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烟草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按压就可以实现研磨烟草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大多数磨烟器采用上,下研磨齿配合形成研磨腔。然后把烟草放在研磨腔内,通过双手操作转动上,下研磨部件切割研磨腔内的烟草。
3.近些年,各烟具制造厂家为了适应市场产品的发展方向也有公开过按压式磨烟器的实施方式。例如,申请号:cn201921705668.0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磨烟器,在传动磨烟器的基础上,增加了按压盖,使其区别于传统的磨烟器,从传统的周向转动磨烟转换为轴向按压式磨烟。具体的转换方式是通过在按压盖上安装齿条,齿条与单向驱动齿轮配合传动,单向驱动齿轮带动驱动齿轮轴转动,驱动齿轮轴的齿合部与传动齿轮齿合传动,传动齿轮与联动齿轮齿合传动,联动齿轮与上研磨齿固定装配,从而带动上研磨齿转动。该轴向传动转化为周向转动的方式,比较复杂,由于设备结构复杂所以设备也容易出故障,且设备装配不容易,制造成本也比较高。
4.为了摆脱传统磨烟器,需要通过双手转动上,下研磨部件实现烟草切割研磨的弊端。单手按压式磨烟器是市场产品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顺应市场产品的发展方向,申请人通过自我研发,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安装,易拆卸的单手按压式磨烟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包括下压件,上研磨部件及下研磨部件,所述的上研磨部件和下研磨部件组成研磨腔,上研磨部件与下压件之间设有转向传动机构,转向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和具有纵向驱动力的下压件,下压件上设有通孔,传动杆设在通孔内,传动杆与上研磨部件相连接,通过按压下压件使下压件的纵向驱动力转化为传动杆转动驱动力从而带动上研磨部件旋转。
6.优选的,传动杆包括丝杆,下压件包括下压盖,下压盖上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螺孔,丝杆与上研磨部件相连接,下压盖与上研磨部件之间设有弹性恢复装置。
7.优选的,螺孔上设有曲面,下压盖在纵向运动过程中,曲面与丝杆摩擦从而带动丝杆转动。
8.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上设有转动头,转动头与上研磨部件相连接,丝杆与第一转动件相连接。
9.优选的,丝杆的下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横杆,横杆设在第一转动件上,丝杆通过带动横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件旋转,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卡接,第二转动件设有凸起,凸起绕第二转动件的中心周向分布,横杆在转动过程中与凸起相接触带动第二转动件从而带动第一转动件旋转。
10.优选的,凸起类三角体,三角体型凸起由光滑的曲面组成,三角体凸起的连接处设
有放置横杆的平面。
11.优选的,第一转动件设在底座上,第一转动件的转动头穿过底座与上研磨部件相连接,第一转动件与底座之间设有滚珠。
12.优选的,滚珠设在圆环内,滚珠环绕圆环中心周向分布,圆环设在第一转动件和底座之间。
13.优选的,弹性恢复装置包括弹簧,第一转动件上设有上盖,弹簧设在上盖与按压盖之间。
14.优选的,下压盖上设有顶盖,顶盖外设有套筒,顶盖上设有限位块,套筒上设有限位槽,顶盖与套筒限位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改变了原有磨烟器需要双手操作上,下研磨部件,然后现实研磨腔内烟丝切割的弊端,通过单手按压就可以实现轴向传动转化为研磨部件的周向转动,从而现实烟丝的切割操作,简单方便,且具有一定的乐趣 2.本实用新型采用轴向传动转化为周向转动的方式结构简单,有易安装,易拆卸且节约成本的作用,方便客户自我修理,拆卸安装,且设备不容易出故障。
附图说明
1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17.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部件爆炸示意图。
18.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方向剖面图。
19.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和套筒结果示意图。
20.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丝杆与下压盖配合示意图。
21.下压盖1,丝杆2,弹簧3,第一旋转件5,横杆6,第二旋转件7,滚珠8,烟丝收集器9,螺孔11,顶盖20,套筒30,上研磨部件40,下研磨部件41,转动头51,曲面111,出料口411,凸部71,圆环81,限位块201,限位槽301,上盖501。
具体实施方式
