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污染场地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学淋洗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淋洗是目前污染场地修复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修复彻底等优点。但传统淋洗修复通常适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当污染物成分复杂、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时,单一淋洗技术受到淋洗剂要求的限制,往往难以发挥作用。并且在淋洗修复后,土壤含水率较高,呈泥浆状态,不易与热脱附等针对有机物的修复技术相耦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种污染物复合污染场地同时修复的土壤修复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5.提供一种化学淋洗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处理装置,其包括:菌剂储存箱、注射泵、注射管道、注射套管、注射孔,
6.所述注射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注射泵与所述菌剂储存箱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射管道相连接,所述注射套管设置于所述注射管道上,所述注射套管上设置有与注射管道相连通的注射孔。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套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注射孔。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注射管道与所述注射套管与一体式结构。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注射管道的前端突出于所述注射套管,并与注射泵相连接。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菌剂的自动抽取上料和注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2.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化学淋洗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处理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15.一种化学淋洗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处理装置,可用于原位淋洗修复,其结构包括:菌剂储存箱1、注射泵2、注射管道3、注射套管4、注射孔5。
16.所述注射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注射泵与所述菌剂储存箱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射管道相连接,所述注射套管设置于所述注射管道的外壁上,所述注射套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注射管道相连通的注射孔。
17.本发明一种化学淋洗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菌剂的自动抽取上料和注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化学淋洗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菌剂储存箱、注射泵、注射管道、注射套管、注射孔,所述注射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注射泵与所述菌剂储存箱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射管道相连接,所述注射套管设置于所述注射管道上,所述注射套管上设置有与注射管道相连通的注射孔,所述注射管道与所述注射套管与一体式结构,所述注射管道的前端突出于所述注射套管,并与注射泵相连接,所述注射套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注射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淋洗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处理装置,包括:菌剂储存箱、注射泵、注射管道、注射套管、注射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一种化学淋洗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处理装置,可以实现菌剂的自动抽取上料和注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 赵雪瑞 姜鸿喆 李振宇 高旺 赵晓园 滕东晔 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精英环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8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