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菌种培养用环境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微生物菌菌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将装有微生物菌菌种的试管放置进环境调节装置内,以通过环境调节装置内的加热灯管进行加热,当装置内的温度达到指定温度后装置顶部的温控器工作驱使加热灯管断电,以使装置内部的温度保持恒定,使环境调节装置内的温度能够适合微生物菌菌种生长的温度进行生长,然而现有的环境调节装置,在将装有微生物菌菌种的试管放入在环境调节装置中后多为静止状态,致使加热灯管在进行加热升温的过程中位于灯管较近的试管易因长时间的照射而出现过热现象,不利于微生物菌菌种的生长,严重影响其微生物菌菌种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微生物菌菌种培养用环境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菌种培养用环境调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面贯穿转动镶嵌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表面延伸有撑座,所述撑座的上端面转动镶嵌有齿轮盘,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位于驱动杆的外侧,所述固定齿轮与齿轮盘相啮合,所述齿轮盘的上端面延伸有承载槽体,所述承载槽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组转动件,两组所述转动件的端部分别镶嵌有两组固管环,两组所述固管环的下端部之间镶嵌有复位弹簧。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端部与驱动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侧面延伸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端部与固定齿轮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门,所述固管环的上端部延伸有导板,所述导板的上端面边缘处开设为斜面。
8.优选的,所述固管环与导板一体成型,所述观察门的前端面贯穿镶嵌有透明玻璃。
9.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延伸在承载槽体的侧面的架体,所述架体的内侧转动镶嵌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端部与固管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的驱动杆能够带动齿轮盘进行圆周运动,在做圆周运动的同时齿轮盘会在相啮合的固定齿轮的作用下进行自转,以保证齿轮盘上装有微生物菌菌种的试管能够均匀受热,避免出现过热现象,以保证微生物菌菌种的正常生长,同时可以将装有微生物菌菌种的试管放置在两组固管环之间,此时两组固管环转动,使两组固管环的上端部能够扩张,使试管能够进入两组固管环之间,继
而复位弹簧对固管环进行推动,使两组固管环复位以将试管夹持固定在齿轮盘上,以避免转动过程中试管掉落碎裂的现象。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盘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槽体处示意图。
14.图中:1、装置主体;2、观察门;3、伺服电机;4、驱动杆;5、撑座;6、齿轮盘;7、复位弹簧;8、导板;9、固定齿轮;10、固定架;11、承载槽体;12、架体;13、连接块;14、固管环。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7.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微生物菌菌种培养用环境调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下端面贯穿转动镶嵌有驱动杆4,装置主体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端部与驱动杆4的下端部固定连接,驱动杆4的外表面延伸有撑座5,撑座5的上端面转动镶嵌有齿轮盘6,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3能够带动驱动杆4进行转动,撑座5起到对齿轮盘6进行支撑的作用,驱动杆4能够带动齿轮盘6做圆周运动。
18.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齿轮9,装置主体1的内部侧面延伸有固定架10,固定架10的端部与固定齿轮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装置主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门2,固管环14的上端部延伸有导板8,导板8的上端面边缘处开设为斜面,固管环14与导板8一体成型,观察门2的前端面贯穿镶嵌有透明玻璃,固定齿轮9位于驱动杆4的外侧,固定齿轮9与齿轮盘6相啮合,通过设置的固定齿轮9能够驱使做圆周运动的齿轮盘6进行自转,固定架10起到对固定齿轮9进行固定的作用,观察门2的前端面贯穿镶嵌有透明玻璃能够便于对装置主体1的内部进行观看,导板8起到引导试管的作用。
19.齿轮盘6的上端面延伸有承载槽体11,承载槽体1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组转动件,两组转动件的端部分别镶嵌有两组固管环14,转动件包括延伸在承载槽体11的侧面的架体12,架体12的内侧转动镶嵌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端部与固管环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组固管环14的下端部之间镶嵌有复位弹簧7,通过设置的承载槽体11能够对架体12进行承载,架体12能够对固管环14进行架设,复位弹簧7能够对固管环14进行推动,使两组固管环14的上端部扩张的能够复位以对试管进行夹持。
20.使用时,可以将装有微生物菌菌种的试管放置在两组固管环14之间,此时两组固管环14在试管的挤压作用下转动,使两组固管环14的上端部能够扩张,使试管能够进入两组固管环14之间,继而复位弹簧7对固管环14进行推动,使两组固管环14复位以将试管夹持固定在齿轮盘6上,随后装置主体1内的加热灯管工作进行加热,加热时伺服电机3会工作驱使驱动杆4转动,转动的驱动杆4能够带动齿轮盘6进行圆周运动,在做圆周运动的同时齿轮
盘6会在相啮合的固定齿轮9的作用下进行自转,以保证齿轮盘6上装有微生物菌菌种的试管能够均匀受热,避免出现过热现象,当装置主体1内的温度达到指定温度后装置主体1顶部的温控器工作驱使加热灯管断电,以使装置主体1内部的温度保持恒定。
21.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生物菌菌种培养用环境调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面贯穿转动镶嵌有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的外表面延伸有撑座(5),所述撑座(5)的上端面转动镶嵌有齿轮盘(6),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齿轮(9),所述固定齿轮(9)位于驱动杆(4)的外侧,所述固定齿轮(9)与齿轮盘(6)相啮合,所述齿轮盘(6)的上端面延伸有承载槽体(11),所述承载槽体(1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组转动件,两组所述转动件的端部分别镶嵌有两组固管环(14),两组所述固管环(14)的下端部之间镶嵌有复位弹簧(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菌种培养用环境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端部与驱动杆(4)的下端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菌种培养用环境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侧面延伸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的端部与固定齿轮(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菌种培养用环境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门(2),所述固管环(14)的上端部延伸有导板(8),所述导板(8)的上端面边缘处开设为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菌种培养用环境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管环(14)与导板(8)一体成型,所述观察门(2)的前端面贯穿镶嵌有透明玻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菌种培养用环境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延伸在承载槽体(11)的侧面的架体(12),所述架体(12)的内侧转动镶嵌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端部与固管环(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菌种培养用环境调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面贯穿转动镶嵌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表面延伸有撑座,所述撑座的上端面转动镶嵌有齿轮盘,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位于驱动杆的外侧,所述固定齿轮与齿轮盘相啮合,所述齿轮盘的上端面延伸有承载槽体,所述承载槽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组转动件,两组所述转动件的端部分别镶嵌有两组固管环。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微生物菌菌种正常生长,且能够避免转动时试管出现掉落碎裂现象。时试管出现掉落碎裂现象。时试管出现掉落碎裂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王寒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泓锦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