22.结合上述附图1-5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包括传动杆,下压件,上研磨部件40及下研磨部件41,上研磨部件40和下研磨部件41组成研磨腔,下压件与上研磨部件40之间设有转向传动机构,转向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和下压件,下压件上设有通孔,所述的传动杆设在通孔内,传动杆与上研磨部件40相连接,通过按压下压件使下压件的纵向驱动力转化为传动杆转动驱动力从而带动上研磨部件40旋转,上研磨部件40和下研磨部件41配合实现研磨烟丝的功能。具体的下压件和传动杆配合方式,可以是螺杆和螺母配合现实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互相转换,也可以是采用滚珠丝杆运动幅实现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互相转换,或者通过下压件上设置齿条,齿条和齿轮及转换轮相配合实现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互相转换的方式,具体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23.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转向传动机构的传动杆和下压件采用丝杆2和下压盖1,下压盖1上设有与丝杆2相配合的螺孔11,下压盖1与上研磨部件40相连接,螺孔11为不规则的形状,螺孔11从俯视图看由两个扇形重叠组成,螺孔11的内侧分为左右两侧,一侧由上下两个曲面111组成,上下两个曲面111与水平面形成一定的倾角,下压盖1在做纵向运动的过程
中,两个曲面111与丝杆2接触摩擦,从而使丝杆2转动,丝杆2与上研磨部件40连接从而带动上研磨部件40转动,丝杆2和上研磨部件40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且下压盖1与上研磨部件40之间设有弹性恢复装置,下压盖1在下压后通过弹性恢复装置回到原来的位置。
24.优选的,上述转向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转动件5,第一转动件5上设有转动头51,转动头51与上研磨部件40卡接,丝杆2与上研磨部件40相连接,丝杆2与上研磨40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
25.优选的,丝杆2的下端设有通孔21,具体的通孔21的形状为圆形,通孔21插入横杆6,横杆6的形状也同样为圆形,横杆6和通孔21的配合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丝杆2旋转运动带动横杆6进行旋转。第一转动件5上还设有第二转动件7,第一转动件5上设有卡槽,第二转动件7上设有竖条,竖条设在卡槽内使第一转动件5和第二转动件7相卡接,第二转动件7上设有凸起71,凸起71环绕第二转动件7的中心周向分布,横杆6设在第二转动件5的凸起71之间,横杆6在转动过程中与凸起71相接触,从而带动第二转动件7,第二转动件7带动第一转动件5,第一转动件5带动上研磨部件40转动。
26.优选的,凸起71的形状类三角体,类三角体的凸起71环绕第二转动件7的中心周向分布,横杆6设在类三角体凸起71的之间,在横杆6转动过程中与类三角体凸起71相接触从而带动第二转动件7旋转。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横杆6的旋转范围变大,横杆6可以沿着类三角体凸起71的外表面调整与类三角形凸起71之间的接触位置,使横杆6在带动第二转动件7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卡死的情况,减小产品出现故障的概率。
27.优选的,第一转动件5设在底座4上,第一转动件5的转动头51穿过底座4的缺口与上研磨部件40相连接,第一转动件5与底座4之间设有滚珠8,具体的滚珠8设在圆环81内,滚珠8环绕圆环81的中心周向分布,设置滚珠8和滚珠8设置在圆环81内可以减小第一转动件5和底座4之间的摩擦力。上研磨部件40和下研磨部件41配合形成研磨腔,下研磨部件41上设有出料口411,研磨好的烟丝从出料口411出来,下研磨部件41与烟丝收集器9相连接。
28.优选的,上述弹性恢复装置为弹簧3。第一转动件5上设有上盖501,上盖501通过底座4的卡扣部卡接在第一转动件5上。第一转动件5上设有容纳腔,弹簧3设在容纳腔内,弹簧3的另一端与下压盖1间接连接,下压盖1的纵向运动转化为丝杆2的周向运动的过程中,使弹簧3压缩,在下压力撤销后,压缩后的弹簧3推动下压盖1向上运动,从而可以实现重复按压下压盖1的运动,使上研磨部件40不断的旋转切割研磨腔内的烟丝。
29.优选的,下压盖1上设有顶盖20,顶盖20外设有套筒30,顶盖20上设有限位块201,套筒30上设有限位槽301,限位块201设在限位槽301内,使顶盖20相对于套筒30只能做纵向的运动。顶盖20下压过程中带动下压盖1向下运动,丝杆2旋转向上运动,丝杆2进入顶盖20的空腔内。从而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转动方式实现带动上研磨部件40转动,实现研磨腔内烟丝的研磨。
30.具体实施方法:操作人员单手握住套筒30,向下按压顶盖20,然后顶盖20带动下压盖1的向下运动,下压盖1带动丝杆2周向运动,丝杆2的通孔21内设有横杆6,横杆6与第二转动件7上的类三角体凸起71相接触,从而带动第二转动件7旋转,第二转动件7与第一转动件5相卡接,从而带动第一转动件5旋转,第一转动件5上设在底座4上,第一转动件5与底座4之间设有圆环81,圆环81内设有滚珠,第一转动件5的转动头51穿过底座4与上研磨部件40相
