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页及具有合页的机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3  138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页及具有合页的机床。


背景技术:

2.合页又称铰链,在生活以及工业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房门、柜子、机床等产品。合页包括两片页片和中轴,两片页片套于中轴,通过中轴相对转动。
3.在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在长期使用带合页的设备后,页片围绕中轴转动时通常会发出尖锐的“滋滋”声,此时通常需要给门合页增添润滑油。然而,目前的合页只能从中轴侧边缝隙一点点渗透进去,效果较差,效率较低,且持续时间较短。若更换合页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润滑油增添的合页。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页,包括中轴以及套于所述中轴外的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所述中轴包括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侧面,所述第一页片和所述第二页片围绕所述中轴转动,所述中轴还包括:
6.主油槽,开设于所述侧面,且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以及
7.多个次油槽,间隔开设于所述侧面并与所述主油槽相通。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油槽为方槽或螺旋槽。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油槽包括多个倒锥槽,多个所述倒锥槽依次连通。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次油槽与所述第一端面平行、倾斜或垂直。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次油槽环绕于所述中轴的侧面;所述主油槽的槽宽大于所述次油槽的槽宽。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油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方槽、螺旋槽以及第二方槽,所述第一方槽与所述第一端面相通,所述第二方槽与所述第二端面相通;所述第一方槽、所述螺旋槽以及所述第二方槽中至少一个槽与所述次油槽相通。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油槽包括底面和位于所述底面两侧的侧壁,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主油槽连通的凹槽。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页片包括第一页片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页片本体连接的第一中空套圈,所述第二页片包括第二页片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二页片本体连接的第二中空套圈,所述中轴穿设于所述第一中空套圈以及第二中空套圈内,所述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第一中空套圈内以使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中空套圈形成第一储油池,所述第二端面位于所述第二中空套圈内以使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中空套圈形成第二储油池。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合页还包括:
16.垫圈,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套圈与第二中空套圈之间,且所述中轴穿设于所述垫
圈;
17.第一防尘盖,盖设于所述第二中空套圈的一端以覆盖所述第一端面;以及
18.第二防尘盖,盖设于所述第一中空套圈的一端以覆盖所述第二端面。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合页的机床,包括所述合页。
