原理,通过调节供气压力来调整敲击力度,对设备的外壁进行敲击,并具有防爆功能,广泛应用于,锻铸、化工、陶瓷、玻璃、水泥、制药、塑料等加工行业。
3.利用铸造模具生产铸造件的过程中,铸件自浇注冷却的铸型中取出后,带有有浇口、冒口、金属毛刺、披缝,砂型铸造的铸件还粘附着砂子,因此必须经过清理工序。对于冒口、金属毛刺、披缝以及沙子等工艺缺陷,一般使用磨光机和抛丸机进行表面处理和表面强化,而对于成型在铸造件上的浇口和冒口往往需要使用到气动锤将其锤击下来。
4.为了提高气动锤锤杆的使用寿命和锤击稳定性,降低锤杆的端部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径向偏移的风险,一般在气动锤的锤杆与锤套之间设置润滑限位结构。相关技术中,润滑限位结构包括套设在锤杆上的导向套以及套设在锤杆上的羊毛毡,导向套与锤套固定连接对羊毛毡起到固定作用,同时对锤杆起到限位作用。羊毛毡上吸附有润滑油,锤杆在工作时,羊毛毡与锤杆发生相对滑动,将润滑油涂抹在锤杆的外表面,实现对锤杆的润滑。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由于锤杆的锤击频率较快且锤击力度较大,导致气动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羊毛毡很容易在锤杆的锤击作用下损坏,导致其润滑失效,需要经常进行羊毛毡的更换,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改善润滑结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包括锤套、滑动安装在所述锤套内的锤杆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锤套端部的锤帽,所述锤帽上开设有锤孔,所述锤杆的端部穿过所述锤孔从所述锤帽内伸出,所述锤套上套设有石墨铜套,所述锤套内部靠近所述锤帽的端部以及所述锤杆上均开设有阶梯槽,所述石墨铜套的一端与所述阶梯槽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锤帽相抵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锤杆上滑动套设石墨铜套,并利用阶梯槽和锤帽对石墨铜套进行固定,石墨铜套本身为刚性材料,对锤杆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提高锤杆工作过程的稳定性。气动锤工作时,锤杆在石墨铜套内伸缩,并产生相对摩擦,石墨铜套的部分石墨颗粒转移到锤杆与石墨铜套的摩擦表面上,形成了一层较稳定的固体润滑隔膜,实现对锤杆的润滑,石墨铜套具有较强的润滑效果和耐磨性,无需高频率更换,改善了润滑结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10.可选的,所述石墨铜套与所述锤帽之间设置有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垫片套设在所述锤杆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动锤工作时,锤杆在锤套内连续伸缩,并通过石墨铜套对锤帽产生冲击,导致锤帽容易从锤套上脱落。通过在石墨铜套与锤帽之间设置缓冲垫片,在气动锤的工作过程中,缓冲垫片对锤杆通过石墨铜套传递至锤帽的冲击进行吸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锤帽从锤套上脱离的风险。
12.可选的,所述缓冲垫片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缓冲垫片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缓解石墨铜套对锤帽的冲击,保证石墨铜套与锤套连接的稳定性,降低锤帽从锤套内脱离的风险,同时缓冲垫片套设在锤杆上,降低外界粉尘等杂物进入锤套内的风险,对锤套内的机械零部件进行保护。
14.可选的,所述石墨铜套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外壁抵接在所述锤套内壁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圈对锤杆上方锤套内的气体进行密封阻挡,降低锤套上方的气缸漏气的风险,保证气动锤动力输送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石墨铜套上开设有垫圈槽,所述密封垫圈嵌合安装在所述垫圈槽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石墨铜套上开设容纳密封垫圈的垫圈槽,垫圈槽对密封垫圈进行限位,降低锤杆对石墨铜套产生冲击的过程中,石墨铜套与密封垫圈发生位移的风险,保证密封垫圈对石墨铜套与密封垫圈的密封效果,降低漏气风险。
18.可选的,所述锤帽与所述锤套螺纹连接,且所述锤套还螺纹连接有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与所述锤套相抵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锤套上设置防松螺母,防松螺母将锤帽抵紧,降低锤帽发生松动的风险,保证锤帽与锤套连接的稳定性。
20.可选的,所述锤帽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卡接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槽与扳手卡接配合,卡接槽方便使用扳手对锤帽进行转动,使得锤帽与锤套的连接更加稳定,降低锤套与锤帽发生拖离的风险。