连接,上研磨部件40和下研磨部件41组合形成研磨腔,研磨好的烟丝从下研磨部件41的出料口411出来进入烟丝收集器9内,按压盖1和第一转动件5之间设有弹簧3,从而使按压盖1下压后通过压缩的弹簧3实现复位,实现下压盖1的往复运动,实现不断的按压顶盖20,不断的带动上研磨部件40转动与下研磨部件41配合研磨烟丝。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3.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包括下压件,上研磨部件及下研磨部件,所述的上研磨部件和下研磨部件组成研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研磨部件(40)与下压件之间设有转向传动机构,所述的转向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和具有纵向驱动力的下压件,所述的下压件上设有通孔,所述的传动杆设在通孔内,所述的传动杆与上研磨部件(40)相连接,通过按压下压件使下压件的纵向驱动力转化为传动杆转动驱动力从而带动上研磨部件(40)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杆包括丝杆(2),所述的下压件包括下压盖(1),所述的下压盖(1)上设有与丝杆(2)相配合的螺孔(11),所述的丝杆(2)与上研磨部件(40)相连接,所述的下压盖(1)与上研磨部件(40)之间设有弹性恢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孔(11)上设有曲面(111),所述的下压盖(1)在纵向运动过程中,所述的曲面(111)与丝杆(2)摩擦从而带动丝杆(2)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动件(5),所述的第一转动件(5)上设有转动头(51),所述的转动头(51)与上研磨部件(40)相连接,所述的丝杆(2)与第一转动件(5)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杆(2)的下端设有通孔(21),所述的通孔(21)内设有横杆(6),所述的第一转动件(5)上设有第二转动件(7),所述的第一转动件(5)与第二转动件(7)相卡接,所述的第二转动件(7)设有凸起(71),所述的凸起(71)绕第二转动件(7)的中心周向分布,所述的横杆(6)在转动过程中与凸起(71)相接触通过带动第二转动件(7)从而带动第一转动件(5)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71)类三角体,所述的三角体凸起(71)由光滑的曲面组成,所述的三角体凸起(71)的连接处设有放置横杆(6)的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动件(5)设在底座(4)上,所述的第一转动件(5)的转动头(51)穿过底座(4)与上研磨部件(40)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转动件(5)与底座(4)之间设有滚珠(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珠(8)设在圆环(81)内,所述的滚珠(8)环绕圆环(81)中心周向分布,所述的圆环(81)设在第一转动件(5)和底座(4)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恢复装置包括弹簧(3),所述的第一转动件(5)上设有上盖(501),所述的弹簧(3)设在上盖(501)与下压盖(1)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压式磨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盖(1)上设有顶盖(20),所述的顶盖(20)外设有套筒(30),所述的顶盖(20)限位块(201),所述的套筒(30)上设有限位槽(301),所述的顶盖(20)与套筒(30)限位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按压式磨烟器。解决了现有磨烟器需要通过双手操作才能实现研磨功能的问题。它包括传动杆,下压件,上研磨部件及下研磨部件,上研磨部件和下研磨部件组成研磨腔,下压件具有纵向驱动力,下压件与上研磨部件之间设有转向传动机构,转向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和下压件,下压件与传动杆相连接,传动杆与上研磨部件相连接,通过按压下压件使下压件的纵向驱动力转化为传动杆转动驱动力从而带动上研磨部件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向传动机构,用按压式研磨的操作代替了双手操作研磨的方式,解放了另一只手的劳动力,操作简单,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赛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鹿城骏马烟具厂
技术研发日:2020.12.28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