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2.纺织面料是通过一种纱线编织而成或多种纱线混织而成的织物,由纺织面料制成的物品在现实生活很常见,如衣服、围巾、包包、毛巾等,供人们日常使用。
3.现有技术中,纺织面料一般由多层不同材质的面料复合而成,现有的纺织面料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复合在一起的多层面料容易出现分层的现象,使得纺织面料不结实,且多层面料复合在一起,清洗纺织面料时容易出现清洗死角,导致纺织面料清洗不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纺织面料,加强了耐磨层、防水层、抗菌竹纤维层、强力弹性网、保温层和亲肤层之间的牢固性,方便对纺织面料死角部位进行清理,人们穿着该纺织面料的织物时可避免因干燥而出现静电的问题,同时可避免清洗亲肤层时出现缩水问题,使得亲肤层使用更持久。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纺织面料,包括防水层和亲肤层,所述亲肤层位于防水层下方;
7.所述防水层底部和亲肤层顶部均针线缝合有若干块呈均匀分布的魔术贴子面,所述魔术贴子面表面均粘接有魔术贴母面,上方的魔术贴母面底部之间针线缝合有抗菌竹纤维层,下方的魔术贴母面顶部之间针线缝合有保温层,所述抗菌竹纤维层与保温层之间固定有强力弹性网;
8.所述亲肤层包括涤纶长丝线和导电纤维线,所述涤纶长丝线和导电纤维线均设有若干根且纵横交织固定于一体。
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水层上表面复合有耐磨层,且所述防水层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所述耐磨层采用锦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制成。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耐磨层、防水层、抗菌竹纤维层、强力弹性网、保温层以及亲肤层顶部左右两侧均贯通有若干个通孔,同一竖直线上的若干个所述通孔相通,同一侧的若干个所述通孔内部之间穿入有连接带。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强力弹性网采用织针将纱线或长丝构成线圈编织而成,所述强力弹性网为了增强该纺织面料的抗撕裂性能。
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保温层内部设有鸭毛,所述鸭毛的设置使得该纺织面料保温性能更佳。
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涤纶长丝线和导电纤维线的使用使得亲肤层具有防静电和耐洗涤的特点。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该种纺织面料,在多块魔术贴子面、多块魔术贴母面和两根连接带的使用下,使得
耐磨层、防水层、抗菌竹纤维层、强力弹性网、保温层以及亲肤层固定在一起,加强了耐磨层、防水层、抗菌竹纤维层、强力弹性网、保温层和亲肤层之间的牢固性,可避免两两之间出现脱位的现象;
16.可将耐磨层和防水层从抗菌竹纤维层上拆卸下来,将亲肤层与保温层拆分,只需对耐磨层、防水层和亲肤层进行清洗,无需对该纺织面料整体清理,由此可防止抗菌竹纤维层、强力弹性网和保温层受水的影响,同时使得该纺织面料大面积暴露在外,方便对纺织面料死角部位进行清理;
17.由于涤纶长丝线和导电纤维线的使用使得亲肤层具有防静电和耐洗涤的特点,所以人们穿着该纺织面料的织物时可避免因干燥而出现静电的问题,同时可避免清洗亲肤层时出现缩水问题,使得亲肤层使用更持久。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亲肤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记:耐磨层1、防水层2、魔术贴子面3、魔术贴母面4、抗菌竹纤维层5、强力弹性网6、保温层7、亲肤层8、通孔9、连接带10、涤纶长丝线11、导电纤维线12。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4.纺织面料,包括防水层2和亲肤层8,所述亲肤层8位于防水层2下方;
25.所述防水层2上表面复合有耐磨层1,且所述防水层2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所述耐磨层1采用锦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制成;
26.具体的,由于耐磨层1位于防水层2外侧,所以耐磨层1的存在使得防水层2外表面耐磨性能更强,可延长防水层2的使用寿命,防水层2的设置,避免了外界的水浸湿整个纺织面料,使得纺织面料防水效果佳;
27.所述防水层2底部和亲肤层8顶部均针线缝合有若干块呈均匀分布的魔术贴子面3,所述魔术贴子面3表面均粘接有魔术贴母面4,上方的魔术贴母面4底部之间针线缝合有抗菌竹纤维层5,下方的魔术贴母面4顶部之间针线缝合有保温层7,所述抗菌竹纤维层5与保温层7之间固定有强力弹性网6;
28.所述耐磨层1、防水层2、抗菌竹纤维层5、强力弹性网6、保温层7以及亲肤层8顶部左右两侧均贯通有若干个通孔9,同一竖直线上的若干个所述通孔9相通,同一侧的若干个所述通孔9内部之间穿入有连接带10;
