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1  139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


背景技术:

2.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可分为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特殊模具,其中塑胶卷轴用的模具,大多分为两部分,上下拆分或者左右拆分,在进行注料时是先把塑料进行融化,然后通过注射机注入模具型腔内,而在注料的过程中,模具之间可能会产生偏移,从而影响注塑后的成品的质量。
3.现有的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4.1、公开号为cn20347206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后模内设置有活动的后模镶件,所述后模镶件连接有用于调整所述后模镶件与所述前模之间的距离的调位装置,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调位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胶模具,通过设置在前模上的传感器和设置在后模上的调位装置的共同作用,实现对后模内后模镶件的调整,调位装置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能有效地调整产品的公差,确保了产品的合格率。
5.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塑胶模具仅仅只是对其内部的镶件进行调整,没有对其模具本身进行调整,很有可能在注塑的过程中或者注塑后由于碰撞或者其他意外情况而使磨具之间移动,从而造成成品质量不合格。
6.有鉴于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能够对模具本身进行夹紧的设备,防止磨具偏移而影响成品质量。
7.2、现有的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在对注塑后的模腔进行冷却处理时,模腔外表面的热空气与冷气接触,容易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其中一部分水蒸气会通过散热口排出,还有一部分会在模腔内部液化成小水珠,凝结在模腔外表面,长此以往,会堆积在模具内部,不易清理。
8.3、现有的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在注入原料后通常让其自行冷却,并没有设置冷却装置,成品成型的速度不仅慢,而且在脱模时,很可能会因为余热而导致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模具本身在注塑时会发生偏移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包括底座、凹槽和置物箱,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下模盒,所述下模盒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凹槽;
11.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拉手,所述横杆的另一侧外壁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前后布置的挡板,且挡板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卡槽,所述横杆的两端与卡槽相适配;
12.所述下模盒位于滑槽的上方,所述下模盒的顶端安装有上模盒,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置物箱,且置物箱位于下模盒的侧后方。
13.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集水槽,且集水槽的一端延伸进入下模盒的内部,所述集水槽的另一端安装有置物板,且置物板与凹槽相适配,所述置物板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把手。
14.优选的,所述置物箱的一侧内壁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风扇,且风扇位于承载板的一侧,所述置物箱的背面滑动安装有储水箱,所述置物箱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与风扇电性连接,所述置物箱的一侧外壁安装有送风管,所述上模盒的顶端设置有进气管。
15.优选的,所述上模盒和下模盒的内部均安装有膜腔,且下方膜腔位于集水槽的上方,所述上模盒的一侧内壁安装有电热灯,且电热灯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上模盒的背面设置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进上模盒内部的膜腔的内部。
16.优选的,所述上模盒的顶端设置有注塑口,且注塑口位于进气管的前方,所述注塑口的底端延伸进上模盒内部的膜腔的内部。
17.优选的,所述下模盒、上模盒和挡板的正面均设置有散热孔。
18.优选的,所述送风管的一端通过进气管延伸进上模盒的内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底座、滑槽、伸缩杆和挡板,将模具放置在两组挡板的中间,然后调节伸缩杆到合适位置,并在滑槽内移动,使横杆与挡板相嵌合,就可以使得上下模盒之间紧密贴合,从而避免模具之间移动。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凹槽、置物板和集水槽,拉动把手,将集水槽通过凹槽插进下模盒内,当膜腔的内部出现水滴时,就能够滴落在集水槽内,需要进行处理时,拉动把手,带出集水槽,工作人员就能对其内部的水进行清理。
22.3、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风扇、储水槽和送风管,在对注入好原料的模具进行降温处理时,先将送风管插入进气口,然后将储水槽内放置一定量的水和冰块,随后启动伺服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就可以对膜腔内的原料进行降温处理,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模盒和下模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盒和凹槽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模盒的剖视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模盒和置物箱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底座;101、滑槽;102、伸缩杆;103、横杆;104、连接板;105、挡板;106、拉手;2、下模盒;201、上模盒;202、膜腔;203、电热灯;204、排气管;3、注塑口;4、凹槽;401、置物板;402、集水槽;5、散热孔;6、置物箱;601、控制面板;602、进气管;603、储水箱;604、承载板;605、伺服电机;606、风扇;607、送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滑槽101,滑槽10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杆102,伸缩杆102的顶端安装有横杆103,横杆103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拉手106,横杆103的另一侧外壁安装有连接板104,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前后布置的挡板105,且挡板105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卡槽,横杆103的两端与卡槽相适配。
32.具体的,在使用前,先将下模盒2放置在两组挡板105的中间,然后盖上上模盒201,推动拉手106,带动横杆103靠近下模盒2,随后调节伸缩杆 102至合适位置,使横杆103的两端与挡板105两侧的卡槽相对其,然后继续推动拉手106,使连接板104与上模盒201和下模盒2的连接处相贴合,使得在注塑过程中,模具与挡板105和连接板104之间紧密贴合,不会发生偏移。
33.实施例二,如附图3所示,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包括凹槽4和散热孔5,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下模盒2,下模盒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凹槽4,凹槽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集水槽402,且集水槽402的一端延伸进入下模盒2 的内部,集水槽402的另一端安装有置物板401,且置物板401与凹槽4相适配,置物板40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把手,下模盒2、上模盒201和挡板105的正面均设置有散热孔5。
