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车盲区探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大型车辆在进行行驶过程中,极易因体型较大而出现大面积的视野盲区,让司机对周边环境进行错误的判断,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为此本案设计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
3.现在传统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报警装置在对探测头的异物自清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对探测头使用过程中,若是被异物进行遮挡,进而出现错误警报,且需要司机手动进行对异物进行清理,给使用上带来一定的不便,同时难以对清理异物的清洁片进行清洁,在清洁片清洁过程中,清洁片上极易灰尘,若是不能对清洁片上的灰尘进行清除,进而对后续的清洁力度产生影响。
4.针对现有问题,急需在原有报警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对探测头的异物自清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对探测头使用过程中,若是被异物进行遮挡,进而出现错误警报,且需要司机手动进行对异物进行清理,给使用上带来一定的不便,同时难以对清理异物的清洁片进行清洁,在清洁片清洁过程中,清洁片上极易灰尘,若是不能对清洁片上的灰尘进行清除,进而对后续的清洁力度产生影响。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分别安装在车辆外壳的四个侧面,所述车辆外壳的四个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外部安装有转动盘;
7.该报警装置包括:
8.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盘的外壁,且连接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清洁片,并且清洁片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清洁滚轴,所述第一清洁滚轴的边侧安装有第二清洁滚轴,且第一清洁滚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并且驱动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
9.感应雷达,安装于所述第一清洁滚轴的左侧,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感应所安装的车辆外壳侧面司机视野盲区范围内的物体;且第一清洁滚轴的右侧安装有摄像装置,用于在感应雷达感应到物体时对所安装的车辆外壳侧面司机视野盲区进行拍摄。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齿轮和蜗轮盘;
11.连接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盘的端部,且连接齿轮的右侧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
12.蜗轮盘,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齿轮的外壁,且蜗轮盘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驱动蜗杆。
13.优选的,所述驱动蜗杆与转动齿轮与蜗轮盘相连,且转动齿轮的中轴线与蜗轮盘的中轴线相互重合,利用驱动蜗杆的转动,驱动蜗杆带动蜗轮盘进行转动,蜗轮盘和转动齿轮为焊接连接,进而带动转动齿轮运动,同时转动齿轮的两侧连接有连接齿轮,来带动两侧的连接齿轮进行相向运动。
14.优选的,所述连接架通过转动盘和连接齿轮与安装座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齿轮关于转动齿轮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利用连接齿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盘和连接架进行运动。
15.优选的,所述清洁片与连接架之间为粘接连接,且清洁片和连接架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架和清洁片相连接,来带动清洁片在安装座上运动,来对安装座上安装的感应雷达和摄像装置表面沾染的灰尘异物进行自动清除。
16.优选的,所述第一清洁滚轴通过驱动齿轮与安装座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清洁滚轴的顶部与清洁片的底部相互贴合,利用驱动齿轮的转动,驱动齿轮带动传动齿轮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清洁滚轴和第二清洁滚轴进行相向运动,利用第一清洁滚轴和第二清洁滚轴的转动,来对清洁片上沾染的灰尘进行自动清理。
17.与现有技术中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报警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8.1、采用了转动齿轮和连接齿轮,利用驱动蜗杆的转动,驱动蜗杆带动蜗轮盘进行转动,蜗轮盘和转动齿轮为焊接连接,进而带动转动齿轮运动,同时转动齿轮的两侧连接有连接齿轮,来带动两侧的连接齿轮进行相向运动,进而带动转动盘、连接架和清洁片在安装座上进行运动,来对安装座上安装的感应雷达和摄像装置表面沾染的灰尘异物进行自动清除;
19.2、采用了第一清洁滚轴和第二清洁滚轴,利用驱动齿轮的转动,驱动齿轮带动传动齿轮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清洁滚轴和第二清洁滚轴进行相向运动,利用第一清洁滚轴和第二清洁滚轴的转动,来对清洁片上沾染的灰尘进行自动清理。
附图说明
20.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非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非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所用连接齿轮与转动齿轮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所用第一清洁滚轴和第二清洁滚轴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所用第一清洁滚轴的侧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所用转动盘与清洁片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27.图中各标号汇总:车辆外壳1、安装座2、转动盘3、连接齿轮4、转动齿轮5、蜗轮盘6;驱动蜗杆7、连接架8、清洁片9、第一清洁滚轴10、第二清洁滚轴11、驱动齿轮12、传动齿轮13、感应雷达14、摄像装置15。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9.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分别安装在车辆外壳1(即整车)的四个侧面,车辆外壳1的四个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且安装座2的外部安装有转动盘3;
30.该报警装置包括:
31.连接架8,固定连接于转动盘3的外壁,且连接架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清洁片9,并且清洁片9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清洁滚轴10,第一清洁滚轴10的边侧安装有第二清洁滚轴11,且第一清洁滚轴1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2,并且驱动齿轮12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13;
