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气囊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1  15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固液分离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气囊能够实现自动卸渣,自动清理滤筒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2.过滤器是现有的将固液分离的常用设备,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对废水排放的标准也相应提高,对于一些常用的废水,都需要经过过滤,也就是固液分离,才能够进行排放;常用的过滤器大多包括外壳和滤芯,所述的滤芯安装在外壳内,将外壳内部的空间分隔成两部分,待过滤液体从外壳的一个空间进入,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滤芯后从外壳的另一个空间通过出液口流出外壳外部;在使用过程中,当滤芯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滤芯的进液一面会附着大量的滤渣,就需要对滤芯进行清理或者更换;由于安装结构原因,清理滤芯往往是个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包括清除外壳内的滤渣都需要较长时间,清理出的滤渣又会有滤渣存储的问题,因此,对于频繁要求清理滤芯和清除滤渣的过滤器来说,应用起来非常麻烦,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的过滤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自动清理滤芯,并及时自动清理滤渣的过滤器,其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气囊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包括支架、吹气口、进料口、推料板、气囊、抽空阀接口、压榨阀接口、顶盖、出液管、上盖、外筒、滤材、滤材骨架、排液单向阀、开阀气缸、卸料阀和滤渣存储器;所述的支架安装在卸料阀下部,与卸料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的吹气口设置在进料管道上,与进料管道内腔连通,并通过管道和吹气阀与压缩空气气源连接;所述的进料口设置在进料管端部,通过进料管与外筒内腔连通,并与被过滤物料进料管连接;所述的推料板设置在气囊的下端,与气囊连接,并能够在外筒内腔运动;所述的气囊安装在上盖内壁,与上盖内壁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的气囊为上开口可折叠弹性密闭空腔体;所述的抽空阀接口一端与抽空阀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上盖连接,并穿过上盖与气囊内腔连通;所述的压榨阀接口一端与压榨阀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上盖连接,并穿过上盖与气囊内腔连通;所述的顶盖安装在上盖上面,与上盖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的出液管安装在顶盖上,与顶盖连接;出液管的下端深入到滤材的内腔,出液管的外端与液体收集装置连接;所述的上盖安装在外筒上端,通过密封元件与外筒密闭连接;所述的外筒安装在卸料阀外壳上端,下端与卸料阀外壳上端密封连接,为筒状空腔体,上端与上盖密封连接;所述的滤材为上开口柱状空腔体,上端开口处与顶盖密封连接,由过滤材料制成;所述的滤材骨架附着在滤材表面,与滤材形状相同,并与滤材紧密贴合;所述的排液单向阀安装在出液管的下端,与出液管下端连接;所述的排液单向阀的流向是能够使液体进入出液管内而不允许出液管内的液体倒流到滤材内腔;所述的开阀气缸安装在卸料阀外壳上,并位于卸料阀外壳的侧边,与卸料阀外壳连接,活塞杆与卸料阀阀板一端连接,活塞杆运动时能够带动卸料阀阀板运动;所述的卸料阀安装在支架
上,卸料阀外壳与支架固定连接,卸料阀阀板与开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能够打开或关闭卸料阀内腔通道;所述的滤渣存储器安装在支架上,并位于卸料阀下部,为上开口空腔体,开口位置与卸料阀下出口对应,能够接收从卸料阀流出的滤渣并存储滤渣。
4.进一步的,所述的推料板为中空板状,外周形状与外筒内腔横截面形状匹配,内孔形状与滤材骨架形状匹配。
5.进一步的,所述的推料板外周安装有毛刷。
6.进一步的,所述的推料板内孔安装有毛刷。