22.可选的,所述石墨铜套的端部位置开设有引导斜面。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石墨铜套的端部位置开设引导斜面,引导斜面方便石墨铜套与锤杆的配合安装,也方便石墨铜套安装在锤套内,提高石墨铜套的安装效率。
24.可选的,所述锤孔的周壁上设置有防尘套,所述防尘套的内壁与所述锤杆相抵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套对锤套内的零部件进行隔绝保护,降低外界杂质沿锤杆与锤孔之间的缝隙进入锤套内的风险,降低锤套内各个零部件受损伤的风险,保证各零部件工作的稳定性。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通过在锤杆上滑动套设石墨铜套,并利用阶梯槽和锤帽对石墨铜套进行固定,石墨铜套本身为刚性材料,对锤杆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提高锤杆工作过程的稳定性。气动锤工作时,锤杆在石墨铜套内伸缩,并产生相对摩擦,石墨铜套的部分石墨颗粒转移到锤杆与石墨铜套的摩擦表面上,形成了一层较稳定的固体润滑隔膜,实现对锤杆的润滑,石墨铜套具有较强的润滑效果和耐磨性,无需高频率更换,改善了润滑结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28.通过在石墨铜套与锤帽之间设置缓冲垫片,在气动锤的工作过程中,缓冲垫片对锤杆通过石墨铜套传递至锤帽的冲击进行吸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锤帽从锤套上
脱离的风险;
29.通过将缓冲垫片设置为多个,多个缓冲垫片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缓解石墨铜套对锤帽的冲击,保证石墨铜套与锤套连接的稳定性,降低锤帽从锤套内脱离的风险,同时缓冲垫片套设在锤杆上,降低外界粉尘等杂物进入锤套内的风险,对锤套内的机械零部件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为展示石墨铜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为展示防尘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锤套;2、锤杆;3、锤帽;4、锤孔;5、石墨铜套;6、阶梯槽;7、缓冲垫片;8、密封垫圈;9、垫圈槽;10、防松螺母;11、卡接槽;12、引导斜面;13、防尘套。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
36.实施例1:
37.参照图1和图2,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包括锤套1、滑动安装在所述锤套1内的锤杆2、螺纹连接在锤套1端部的锤帽3以及螺纹连接在锤套1上的防松螺母10。锤帽3的端部开设有锤孔4,锤杆2的端部从锤孔4锤孔4穿出,锤帽3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卡接槽11,卡接槽11与扳手卡接配合,方便使用扳手对锤帽3进行转动,提高锤帽3与锤套1连接的稳定性;防松螺母10与锤帽3相抵接,降低锤帽3与锤套1相脱离的风险。
38.锤杆2上滑动套设有圆筒形的石墨铜套5和多个缓冲垫片7,优选的,缓冲垫片7选用牛皮垫,且数量为两个,缓冲垫片7位于石墨铜套5与锤帽3之间。锤套1内部以及锤杆2上开设有阶梯槽6,石墨铜套5的一端抵接在缓冲垫片7上,另一端抵接在锤套1开设的阶梯槽6上。锤杆2的阶梯槽6对锤杆2进行限位,防止锤杆2与锤套1发生脱离发生多个缓冲垫片7共同作用,在气动锤的工作过程中,缓冲垫片7对锤杆2通过石墨铜套5传递至锤帽3的冲击进行吸收,降低锤帽3从锤套1上脱离的风险。
39.石墨铜套5对锤杆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提高锤杆2工作过程的稳定性。气动锤工作时,锤杆2在石墨铜套5内伸缩,并产生相对摩擦,石墨铜套5的部分石墨颗粒转移到锤杆2与石墨铜套5的摩擦表面上,形成了一层较稳定的固体润滑隔膜,实现对锤杆2的润滑,石墨铜套5具有较强的润滑效果和耐磨性,无需高频率更换,改善了润滑结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40.石墨铜套5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圆环状的垫圈槽9,垫圈槽9内嵌合安装有密封垫圈8,密封垫圈8的外壁抵接在锤套1的内壁上。优选的,垫圈槽9与密封垫圈8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在石墨铜套5上关与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二等分面对称设置。密封垫圈8对锤套1上方的气体进行密封阻挡,降低锤套1上方的气缸漏气的风险,保证气动锤动力输送的稳定性;垫圈槽9对密封垫圈8进行限位,降低密封垫圈8发生位移导致气缸漏气的风险,保证密封垫圈8的密封效果。