32.感应雷达14,安装于第一清洁滚轴10的左侧,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感应所安装的车辆外壳1侧面司机视野盲区范围内的物体,大车驾驶室内的雷达显示屏与感应雷达14信号连接,用于显示感应雷达14所感应或探测到的物体的距离;且第一清洁滚轴10的右侧安装有摄像装置15,用于在感应雷达14感应到物体时对所安装的车辆外壳1侧面司机视野盲区进行拍摄,大车驾驶室内的分屏显示器与摄像装置15数据连接,用于显示摄像装置15所拍摄的车辆外壳1相应侧面司机视野盲区的图像。
33.安装座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齿轮4和蜗轮盘6;连接齿轮4,固定安装于转动盘3的端部,且连接齿轮4的右侧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5;蜗轮盘6,固定连接于转动齿轮5的外壁,且蜗轮盘6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驱动蜗杆7;驱动蜗杆7与转动齿轮5与蜗轮盘6相连,且转动齿轮5的中轴线与蜗轮盘6的中轴线相互重合;连接架8通过转动盘3和连接齿轮4与安装座2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齿轮4关于转动齿轮5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清洁片9与连接架8之间为粘接连接,且清洁片9和连接架8均设置有两个。
34.利用驱动蜗杆7的转动,驱动蜗杆7带动蜗轮盘6进行转动,蜗轮盘6和转动齿轮5为焊接连接,进而带动转动齿轮5运动,同时转动齿轮5的两侧连接有连接齿轮4,来带动两侧的连接齿轮4进行相向运动,进而带动转动盘3、连接架8和清洁片9在安装座2上进行运动,来对安装座2上安装的感应雷达14和摄像装置15表面沾染的灰尘异物进行自动清除。
35.第一清洁滚轴10通过驱动齿轮12与安装座2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清洁滚轴10的顶部与清洁片9的底部相互贴合。
36.利用驱动齿轮12的转动,驱动齿轮12带动传动齿轮13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清洁滚轴10和第二清洁滚轴11进行相向运动,利用第一清洁滚轴10和第二清洁滚轴11的转动,来对清洁片9上沾染的灰尘进行自动清理。
37.本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
程是:在使用该报警装置时,根据图1至图6,首先将四个安装座2分别安装在车辆外壳1的四个侧面上,并利用安装座2上设置的感应雷达14和摄像装置15,来对大型车辆四个侧面的视野盲区进行自动探测,当感应雷达14探测处有行人、动物、自行车、电动车或车辆等物体存在时,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并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15将视频影像传送到输出终端,来辅助司机来对视野盲区的障碍物进行避让。
38.当需要对感应雷达14和摄像装置15进行清洁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蜗杆7转动,驱动蜗杆7带动蜗轮盘6进行转动,蜗轮盘6和转动齿轮5为焊接连接,进而带动转动齿轮5运动,同时转动齿轮5的两侧连接有连接齿轮4,来带动两侧的连接齿轮4进行相向运动,进而带动转动盘3、连接架8和清洁片9在安装座2上进行运动,来对安装座2上安装的感应雷达14和摄像装置15表面沾染的灰尘异物进行自动清除,随后控制清洁片9运动到第一清洁滚轴10和第二清洁滚轴11处,控制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12转动,驱动齿轮12带动传动齿轮13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清洁滚轴10和第二清洁滚轴11进行相向运动,利用第一清洁滚轴10和第二清洁滚轴11的转动,来对清洁片9上沾染的灰尘进行自动清理。
39.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分别安装在车辆外壳(1)的四个侧面,所述车辆外壳(1)的四个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且安装座(2)的外部安装有转动盘(3);其特征在于,该报警装置包括:连接架(8),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盘(3)的外壁,且连接架(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清洁片(9),并且清洁片(9)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清洁滚轴(10),所述第一清洁滚轴(10)的边侧安装有第二清洁滚轴(11),且第一清洁滚轴(1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2),并且驱动齿轮(12)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13);感应雷达(14),安装于所述第一清洁滚轴(10)的左侧,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感应所安装的车辆外壳(1)侧面司机视野盲区范围内的物体;且第一清洁滚轴(10)的右侧安装有摄像装置(15),用于在感应雷达(14)感应到物体时对所安装的车辆外壳(1)侧面司机视野盲区进行拍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齿轮(4)和蜗轮盘(6);连接齿轮(4),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盘(3)的端部,且连接齿轮(4)的右侧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5);蜗轮盘(6),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齿轮(5)的外壁,且蜗轮盘(6)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驱动蜗杆(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蜗杆(7)与转动齿轮(5)与蜗轮盘(6)相连,且转动齿轮(5)的中轴线与蜗轮盘(6)的中轴线相互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8)通过转动盘(3)和连接齿轮(4)与安装座(2)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齿轮(4)关于转动齿轮(5)的中轴线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片(9)与连接架(8)之间为粘接连接,且清洁片(9)和连接架(8)均设置有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滚轴(10)通过驱动齿轮(12)与安装座(2)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清洁滚轴(10)的顶部与清洁片(9)的底部相互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分别安装在车辆外壳的四个侧面,所述车辆外壳的四个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外部安装有转动盘,转动盘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架,连接架底部安装有清洁片,清洁片底部连接有第一清洁滚轴,第一清洁滚轴的边侧安装有第二清洁滚轴,且第一清洁滚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底部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第一清洁滚轴的左侧安装有感应雷达,右侧安装有摄像装置。该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车司机视野盲区的报警装置利用感应雷达和摄像装置的设置,来对视野盲区进行探测,且利用清洁片的设置,来对感应雷达和摄像装置表面的异物进行清除,提高感应准确性。提高感应准确性。提高感应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金凤 罗国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