7.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为空心柱状,柱状外径小于外筒内径,空心直径大于滤材支架的外径。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自动清理滤芯和滤渣,减少停机维护时间,提高应用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气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12.1.支架,2.吹气口,3.进料口,4.推料板,5.气囊,6.抽空阀接口,7.压榨阀接口,8.顶盖,9.出液管,10.上盖,11.外筒,12.滤材,13.滤材骨架,14.排液单向阀,15.开阀气缸,16.卸料阀,17.滤渣存储器 ,21.气源接口,22.气路管道,23.压榨电磁阀,24.抽空电磁阀,25.压榨抽空切换阀,26.气囊接口,27.真空发生器,28.进料吹气接口,29.吹气单向阀,30.吹气控制电磁阀,31.卸料阀开阀气缸(气),32.卸料阀开阀气缸控制阀,33.管路分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述的过滤器包括支架1、吹气口2、进料口3、推料板4、气囊5、抽空阀接口6、压榨阀接口7、顶盖8、出液管9、上盖10、外筒11、滤材12、滤材骨架13、排液单向阀14、开阀气缸15、卸料阀16和滤渣存储器17;将所述的支架1安装在卸料阀16下部,与卸料阀16的外壳固定连接;将所述的吹气口2设置在进料管道上,与进料管道内腔连通,并通过气路管道22和吹气控制电磁阀30与压缩空气气源接口21连接;将所述的进料口3设置在进料管端部,通过进料管与外筒11的内腔连通,并与被过滤物料进料管道连接;将所述的推料板4设置在气囊5的下端,与气囊5连接,并能够在外筒11内腔运动;本例中选用推料板4为环形薄板,外径小于外筒11的内径,内径大于滤材骨架13的外径;将所述的气囊5安装在上盖10内壁,与上盖10内壁固定密封连接;选用所述的气囊5为上端有开口的橡胶材料制成的中空圆柱形可折叠弹性密闭空腔体;将所述的抽空阀接口6一端与抽空电磁阀24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上盖10连接,并穿过上盖10与气囊5内腔连通;将所述的压榨阀接口7一端与压榨电磁阀23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上盖10连接,并穿过上盖10与气囊5内腔连通;将所述的顶盖8安装在上盖10上面,与上盖10密封固定连接;将所述的出液管9安装在顶盖8上,与顶盖8连接;将出液管9的下端深入到滤材12的内腔,出液管9的外端与液体收集装置连接;将所述的上盖10安装在外筒11上端,通过密封元件与外筒11密闭连接;将所述的外筒11安装
在卸料阀16的外壳上端,外筒11的下端与卸料阀16的外壳上端密封连接;选用外筒11为筒状空腔体,上端与上盖10密封连接;本例中选用所述的滤材12为上开口柱状空腔体,根据过滤被物质不同,选用不同的过滤材质,如金属网、玻纤纸等,并将其成型,上开口处与顶盖8密封固定连接;本例中选用本行业通用的冲孔钢板作为滤材骨架13,将所述的滤材骨架13附着在滤材12表面,与滤材12形状相同,并与滤材12紧密贴合;将所述的排液单向阀14安装在出液管9的下端,与出液管9下端固定连接;安装方向为所述的排液单向阀14的流向是能够使液体进入出液管9内而不允许出液管9内的液体倒流到滤材12内腔;将所述的开阀气缸15安装在卸料阀16的外壳上,并位于卸料阀16的外壳的侧边,与卸料阀16的外壳连接,活塞杆与卸料阀16的阀板一端连接,活塞杆运动时能够带动卸料阀16的阀板运动;将所述的卸料阀16安装在支架1上,卸料阀16的外壳与支架1固定连接,卸料阀16的阀板与开阀气缸15的活塞杆连接,能够打开或关闭卸料阀16内腔通道;将所述的滤渣存储器17安装在支架1上,并位于卸料阀16下部,为上开口空腔体,开口位置与卸料阀16下出口对应,能够接收从卸料阀16流出的滤渣并存储滤渣;本例中选用本行业通用的电气控制系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个电磁阀的运动,和控制电器元件;将各个电磁阀安装在机架1上,并用气体管道22连接,电气部分与控制系统连接,这样就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14.应用时,被过滤物质从输送泵通过管道进入进料口3,进而进入外筒11内腔,随着被过滤物质的增加,被过滤物质内的液体透过滤材12进入滤材12的内腔,冲开排液单向阀14进入出液管9流出,进入液体收集装置或者排放;当滤渣积存达到一定程度时,外筒11内腔的压力增大,这时可以根据安装在外筒11上的压力表观测或安装外筒11内的压力传感器获得压力数据;当外筒11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输送泵停止供料,压榨抽空电磁阀25切换到压榨一端,并开启压榨电磁阀23,向气囊5内腔充气,由于气囊5的弹性,气囊5开始在外筒11内腔与滤材支架13外壁之间膨胀,从而推动推料板4向下运动,进而将滤渣压缩,实现压榨功能;此时,吹气控制电磁阀30接通吹气管道,从吹气口2向外筒11内的推料板4下部滤渣吹气,气体从出液管9流出,带走部分液体,进一步减少滤渣的含液体量;然后吹气控制电磁阀30关闭,卸料阀开阀气缸控制阀32进入卸料阀开阀气缸(气)31的一端,推动卸料阀开阀气缸15的活塞杆运动,带动卸料阀16的阀板打开阀通道,滤渣从阀通道下落到滤渣存储器17内,由于气囊5内的压力存在,进一步