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2  1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


背景技术:

2.卧床的患者一般身体状况较差,因此医护人员会对其夜间睡眠质量进行观测,以便提供方案改善其睡眠质量增加其身体恢复速度,因此在临床中常常会使用到睡眠状态监测手环来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再将其数据实时传输到医护人员的看护电脑里,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实时监察;
3.现有的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都是通过在手环内安装智能系统和传感器来对病人的睡眠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传输,这就使得手环内部电子元件分布较多,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容易由于外部的磕碰或者手环摔落造成其内部电子元件损坏,导致手环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能通过侧板及缓冲组件对手环本体及其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防护,防止外部的磕碰和手环掉落造成其内部电子元件的损坏,提高了手环的耐用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包括由腕带固定佩戴的手环主体,所述手环主体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两组防护侧板,所述防护侧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位于固定板内部开设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固定连接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块穿出固定板外部,所述防护侧板与滑块之间铰接有滑杆。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环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底板,两组所述防护侧板的底部与底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防护侧板接触处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防护侧板的底端伸入第一滑槽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板外部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滑块在第二滑槽内部滑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腔内部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滚动槽,每组所述滚动槽内均滚动卡接有滚珠,所述滚动槽和滚珠位于活动块上远离滑块的一侧,所述活动块的表面与滚珠之间滑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件为弹簧,所述腕带为柔性硅胶材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侧板的截面为倒 l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腕带将手环主体固定佩戴在患者手腕上,当手环主体的一侧受到撞击时,防护侧板受到外力作用向手环主体方向移动,带动与其铰接的滑杆向垂直方向摆动,此时与滑杆另一端铰接的滑块在滑杆的带动下向固定板的上端或下端移动,使得其另一端的活动块滑动并对缓冲件进行压缩,使得缓冲件自身形变对外力进行吸收处于压缩状态,进而可以对固定板另一侧的手环主体进行防护,防止其内部电子元件在装置整体受到撞击时损坏,从而造成装置无法正常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手环主体和防护侧板的侧视剖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图。
17.其中:1、手环主体;2、腕带;3、防护侧板;4、底板;5、固定板;6、第一滑槽;7、滑杆;8、安装腔;9、缓冲件;10、活动块; 11、滑块;12、第二滑槽;13、滚动槽;14、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19.实施例:
20.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包括由腕带2固定佩戴的手环主体1,所述手环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两侧分别设有两组防护侧板3,所述防护侧板3与固定板5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位于固定板5内部开设的安装腔8,所述安装腔8内部固定连接缓冲件9,所述缓冲件9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11,所述滑块11穿出固定板5外部,所述防护侧板3与滑块11之间铰接有滑杆7;
21.使用本装置时,可以通过腕带2将手环主体1固定佩戴在患者手腕上,当手环主体的一侧受到撞击时,防护侧板3受到外力作用向手环主体1方向移动,带动与其铰接的滑杆7向垂直方向摆动,此时与滑杆7另一端铰接的滑块11在滑杆7的带动下向固定板5的上端或下端移动,使得其另一端的活动块10滑动并对缓冲件9进行压缩,使得缓冲件9自身形变对外力进行吸收处于压缩状态,进而可以对固定板5另一侧的手环主体1进行防护,防止其内部电子元件在装置整体受到撞击时损坏,从而造成装置无法正常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22.同理,在受到外力撞击结束之后,缓冲件9自身复位带动活动块 10和滑块11以及滑杆7移动使得防护侧板3回到初始位置,便于缓冲机构对手环本体1继续防护。
23.如图2、图3所示,所述手环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底板4,两组所述防护侧板3的底部
与底板4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底板4的上表面与防护侧板3接触处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防护侧板3的底端伸入第一滑槽6内;通过在手环主体1底部设置底板4,防护侧板3在底板4内的第一滑槽6内滑动可以对防护侧板3的滑动路径限定,提高防护侧板3的稳定性。
24.如图3、图4所示,为了提供滑块11的稳定性,在所述安装腔8 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板5外部连通的第二滑槽12,使滑块11在第二滑槽12内部滑动。
25.如图3、图4所示,所述安装腔8内部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滚动槽13,每组所述滚动槽13内均滚动卡接有滚珠14,所述滚动槽 13和滚珠14位于活动块10上远离滑块11的一侧,所述活动块10 的表面与滚珠14之间滑动连接;活动块10在安装腔8内滑动时,其一侧与滚珠14表面接触并滑动,减小了其与安装腔8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活动块10使用过程中的磨损。
26.如图1、图4所示,所述缓冲件9为弹簧,所述腕带2为柔性硅胶材质;通过采用柔性硅胶材质的腕带2可以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
27.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对手环主体1的上端进行防护,可以将防护侧板3的截面设置为倒l形。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包括由腕带(2)固定佩戴的手环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两侧分别设有两组防护侧板(3),所述固定板(5)内部开设有安装腔(8),所述安装腔(8)内部固定连接缓冲件(9),所述缓冲件(9)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11),所述滑块(11)穿出固定板(5)外部,所述防护侧板(3)与滑块(11)之间铰接有滑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底板(4),两组所述防护侧板(3)的底部与底板(4)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底板(4)的上表面与防护侧板(3)接触处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防护侧板(3)的底端伸入第一滑槽(6)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8)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板(5)外部连通的第二滑槽(12),所述滑块(11)在第二滑槽(12)内部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8)内部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滚动槽(13),每组所述滚动槽(13)内均滚动卡接有滚珠(14),所述滚动槽(13)和滚珠(14)位于活动块(10)上远离滑块(11)的一侧,所述活动块(10)的表面与滚珠(14)之间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9)为弹簧,所述腕带(2)为柔性硅胶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侧板(3)的截面为倒l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床患者睡眠状态监测手环,包括由腕带固定佩戴的手环主体,所述手环主体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两组防护侧板,所述防护侧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位于固定板内部开设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固定连接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块穿出固定板外部,所述防护侧板与滑块之间铰接有滑杆,本实用新型能通过侧板及缓冲组件对手环本体及其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防护,防止外部的磕碰和手环掉落造成其内部电子元件的损坏,提高了手环的耐用性。提高了手环的耐用性。提高了手环的耐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红军 张丽娜 张昕 杨滢 安林静 王亚东 王婉雪 吴琼 张森 陈典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9.25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