20.本实用新型的合页及具有合页的机床,合页包括中轴以及套于中轴外的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中轴设有主油槽和多个次油槽,多个次油槽间隔设置并与主油槽相通,多个次油槽的设置增大润滑油在中轴上的分布率,进一步增大页片与中轴之间的润滑面积,以及提高润滑油对页片与中轴的润滑效率,且主油槽和次油槽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合页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所示的合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1所示的合页的爆炸图。
24.图4是图3所示的中轴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3所示的中轴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图3所示的中轴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图3所示的中轴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9.合页
ꢀꢀꢀꢀꢀꢀꢀꢀꢀꢀꢀꢀꢀꢀꢀꢀꢀꢀꢀꢀꢀꢀꢀꢀꢀꢀꢀꢀꢀ
100
30.中轴
ꢀꢀꢀꢀꢀꢀꢀꢀꢀꢀꢀꢀꢀꢀꢀꢀꢀꢀꢀꢀꢀꢀꢀꢀꢀꢀꢀꢀꢀ
10
31.第一端面
ꢀꢀꢀꢀꢀꢀꢀꢀꢀꢀꢀꢀꢀꢀꢀꢀꢀꢀꢀꢀꢀꢀꢀꢀꢀ
11
32.侧面
ꢀꢀꢀꢀꢀꢀꢀꢀꢀꢀꢀꢀꢀꢀꢀꢀꢀꢀꢀꢀꢀꢀꢀꢀꢀꢀꢀꢀꢀ
12
33.导油槽结构
ꢀꢀꢀꢀꢀꢀꢀꢀꢀꢀꢀꢀꢀꢀꢀꢀꢀꢀꢀꢀꢀꢀꢀ
20
34.主油槽
ꢀꢀꢀꢀꢀꢀꢀꢀꢀꢀꢀꢀꢀꢀꢀꢀꢀꢀꢀꢀꢀꢀꢀꢀꢀꢀꢀ
21
35.第一方槽
ꢀꢀꢀꢀꢀꢀꢀꢀꢀꢀꢀꢀꢀꢀꢀꢀꢀꢀꢀꢀꢀꢀꢀꢀꢀ
211
36.螺旋槽
ꢀꢀꢀꢀꢀꢀꢀꢀꢀꢀꢀꢀꢀꢀꢀꢀꢀꢀꢀꢀꢀꢀꢀꢀꢀꢀꢀ
212
37.第二方槽
ꢀꢀꢀꢀꢀꢀꢀꢀꢀꢀꢀꢀꢀꢀꢀꢀꢀꢀꢀꢀꢀꢀꢀꢀꢀ
213
38.底面
ꢀꢀꢀꢀꢀꢀꢀꢀꢀꢀꢀꢀꢀꢀꢀꢀꢀꢀꢀꢀꢀꢀꢀꢀꢀꢀꢀꢀꢀ
22
39.侧壁
ꢀꢀꢀꢀꢀꢀꢀꢀꢀꢀꢀꢀꢀꢀꢀꢀꢀꢀꢀꢀꢀꢀꢀꢀꢀꢀꢀꢀꢀ
23
40.凹槽
ꢀꢀꢀꢀꢀꢀꢀꢀꢀꢀꢀꢀꢀꢀꢀꢀꢀꢀꢀꢀꢀꢀꢀꢀꢀꢀꢀꢀꢀ
24
41.次油槽
ꢀꢀꢀꢀꢀꢀꢀꢀꢀꢀꢀꢀꢀꢀꢀꢀꢀꢀꢀꢀꢀꢀꢀꢀꢀꢀꢀ
30
42.第一斜次槽
ꢀꢀꢀꢀꢀꢀꢀꢀꢀꢀꢀꢀꢀꢀꢀꢀꢀꢀꢀꢀꢀꢀꢀ
301
43.直次槽
ꢀꢀꢀꢀꢀꢀꢀꢀꢀꢀꢀꢀꢀꢀꢀꢀꢀꢀꢀꢀꢀꢀꢀꢀꢀꢀꢀ
302
44.第二斜次槽
ꢀꢀꢀꢀꢀꢀꢀꢀꢀꢀꢀꢀꢀꢀꢀꢀꢀꢀꢀꢀꢀꢀꢀ
303
45.第一页片
ꢀꢀꢀꢀꢀꢀꢀꢀꢀꢀꢀꢀꢀꢀꢀꢀꢀꢀꢀꢀꢀꢀꢀꢀꢀ
40
46.第一页片本体
ꢀꢀꢀꢀꢀꢀꢀꢀꢀꢀꢀꢀꢀꢀꢀꢀꢀꢀꢀꢀꢀ
401
47.第一中空套圈
ꢀꢀꢀꢀꢀꢀꢀꢀꢀꢀꢀꢀꢀꢀꢀꢀꢀꢀꢀꢀꢀ
402
48.第二页片
ꢀꢀꢀꢀꢀꢀꢀꢀꢀꢀꢀꢀꢀꢀꢀꢀꢀꢀꢀꢀꢀꢀꢀꢀꢀ
41
49.第二页片本体
ꢀꢀꢀꢀꢀꢀꢀꢀꢀꢀꢀꢀꢀꢀꢀꢀꢀꢀꢀꢀꢀ
411
50.第二中空套圈
ꢀꢀꢀꢀꢀꢀꢀꢀꢀꢀꢀꢀꢀꢀꢀꢀꢀꢀꢀꢀꢀ
412
51.第一储油池
ꢀꢀꢀꢀꢀꢀꢀꢀꢀꢀꢀꢀꢀꢀꢀꢀꢀꢀꢀꢀꢀꢀꢀ
50
52.垫圈
ꢀꢀꢀꢀꢀꢀꢀꢀꢀꢀꢀꢀꢀꢀꢀꢀꢀꢀꢀꢀꢀꢀꢀꢀꢀꢀꢀꢀꢀ
60
53.第一防尘盖
ꢀꢀꢀꢀꢀꢀꢀꢀꢀꢀꢀꢀꢀꢀꢀꢀꢀꢀꢀꢀꢀꢀꢀ
70
54.第二防尘盖
ꢀꢀꢀꢀꢀꢀꢀꢀꢀꢀꢀꢀꢀꢀꢀꢀꢀꢀꢀꢀꢀꢀꢀ
71
5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5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59.为能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如下详细说明。
60.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合页100,合页100包括中轴10、套于中轴10外的第一页片40以及第二页片41、垫圈60、第一防尘盖70以及第二防尘盖71。
61.请参阅图3,中轴10包括第一端面11、与第一端面11相对的第二端面 (图未标)、连接于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之间的侧面12以及开设于侧面12 的导油槽结构20。
62.导油槽结构20包括主油槽21以及多个次油槽30。主油槽21开设于侧面 12,且贯穿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多个次油槽30间隔开设于侧面12并与主油槽21相通。主油槽21的槽宽大于次油槽30的槽宽。可选地,主油槽21 的槽宽大于次油槽30的槽宽3倍以上。
6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油槽21为方槽。具体地,主油槽21在侧面12上的形状呈长方形状。其中,次油槽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一次油槽30环绕侧面12开设,即每一次油槽30为环形。多个次油槽30相距分布。每一次油槽30可与第一端面11或第二端面平行。
64.请参阅图4,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次油槽30还可相较于第一端面 11或第二端面倾斜。