推动滤渣向下运动,图2中的虚线表示的气囊5的状态,并且将外筒11的内壁和滤材骨架13外壁上的滤渣一起刮落(滤材12和滤材骨架13组成滤芯),将滤渣清理干净;卸料阀开阀控制阀32换向,开阀气缸15的活塞杆反向运动,将卸料阀16的阀板关闭卸料阀16的通道;压榨抽空切换阀25切换到抽空状态,将气囊5内的气体抽出,使气囊5内形成真空,气囊5收缩,带动推料板4向上运动,回到原始位置,输送泵重新开始输送被过滤物质,如此循环,就形成了连续不断的固液分离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气囊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包括支架、吹气口、进料口、推料板、气囊、抽空阀接口、压榨阀接口、顶盖、出液管、上盖、外筒、滤材、滤材骨架、排液单向阀、开阀气缸、卸料阀和滤渣存储器;所述的支架安装在卸料阀下部,与卸料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的吹气口设置在进料管道上,与进料管道内腔连通,并通过管道和吹气阀与压缩空气气源连接;所述的进料口设置在进料管端部,通过进料管与外筒内腔连通,并与被过滤物料进料管连接;所述的推料板设置在气囊的下端,与气囊连接,并能够在外筒内腔运动;所述的气囊安装在上盖内壁,与上盖内壁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的气囊为上开口可折叠弹性密闭空腔体;所述的抽空阀接口一端与抽空阀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上盖连接,并穿过上盖与气囊内腔连通;所述的压榨阀接口一端与压榨阀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上盖连接,并穿过上盖与气囊内腔连通;所述的顶盖安装在上盖上面,与上盖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的出液管安装在顶盖上,与顶盖连接;出液管的下端深入到滤材的内腔,出液管的外端与液体收集装置连接;所述的上盖安装在外筒上端,通过密封元件与外筒密闭连接;所述的外筒安装在卸料阀外壳上端,下端与卸料阀外壳上端密封连接,为筒状空腔体,上端与上盖密封连接;所述的滤材为上开口柱状空腔体,上端开口处与顶盖密封连接,由过滤材料制成;所述的滤材骨架附着在滤材表面,与滤材形状相同,并与滤材紧密贴合;所述的排液单向阀安装在出液管的下端,与出液管下端连接;所述的排液单向阀的流向是能够使液体进入出液管内而不允许出液管内的液体倒流到滤材内腔;所述的开阀气缸安装在卸料阀外壳上,并位于卸料阀外壳的侧边,与卸料阀外壳连接,活塞杆与卸料阀阀板一端连接,活塞杆运动时能够带动卸料阀阀板运动;所述的卸料阀安装在支架上,卸料阀外壳与支架固定连接,卸料阀阀板与开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能够打开或关闭卸料阀内腔通道;所述的滤渣存储器安装在支架上,并位于卸料阀下部,为上开口空腔体,开口位置与卸料阀下出口对应,能够接收从卸料阀流出的滤渣并存储滤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气囊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板为中空板状,外周形状与外筒内腔横截面形状匹配,内孔形状与滤材骨架形状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气囊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板外周安装有毛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气囊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板内孔安装有毛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气囊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为空心柱状,柱状外径小于外筒内径,空心直径大于滤材支架的外径。

技术总结
一种内置气囊式过滤器,属于固液分离设备领域,所述的过滤器包括支架、吹气口、进料口、推料板、气囊、抽空阀接口、压榨阀接口、顶盖、出液管、上盖、外筒、滤材、滤材骨架、排液单向阀、开阀气缸、卸料阀和滤渣存储器;所述的支架安装在卸料阀下部,与卸料阀外壳固定连接;具有能够实现压榨功能,同时自动排出滤渣的特点。同时自动排出滤渣的特点。同时自动排出滤渣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利 朱丹 张居亮 张治军 许天朋 魏冰 殷培博 孔令丽 马建文 曹世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禹州市禹威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5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