41.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锤杆2上套设石墨铜套5和减震垫片,并利用锤套1和锤杆2对锤杆2进行固定,实现对锤杆2的润滑,石墨铜套5具有较强的润滑效果和耐磨性,无需高频率更换,改善了润滑结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同时,石墨铜套5对锤杆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提高锤杆2工作过程的稳定性。减震垫片吸收锤杆2通过石墨铜套5对锤帽3的冲击,保证锤帽3与锤套1连接的稳定性。
42.实施例2:
43.参照图3,本技术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石墨铜套5的内壁和外壁靠近其自身端部的位置开设有引导斜面12,利用引导斜面12方便石墨铜套5与锤杆2的配合安装,也方便石墨铜套5安装在锤套1内,提高石墨铜套5的安装效率。锤孔4的周壁上设置有防尘套13,且防尘套13套设在锤杆2上,防尘套13降低外界杂质进入锤套1内的风险,保证各零部件工作的稳定性。
44.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石墨铜套5上开设引导斜面12,利用引导斜面12方便石墨铜套5在锤杆2和锤套1的安装,提高石墨铜套5的安装效率;通过在锤孔4的周壁上设置防尘套13,防尘套13降低外界杂质进入锤套1内的风险,保证各零部件工作的稳定性。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包括锤套(1)、滑动安装在所述锤套(1)内的锤杆(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锤套(1)端部的锤帽(3),所述锤帽(3)上开设有锤孔(4),所述锤杆(2)的端部穿过所述锤孔(4)从所述锤帽(3)内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套(1)上套设有石墨铜套(5),所述锤套(1)内部靠近所述锤帽(3)的端部以及所述锤杆(2)上均开设有阶梯槽(6),所述石墨铜套(5)的一端与所述锤套(1)开设的所述阶梯槽(6)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锤帽(3)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铜套(5)与所述锤帽(3)之间设置有缓冲垫片(7),所述缓冲垫片(7)套设在所述锤杆(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片(7)的数量设置为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铜套(5)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垫圈(8),所述密封垫圈(8)的外壁抵接在所述锤套(1)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铜套(5)上开设有垫圈槽(9),所述密封垫圈(8)嵌合安装在所述垫圈槽(9)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帽(3)与所述锤套(1)螺纹连接,且所述锤套(1)还螺纹连接有防松螺母(10),所述防松螺母(10)与所述锤套(1)相抵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帽(3)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卡接槽(1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铜套(5)的端部位置开设有引导斜面(1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孔(4)的周壁上固定安装有防尘套(13),所述防尘套(13)套设在所述锤杆(2)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动锤锤杆润滑结构,涉及气动锤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锤套、滑动安装在锤套内的锤杆以及固定连接在锤套端部的锤帽,锤帽上开设有锤孔,锤杆的端部穿过锤孔从锤帽内伸出,锤套上套设有石墨铜套,锤套内部靠近锤帽的端部以及锤杆上均开设有阶梯槽,石墨铜套的一端与阶梯槽相抵接,另一端与锤帽相抵接。本申请利用阶梯槽和锤帽对石墨铜套进行固定,石墨铜套锤杆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提高锤杆工作的稳定性。气动锤工作时,石墨铜套的部分石墨颗粒转移到锤杆与石墨铜套的摩擦表面上,形成了一层润滑隔膜,实现对锤杆的润滑,石墨铜套具有较强的润滑效果和耐磨性,无需高频率更换,改善润滑结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改善润滑结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改善润滑结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靳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密(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5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