29.具体的,通过多块魔术贴子面3和多块魔术贴母面4配合使用,使得防水层2与抗菌竹纤维层5连接在一起,亲肤层8与保温层7固定于一体,利用两根连接带10分别穿插在若干个通孔9,进一步使得耐磨层1、防水层2、抗菌竹纤维层5、强力弹性网6、保温层7以及亲肤层8固定在一起,加强了耐磨层1、防水层2、抗菌竹纤维层5、强力弹性网6、保温层7和亲肤层8之间的牢固性,可避免两两之间出现脱位的现象;
30.亲肤层8和耐磨层1分别位于该纺织面料的内外两侧,亲肤层8和耐磨层1均与外界接触,该纺织面料使用一段时间后,亲肤层8和耐磨层1会变脏,需要对该纺织面料进行清洗,这时,将两根连接带10从若干个通孔9中拆出,然后握住耐磨层1和防水层2并向上移动,可使得上方的魔术贴子面3与上方的魔术贴母面4分离,从而将耐磨层1和防水层2从抗菌竹纤维层5上拆卸下来,再握住亲肤层8并向下移动,可使得下方的魔术贴子面3与下方的魔术贴母面4分离,从而将亲肤层8与保温层7拆分,进而只需对耐磨层1、防水层2和亲肤层8进行清洗,无需对该纺织面料整体清理,由此可防止抗菌竹纤维层5、强力弹性网6和保温层7受水的影响,同时使得该纺织面料大面积暴露在外,方便对纺织面料死角部位进行清理;
31.所述强力弹性网6采用织针将纱线或长丝构成线圈编织而成,所述强力弹性网6为了增强该纺织面料的抗撕裂性能;
32.具体的,由于强力弹性网6采用织针将纱线或长丝构成线圈编织而成,而当强力弹性网6受外力时,线圈的弯曲发生变化,线圈的高度和宽度在不同张力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体现了强力弹性网6的延伸性大,能加强纺织面料的力学性能,提高了该纺织面料整体的抗撕裂强度;
33.所述保温层7内部设有鸭毛,所述鸭毛的设置使得该纺织面料保温性能更佳;
34.具体的,鸭毛质量轻且具有保温性能强的特点,使得保温层7的保温效果佳;
35.所述亲肤层8包括涤纶长丝线11和导电纤维线12,所述涤纶长丝线11和导电纤维线12均设有若干根且纵横交织固定于一体,所述涤纶长丝线11和导电纤维线12的使用使得亲肤层8具有防静电和耐洗涤的特点;
36.具体的,由于涤纶长丝线11和导电纤维线12的使用使得亲肤层8具有防静电和耐洗涤的特点,所以人们穿着该纺织面料的织物时可避免因干燥而出现静电的问题,同时可避免清洗亲肤层8时出现缩水问题,使得亲肤层8使用更持久。
技术特征:
1.纺织面料,包括防水层(2)和亲肤层(8),所述亲肤层(8)位于防水层(2)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底部和亲肤层(8)顶部均针线缝合有若干块呈均匀分布的魔术贴子面(3),所述魔术贴子面(3)表面均粘接有魔术贴母面(4),上方的魔术贴母面(4)底部之间针线缝合有抗菌竹纤维层(5),下方的魔术贴母面(4)顶部之间针线缝合有保温层(7),所述抗菌竹纤维层(5)与保温层(7)之间固定有强力弹性网(6);所述亲肤层(8)包括涤纶长丝线(11)和导电纤维线(12),所述涤纶长丝线(11)和导电纤维线(12)均设有若干根且纵横交织固定于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上表面复合有耐磨层(1),且所述防水层(2)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所述耐磨层(1)采用锦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防水层(2)、抗菌竹纤维层(5)、强力弹性网(6)、保温层(7)以及亲肤层(8)顶部左右两侧均贯通有若干个通孔(9),同一竖直线上的若干个所述通孔(9)相通,同一侧的若干个所述通孔(9)内部之间穿入有连接带(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弹性网(6)采用织针将纱线或长丝构成线圈编织而成,所述强力弹性网(6)为了增强该纺织面料的抗撕裂性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7)内部设有鸭毛,所述鸭毛的设置使得该纺织面料保温性能更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长丝线(11)和导电纤维线(12)的使用使得亲肤层(8)具有防静电和耐洗涤的特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纺织面料,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纺织面料,包括防水层和亲肤层,亲肤层位于防水层下方;防水层底部和亲肤层顶部均针线缝合有若干块呈均匀分布的魔术贴子面,魔术贴子面表面均粘接有魔术贴母面,上方的魔术贴母面底部之间针线缝合有抗菌竹纤维层,下方的魔术贴母面顶部之间针线缝合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强了耐磨层、防水层、抗菌竹纤维层、强力弹性网、保温层和亲肤层之间的牢固性,方便对纺织面料死角部位进行清理,人们穿着该纺织面料的织物时可避免因干燥而出现静电的问题,同时可避免清洗亲肤层时出现缩水问题,使得亲肤层使用更持久。久。久。
技术研发人员:王盛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江市盛必达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5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