65.可以理解的,次油槽30与第一端面11或第二端面的角度关系不局限于上述单一的平行关系或倾斜关系。实际上,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一部分次油槽30与第一端面11或第二端面平行,另一部分次油槽30相较于第一端面11或第二端面倾斜。
66.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油槽21由多个倒锥槽依次连通形成。每一倒锥的主油槽21连通有一个次油槽30,优选地,次油槽30连通于主油槽21的中间部位。可选地,
每一倒锥的主油槽21也可连通有两个次油槽30,两个次油槽30分别连通于主油槽21上、下端。
67.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油槽21为螺旋槽,即主油槽21可以呈螺旋状。
68.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中的局部放大图a。主油槽21包括底面22和位于底面22两侧的侧壁23。侧壁23开设有与主油槽21连通的凹槽24,凹槽 24的设置使得部分侧壁23与部分主油槽21形成间隔,通过部分侧壁23作凹槽24的护栏,避免润滑油大量往外渗出,使部分润滑油慢慢作用于页片,从而减少润滑油的添加次数。
69.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油槽2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方槽211、螺旋槽212以及第二方槽213。其中,第一方槽211与第一端面11相通,第二方槽213与第二端面相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次油槽30包括分别与第一方槽211、螺旋槽212以及第二方槽213相通的第一斜次槽301、直次槽302 以及第二斜次槽303。具体地,第一斜次槽301以及第二斜次槽303均与第一端面11倾斜,直次槽302与第一端面11垂直。
70.在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中,主油槽21可方便向中轴10增添润滑油,同时也有利于润滑油在侧面12上的导通,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补充润滑油。次油槽30有利于将润滑油渗入到中轴10的其他部分,从而提高润滑油在中轴 10上的分布率。
71.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页片40包括第一页片本体401以及与第一页片本体401连接的第一中空套圈402,第二页片41包括第二页片本体411以及与第二页片本体411连接的第二中空套圈412。中轴 10穿设于第一中空套圈402以及第二中空套圈412内,并连接第一中空套圈 402以及第二中空套圈412。具体地,第一页片40通过第一中空套圈402套于中轴10外,第二页片41通过第二中空套圈412套于中轴10外,从而使得第一页片40和第二页片41能够围绕中轴10转动。
72.如图2,第一端面11位于第一中空套圈402内以使第一端面11与第一中空套圈402形成第一储油池50,第二端面位于第二中空套圈412内以使第二端面与第二中空套圈412形成第二储油池(图未标)。在向导油槽结构20增添润滑油时,第一储油池50和第二储油池可防止过多润滑油溢出。其中,第一储油池50和第二储油池中多出的润滑油可通过吸油纸等吸出。
73.垫圈60设置于第一中空套圈402与第二中空套圈412之间,且中轴10 穿设于垫圈60。垫圈60可防止当第一页片40和第二页片41围绕中轴10转动时发生摩擦,从而提高第一页片40和第二页片41的使用寿命。
74.第一防尘盖70盖设于第一中空套圈402以覆盖第一端面11,第二防尘盖 71盖设于第二中空套圈412以覆盖第二端面。具体地,第一防尘盖70或第二防尘盖71具有盖合部和与盖合部连接的紧配部,紧配部插设于第一中空套圈 402或第二中空套圈412内,盖合部盖设于第一中空套圈402或第二中空套圈 412的端面,以防止外界杂质(如灰尘)进入到第一储油池50或第二储油池中,进而防止外界杂质进入到导油槽结构20中。同时,第一防尘盖70和第二防尘盖71还可防止润滑油渗出。
75.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合页的产品,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合页100。该具有合页的产品可以为机床等工业设备,还可以为窗、门等建筑设备,还可以为衣柜、鞋柜等生活用品。
76.本实用新型的合页100及具有合页的产品通过在中轴设有主油槽21和多个次油槽
30,主油槽21可方便向中轴10中增添润滑油,同时也有利于润滑油在侧面12上的导通,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补充润滑油。多个次油槽30有利于将润滑油渗入到中轴10的其他部分,从而提高润滑油在中轴10上的分布率。进一步增大页片与中轴10之间的润滑面积,以及提高润滑油对页片与中轴10的润滑效率,且主油槽21和次油槽30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性较强。