34.具体的,当对注塑好的材料进行冷却处理时,当冷气经过膜腔202外表面时,与膜腔202内散发出的热气碰撞,冷气遇热汽化成水蒸气,一部分从散热孔5排出,还有一部分遇到新进来的冷气时,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膜腔202的外表面,随后会滴落在集水槽402内,待冷却结束后,拉动把手,置物板401会带动集水槽402从凹槽4内抽出,随后工作人员就可以对集水槽402内的水进行处理。
35.如附图2、附图4和附图5所示,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包括下模盒 2、注塑口3和置物箱6,下模盒2位于滑槽101的上方,下模盒2的顶端安装有上模盒201,上模盒201和下模盒2的内部均安装有膜腔202,且下方膜腔202位于集水槽402的上方,上模盒201的一侧内壁安装有电热灯203,且电热灯203与控制面板601电性连接,上模盒201的背面设置有排气管204,且排气管204的一端延伸进上模盒201内部的膜腔202的内部,上模盒201 的顶端设置有注塑口3,且注塑口3位于进气管602的前方,注塑口3的底端延伸进上模盒201内部的膜腔202的内部,送风管607的一端通过进气管602 延伸进上模盒201的内部,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置物箱6,且置物箱6位于下模盒2的侧后方,置物箱6的一侧内壁安装有承载板604,承载板604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605,伺服电机605的输出端安装有风扇606,且风扇606位于
承载板604的一侧,置物箱6的背面滑动安装有储水箱603,置物箱6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601,且控制面板601与风扇606电性连接,置物箱6的一侧外壁安装有送风管607,上模盒201的顶端设置有进气管602。
36.具体的,将上模盒201盖在下模盒2上,待固定好位置后,在控制面板 601上打开电热灯203,让其对膜腔202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原料从注塑口3 进入膜腔202内部时不会提前凝固而使成品产生瑕疵,在注料的过程中,膜腔202内部的空气会通过排气管204排出,待注料完毕后,将储水箱603从置物箱6内抽出,并在储水箱603内放置足量的水和冰块,然后将送风管607 插入进气管602内,使送风管607位于膜腔202外表面处,随后启动伺服电机605,带动风扇606转动,风扇606的风经过储水箱603后,将冷气通过送风管607源源不断的送入模具内,从而达到为膜腔202降温的目的。
37.工作原理:首先在注入原料前,先将模具放置在挡板105的两侧,然后调节伸缩杆102,使得连接板104与上模盒201和下模盒2的连接处紧密贴合,使其不会在注料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38.在控制面板601上开启电热灯203,使其为膜腔202进行加热,避免热原料在注入时由于温差过大,而使提前注入的原料冷却,从而影响成品的质量的事故发生,然后通过注塑口3往膜腔202的内部注入原料,待注料结束后,将送风管607通过进气管602插入模具内部,然后在储水箱603内放置足量的水和冰块,随后启动伺服电机605,带动风扇606转动,随后将冷气通过送风管607送入到模具内;
39.当送入的冷气与膜腔202散发的热气相碰撞,有一部分冷气遇热气化成水蒸气,通过散热孔5排出,还有一部分水蒸气遇到新的冷空气会遇冷液化凝结成小水珠,然后滴落在集水槽402内,在需要对其进行清理时,拉动把手,将置物板401从凹槽4内拉出,随后就可以对集水槽402内的水进行清理。
40.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4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包括底座(1)、凹槽(4)和置物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下模盒(2),所述下模盒(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凹槽(4);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滑槽(101),所述滑槽(10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杆(102),所述伸缩杆(102)的顶端安装有横杆(103),所述横杆(103)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拉手(106),所述横杆(103)的另一侧外壁安装有连接板(104),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前后布置的挡板(105),且挡板(105)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卡槽,所述横杆(103)的两端与卡槽相适配;所述下模盒(2)位于滑槽(101)的上方,所述下模盒(2)的顶端安装有上模盒(201),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置物箱(6),且置物箱(6)位于下模盒(2)的侧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集水槽(402),且集水槽(402)的一端延伸进入下模盒(2)的内部,所述集水槽(402)的另一端安装有置物板(401),且置物板(401)与凹槽(4)相适配,所述置物板(40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箱(6)的一侧内壁安装有承载板(604),所述承载板(604)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605),所述伺服电机(605)的输出端安装有风扇(606),且风扇(606)位于承载板(604)的一侧,所述置物箱(6)的背面滑动安装有储水箱(603),所述置物箱(6)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601),且控制面板(601)与风扇(606)电性连接,所述置物箱(6)的一侧外壁安装有送风管(607),所述上模盒(201)的顶端设置有进气管(6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盒(201)和下模盒(2)的内部均安装有膜腔(202),且下方膜腔(202)位于集水槽(402)的上方,所述上模盒(201)的一侧内壁安装有电热灯(203),且电热灯(203)与控制面板(601)电性连接,所述上模盒(201)的背面设置有排气管(204),且排气管(204)的一端延伸进上模盒(201)内部的膜腔(202)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盒(201)的顶端设置有注塑口(3),且注塑口(3)位于进气管(602)的前方,所述注塑口(3)的底端延伸进上模盒(201)内部的膜腔(202)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盒(2)、上模盒(201)和挡板(105)的正面均设置有散热孔(5)。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607)的一端通过进气管(602)延伸进上模盒(201)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塑胶卷轴用模具,包括底座、凹槽和置物箱,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下模盒,所述下模盒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侧外壁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挡板,所述横杆的两端与卡槽相适配,所述下模盒位于滑槽的上方,所述下模盒的顶端安装有上模盒,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置物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滑槽、连接板和挡板,将模具放置在两组挡板的中间,然后调节伸缩杆并推动其在滑槽内移动,然后使横杆的两端分别于挡板的两侧相嵌合,从而使模具与挡板和连接板紧密贴合,达到稳定的作用,从而避免模具发生偏移。模具发生偏移。模具发生偏移。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诺塑胶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