77.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优化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这种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变形和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合页,包括中轴以及套于所述中轴外的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所述中轴包括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侧面,所述第一页片和所述第二页片围绕所述中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还包括:主油槽,开设于所述侧面,且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以及多个次油槽,间隔开设于所述侧面并与所述主油槽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槽为方槽或螺旋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槽包括多个倒锥槽,多个所述倒锥槽依次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油槽与所述第一端面平行、倾斜或垂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油槽环绕于所述中轴的侧面;所述主油槽的槽宽大于所述次油槽的槽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方槽、螺旋槽以及第二方槽,所述第一方槽与所述第一端面相通,所述第二方槽与所述第二端面相通;所述第一方槽、所述螺旋槽以及所述第二方槽中至少一个槽与所述次油槽相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槽包括底面和位于所述底面两侧的侧壁,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主油槽连通的凹槽。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页片包括第一页片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页片本体连接的第一中空套圈,所述第二页片包括第二页片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二页片本体连接的第二中空套圈,所述中轴穿设于所述第一中空套圈以及第二中空套圈内,所述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第一中空套圈内以使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中空套圈形成第一储油池,所述第二端面位于所述第二中空套圈内以使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中空套圈形成第二储油池。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还包括:垫圈,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套圈与第二中空套圈之间,且所述中轴穿设于所述垫圈;第一防尘盖,盖设于所述第二中空套圈的一端以覆盖所述第一端面;以及第二防尘盖,盖设于所述第一中空套圈的一端以覆盖所述第二端面。10.一种具有合页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合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页及具有合页的机床,合页包括中轴以及套于中轴外的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中轴开设有主油槽和多个次油槽,多个次油槽间隔设置并与主油槽相通。多个次油槽的设置增大润滑油在中轴上的分布率,进一步增大页片与中轴之间的润滑面积,以及提高润滑油对页片与中轴的润滑效率。对页片与中轴的润滑效率。对页片与中轴的润滑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臻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0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